有了动力,所有人都充满了干劲。
十天后,五百间土胚房就全部建成了。
十间联排小土房为一组。
从空中往下看,这一组组的小土房,便构成一个大型的正方形区域。
里面还分成几个小块区域,用来分隔出道路。
其实一开始的建造工程就不慢。
但逐渐这些流民发现,盖的房子似乎都是给他们自己住的时候。
建房子的速度,更是蹭蹭的涨。
待到完工的那天,流民心里虽知道。
但当徐恒生亲口宣布了这个事之后,很多人亲耳听到的人,还是激动的哭了出来。
男女老幼皆有。
想让人安定静心,有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屋子,真的是个非常好的办法。
花了三天时间,妥善的将这些流民...不对,应该说是新居民们安置在安益农场。
算一算,流民从真正吃上饭,到现在,其实也不过十几天而已。
刚经历完比较耗费体力的活之后,徐恒生便借着这三天搬家时间,不再分配活计,算是变相的让众人休息。
当然,每天两顿饭是不缺的。
眼看着时间进入七月,徐恒生看着田地里的庄稼,琢磨着自己这土豆也该收获重新种下去了。
原本安益村及临近的村民种下的天地。
虽然在徐恒生每天施粥时候都告诉过新居民,不可胡乱破坏庄稼。
但不可避免的,还是超过半数的庄稼地,被破坏掉了。
大多数都在未成熟时候,就被饥饿的人拔出来连根嚼了。
好在自从徐恒生他们开始施粥之后,随着流民的逐渐聚集,破坏庄稼的情况,也就渐渐少了。
待新居民各自安顿好住处,徐恒生在众人排队领取早饭时,便告诉大家,接下来的任务,便是开垦整理农场里的田地。
原本安静埋头吃饭的众人,嗡一下子,就都议论开了。
有些脑子转的快的新居民,立刻就想到,这分完房子,会不会又要开始给大家分地种了?
这个说法小声的被人说出时,当即就有人表示反对。
“这几天咱们住这农场里,里里外外都走个遍了,就两百亩地,也就二十垧地。”
“咱们在老家,稍微好点的人家,都不止二十亩地,也就是二垧地,我们这几百户人家,就这么点地,咋分?不可能的。”
吃饭的人议论纷纷,徐恒生李铁蛋他们也没多解释。
仍是在分发粥饼以及给新来的流民分发小木条。
在这个没有电视广播的年代,口口相传就是最好的传播方式。
知道安益农场这里每天有饭吃,还有房子住,干的活也很合理,因此闲散在周围的流民,都朝这里赶过来了。
截止到目前为止,根据小木条发放数量,人口已经增加到二千三百人了。
听那些新来的人说,周围已经没什么人了,应该都是聚集到徐恒生这里来了。
说实在话,徐恒生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每天要准备这么多人的饭菜不说,还要维持秩序。
仅有十几个人的巡逻队员,太不够用了。
而且现在做饭的地点,已经转移到安益农场里面了。
为了缓解做饭和排队的压力。
徐恒生总共设立的两个做饭地点缓解做饭压力。
人口多,开垦土地速度自然就快。
而且这些地,原本也都是开荒过的,只要重新翻整泥土,就能播种。
翻地的活,对新居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了。
因此农场这将近两百亩的地,在这么多人实打实的干活下,两天就完成了。
徐恒生对这惊人的速度,很是感慨。
给吃饱饭建好房子,就足以让大家感激不已了。
感慨归感慨,活计还得继续。
土地平整完毕,接下来就是种土豆了。
原先移种在石墙内的土豆,已经成熟了。
虽说原本种植了不到一亩地,也就八个土豆共计一百来个小块。
但种进地里之后,每个小块土豆,都是能装出一连串的成品土豆的。
徐恒生当时在淘宝上挑选土豆时,也是特地挑选过土豆品种的,不仅淀粉含量高,而且还高产。
在土豆收获前一天,徐恒生找到了魏伯。
“我想带十来个人进来石墙收土豆,魏伯你看这可行么?”徐恒生提出请求。
魏伯觉得自己耳朵可能是不中用了。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下。”
魏伯再次确认道。
徐恒生只好又说了一遍。
他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为将来做考虑。
随着农场成为安置流民的聚集地。
渐渐的别的地方已经看不到流民了。
可以说,流民带来的混乱情况已经改善很多。
只要继续保持下去。
迟早安益县也好,还有安益村这边,都会恢复原来。
毕竟大家都是要生存,天天躲在石墙里坐吃山空也是不现实。
所以徐恒生这次是试探,也是态度。
如果那些流民,也就是新居民,能给石墙内的安益村民带来好印象。
那么以后解除警戒状态,就有了很好的基础。
虽说徐恒生对魏伯,并没解释太多。
只是提到躲在石墙内不是长久之计,不如就当成一次试炼。
魏伯思考了一会,确认过徐恒生只是带十来个人之后,便答应了。
毕竟就算是真发生啥情况,石墙内这几百号人,一人一巴掌都能打倒那么点流民。
确实也没啥好怕的。
待到第二天早上,徐恒生便把这个消息说给安益农场里的新居民。
“这次大家进去,是拿一种名为土豆的作物,拿来之后,再种进地里,几个月之后,便能收获。
到那时,你们的伙食,就会又添加一个新品种。”
众人听到吃,当然都挺期待。
在这种时候,没有比吃更让人在意的事了。
“凡是获得过三次干活肉干奖励的小队长,到我这里来,记得带上板车,准备去石墙内了。”
徐恒生挥手道。
一阵小小的议论声之后,十四五名男男女女的各小队队长,走到徐恒生身旁,随他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