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镶嵌一个小湖,像是在一块绿色绸缎上镶嵌的白色宝石。独立湖边,烟水浩渺,茫茫然一片迷蒙。“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的倩影,零落在湖上,被风剪碎了。成为晶莹的碎光。不知我的母亲是否还在,钢琴师主人一家怎么样了,富商主人一家又如何。也不知富商主人的女主人的病情如何?在家的时候,总是像往外跑;在外待很久后,又想回家。这种矛盾,正如《围城》“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忽热听见前方有几声狗吠,似乎是熟悉的呼唤声。我寻声望去,借着月华空濛的光,前边有一只狗狗,步履蹒跚,看上去是一只年纪比较大的狗狗。步态很想我的妈妈。我好想以最快的速度奔过去,一把抱住她,大哭。可是,等我走近后,不是我的妈妈。我绝望了。心里的叹惋酝酿出一潭幽深的潭水。当非常想一个人的时候,路过的人似乎都化为这个人的影子。我漫无目的的漫步着,这时候,在一家饰品店前,我看到一个身影。我快跑过去,正是我的主人。主人买的饰品正是女主人喜欢戴的发簪,古代风格的那种。聪明的我猜到了,也许女主人在世的日子不多了,男主人在女主人弥留之际把发簪送给她,作为最后的礼物。我心里一酸。可是,为了买深深爱着的弥留之际的亲人的礼物,何必从嘉兴跑到了呼和浩特?我突然想起凄美的《麦琪的礼物》的故事。虽然,他们所处的年代、国家以及情形不同,但,都是在极其艰难的时期。麦琪的礼物在极其困难的时期,而我的主人则是生离死别。
我的主人回过头,见我是一只狗狗,没有注意,回过头而去。这种情形正如在富商家中看过的言情电视剧中主人公邂逅旧情人后,旧情人不认识主人公了,扬长而去。那种“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为路人”的感觉。我伤心地流泪,赶紧追上主人。主人骑着电动车扬长而去,我飞快奔跑。我才知道,本以为我的跑步很不错,如今却——我只好望尘莫及。远远望见主人消逝在夜幕中,如同一颗流星璀璨一下(邂逅主人的欣喜心情)突然又永远消遁于漫漫夜空。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可悲。
作为一只不被看好的狗狗,天涯沦落,被嘲笑,被冷落,同时也经历别人的关怀照顾,善待。小小的我,仅仅三岁,遍历人间冷暖,遍经人生雨雪寒冬。我确实是一只不同凡响的狗狗。这三年来的阅历。可是,我以为一次邂逅,再也追不回曾经。如果没有邂逅,一直追不回,我也不会如此怅惘,可是,邂逅又离去,这是多么伤怀!正如当年陆游和唐婉邂逅沈园。若不是那次邂逅,唐婉不会抑郁而亡。可是,正当我愁肠百转的时候,这时候,突然见前边车灯闪动。我看着原来是主人回来了。难道是忘记什么东西,回来取,或者在半路办理其他事情?我不敢相信会有我期待的结果。很多时候,尽管自己很期待一种结果,但是,因为自己总是反复地绝望,就不敢再有新的期待,与其忍受绝望的痛苦,不如不期待什么。主人来到我跟前,停下车。从车上下来,快步来到我身边,蹲下来。我心砰砰直跳,其频率和强度是我有生以来(三年)最快,强度最大的。我瞬时泪流满面,谁说动物没有感情?关羽的马赤兔马已经和关羽培养出了感情,在关羽死后不吃不喝,最后生生饿死。“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我的身上,一种温暖,一种像春天阳光的那种温暖。我知道,但愿这种温暖不会转瞬即逝。我久违主人的爱抚了。原来主人还记得我。为何刚才见了我却没有相认?难道要考验一下我?或者,他走到半路才想起来?不管哪种情状,我终于又被爱了。每一个动物都有被爱的需要。很多做动物慈善的。在成都市双流区的一个山头上,年近七旬的陈云莲阿姨创办了“爱心之家”动物救助中心,23年救助了上万只流浪狗,300多只猫。
