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如此利器,当尽快祭炼为妙。”

想到这,宁幕便开始思考以何种方式来祭炼它。

各大修炼界域对于“法器”的祭炼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三种,即“祭”、“洗”、“烙”。

其中“祭”的话就是血祭。

血祭在所有方法中,算得上是速度最快的一种,祭炼出来后威力也奇大无比,且只认一主,最容易成就“本命法器”。

而且血祭的话,能超越属性限制。

不管你自己什么属性的灵力,对面是什么属性的法器,只要将其血祭了便能直接用。

这样就根本不用费劲,去转换灵力属性!

不过血祭也有缺点。

比如血祭的法器一旦给人抢了去,那除非你愿意主动斩断与法器之间的联系。

否则血祭法器被毁的那一刻,就是主人身死道消之时,这就相当于器在人在,器损人亡。

用这种方法来祭炼法器的大部分都是一些与法器性命相修的修士,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剑修。

第二种方式是“洗”,其具有“洗练”之意。

洗练就是用自身的灵力去日夜蕴养,这种方法是所有方法中最慢也是最耗费精力的一种。

但如果将之洗练到极高境界之后,却是可以做到“人器交融合一”的境界。

若被洗练的法器底子够好,最后还有可能成就那“身外化身”!

而且修士灵力的蕴养,也可以修复一些法器上的细小损伤,延长其使用的寿命。

如果时间长了的话,甚至还能够轻微提升法器的品质。

像这种方式的话便是宁幕最初祭炼邪魂幡的方式了。

最后一种方式是“烙”,就是“烙印”。

烙印之法就是以自身之神识,强行在法器之上打下印记。

这种亦能做到念动之间驱器御敌,不过此举却极有可能损伤法器根本,从而造成使用之后法器的品质下降。

三种方法各有利弊。

不过第三种的“烙”却是会损伤法器品质,这是宁幕暂时所不能接受的。

“祭”的话也同样不作考虑,毕竟以宁幕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把自己的性命交托在一件冰冷的法器之上的。

如此的话,看似选择很多,但对宁幕而言,似乎唯有第二种能够勉强接受了。

“洗练之法?”

“此法耗费时间太长,本座现在最缺的便是时间!”

“如此的话,那便只能用那勾连秘法了。”

宁幕所言的勾连秘法是他在一秘境之中得到的,此法能够让施法者同时对一法器施展血祭之法和洗练之法,此秘法自然也是有优缺点的。

优点是,如若用这秘法祭炼的法器被人夺走,那么此法器即便被人毁掉,法器主人也不会身死,顶多只会受些影响罢了。

而且如若这法器在交战过后有所损伤的话,在法器主人的灵力温养之下也可进行恢复,并且法器的话也会保留一些成长性。

缺点的话,那便是是此法器发挥不出最大的威力,并且和单独的洗练之法相比的话更是有诸多不足。

此法即便将法器蕴养到最后也是达不到“人器交融合一”的境界,更是成不了“身外化身”。

当然了,即使有这些缺点,宁幕依旧会选择这勾连秘法。

想到便做,宁幕开始打坐调养了一番,一个时辰后才缓慢睁开了眼。

随后只见他从储物袋里拿出了一柄短剑,而后对着自己手掌用力一划,刹那间,一道蕴着点点紫意的血水便在宁幕的牵引之下向着那铃铛包裹而去。

与此同时,一道道繁复的口诀被宁幕念出,而他那空出的左手更是随着那口诀单手捏出了五道闪烁着紫意的印诀,而后在宁幕神识的控制之下印向那悬在半空被血色包裹的铃铛。

只见在那五道紫色印诀融入其中的瞬间,一道灰色光芒从被包裹的血色中大放而出,眨眼间便笼罩了整个洞府。

见此,宁幕眼中露出了一丝凝重,接下来便是输入灵力对其进行炼化洗练了。

意念一动间,体内的紫灵之力瞬间奔涌而出,尽数袭向那绽着灰芒的铃铛!

“轰!”

“哗——”

……

转眼间,数个时辰一晃而过,落叶洞府外,夜色已遮掩了天空,只有半轮弯月斜斜的挂着。

忽然,有风吹来,透过了石门缝隙。

“叮铃铃——”

“你既有夺神摄魂之威,那便叫你摄魂铃吧。”

——

将那摄魂铃祭炼完后,宁幕右手一招,一道紫色的灵力将之包裹,而后收入了丹田之内。

“呼——”

“接下来便可以准备开炉炼丹了,不过在这之前,体内的灵力还得再回复一番,那摄魂铃虽只是初步的祭炼,但也将本座体内的灵力耗了个七七八八……”

喃喃自语一番,宁幕再次闭眼开始运转《太上斩灵经》的凝气篇,来回复自身灵力,直到半个时辰之后才重新睁开了眼。

“果然,虽只是凝气篇,但比一些天阶极品的功法都是强上了不少。”

略微感慨一番,宁幕眼里露出了一丝异色,而后从储物袋里拿摄出了一尊大鼎,这便是那宁绾所说的丹炉了。

只见此丹炉通体呈墨黑色,且周身时不时的留有锈迹,三足顶起一身,鼎口衍生双耳,暗合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之意。

在丹鼎的内部,却是一片漆黑,不掺半点杂质。

可如果施展神识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漆黑的鼎壁之上,竟断断续续的刻画着各种古老而神秘的残缺生物,有长相奇怪的三足大鸟,粗壮盘绕的狰狞古藤,诡异盛开的神奇花朵,繁复而生……

“此丹鼎定是不凡,光那小小的鼎身,便有包罗万象,无穷无尽的生生不息之意!”

