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虽然道家宗教化之后,极力的推崇道法自然,但一旦产生了宗教性,那么巫术祭祀的神秘力量,也就间接的在道教系统的骨髓之中发展出来。

道教的先贤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整个道教系统中神秘化的部分,尽量的对他们进行约制和规整,以免这些诡异神秘的东西伤害到人们。

逐渐的,在道教之中就形成了,符箓、咒法、阵法之类的法术。

这些法术在道教所有的教派之中都有流传,但每个教派之中,都将这些东西视为门中秘术,只有那些心性坚强,得到前辈同门认可的人,才有资格进入其中,学习核心的秘法。

例如正一门,天师道中的受箓,一个道士,只有在经过十几年,甚至更漫长的修行,学会各种道教典籍后,同时得到箓坛监度师、传度师、保举师的认同,才可以进行天师道的传度仪式,正式进入玄门核心,从而学习符箓、咒法,以及各类法术,达到与各位祖师和神明沟通的目的。

茅山一脉的传承也是一样的严格,茅山的传承体系隶属于正一上清派,以《道德经》为主要的经典传承道法,起初的茅山道士大多是隐居山中,有时也会与求仙问道的政治家们有所交集,学成之后,茅山的道士也会去往民间历练,将茅山一脉的咒法和医术用来治病救人,为人作法打醮,消灾解难。

但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茅山一脉也经历兴盛与衰败,那些跟脚清正隐居深山的道士,变成了影视剧或小说之中,擅长驱鬼请神,炼僵尸,养鬼怪的道士形象。

想要了解茅山法术由正统到民间化的过程,还需要从最初茅山的祖师爷建立茅山一脉讲起。

茅山一脉的祖师爷是汉朝汉景帝时期的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是三个人,这三个人同出一个血脉,乃是三个兄弟,这茅家自秦始皇时期就开始修习道家学说,甚至有修成仙人的说法,汉朝时期,老大茅盈受到家族仙人的点化,从小就开始修习道法,十八岁离开家乡去往北岳恒山修道。

茅盈在深山之中,修习《道德经》与《周易》两部经典,清修了六年之久,最终感动一位道行深厚的女修真者,这女修真者就指点茅盈说道,

“修道依照典籍而行固然是正道,但无良师指引,无益友切磋,终究孤苦难行。大道漫漫,还需一位领路之人啊。”

茅盈见此,便知道机缘已到,急忙拜求这位修真者,那女修真者见此便笑道:“西城有个王君,修得了上清大道,何不去求他教授于你呢。”

茅盈于是斋戒静心三个月,去往了西城,果真遇到了一位真人,于是拜其为师,修行玉佩金珰之道,太极玄真之经,并修习了诸多上清一脉的法术符咒。

后来四十九岁的茅盈就修道有成回归了家乡,这茅盈的二弟茅固当时被汉景帝封为太守,三弟茅衷后来是汉宣帝时期的五更大夫。

这二弟和三弟见大哥得了大道真传,于是也辞官开始在大哥茅盈的指导下修道,这三位后来寻找了一处风水宝地,此地便是道教号称“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茅山。

三茅真君在此地修建了三茅道观,开始传道救民,在茅山一带驱魔镇妖,并且开始用各种灵丹妙药,符箓咒法,为当地的百姓进行生理上的救治和心理上的疏导。

茅山一脉也从此时开始传承下来。

茅山一脉是正一上清派中,道术法事,驱魔降妖影响最大的一脉。

要说到做法事与驱魔镇妖,就不得不说道教之中的两个流派划分,在道教之中,全真派主张性命双修,以清静无为,修身悟道为主,不去钻研数术、法术与符咒,全真一脉需要严守戒律,不许吃食肉类,也不许结婚生子。

但正一派则可以吃食肉类,可以娶妻生子,而且,正一一脉必须学习符箓、念咒,镇魔、除妖、医药和阵法风水的秘术。

人们在苦难中需要神秘力量支持人们活下去,也需要神秘力量解释一些人们无法理解的事情。于是,正一派的道士们就扮演了“巫”的角色,在各地举办驱魔打醮之类的活动,而正一派之中,扮演这种角色影响最大的,就是茅山一脉的道士们。

因此,在民间,那些看风水的,给人画符箓,做法镇魔驱邪的道士,很多都是茅山道士。

有些地方非常偏僻,信息堵塞,一些江湖术士,骗人的神棍,也会打着茅山道士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再加上近代香港电影对于茅山道士的形象塑造。