经过主人爱抚之后,主人带着我到了呼和浩特市里的宠物医院帮我治疗,我很快就恢复如初。然后主人把我用小轿车带回了老家嘉兴。回归故土“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夜阑珊,一灯如豆。听见女主人疾病的呻吟。男主人安慰女主人:“不要紧,你会很快痊愈的。”
“我想在弥留之际去看看云南。”女主人有气无力地说,在无力的口气中带着一种坚定,可见心愿之切。
“疫情如此严重,万一在路上感染,你虚弱的身体更加无法消受。”男主人心疼地说。
“不!”女主人声音因为疾病身体虚弱极度轻柔,但是,又带着斩钉截铁。
“此外,云南处于云贵高原,海拔大约2000米,缺氧。你身体如此虚弱,过去更加糟糕。”男主人继续劝导,声音中带着凄切。
“可是,我想有生之年这唯一剩下的心愿如愿以偿。”女主人用低低的声音说。声音中带着几许凄然。
我在屋子外边听见女主人的声音,极为心碎。当今医疗水平确实很高了,把人民的平均寿命由35岁提到72岁,可是,还是有很多疑难疫病无法医治,导致很多人英年早逝。我心里极为叹息。我知道,女主人这么一去,很可能再也回不来,我一定要在云南守候女主人直到她去世。于是,我好想跟男主人说,我想跟着一起去。可是,我只能听懂人话,却不能说人类语言。我很恨那个天使,赐给我听懂人话的本领,却不同步赐给我讲人类语言的本领。(如果像一些赠品,给我三五天讲人类语言的本领也行)导致,我动晓人间冷暖后,却无法真正给与人表达我的反馈。干着急没有办法。我这时候,不顾作为低等动物和人类高等动物之间的界限,飞快跑到主人跟前,对主人一直摇尾巴,企图通过这个,让主人知道,我很爱很爱我的女主人。自从富商把我从钢琴师那里买回来后,富商一直在外边打拼,很少回家。女主人一直喂养我,到了晚上害怕我饿,还给我加夜宵。一次,邻居送给我的女主人的甜点,女主人最最喜欢吃,不舍得吃完,留给我一大块。回来得知女主人在世日子不多的消息后,我茶饭不思。正如赤兔马。
今年春天,2022年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MU5735客机坠毁坠机地点:梧州市藤县琅南镇莫埌村。我担心主人不敢乘坐航班作为出行交通方式了。可是,由于疫情期间,机票卖不出去,异常便宜。便还是选择航班。
我怎样才能顺利登机呢?这时候,天际有晶莹东西,像是天公的泪珠闪过天际。聪明的我突然脑际闪过一个计策。在上海的时候,由于交友不慎,结识了一个狐朋狗友名叫小棕,差点把我引入歧途。但是,很多事物有两面性,不好的事物也会有另一面积极的一面。跟着他我学会了轻功,学会了装死。就是类似于武侠小说中的那种装死的办法。如果我装死成为“死狗”,岂不是可以蒙混过关。我兴奋地跑回屋子,不住地跟主人摇尾巴,可是,主人不知道我为何如此兴奋。我恨自己不会讲人类语言,否则,会跟主人同享这一计谋的高妙。怎样让主人领悟呢?聪明的我我想到一个办法,可是,我知道这样会暂时让主人伤心,多年来虽然男主人一直漂泊在外很少照顾我,可是每次回家都会给我带我最爱吃的骨头和鸡蛋羹。我不忍心暂时吓主人,可是我迫于无奈地做了。这个世界上有太多迫于无奈的事情了很多时候,知道自己这样选择的时候会伤害自己比较在乎、或者对自己有恩的人,可是又为了抗拒不以人或者狗狗的意志为转移的因素,不得不变得残忍。我在一次进食之后,假装昏倒,趴在地上装死。主人伤心欲绝。跪在地上连声呼唤我的乳名。可以清清楚楚听到他在喊我乳名的时候,声音是带着哭腔。男主人把我抬起来,准备放到村子的公墓里埋葬。公墓在村子的西口,虽然闭着眼睛,屏住呼吸,依旧可以感触到公墓那阴森、清然、庄慕的气氛。似乎那种死的气氛是可以穿透任何感官的,直接触及到灵魂深处。当主人轻轻把我放在地上的时候,我眼睛一酸,主人是多么爱我,放在地上的动作如此轻柔。其实,主人是一个魁伟的大汉,放我在地上的动作比姑娘还轻柔。当主人准备挖土埋葬我的时候,我不忍心再装下去继续让主人伤心,便飞跃跳起。其实,我还是考虑不周,不知道在这阴森死一般岑寂的公墓会吓到主人,主人会以为是某人的魂魄转世为狗狗了。主人吓得不轻。他大叫一声,身子后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我是一只极其善良的狗狗。