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纳气卷。”
莫大山放下手中薄薄一卷绢绸,这上面只有少少几百字,旁人拿了去看却是一字也无,唯有手持外门弟子身份牌的云山宗弟子拿着看,这才会显出字来。
此卷名为云山纳气卷,就授书的修真者言,此乃云山宗正统修真法门,乃是云山宗一切仙道的基础,需得勤加修炼,一日可入练气,一日就可入宗门。
这修真者随之就走,当时莫大山还满心纳闷。
这云山纳气卷虽然只有少少几百字,但却是文言文,而且其中充满了一些暗喻,比如铅汞二字就出现在了这几百字中三次,更还有阴阳合抱,天地闭合等词汇,这些明显都是暗喻暗文,没人教习,光看这文字怎么可能懂得是什么意思?
就这么传授了?没人讲解什么的?莫不是修真者以为这些新晋弟子个个都是饱受教育的文人吧?
但是之后莫大山才恍然明白,只要手持弟子牌,再看这几百字时,看到何处,脑海中就会有类似声音的信息开始响起,会将这数百字揉碎了的讲解,甚至当意念集中到某一个词汇时,还会将这个词汇的意思翻来覆去的解释与比喻,这可就比人对人的教授有效率多了。
“该说果然不愧是修真吗?”
莫大山暗暗嘀咕着,又在脑海中想着云山纳气卷里的内容。
这少少几百字中,除了教导人如何吸纳灵气入体,如何炼化灵气入魂,如何突破到练气阶以外,在莫大山看来更是蕴含着一套哲学理念。
云飘渺而虚无,山坚韧而具体,这云山纳气卷中就将天地灵气比喻为云,将人体五脏六腑,以及经络血肉比喻为山,这其实本身就属于阴阳二相性的一套理论,不过这套哲学理论并不完善,也还远远未到太极层面。
不过这些就是莫大山往多了去想,他将注意力转移了回来,开始仔细思索这云山纳气卷中的描述与道理。
按照云山纳气卷中的说法,这天地间有着无穷无尽的能量,看似虚无的“空”里其实蕴含着惊天动地的能量,这一点倒是完美符合莫大山的科学概念认知。
狄拉克能量海这个概念可以了解一下。
云山纳气卷将此能量称为天地灵气,但这是统称,天地灵气中含有各个属性不同的灵气,比如火灵气,水灵气,土灵气等等,而这灵气就是天地之基,塑造了整个世界万物。
当一个生灵有着灵根时,就可吸收灵根所代表的那个灵气属性,而越是灵根单一,吸收效率也就越高,在这里,云山纳气卷中也提到了五行概念,即相生相克。
水与火相克,水与木相生,木又与火相生,这五行彼此相生又与另外的相克,纠缠不休,所以当灵根越是杂驳,当其吸收天地灵气就越会效率低下,不但吸收速度慢,而且更要仔细调理这天地灵气的属性,否则一个不小心就会反噬己身,乃至走火入魔。
在这云山纳气卷里更是明确写出了效率多寡,天灵根一个时辰吸收的灵气效率为一千,那么双灵根吸收的效率就只有三百,三灵根吸收的效率更是猛降到了五十,四灵根则只有一,至于伪灵根……这卷中压根没提伪灵根的灵气吸收效率,显然已经是低到了某种临界点了。
所以此卷明确提出,修仙者的第一核心必然是灵根。
除了灵根以外,也不是没有别的方式来提高灵气吸收效率,但是此卷上就没说了,不过莫大山也可以想象得出别的那些方式,最主要的毫无疑问就是丹药,比如他手中的这枚黄芽丹,看起来小指头大小的一颗,暗黄色,由一个陶瓷瓶装着,一旦拿出陶瓷瓶,立刻就是清香满屋,光这一点就证明其绝非凡物,这却是外门弟子每个月才可以领取的一枚。
除了丹药,灵石也是一个重要的提高手段,按照卷中所言,灵石乃是天地灵气在某些特殊环境下所产生的质变具现,虽然只有这么寥寥一句,不过莫大山已经大体可以想象灵石的形成之因了,无非就是自然环境下的某些高温高压,或者高辐射,高能量区域之类,类似于前世地球上的煤炭石油,或者更极端一些的钻石宝石的形成原理。
灵石中的灵气已经不分属性,乃是最为中正平和的无属性灵气,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灵气的方面,用来直接吸纳却是最为暴敛天物的,这东西一般被用来布置阵法,充当阵法的能量来源。
再然后就是灵气浓度问题,比如这外门所在地的灵气浓度就远高于外界,而云山宗山门内的灵气浓度肯定又是更高,靠着灵气浓度也可以提高修炼效率。
想明白了这些,莫大山就按照之前云山纳气卷上的叮嘱,默默静坐,待时间来到黄昏时分,正是阴阳转换之时,日月交替之间,他就用温水服下了这黄芽丹。
此丹一入肚腹,立刻就化为一道暖流,仿如温泉一般游走在莫大山全身各处,然后莫大山就静心安坐,按照云山纳气卷中所言开始观想。
