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望东峰顶,火红的朝阳冉冉升起。

云峰抱阳而坐,依《真源宝经》之法,用七分意念守身,分三分意念引气,吸自外而内,呼之亦入内。

一吸,不仅是口鼻,还有窍穴、全身的毛孔,牵引着周围五彩斑斓的灵气进入身体,然后以人体为鼎炉,将灵气化而为精;一呼,吹动精元运行小周天,然后存元气于中丹田。

初时,周围灵气不为所动,云峰尝试了很多次,费了好大劲才让灵气慢慢活跃了些,慢慢牵引一小部分灵气,按先前之法一吸一呼运行小周天。如此往复,云峰顿觉身体轻松,神清气爽,精力旺盛,往日的疲惫一扫而空。遗憾的是元气未有留存,云峰也不以为意,认为多加练习就好。可是一连十来日,情况依然是如此,便去问师父。

观主听闻,知是资质所限,不忍打击徒儿自信,便道:“云峰,切莫操之过急。为师当年在引气入体这个阶段也是耗费了个把月。”云峰道:“师父,是弟子心急了。”

观主道:“你之情况实乃吸引灵气入体转化为精元的量不够,以致元气在周天运行的时候消耗掉了,你要设法引动更多的灵气入体,比如你可以去灵气旺盛的地方,或者改进引气方法。”观主并未提及灵草、灵丹、灵兽、灵物等,这些东西极其珍贵,云峰哪来去寻,观中也没有留存。

云峰若有所思,请教五行灵气旺盛之处。观主道:“山腰的瀑布,后山的树林、山顶的地热温泉、前面山谷的一片黑壤、对面山上的洞中矿脉。前四处你去得,最后一处,你若要去,为师陪你。”

第一天,云峰跑到了水属性灵气活跃的瀑布下,将自己浸到水潭里练气,依然没有元气留存。

第二天,云峰跑到了木属性灵气活跃的树林里,在最高大的树下练气,依然没有元气留存。

第三天,云峰跑到了火属性灵气活跃的地热温泉处,在自己可忍受极限的高温处练气,依然没有元气留存。

第四天,云峰邀请师父一起跑到了金属性灵气活跃的矿脉洞中,深入矿脉中练气,依然没有元气留存。

第五天,云峰将自己埋在土壤里,只漏出个头,专心练气,周边不知哪来的野猴向自身扔松球也不理,可是依然没有元气留存。黑暗中,云峰似乎听见有人说道:“这人怕不是个傻子,把自己埋在地里。”

一连数天,云峰在灵气旺盛之处修行没多大效果,于是想着在引气之法下功夫。云峰用自己在感应灵气时的一心二用及意念出窍之法,首先用六分意念守身,分四分意念出窍引气,效果有所提升,但是不明显。

云峰知道此法有用,便不着急,多次尝试,最后慢慢试验二分意念守身,八分意念出窍引气,最终引气效果提升明显,牵引的灵气较原先提升了一倍以上,功行完毕后自身也无大多异样。云峰便以此基,一吸一呼运行小周天,如此往复,终于又耗费了数日功夫,在丹田中凝聚了一丝元气。

云峰兴奋不已,知道自己已迈出了结实的一大步,正式成为一名练气期修士了。

期间,谢夫子、刘氏来看望云峰,并带来了张老爷子赠送的宝剑以及四书五经等书籍。谢氏夫妇见自己的儿子身强体健,容光焕发,甚是欣慰,离去前谢夫子嘱托云峰修道之余莫忘了读书。

云峰看着宝剑爱不释手,握起金色龙雕的剑柄,拔开宝剑,剑身之光如一泓清水,锋利异常,演练了一番,甚是开心,将其命名为真源宝剑。云峰翻开书籍,看到夫子老爹密密麻麻的在书籍的空白处作了好多注解,内心很是感动,暗暗决定,按照夫子老爹的意愿考个秀才举人什么的,至于进士嘛,那还是算了。于是云峰每天花两个时辰读夫子老爹带来的书,当然读书的时候照样不耽误练气。

