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一觉醒来,脑袋还是晕乎乎的,想活动身体,去不能动,于是观察四周的环境,发现自己被置于一个山洞中,四肢被藤条给绑在一根石柱上,衣服也被去了,只留下个裤衩。
云峰看向前方,金毛猴端坐在石椅上,一群猴子在摆弄自己的衣服,玩着自己的宝剑。双手用了下劲,扯了扯藤条,没想到藤条还挺结实,不怎么扯得动。环视体内,元气多了一大截,不幸中的大幸。云峰感慨道:“终日耍猴,没想到被猴耍了!”
云峰喊道:“喂,金毛猴,我给你烤鱼、烤鸡吃,你这个贪吃、胆小还不满足的金毛猴,怎么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呢?”云峰也不管听不听的懂了,继续道:“我不过调戏了你几次,又不是真的欺负你,你那么记仇干嘛?”
金毛猴见云峰醒了,不理睬云峰的言语,手拿着上次的小红果,朝着云峰走了过来,然后捂了捂肚子,又指了指云峰,表示该到你了。
看着金毛猴不怀好意的样子,云峰大声说道,“金毛猴,你想干什么,以后你还想吃烤鸡、烤鱼吗,你这样对我,以后就甭想吃了。”看着金毛猴越走越近,云峰也不说话了,紧咬牙关。
金毛猴见此,指示几只小猴在云峰的咯吱窝、要将、脚底板挠挠。云峰吃痒,控制不住的笑了起来。金毛猴抓住机会,将小红果送进了云峰口中。
云峰待小红果一入口,知道不能小觑,立马分心用元气包裹住,想办法吐出去。看着金毛猴都在期待的眼神,云峰突然全身扭动,并向金毛猴吐口水,趁它们不注意,将小红果吐了出来。
猴群在挠头,很是奇怪,怎么过了这么久了,云峰还是没动静,于是准备上前查看。这时候,一只母猴进洞来了,周围猴群立马散开。母猴看到云峰这般情景,便走到金毛猴面前说着什么,好像在训斥,金毛猴表现的很是委屈。
云峰看到母猴头顶金毛,面像苍老,走路的样子有点拐,云峰仔细一看,母猴的右腿似有旧伤。云峰突然心里有了个奇怪的念头。
金毛猴指示猴群给云峰松绑,并把衣服和宝剑都扔在了云峰面前。云峰展了展筋骨,捡起衣服,闻了闻一股猴味,无奈穿了。
穿好衣服以后,云峰走到老母猴前,说道:“你是不是和我娘亲在白云观一起住的那只猴子?”老母猴不解。人猴语言不通啊,云峰想了想,于是双手环抱在前,装作孕妇的样子,一瘸一拐的,躺在石椅上,然后面色痛苦,并发出哎呦的声音。然后把金毛猴拉来躺石椅上,自己在装成孕妇对金毛猴嘘寒问暖的样子,然后对着母猴指了指,又对着金毛猴那里指了指,又对着自己装扮的孕妇的肚子指了指,然后又指了指自己的头。
老母猴似乎懂了,跑过来仔细瞧了瞧云峰,又闻了闻,终于确定了什么,看着云峰很是开心。然后老母猴安排其他猴子去了,又跟金毛猴说猴语了,金毛猴不时望向云峰,很是惊讶。
不多时,一张简易的石桌上,已经摆满了鲜花和鲜果,老母猴邀请云峰落座,并不时给云峰鲜果,示意多吃点。云峰不时接过,并道:“谢谢猴子阿姨!”云峰吃的饱饱的,很是满足,看到金毛猴郁闷的样子,向金毛猴道:“你,金毛猴,我,谢东山,有如此缘分,以后便是兄弟了。”
云峰待了一会儿时光,觉得是时候回去了,便向老母猴请辞。老母猴将珍藏的猴儿酒又给云峰盛了一壶,并命金毛猴送云峰回白云观。云峰出洞,感觉光芒刺眼,发觉已是第二天上午,摸着猴儿酒,暗道这酒劲真大,得悠着点喝。回白云观的路上,金毛猴一言不发。云峰主动攀谈道:“金毛猴,你放心,我们是好兄弟,以后我不坑你了。我会待你很好的。”
云峰回到白云观,简单梳洗了下,便向师父去报平安。观主见云峰回来,心里落定,便问云峰情况。云峰简单说了事情经过,并向师父兴奋道:“师父,你知道吗,原来那金毛猴就是您救的那只母猴的儿子!”
观主道:“善哉!云峰,你和金毛猴甚有缘分,以后你莫在欺负它了。”东山道:“师父,您放心。对了师父,老母猴临走的时候给我一壶猴儿酒,应是书上说的灵液,我留了半壶,这半壶师父您拿着享用。”
观主道:“云峰,你的心意为师心领了。为师现在的状态,有灵气也难有太多进展,反倒是你,现在正是急需灵气的时候,你拿回去用吧。”云峰道:“师父,这猴儿酒,其中一大半是您当年种下的善因,就是您不用,给师兄师姐们也是好的,不能要弟子独享了。”
观主提醒道:“云峰,你很好,如此为师便收下了。还有云峰,以后再得到灵物,不要轻易示人,连观里师兄们也一样。”云峰不解道:“师父,这是为何?”。
观主道:“人心难测。如今灵植、灵兽、灵物等稀少珍贵,而修行者修为的增长又极度依赖这些,一旦这些物品现世,就是最亲近的人也难免起了贪心。”云峰道:“弟子明白了,不过师父不一样。”
云峰回到自己的房间,拿出半壶猴儿酒,可不敢傻乎乎的一口闷了,抿了一口,变运起功来,消化灵气。
转眼间到了端午,云峰想起向母亲保证的多回家的话语,便向观主请假回家,观主允了。回到家,东山抱起了妹妹,看着妹妹粉嫩的样子,东山很是开心。
东山迫不及待向父母说起了趣事:“爹,娘,你们不知道我都遇到了什么。娘,您还记得您给我讲的那个您生我时候的异事吗,我在修行的碰到了一只金毛猴,原来它就是上次和您住一块的母猴生下的孩子,我还到了母猴的家里,她还弄了好多鲜果美酒招待我。”
东山兴奋地说着,同时给父母各自倒了一小杯猴儿酒,道:“爹,娘,您二老尝尝看,这是金毛猴家的酒,劲儿有点大,可是好喝极了,对身体也好。”
谢夫子、刘氏感慨道,世间之事真是神奇,原以为自那之后就不会有交集了,没想到当时尚未出生的两个小子又有了联系。谢夫子、刘氏尝了尝东山倒的猴儿酒,果真入口清甜舒适,与一般酒不一样。
刘氏道:“东山,你的境遇真是奇妙,如今你和那金毛猴再续前缘,是上天难得的福分,以后你们要像兄弟一般。”
东山道:“娘,我会的。娘,那金毛猴一米二左右,瘦瘦的,你帮我按照它的体型,收拾几套衣服,我想送给它。还有爹,吃过饭,您陪我去木材铺看看,我想挑根棍子,也是送给金毛猴的。”谢夫子夫妇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