想象着自己身处一片浓雾之中,在这浓雾里走着,越是往前,越是充满了光明,而观想意念就在这浓雾里一步一步走向光芒,当彻底走到光明处时,眼前豁然一片开朗,回首才看到,自己正站在高山之巅,眼前一望万里,而这光芒充满了整个世界。
这些观想全部都是唯心的,莫大山在服下黄芽丹之前已经尝试过几遍,可是初时几十秒还可以安心想象,几十秒一过就杂念横生,各种心猿意马纷纷涌现,或是觉得鼻子发痒,或是觉得坐姿不对,或是觉得后背发凉,总之就是不得安生静心。
但是服下这黄芽丹后,初时几十秒还无异常,几十秒后眼看着就要心猿意马时,但凡感觉到身体什么地方发痒或者不对,这体内黄芽丹所化暖意就立刻涌去,顿时就暖洋洋一片,根本没有这些异样了,同时莫大山也感觉到他的静心效果异常明显,那种心中的想象仿佛真的化为实景一般。
人在浓雾中往前,越是前方越是光芒,直到彻底走出这浓雾,眼前猛的豁然开朗,这光明就充塞在这天地之间。
莫大山依然闭着眼,但他眼前似乎真的看到了无数的光亮,有赤有黄有绿有蓝……无数的颜色闪烁不休,然后莫大山就“看”到这些光亮颗粒开始融入他的体内,但是融入之后又开始从他体内消散,融入越多,消散越多,只有极少极少留存在了他体内。
如此往复,一直到黄芽丹的药效过了,这静坐时间已经超过了四小时,也即这个世界的人所定下的两个时辰,待到体内的温泉感消失不见,莫大山意念中的各种颜色之光也逐渐黯淡,终于,他眼前只有一片漆黑,只有隐约间似乎可以看到一些微弱到几乎忽略不计的光点颗粒在闪烁。
莫大山并没有立刻睁开双眼,他在细细的感应自身情况。
原本修炼这云山纳气卷之前,肉体就是肉体,感觉就是感觉,自身没有任何异样。
但是在这时,哪怕只是第一次修炼这云山纳气卷,但是莫大山已经感觉到了有些不同。
在他体内,特别是内脏处,可以感觉到有某种“东西”存在,这东西说不清道不明,类似于一团气,又或者是某种能量,非常非常微弱,用体积来形容的话,差不多就在他五脏六腑处有一小团,比小拇指指甲壳还要小一两倍的东西。
这东西会因为他意念控制而缓慢游走,非常缓慢,而且时灵时不灵。
但凡这团东西经过之处,都会感觉到一种暖意的舒服感。
这是莫大山从未有过的感受,作为无魔世界中长大的普通人,他那里感受过这种超凡能量入体的感觉啊,一时间就是兴趣大增,操控这体内的丁点能量到处游走,但是不过操控了短短十来分钟,莫大山就觉得头晕脑胀,整个人都差点晕倒过去。
(这应该就是气感了,持续壮大的话,就可成为那些凡俗界所说的内功内力,这其实也是超凡之力了,但是连练气的门槛都不算,按照云山纳气卷的说法,浑身遍布灵气,同时灵气能够与天地交互,这才算是练气一阶,而用凡俗武林的说法,这一步就已经是逆反先天,我现在这样估计连内力内气都不算呢。)
莫大山睁开了双眼,他看着身旁放着的陶瓷瓶,里面却是再也没有了黄芽丹,从此之后,直到下一个月前,他就必须靠着自身来纳气入体了,也就是闭目的黑暗状态,感受那些一闪而过的光点颗粒,将其用意念捕捉后纳入体内,这与服下黄芽丹后,感受到的光明入体,效率相差何止千倍?
(不,不能这么算,应该是越是熟练,纳气效率越高,同时气感越多,纳气效率也就越高,所以也只有最初凡人时服下这黄芽丹效率最大,在此之后,自身的纳气效率会逐渐提升,虽然依然不如这黄芽丹,但是也不至于效率相差千倍。)
莫大山心中想了个明白,然后他又产生了新的疑惑。
按照云山纳气卷里的说法,只有拥有灵根的人才可修仙,但是按照牛吼的说法,凡俗界中到处都是武林高手,这些人总不可能都有灵根吧?那他们是如何吸纳灵气为内力内气的呢?这个说法不就矛盾了吗?
当下莫大山就拿起了身旁所放的几本书籍,这些书籍都是他从藏书阁中借阅,一本武道总论,一本内功入门,一本练身小法,这些都是武功,内功,外家功法的初学者书籍。
莫大山将屋内数盏油灯点燃,整个房间虽然不算灯火通明,但是这光也足以让莫大山看清书籍上的内容了。
这些书籍都是凡人书籍,所以自然不可能如云山纳气卷那般还有声音来为你讲解,不过好在这些书籍上的文字就没有那么隐晦不明,虽然莫大山也基本是连蒙带猜,但是总归是可以知道其所讲述的大意。
此时此刻,夜已是深了,而除莫大山所在房间灯火通明以外,这外门领地中有人的房屋基本都是灯火通明,各个外门弟子或冥想修炼,或看书勤读,却是无一人懈怠荒废时光。
而在这外门领地的高空数百米之上,一个修真者正盘腿坐于一个悬空圆台上,他看着下方的灯火通明,暗自微微点头,接着又再次闭目修炼起来。
勤加修炼,此亦为争。
是为人与天争。
【每天下午5点左右更新!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