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高玮刚走出门,一股寒风迎面袭来,外面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透过高大的城墙可以看到整个邺城皇宫的全貌,霎时间高玮只感觉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这座百年老城此刻静静的盘踞在他的脚下。

这不由得让他想起伟人的一首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种景象在后世是绝对看不到的,它就像是一头沉睡的野兽,威严而又霸气,不容亵渎。

现在是天统年间,后主亲政满打满算才一年,按照历史原本的发展,再过十二年,北齐就会在内忧外患中被北周攻灭。

时间啊,高玮此刻最缺的就是时间,可是北周绝对不会给他时间。自从北魏分裂后,西魏和东魏都认为自己才是中原的正统,双方都看对方不顺眼,随着时间的流逝,继承西魏的北周和继承东魏的北齐也认可了这个想法,两国几乎年年打仗,究其原因就是为了夺得所谓的正统,只要干掉对方占据全部的中原,那必然就是天命所归。

至于南朝?不好意思,自从东晋的刘裕北伐取得的战绩稍微好一点,其余的都是小打小闹,动摇不了北方的地位。说到底还是因为南北实力差距太大,中国历史上南方北伐就成功过一次,那就是朱元璋灭元廷建立明朝,其余的或是因为君主不给力,或者是实力不济最终草草收场。

御书房内,高玮跪坐在御桌前,看着桌上堆满密密麻麻的奏折顿感头疼,难怪原来高玮这小子不理朝政,凭心而论,这要是换做自己估计也会对治理国家失去兴趣的,毕竟好不容易登上高位,付出那么多心血难道就不能享受享受吗?勾栏听曲,夜夜笙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这不比看这些文言文好?果然,明君不是那么好当的……

看到高玮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一旁当值的小太监还以为皇帝陛下看到奏折太少生气了,连忙回道:“陛下,这些都是这几日的奏章,之前的还没有呈上来……奴才考虑不周,请陛下降罪。”

高玮摆摆手,示意小太监退下。听到小太监的回话,他有些怀疑人生了,话说古代当皇帝的似乎命都不长,昏君自不必说,明君每天光是看这些这些东西都要花掉大量的时间,除此之外还要上朝,就连晚上休息的时候也要为皇室延续血脉,而且全年无休,每天都过着重复枯燥的生活……

想到这里,高玮都有一种想当昏君的冲动了,不过理智告诉他不能,至少目前的局面是不允许他这样做的。

前世高玮就喜欢读历史书,特别是晦涩难懂的史书,所以在阅读这些奏折的时候倒是没有遇到什么阅读障碍。可是高玮发现,这些奏折读着读着都有些不对劲了,怎么说呢?这个年代的官员似乎很喜欢在写奏章的时候写一大段套话,先是各种歌功颂德,引经据典,看得高玮一愣一愣的,结果看了半天,重点就是最后一两句话,这不由得让高玮觉得一阵郁闷。

其实将多余的东西抛开,奏折里的内容还是挺丰富的,在这里皇帝可以看知道全国各处大大小小的事,什么官员调动啦,国库亏损啦,全国哪里哪里有灾情啦等等,特别是涉及到官员任命的,需要皇帝同意才行,不过看这些虽然无聊,但高玮却从其中了解到了关于这个帝国的很多事情。

高玮强自打起精神,提起笔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其实批阅奏章并没有那么难,比如说下面伸手要人的,那就把那些在各部门赋闲的,且名声还不错的人员安排到就行,至于要钱的,先看看国库还有多少钱,再看看事情急不急,确认之后就可以让管这方面的官员拨付钱款,弹劾的就更简单了,如果有证据的可以直接批,要是没有证据或者自己想要保下来的,一律留中不发,至于剩下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高玮就直接恢复三个字:知道了!