导致正统茅山的道术,在民间逐渐的形成了一些巫术一类的咒法,有一些人,抛弃了研读《道德经》之类经典,修身修心的做法,把那些符咒咒法,设坛打醮的法术拿来使用,形成了所谓的“野茅山”和“民间茅山术”。

这些法术有的能够驱鬼请神从而“借阴兵”,达到自己私欲谋利的成果。

有的则可以用符咒来御使死去人的尸体,将尸体炼成僵尸,用来图财害命。

民间有句俗话叫做“人怕出名猪怕壮”,茅山道士与茅山法术因为灵验和适用性强,导致一些妖邪灵异事件也会扯到茅山术的身上。

道教的法术,多是以安慰剂效应,配合古老的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对人的治疗,但因为与宗教扯上了关系,在这套理论之中,注重神秘力量的体验,而比较轻视现实生活之中的经验。

,茅山术之中认为,人的每个关窍脏器,都由一位神来护佑。

当妖魔鬼怪入侵人体之后,只要唤醒人们脏器之中的神明,就可以通过引导正气,抑制邪气的效果,达到康复身体,修复疾病的目的。

而在茅山术中,最常用到的符箓,就是以这种理论来进行对人的救治。

但这种请动神明来进行的方法有个问题,那就是,身为肉体凡胎,有什么资格请的动高级神明呢。

于是,道士们在学习玄门符箓咒法之前,需要先学习《道德经》《周易》等经典,通过一层层道观之内考试的体系,才能够得到神明的认可,而在神明那里,拿到“役使万灵”的权利。

“御鬼请神”的权利一旦下放给道士,那么这项权利就必须受到神明的约制,不至于让普通的凡人胡乱使用。

于是茅山道士正规使用符箓咒法之前要做到守戒,

例如,在茅山道士守的十个戒律,一戒贪得无厌,二戒迟疑不决,三戒粗心鲁莽,四戒假公济私,五戒亵渎神明,六戒帮恶杀生,七戒酗酒好色,八戒浪费张扬,九戒与恶为奸,十戒滥收学徒。

做到了这十戒,才有资格开始画符,画符,也分为五种层次颜色,分别是金色、银色、紫色、蓝色、黄色,金色符咒威利最大,耗费的心力与血气也最多,黄色则是最普通的一类纸符,画符之前,要避妇女经血,忌动淫欲色念,忌精神不济、忌意志消沉,忌新婚蜜月期间画符,忌为敛财画符,忌见人不救,忌助纣为虐,忌贪图名望。

等这十个戒律,八个禁忌都遵守了,茅山道士就可以准备斋戒后沐浴更衣,然后念诵清水咒,念诵清纸咒,念诵清笔咒,念咒之时,道士要捏着对应的手决,步伐要踏着对应的罡步,手决和罡步都是需要长时间训练和练习的。

经过了这一系列复杂的仪式,茅山道士这才可以静心守气,画下符咒。

符咒也有各种的种类,画不同的符咒,要对应不同的神明进行祷告和参拜,例如画雷系的符咒就要请执掌雷电的神明,画火系的符咒,就要请执掌火焰的神明。

上清茅山道士认为,符乃是古老的梵气所化,是赤气化生而来的一种“气”,以天地自然为师长学习道法,就可以内修三光成道,再通过道士本身的修行,运用将三光凝聚成符咒。

说通俗点就是,道士通过修行,收集了宇宙中神秘的本源之“气”,将这些“气”凝聚成符。

不管是风火雷电,还是治病消灾,都是这种气所凝结的,唯一不同的就是,画符的过程之中,

茅山道士会通过对天地大道的了解,沟通祖师爷或是各路的神明,这些神仙会在道士画符的过程之中,帮助这种“气”形成不同的属性功能,请了火神,画出来就是火系的符咒,请雷神,画出来的就是雷系的符咒。

而其他的像五雷咒,玄冰咒,紫幽咒,灭神咒等等,都是像这样一套罗辑原理得来的。

除了符箓咒法,茅山术中奇门起局也是重要的传承,这种传承以《周易》作为基础来进行。

而那些民间所说的,用死人尸体炼僵尸的,用人的魂魄炼小鬼的可怕法术,在茅山法术之中,都是会触怒神明的表现,一旦有这样做,这个人的信誉在神明那里就会破产,从此之后,再也不会有什么正路的神明帮助施法。

因此,这些民间茅山术或野茅山的邪术,大多是心术不正之人的偏僻法门,或是由恐怖事件杜撰或猜测而来的。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