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呵呵,这说法可不好,这岂不是为侵略者歌功颂德吗?”王文华笑了笑,劝解说员今后不要这么说了,

但是解说员只是笑笑,解释说:“风景管理站这么教的,我就跟着这么说,实际上是怎么回事,我哪儿知道?”

“是啊,连我也不知道的。但是,日本侵略中国是罪恶滔天的罪行,即使是有这种偶然的事,也不能这么传播。”

王文华说着自己的道理,解说员频频点头表示同意,其实,她心里怎么想的?他哪儿知道。

沿着登山小径向上攀去,便开始了真正去首山的路程。开始的路途较为平缓,而随着不断向上,山势越发陡峭起来。

见王文华有点儿气喘吁吁地,解说员趁机介绍,在战火洗礼这里之前,历史上的首山曾经树木繁茂,遮天蔽日。那时候,山上长满蒿草,芬芳异常。

而现在的首山,最多的是石头。不过,首山之石,外形奇特,有的相偎相依,有的若即若离,大小不一,形状相似却相映生辉。

好不容易爬到山顶,王文华与解说员站在那儿俯视首山全貌。在这座小小的山峰,他觉得似乎是窥见了千山那般的险峻。

往前看去,见有高、中、低三层战壕一样的沟壑,西南段拐弯处有一个堡垒,其墙好像是石头砌成的,解说员说,这些都是1904年日俄战争辽阳会战时留下的。

王文华想起来了,学院的教授讲战史,曾经说到过这一战,日俄战争时的辽阳会战,是继旅顺口攻坚战之后的重要战役,对整个日俄战争的战局有着重要影响。

从1904年8月6日至9月4日俄军退出辽阳,会战历时30天。辽阳会战,主战场在首山,当地人称之首山会战。

在这次战役中,库巴特金率俄军分三道防线,投入战场兵力22万人,还有各种炮火武器。而日军则兵分三路,投入三个军,计13.4万人。

那年的8月29日,日军夺下大石门岭孟家房,中、左两军会师后,共同进逼首山,从此拉开了首山战役的序幕。

首山战役的主战场在首山主峰附近,俄军在阵地上修筑了通连相望的曲线炮台及五角和四角的明碉暗堡。

到了9月,这场战争终于以俄军败退而结束,两军共死伤官兵4.2万多人,等待着他们的是下一战,地点在沈阳。

回想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再回过头来看首山,峰顶宽阔而平坦,已经没有了昔日鏖战的痕迹了。这时的王文华,突然想起了尾山,它在什么位置呢?

“就在那儿。”解说员听王文华问,立刻往山下的西北方向一指:“那个馒头状的山丘,就是尾山。有人也叫它‘馒头山’,现已建成为公园了。

“山上还能看到日俄战争和解放战争时修筑的碉堡,日俄战争时的炮弹壳、散弹,在山上常有发现。你要去看看么?”

“不去了。”王文华心想,这儿的人真会多种经营。刚才那运输车司机推荐了这位解说员,这解说员又动员自己去尾山,如果和她粘糊下去的话,她也许还要向自己推荐饭馆、旅店呢!

“刚才那位运输车司机,是你什么人?”王文华觉得这解说员的面目与那个司机有点儿连相,随意的问道。

“他是我哥哥呀!”解说员毫不掩饰这层关系。

“你哥哥,他怎么去北镇开运输车了?”王文华纳闷儿。

“哈哈,他是去北镇送货,你是搭他的顺风车回来的。”解说员说着就大笑了,意思是王文华让司机捡了个大便宜,回程车收了正常车的价钱。

“没什么,司机也挺辛苦的。”王文华大度的呵呵一笑,心想,这解说员与张美媚比起来,可是直爽的多了。

“谢谢你,我们就到这吧。”王文华掏出了两元给她:“辛苦你了。”

“说好是一元,我不能占你便宜的。”解说员执意要找他钱。

“我说不用找就不用找了。”王文华推回她的手,伸出手指对着山下轮廓做了个取景框的形状,想要照相似的,这时,那解说员却问:“解放军同志,你是指挥官么?”

“你怎么知道?”王文华知道是自己尽管没有佩戴领章帽徽,但是呢子军装泄了密,就不想隐瞒了。

“前几天,这儿也来了几位穿呢子衣服的军人,在这山头上又是照相又是步量距离,闹腾了半天呢。”解说员无意中透露了一个秘密。

“你听他们说话,是不是有点儿翘翘的锦州口音?”

“是啊,他们抽烟时,说烟卷儿是烟‘zhuan’儿。”解说员俏皮的学着。

哦……王文华一下子沉思起来,看来,那边的首长们好象是下手更早,早早地来实地考察了。

而自己的军首长,还在军部大楼里四平八稳的研究纸上的作战方案呢。从这一点看,自己这边首长们的精神状态就与人家第三军大不一样。

“他们……说了些什么呢?”王文华想,解说员是个局外人,从她嘴里了解些情况也没什么不合适的。

“他们七嘴八舌的各说各的,我也听不明白。好像是说,这儿适合做指挥所,那儿做观测点。你们……是有军事行动了么?”

“我就是个预备役的,详细的情况我也不知道,估计会有军事演习什么的吧?”王文华也不想太隐瞒了什么,索性给她一点信息。

“要是那样的话,这儿要戒严了。旅行者就不能来了。”解说员忧心忡忡,竟然会想到了军事演习给自己的生意带来的影响。

两个人又闲聊了一会儿,王文华开始劝解说员下山去忙,说自己要在这儿呆一会儿。解说员怕他下雨了挨浇,很客气的将自己的雨伞留下了。

王文华先对着附近的地形画了几张图片,随后坐下来思考,这座貌似低矮的首山不仅仅独有自己的陡峭,还有那么一段独特的历史,

大自然历经风雨,不断见证着历史,这儿就是当年日俄战争的痕迹啊。多少年过去了,军区又把军事演习放到了这儿,

如果不出意外,两个军会利用最现代化的常规武器,展开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杀,这难道是历史的巧合?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