高玮就这样干到了半夜,御桌上的奏折换了一批又一批,这一波操作直接让身旁值守的小太监傻了眼,这还是自己原来侍奉的贪图享受的主子吗?要知道皇帝还没有坐上大位以前,可是对这玩意儿很不感冒的,怎么突然就……会不会是生了一场重病让皇帝想通了?随后小太监默默的低下头,觉得自己想的有点多了,自己在这深宫里也待了挺长时间了,高家的皇帝做出什么事情都不奇怪,有喜欢行为艺术的,有喜欢男男之爱的,也有对别人老婆感兴趣的……兴许这只是小皇帝的一时兴起,等到这股劲头一过,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缓缓放下最后一本奏折,高玮有些苦恼的揉了揉眼睛,此时已经是午夜子时了,月亮高高悬在半空,洁白的月光如同银色的丝带均匀的洒在皇宫里,高玮站起身,独自一人走到一侧的窗边,一副如画的美景呈现在高玮眼前。

高玮一边欣赏夜色,一边回忆着刚才自己看过的内容,可以预见的是,现在的高玮对目前齐国的大概情况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认知,包括朝堂的主要官员,各地的基本情况等等,这些都是他必须要了解的,只有知道这些才能找出其中的利害关系然后采取措施,就算这些手段来不及,但至少能起到一些作用。

现在的齐国状态很糟糕,但也不是无药可救,至少来有几个能人可以用用,比如在前线和北周军队对峙的斛律光,也就是自己的便宜老丈人,还有兰陵王高长恭,左丞相赵彦深,征北大将军段韶等,这些都是一等一的厉害人物,可是在原本的历史中这些人几乎都被后主一一株除,以至于最后北周军队打过来了齐国无人可用,最终导致的齐国的灭亡。

作为一个精通历史的理科生,高玮从来不会小看古人,自己虽然是穿越者,但自己并不是所谓的天选之子,要是他这么想随便乱搞,那这一世的穿越生涯就可以提前宣告结束了。

历史的尘埃要是落在一个时代,那就是一粒尘埃,可是落在一个人身上,那就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所谓的天下大势,说白了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的一些事件对当下甚至是对未来的影响,这些事件也许放在一个人身上很微小,但却能够使得历史的走向发生改变而走向未知,因为这些微小的历史事件能够代表着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状态,当这个状态普遍成为常态,那就能够产生影响历史走向的“大势”……

举个例子,明末崇祯年间,李自成原本只是陕西的一个普通驿卒,可是随着崇祯皇帝下令裁撤驿站,于是乎,李自成失业了,在那个大背景下和他一样的人比比皆是,于是乎李自成参加起义军,最终推翻了明王朝……无数的偶然即是必然,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绝非是英雄创造的,英雄最多起到推动的作用。

现如今,自从司马氏窃国称帝后,中原虚弱,五胡趁虚而入,屠戮中原,天下已经分裂太久了,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变迁,无数的小国相互吞并,互相残杀,最终变成了眼下的北周,北齐,南陈三国鼎立,至于南梁,仅有江陵一隅,可忽略不计。

南陈占据江南水乡,财货富足,但军力和人口相比北方两国,略显不足,所以可以偏安一隅以图自保,无力争夺天下,因此,最终的天下之争就变成了北周和北齐的正统之争,两国势同水火,不能共存。

北齐占据华北大好平原,人口稠密,国力远比北周要强大,按照这个道理来说,北齐具有可以统一天下的潜力。可这才短短十数年,两国攻守相异,原本国力强大的北齐却被北周反超,尤其是北周得到了川蜀之地后,两国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所以要想和北周对抗,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北齐内部搞一场变革,让这个国家重新焕发生机。

目前的局面是北周强而北齐弱,要是自己将北齐内部肃清干净,以北齐的人口基础,未必不能和北周扳扳手腕……

高玮站在窗边吹着凉风,一边在心里细细盘算着。

既然基本情况搞清楚了,那接下来就是要好好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皱眉思索半天,高玮认为自己目前根基太浅,朝中大臣忠奸不明,自己这个皇帝虽然没有被架空,但说到底自己还是缺乏威望。毕竟权力是需要爪牙来维持的,提高威望的最好办法就是处置奸佞,这个人高玮已经想好了——和士开,这个间接导致北齐灭亡,同时在历史中留下恶名的奸臣。

这样既可以在朝堂上杀一儆百,树立威信,也可以拉拢一批和和士开结怨的大臣,这步棋高玮左看右看都是一步妙手,那么,接下来就是谋划如何在除掉和士开的同时达到自己的既定目的了。

正当高玮陷入沉思的时候,门外值班的太监高喊一声:“陛下,御林军护军统领刘大人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高玮看向一旁低头的小太监,疑惑的问道:“哪位刘大人?”

“回禀陛下,刘大人乃是先帝钦点的御林军护军统领——刘桃枝!”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