我的心在淌血,赶紧走到主人跟前,温顺地摇尾巴,用鼻子轻轻按摩主人的背部。主人这才明白怎么回事。聪明的主人沉思一下,便用有点粗糙的大手轻轻拍了拍我的背部。会意地一笑,但是,在这笑中有夹带着几许无奈,正如当一抹殷红的花瓣落在冰冷的湖面,依旧驱散不了冻结的湖的冷意。通过我装死的办法,我随着主人乘坐航班,顺利地随着主人来到了云南,女主人一来昆明就住进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杂居的省份。之前在主人家的电视机前看见云南特有的竹楼,像一位翩翩少女,矗立在烟波水畔。可是,当走出机场,随着主人坐上大巴车,只见外边都是高楼林立,虽然其繁华富庶没有上海、嘉兴等,依旧标志着中华经济的腾飞。其实,我更加向往那民族风格保持的风物,因为那才是最有代表性、最有标志性的,任何风云变幻不可剥蚀的美丽。我只好随着主人来到市区,到过云南各族人民穿着各自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非常羡慕他们那色彩炫美的民族服饰,(传统的服装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即“披挂式”“贯头式”以及“包缠式”,三种服装形制构成了现今云南服装结构造型的基础,而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结构常常就以这三种服装形制出现。披挂式服装形制是最传统最古老的服装形制,整个服饰构成往往采用一整块布为基础,穿着方式也十分简便。云南地区的彝族人穿戴中羊皮披肩就是这种披挂式服装结构的典型,彝族人所穿戴的羊皮披肩是用鞣制过的羊皮合制而成,美观又实用。而且云南地区的纳西族妇女穿着的“七星披肩”以及独龙族人喜爱的“独龙毯”,都是披挂式的服装形制。参考资料:)
我幻想着自己也将来有一天穿着民族服饰站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可是,当我来到昆明的时候,却看不出少数民族的风情。难道少数民族的风情遗落在山沟旮旯里?看着穿着跟我们一样服饰的男男女女走在街上,我有点失望。不论时代如何变迁。
《同化》金孔雀轻轻地跳,彩色的裙裾落在阳光缝隙像戒指镶嵌的发光宝石篝火的醇味儿落在泥土发酵鸢尾花你的梦挂在彩虹尽头高楼望断你们的轮廓粘贴在一阕老歌中
疫情还在持续蔓延的时候,来到云南旅游的人很少。第二天,在宾馆中,女主人发病,大口大口吐血。她苍白的脸,灰暗如土。唇色为紫色,脸上还有淤青。主人叫来出租车把女主人送到了医院。我一边流泪,一边跟随着出租车来到医院。在医院中,我不能随便进入住院楼,就施展“壁虎游墙术”,来到了医院的镂空的阳台外边。听见有人在议论:“北京的医疗条件很好,为何要来这里?”
“不是,我孩子骨癌晚期,北京医疗费很贵,还是等死,孩子最向往的是云南,因为他从小在电视机前看到云南很美丽。便强求我们,还说,生前一睹云南美景,就是死也甘愿。”一个年轻母亲的声音,无限的伤感。
另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了:“你孩子小小年纪就患癌症了?”
“是啊——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啊。”那个声音略微尖的少妇的声音。
“唉——”同情的叹气声。“现在年轻人、小孩子患癌症的不少。”
“是啊,饮食不安全,空气污染,水污染——”
这时候,那个声音有点粗的但很文雅的声音突然话锋一转:“你听说一个抗癌女孩的故事吗?”
“不知道。”
那个声音有点粗的但很文雅的声音开始讲述:“就是那个感动和鼓舞无数人的患癌女孩“卡夫卡松饼君”永远地离开了视频中,她状态一直不错声音轻柔,笑容温暖。个性阳光、热爱运动但也正因为这和“正常”的癌症晚期患者不同,在她去世之前扑面而来的不是加油和鼓励,而是排山倒海的污言和恶语。那些人“有理有据”地质疑她炒作、博眼球甚至有人诅咒她去死!”