“这鼎,本座似乎在哪听到过……”

宁幕看着眼前的墨色丹鼎陷入了沉思,那是他数百年前在一有元婴修士坐镇的丹道大宗的时候。

那时候他扮作一筑基修士跟随一结丹长老学习炼丹之术,偶然听过那结丹长老念叨过关于天下丹鼎的排行信息。

各个修炼界域都有关于法宝奇物之类的排行榜,这榜单的制定者宁幕曾偶然听到过,那是一个横跨十数个修炼界域的庞大组织。

名为:天机阁!

“此丹鼎,似乎和那七十二道鼎榜中排行十七的三衍玄鼎有些相似?”

“可观其材质气息,却是连地鼎的层次都未达到,只是堪堪突破凡阶,达到灵阶下品罢了。”

天材地宝和奇物的划分与功法类似,皆以凡、灵、地、天、道分,当然,也有些修行者习惯性以品阶来称,一到五品,与其对应。

此物,莫不是那三衍玄鼎的仿品?

据宁绾那丫头所说,此物是她数年前在一丹道宗门的遗迹所得,想来,那宗门应是和这三衍玄鼎有些关系,如此的话,说不定以后修为够了,还得去探查一番,毕竟那可是能名列道阶的丹鼎,由不得宁幕不心动。

“既如此,那此鼎便以三玄为名吧。”

宁幕再次打开储物袋,那装着丹火的玉盒便被拿了出来,口中一道繁复道诀念出,玉盒的盖子便应声消散。

随之,一道幽蓝色的光芒便布满了洞府,宁幕右手伸出将其摄起,眼帘中出现了一道摇曳的幽蓝火蛇。

“虽只是凡阶下品,但现在也勉强够用了,等之后灵石富裕了再重新购一朵。”

那幽蓝火蛇在宁幕的指尖并没有转悠多久,便在宁幕的意念之下向着三玄鼎呼啸而去。

同时,一道道闪烁着灵光散着药香的灵药灵材被取了出来,而后在宁幕的操控下,一道道的向那三玄鼎飞去……

各大修炼界域的炼丹术虽略有差异,但大多的目的都是殊途同归的。

第一步:准备材料,丹鼎以及丹火。

第二步:提炼材料,将所准备的灵药珍材中所蕴含的杂质剔除干净,留下其中精髓。

当然,这一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大多数炼丹师把杂质剔除个五六成便顶天了,只有极少数炼丹大师能以特殊的手法做到剔除七、八成的杂质,至于更多的,那便是传说中的丹圣才能做到的了。

第三步:按照丹方中所写的顺序将被提炼的灵药珍材投入丹炉之中,这一步的话比较简单,就连一些丹童都会做。

当然,这是指有丹方,且丹方上有所标注的情况下,一般的话,大部分丹方都不会标注的,全靠炼丹师自己不断试错出来。

第四步:融合,这个步骤需要炼丹师在无比熟悉各个灵药珍材的特性之下操控丹火,使灵药珍材的精髓融合在一起。

这一步也是所有步骤中最难最危险的一步,稍不注意的话,便会将丹炉内的灵药珍材毁于一旦,而后造成炸炉!

最后一步的话便是成丹了,这一步相较于前几步却是颇为轻松的了,在上一步将所有灵药珍材的精髓相合后便是等待了,时间的话一般在数天数月亦或是几年不等,全看炼丹师所炼的是什么丹药。

半刻钟后,在宁幕的操控之下,十数道炼制一阶丹药蕴气丹的灵药灵材终于是被提炼好了。

这个速度相较于一般的炼丹师来说自然是快了数倍之多,这不仅是因为宁幕远胜同阶的神魂之力,更重要的是他那三品的炼丹师经验以及一道名为《采神经》的提纯秘法。

这道秘法可以使得宁幕在提炼四品以下的灵药灵材之时去除近七成的杂质。

做完提炼后,宁幕脸色依旧平静,右手一招一道道闪烁着灵光的药液有序的进入了三玄鼎之内,而后神魂之力进入其中时刻观察着那药液的情况。

同时,一道御火之术施展,那蓝幽火在宁幕的操控之下焰光大炽,瞬间便包裹了整个丹鼎……

就这样,时间悠然而过,咋眼间便是一个时辰之后。

“成了——”

宁幕感受着三玄鼎内的情况,脸上终于浮现了一丝喜色,而后在他一招之下,十枚闪烁着淡蓝幽光的蕴气丹便从丹鼎内飞了出来,如若仔细观察的话,还能看到有两枚丹药上有三道奇异的纹路。

“嗯,两枚三道丹纹,八枚两道丹纹,看来本座的炼丹术却是并未退步多少。”

随之,两个瓷瓶出现,将它们分开装好。

炼丹师所炼丹药,以丹药上所留丹纹划分药效高低,一道丹纹就是下品,两道中品,三道则是上品,至于更高的便是传说中的极品。

“一份灵药灵材便成丹十枚,本座购了十份,到时候——”

宁幕眯了眯眼,而后略微调息了一番,便准备继续炼丹。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