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年轻人,学历不错,工作也还可以。
看起来,他好像还没有脱离平凡的范畴,但他那短暂的一生,都在向着某个目标而努力着。
凭借过人的学识和强大的执行力,他总是能提前预判事物的走向,并做出应对方案。
为了在一个阶层固化的时代爬到更高的地方,他是个完全以结果导向的人,为达目的,除了一些一旦触碰会对自己不利的底线,其他的道德,友情都可以抛下。
因为只是个普通人,他并不是老板,却总会被一些想干一番大事的人相中,将他视为军师一般的存在,因为他既有着强大的行动力,又有着强大的洞察力,强大到遵循他的方法,就可以成事,与他的预言相悖,就会坏事。
尽管最重要的项目还没有正式完成,但在那个圈子里,已经有不少关于他的传闻——
有时,他甚至被冠以先知的称呼。
但他并没有等到成功的那一天。
先知的眼睛能洞察到未来,但唯独不关心自己的身体。
在先知的预料之外,在路边,他的腿突然软了。
——奇怪,这个身体,三天不吃饭,应该还能站得住……
——呃,我好像少算了一天……
随着一声呼啸而过的轰鸣,他再没机会看到自己的成果了。
意识逐渐远离了身体,他心中不由地感到惋惜。
很多人直到他死去的时候,都以为他是个没有感情,单纯执行任务的机器。
没有人知道,他也有自己的理想,他也有自己的信念,他也有自己的感情,只是,为了得到这一切,他需要力量。
到头来,他没能追寻到自己渴望的力量,更遑论那遥不可及的理想了。
但意外的是,他的人生却并没有因此而彻底结束。
……
“喂,薛威,我的战马喂饱了么?”
“放心,精神着呢!”
薛威,字宁远,这是他新的名字。
尽管刚来到这里时,还有些陌生,但如今,他已经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四年之久。
他知道,这里是东汉末年,现在是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地点是五原郡。
四年前,他穿越到这里,这个身体的年龄大约是十岁。
没错,在东汉末年,一个属于士族门阀的时代,他成为了一个没有家的孤儿,刚一过来,人生地不熟,加上古汉语发音时常听不懂,差点就这么饿死。
幸亏一个老人赏了他口饭吃,又教他识字说话。
老人姓薛,儿子早年当兵,与反叛的胡人交战而死,他一个人生活,便将他取名薛威,视为自己的儿子。
之所以会收薛威为义子,也是因为他学东西很快,尽管现代与古代的文字,语言都不完全一样,但本质上都是相互传承的关系。
一旦基本熟悉了文字,薛威便总能提出一些超越时代的想法,让老人十分惊讶。
“你将来一定会成为名动天下的英雄。”薛老就是这么评价薛威的。
一般在这个察举盛行的时代,要是名士给了谁好的评价,谁就很容易当官,只可惜薛老不是名士,他对薛威的评价并没有起到什么卵用。
即便如此,薛威还是很感谢薛老的。
薛老教他务农,也教他骑马射箭,虽然他这身体还没发育完全,但五原地处边塞,胡人盗贼多有作乱,没点防身的本事可是生存不下去的。
在薛威的印象里,薛老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但如果没有薛老,他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活下去。
曾经是现代人的薛威并不习惯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更何况是在边塞这么危险的环境下,谁也不知道明天夜里,自己的头还会不会好好长在脑袋上,薛威则更是如此。
“别担心,你是我看中的人,你不会差的!
打起精神,不要放弃,生活就一定会有希望。”
在前世,薛威是个理性主义者,因为超凡的见识和逻辑能力,被誉为先知。
在薛威看来,薛老的话并没有什么逻辑,现实并没有改变,他们依旧活在危险之中。
但或许正因为那些即便在残酷的黑暗中,也依旧温暖的鼓励,让薛威逐渐习惯了这种劳苦而危险的日子。
但这样的生活,也只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
胡人的一次小规模叛乱,攻陷了城池,在外打猎的薛威回到城内时,却看到他和薛老的住处已经被洗劫一空,在他眼前的,只剩下一具冰冷的尸体。
他悲痛了几天,但这里的人却并没有谁为薛老的死而哀悼,这世上,也只有他记得这个失去儿子的孤寡老人了。
他为薛老挖了个坑,用一块石头充当简单的墓碑,并在上面刻上了薛老二字。
想了想,一年多的时间,他竟然还不知道薛老叫什么名字,总想着有时间就问问,但大家都忙着干活,就总想着往后拖一拖,结果这一拖,就再没了机会。
想到这里,他便在坟前痛哭——
他绝对不是没有感情,只是在前世被誉为先知的他,早已习惯压抑自己的感情。
但刚来到这个世界,就算是他,也无法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成为先知。
他无法对抗这边塞残酷的命运,只能后悔,如果自己早些跟薛老多说一说话,或许能让他活着的时候更加幸福。
但人死不能复生,或许薛老是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在意他的人,就好像是他在这个世界的父亲。
薛老是个慈父,平心而论,薛老没什么大本事,虽然很看重薛威,但薛老人微言轻,除了基本的生活,两人能相依为命,除此之外,薛老没法给薛威提供任何帮助。
但这个人,却向一道黑夜中的蜡烛,让薛威在黑暗中找到了那一丝光亮与温暖。
薛老死了,起初,他还想着一定要为薛老复仇,但后来他也逐渐麻木了。
在这边塞之地,隔三差五死个人,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这里也没有什么豪强,有的只是全民皆兵的彪悍民风,汉人与胡人,时常因为一些争端而喊打喊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