孩子妈妈说:“是的,我2021年元旦前就知道这件事。当时我还在村里照顾鱼塘。”
“哦,没想到你这乡村的,也知道这些事情。”
“那可不,”少妇口气中有点愠怒,似乎在想——你就觉得我是乡巴佬,什么也不知道吗?“两耳不闻窗(村子)外事”
“她非常乐观、坚强——“我觉得可能...和很多人生中细碎的痛苦相比,得癌症就不是什么事情。”很难想象,这样的句子竟然出自一个24岁的年轻女学生之口。”
“是啊,她是我见过的最最坚强的女孩子。除了偶尔的倦容,大部分视频里,她的气色都很好,脸上总是带着盈盈笑意,声音轻轻柔柔地,慢慢和大家分享自己“与天斗其乐无穷”的日子”
“可是,她的乐观坚强竟然引发了很多人的怀疑。越来越多质疑和“打假”的声音涌入,’为什么一个癌症晚期患者可以如此频繁地健身运动还能出去玩,走路不喘,头发茂密?’2月份,当她在微博发健身照时,就被网友质疑根本没有患癌,甚至要求她晒出检查报告证明自己。她打算一笑而过,不想和这些人理论,直到一位疑似高中生网友说了句’偷偷讲一句,你有小肚腩’,本来就身在病中,情绪不稳的她终于绷不住了,发布了一段视频“Dissback”表达了下自己对于这名粉丝的看法,”
我听了他们的叙述,不禁对那个可怜的去世的女生生出无限的同情,同时也对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们表示出无限的愤慨。那些人面对罹患绝症的人竟然不但不关爱,反而恶意攻击。后来,我深思了一下。正如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提到人是会思考的芦苇。而我作为喜欢思考的狗狗,也是会思考的芦苇。为什么,人会面对乐观坚强的绝症女孩在发布一些积极乐观的视频,会产生恶毒想法?归根到底是——嫉妒。因为很多观众看到这个坚强女孩直播中那么坚强,乐观,带着幸福微笑,而他们却在愁苦之中,竟然绝症患者如此开心,而他们却不开心,于是,嫉妒心在胸中狂烈地燃烧着。
现代人虽然生活水平很高,物质生活丰富,可是人的幸福指数下降。尤其是大城市,抑郁症患者很多。不仅仅是多元化经济带来的生存压力,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得复杂,工作和生活节奏太快,竞争激烈。大城市贫富差距大(正如纪伯伦《茅屋与宫殿之间》)。在改革开放前,人民大锅饭,即使吃不饱,大家都吃不饱,心里还是平衡的。再加上环境污染等外因,让人心情不太好。
在云南,其实,生活习惯还是可以容易适应,就是,自己莫名其妙地感觉饥饿。在其他城市,作为狗狗一天吃一顿饱饱一餐就可以,但,在昆明,早上吃完饭,到下午三四点就饿了。后来,才从当地人口中得知,云南是云贵高原,在高原上,无论是人还是狗狗,消耗的能量比较大,容易饥饿。
到昆明的第三天,女主人突然说想吃过桥米线。男主人说,她身体太虚弱了,过桥米线很不健康,建议不要吃。但是,女主人还是说久违过桥米线很多年了。无奈,男主人还是满足弥留之际的妻子的遗愿。过桥米线,记得在主人家的电视里看到过,那醇厚的香气让人听见“过桥米线”的名字就不禁流口水。过桥米线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了。
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
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
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当男主人把热气腾腾的过桥米线端到弥留之际的女主人眼前的时候,我总有一种正如“过桥米线”传说中,夫妻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感觉。于是,我不禁热泪盈眶。而在升腾的热气中,女主人患病后苍白的脸突然泛起了红晕。上下打量着弥留之际的女主人,我心里不是滋味。绝大多数人把死亡看成一种哀伤、绝望,可是在一些灵魂被升华过的人,却不是如此:苏格拉底有一种更高贵的死——“论如何,死亡不仅是自然的一种运转,也是一件有利于自然之目的的事”死亡是一种归回和给予。把自己的一切归还给大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也给予未来的生命。正如马可奥勒流的《思想录》“我是由形式和本质组成的,它们都不会消逝为非存在,正像它们都不可能由非存在变为存在一样。那么我的每一部分就都将被变化带回到宇宙的某一部分,并将再变为宇宙的另一部分,如此永远生生不息。我也是通过这样一种变化的结果而存在,那些生我的人也是,如此可以按另一方向永远追溯下去。”