云峰将自己正式迈入练气期的好消息告诉了观主师父。观主十分欣慰,自己的徒弟虽然在修道天赋不高,但是总能克服各种困难,而且凝气的时间与自己当年相差不大,观主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徒弟将来可能会给自己一个大的惊喜。

观主向云峰道:“云峰,前些日子你专心练气,为师不便打搅你,如今你练气有些进展了,便抽空和师兄们去学习剑术,我已知会大弟子云象。至于我道家经典暂且就搁下,以你父亲交与你的典籍为主。”“弟子遵命!”云峰恭敬道。

一天早上,云峰走进白云观演武广场,向一高大道士,道:“云象师兄,师父遣我来学剑!”

云象道:“云峰师弟,师父已跟我说了,我先简单介绍下。本观弟子所练剑法名为云海剑法,取云之千形万象、千变万幻、映水藏山之意,讲究千变万化、如梦如幻、疾如闪电,练剑时身法飘逸出尘,灵息绵绵不绝。剑法共有十七式,包含白云孤飞、青山云雨、风吹云涌、风回云断、浮云卷霭、黑云压城、云开见日、青云直上、白云北去、云气生霞、云垂海立、朝云无觅、云压轻雷、流云飞月、怒海云波、红云低首、彩云归来。你暂且在一旁观看,照着师兄弟的方式练习,待晨练完毕,我与你详细讲解。”

此后日出练气,上午练剑,下午读书,当然云峰更多时候的精力还是在练气。在练气一事上,云峰勤练不措,行走坐卧,不曾懈怠,身体越来越强健,耳聪目明,可适应四时之变化,神魂也越来越浑厚,体内积聚的元气越来越来多。

待元气丝积聚到一定程度,云峰迫不及待的按照《真源宝经》尝试元气运用之法门。

云峰将元气运之于双目,整个世界清晰了,百米外的景象看的很清晰,就像在近处看一样,聚集一点的话甚至能看到远处花朵上忙着采蜜的蜜蜂,满天星斗也更亮眼了;

元气灌之于双耳,不由得吓了一跳,原本的风声、雨声、鸟语、虫鸣等声音突然放大了好多倍,后来改凝神细听一处,似乎能听到竹笋破土的声音;

元气散入四肢百骸,感觉身体轻盈,有无穷的精力,上下山根本不费力气。向上一跃,便能轻松的跃过观里的围墙。被锋利的树叶刮伤,能很快凝血痊愈。在水里能闭气半个多小时,大大减少了对水的恐惧;

元气运之于神,思感敏锐,无论是记忆,还是理解能力都提升了好多,许多读书的疑惑水到渠成般解了出来;

元气运之于物,能让真源宝剑形成一点剑芒,愈加锋利,能控制着蒲公英上下左右飞舞,稍微重一点的物件如书本,只是动了下,想控制着悬空还远远不够。

以上是尝试很多次的结果,云峰对此很是满意,美中不足的就是元气消耗的太快,云峰多次感觉身体被掏空了,甚至有了元气掏空恐惧症。于是想着开源节流,引人更多天地灵气入体,以身体为鼎炉,转化更多的元气;精打细算,平常能不用就不用,给关键时刻留有充足的元气。

“怎么样才能牵引更多的灵气入体?”云峰在练气之时始终带着这个疑问。

一日烈阳高照,云峰看到在平地上刮起了一股小龙卷风,周围的空气都被卷入进来,云峰似有所悟。于是云峰在引灵入体时,不急着让灵气入体,而是操纵灵气,在身体近处形成漩涡,以此卷动更多的灵气,待灵气漩涡,引导灵气漩涡进入身体。云峰不断试验,终于功成,元气存储的速度大大提升。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