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来到食堂吃饭,小章问了王文华一个奇怪的问题:“文华,你过去在学校,当过学生干部吗?”
王文华一下子愣了。就说:“什么算是学生干部?我只当过副班长兼学习委员。这个……算吗?你问这个干什么?”
小章马上告诉他:“不是我问,是我姐夫问。听说军区要为你们第四军配备一个新炮团,需要提拔年轻的团级干部,有人想推荐你,可你还不是干部,没有担任团级干部资格。
“所以,我姐夫想问一问,你在学校是不是学生干部?如果是,他就当作特殊情况建议军区首长通过你的任命,如果你在学校连学生干部也不是,可能就不好办了。”
“你姐夫?还管提拔干部的事?他是政治部组织部门的?”王文华听了小章的话,越发觉得她这个姐夫非同一般人物。
“他不是组织部门干部,但他是保密部门的干部,在重大问题上对首长有建议权。”小章骄傲地说道。
听她这么一说,王文华心里明白了:小章是不是暗示他姐夫是个可以决定自己政治命运的人?现在自己应该去她姐夫那里溜须拍马表忠心啊?
当时,官场很清廉,尤其是部队,没有听说哪个人为了当官去给上级送礼。但是,拉一拉近乎的事情还是有的。如果自己不做一做工作,万一让她姐夫说了自己的坏话怎么办?
小章一听王文华这样说,马上摇摇头,说道:“我也就告诉他,我们是好朋友了。他答应帮忙的。起码,他不会说不利于你的坏话。”
王文华马上点头说道:“这就好。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做官。容我事成之后再表示谢意。”
实际上,王文华这么说只是表达一点客气的意思。他知道,部队提拔干部要经过基层党委讨论,上报上级组织部门审批。一个保密室的干部,就算是有建议权,影响也有限。
尤其是自己现在还是战士,在提干问题上因为赵顺子在外调身上做手脚,阻力不是一般的大,如果担任团级干部,基本上没有可能。
就算是像张红光推测的那样,第三军郑五号把文青提拔为坦克团团长,倒逼许五号启用自己,那也只能是通过代理职务的方式,绝不会轻易正式任命自己。
因为,在团政治处,只有宣传股、组织股两个部门,王文华在写新闻报道时,常常去组织股抄写干部考核材料,他知道部队组织工作的路数,所以对自己的“飞黄腾达”不抱希望。
这一天晚上,王文华正与小章几个人在教室里做功课。教导处杨主任突然来找自己和小章出去一下,原来是小章的姐夫来了,说是找他们两个人有事。
王文华就觉得奇怪,自己与小章这个姐夫,还没有正式认识呢,他干嘛找自己?来到教导处,主任介绍小章的姐夫是军区机关保密部门发扑处长,王文华才知道这位姐夫的职务。
接着,朴处长直奔主题,说是要对小章和王文华进行一次保密知识教育。
所谓保密知识教育,不过是那一套: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另外,这位朴处长还强调了一件事:凡是领导没有公开的小道消息,不应该传播。
王文华就想,是不是小章过早地告诉了自己配置新炮团的事情,这位朴处长不愿意让小章透露给自己,而自己又提前知道了,他来这里就是为了消除影响呢?
小章听了王文华分析,说道:“谁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一天到晚神神叨叨的……”
没想到,第二天上课,王文华和小章刚刚来到教室,学习委员就问他们:“文华,昨天晚上你们干什么去了?”
王文华一下子楞了,心想,昨天晚上我在这自习,是教导处主任把我们叫我叫走见小章姐夫的。这事,你也看到了,这么还问?
后来,才知道是这么回事儿:有位专业课老师,想让同学们考试成绩好一些,就在昨天晚上来到教室,
要给自习的同学们辅导一下功课,大概要划一下考试重点,或者是变相的透露一下考试范围吧!
但是,他看到教室里竟然会缺席了好几个人,而其中竟然会有班长、文艺委员,还有那个王文华和小章。
于是乎,就觉得有点儿丢面子,特意让学习委员了解一下情况:这几个人为什么缺席?还要缺席的人写出详细的原因来。
“妈的,你正常讲课,我们正常考试就行了。你搞什么考前辅导?纯粹是没事找事,自作多情!我和文艺委员出去商量假期活动的事儿了。怎么了?这事儿他也过问?”
班长听学习委员来了解情况,不客气的将他顶了回去。班长是第三军某步兵师炮营提前送来进修的人,好像是比王文华这些后来者牛了许多。
他是极力主张“60分万岁”的人,对于考试成绩是否拔尖优秀向来不拿当回事。更不在乎某些老师的规劝或者是恫吓。相比之下,王文华就没有这份牛气了。
也许是自己是后来者,王文华觉得拿大学毕业证太难了。对老师就有些格外的尊重。生怕哪个老师使坏,在考试的事情上做文章,
让自己这个拼命要拿大学文凭的人临走时铩羽而归,完不成许参谋长和陈副团长交给自己的光荣任务。
于是乎,王文华就把事情的前前后后诉说了一遍:朴处长为自己和小章讲述了军队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因为听的入迷,时间晚了些,没有听到老师的辅导,十分的后悔。
写完,将这个“交待材料”交给小章看了看。小章当然是照搬照抄不误。事情才算是有了个了结。
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那位专业课老师,据说是真的要耍一下自己的师道尊严,考试中判卷,给几个学生判了59分。
文科的判卷本来就是伸缩性很大的,那些关于炮兵射击的理论部分,即使是判少了,学生也没有分辩的权力和依据。
看看这几个人就要吃亏了,多亏系主任从大局出发,将那几个59分一律改成了60分,还说:“如果不与学生搞好关系,恐怕下半学期的教学就要受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