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王文华一看,是道袍。不由地嘻嘻哈哈笑起来,“干什么呀?你让我和你去做法事?”

“别啰嗦!快点儿,换!”说着,张解说员将门关紧,自己率先脱了外面的衣裤,然后将那件女道袍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王文华知道这是要去办正经事了,连忙将道袍拿到卫生间里,先脱下自己的衣裤,随后将那道袍穿身上,还挺合身的。

“王文华,出来。我要方便一下。”刚刚换了装,她在外面敲门。王文华连忙打开卫生间,让她进来,自己回到屋子里。张解说员也不忌讳,卫生间的门没有锁,直接方便起来。

王文华听着她那哗啦啦小便的声音,心里话,这个张解说员,到底是见过世面的,泼泼辣辣,比那个小章可是畅快多了。

两个人的衣服换成了道袍,来到楼下,夕阳西下了,街道都是下班回家的人。张解说员来到街口,招手叫一辆三轮车,说了一声“大庙”,车蹭蹭蹭往大庙蹬去。

刚才在市区,还是白天的样子,来到野外,就见天色一点点的黑下来。到了大庙,已经是暮色四合,灯光亮了。

两个人来到大庙入口处,就见一道刺眼的手电筒光照射过来,一个人厉声地喊叫“干什么的?”

“嗯呀,解放军同志,我们是白云观的,道长派我们两个人前来还愿的。”张解说员主动的上前答话,并拱手施礼。

“还愿?还什么愿?这儿,有军事活动,已经戒严了!”听上去,还是上午那个站岗的大兵。

“解放军同志,我们出家人是讲信用的,如果只许愿不还愿,以后我们还怎么修行?你们的首长与我们的道长关系密切,请给个方便好不好?”

张解说员假模假式的,拿出女性的温柔来,说话都是娘娘腔了。而且,让王文华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会大胆地凑近了那位大兵,将一个礼金包似的东西塞进了他的手里。

大兵好像是被感动了,就说:“这事儿,我做不了主。请跟我见过首长的面,如果他们允许,你们就进去。如果首长不同意,我也没有办法。”

“无量寿佛!”张解说员说了一句道姑感谢的话,对王文华点头示意,自己就跟着大兵往里面走去了。王文华不知道接下来的戏怎么演了,只好呆呆的等待在那儿。

不大一会儿,就听到里面的女声喊叫:“道兄,来呀!”王文华知道这是张解说员在叫他,因为是乔装打扮,她自然不能叫他的名字。

王文华进了庙门,张解说员小声地告诉他:“那长官允许了,但是只给十分钟时间。”

“十分钟,够了。”王文华想,我也不想自己在这儿亲自侦察,只要把那东西放置到恰当的位置就行了。现代侦察,哪个离得了技术手段?

两个人都觉得时机难得,抓紧时间往里面山神像的供室里走,路过正殿时,王文华觉得奇怪,黑黑的天色,屋子里不点电灯,却是烛光闪烁,好像是搞什么祭祀活动。

刚想从正殿中轴线上穿过去,门前的哨兵立刻制止了他们两个。王文华只好绕行,到了旁边的小过道,张解说员靠近他,耳语道:“里面好像是在开会……”

“那为什么不点电灯?”王文华觉得奇怪。

“为了保密吧!”张解说员好像是了解内情似的,

“不通电,看不清位置啊。这玩意放到哪里?”王文华看看手里的迷魂药,为难了。

“哈哈,已经到门口了,还怕探不来地雷的秘密?”张解说员鼓励王文华。

“嗯,去那边……”王文华想了想,沿着正殿的墙根往前溜,转眼来到了后门,

他发现,古庙的木门缝隙很大,尤其是门板与门槛儿之间的缝隙更大。他悄悄地伏在门槛儿位置偷听了一会儿,就听到有人大声地喊叫:

“即使是有了装甲部队,也不能忽视步兵冲锋陷阵的作用,步兵是用来解决战斗的。不是跟着坦克瞎跑当陪衬的。”

王文华见会议讨论声音如此之大,估计自己不会被发现。他将攥了迷魂药的手插入到门板与门槛儿的夹缝里,

顺着门槛儿的坡度轻轻的往下面一顺,迷魂药溜到了屋子里的地面,“咔嗒”那微微地落地声音几乎让人不能听到。接着,王文华闻到了那一股特殊的味道散发出来。

回到张解说员身边,张解说员就询问他放置在了门槛儿的什么位置,最好是放在边缘位置,

如果不是在边缘,而是正中间,就容易让走路的人蹋到。听说是放在了门轴位置,才放心了。

办完了正事,两个人都装模作样地来到了最后面的山神殿,焚香祭拜。因为没有带供果,

张解说员就从自己的衣兜掏出了几张十元的票子来,放入到功德箱里。王文华见张解说员如此讲究,不敢怠慢,连忙掏出几张钞票,放入到功德箱里。

走出山神殿,外面是秋高气爽的夜景,银河系的星群闪闪烁烁,让人觉得意境是那样的美。王文华正要顺着来路往回走,张解说员却提醒他:

“我们既然是来这儿一趟,何不去拜拜胡大仙?”

“拜了山神,又拜胡大仙,这样灵验吗?”王文华觉得连拜二神,有点儿缺乏虔诚了。

“神仙是各有分工的。”张解说员说,“山神保佑人生,胡大仙保佑事成。难道,你不想让胡大仙保佑你军演事成么?”她这么一说,王文华就跟着她往胡仙堂位置走了。

与山神殿和正殿的幽黑环境不同,这儿的胡仙堂倒是灯火辉煌,远远地就看到里面也像是有人在参拜了,王文华心想,已经戒严了,怎么还有人来拜胡仙?

正要往前看看是何许人也?张解说员猛然伸出手拦住了他,“慢!”随后悄悄地告诉他:“文青在这儿。”

什么?文青?自己的对手?王文华一下子惊讶了,心想,这个时候,这个场合相遇,两个人岂不都是冤家路窄?

恍惚间,就见胡仙堂门口一个人影晃动,灯光下,那人显出了一张英俊的脸,脸上五官端正,王文华印象最深的是他那一双眼睛,又圆又亮,

那近似外国人的鹰钩鼻子,让他不由地又想起了托翁《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男主人公渥仑斯基。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