滇池是昆明最有代表性的景点。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泽、滇海。在昆明市西南,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千米,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平均水深5米,最深11米。湖水在西南海口洩出,称螳螂川,为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昆明官方通报:滇池库容量和湖面面积双增大)
所以,女主人来到昆明,自然少不了在滇池打一下卡。当女主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丈夫的时候,男主人望着妻子憔悴的、虚弱的身体,凄然地一笑,他知道,现在虽然昆明没有疫情了,全国很多省市还有疫情,依旧有风险性。不宜带女主人出去。可是这是女主人的遗愿啊。
我作为一只通人性且与共情性很强的狗狗,想过无数次,心愿。“人心不足蛇吞象。”几乎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都带着心愿。叔本华曾经说过:“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当然,并非所有的心愿都属于欲望。
于是,男主人正准备用手机上的“滴滴出行”的软件打一辆出租车。女主人拦住他:“云青,你还是别打车了,咱们坐公交去。”
“你疯了?”
“不!为我治病,已经花费很多了。我不忍心。”女主人眼泪在眼眶打转,尤其是因久病深陷的眼眶镶嵌一汪澄澈的水,更加莹透。“其实很方便,从这到滇池,乘坐110/93、127转73路公交车,只需要1小时12分即可到。”
其实,在女主人病之前,男主人在外边做生意不怎么回家。每当节假日回家后,总是会有争吵。可是,自从女主人患病后,分外的和睦。人,总是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同享乐。
男主人背着女主人走出了医院,来到公交站牌。虽然,在南方,男主人的身材算是魁伟了,可是毕竟50多岁,一直背着人,也极其劳累。我清晰地看见男主人额头上的白发。由于狗狗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男主人背着女主人上车后,我一路跟在公交车飞奔,来到了滇池。滇池面积很大,女主人选择了其中最为风景秀美的“翠湖”观光。正如滇池的一个缩影。“窥一般而知全貌。”
滇池边有晋城镇古滇王庄蹻塑像,高大魁梧的晋城镇古滇王庄蹻,在马上扬鞭,气宇轩昂。翠湖,原为滇池的一部份,旧名“菜海子”。它是元代疏浚海口之后,滇池水位大为降低,才逐渐与滇池分离开的,但还“藕断丝连”,仍有河道经洪化桥一线与滇池草海相通。明初向西拓城翠湖才被围入城中。镇守云南的沐英曾在这里屯军,上千匹军马常在湖旁的河中洗浴,所以此河得名“洗马河”。因湖中有地下水源源不断涌出,又称“九龙池”。明代中叶有人在湖中种荷,荷花盛开时,这里成了游览地。清康熙年间,总督范承勋与巡抚王继文在翠湖建来爽亭,又在岛上建“碧漪亭”(即今湖心亭),自此翠湖成为昆明一景。清道光年间和民国初年分别在湖中筑了两条贯穿东西南北,成“十”字交叉的堤,之后翠湖逐渐成了著名游览区。民国初期翠湖被辟为公园,后来一度被占为军营、机关。20世纪50年代之后,经政府多次整修,翠湖已成为城内的主要公园之一。
女主人去世了,死在他乡。这又违背了“落叶归根”的传统。在一个隐晦的阴天,浓云密布,铅色的云层在低低地诉说着不尽的愁绪。愁绪堆积得比云还要厚重。在山茶花吐出不尽芬芳的六月,我独自站在昆明滇池边的一个小丘上。望着那一池眼泪,不尽“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昆明的市花是山茶花)我在昆明各个街道来回绕着,找不到归途。男主人在女主人去世后的第二天带着女主人的骨灰盒回老家祭奠亲人去了。这次我没有选择再次装死,不用再运用一次老伙计传授的武功秘籍,而是选择却依旧做一只漂泊无依的“荒原狼”。我没有跟着主人回老家,不是因为我害怕坐飞机失事(像今年春天那次东航)我不想再和世界上的人总是依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