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墨语来回几趟把各自点好的饭菜都拿了过了。

“说吧你有什么事。”

古玉吃着面前的菜,说出了这句话他可不信墨语没有求自己的事情。

墨语眼色微变没想到古玉这么直接的说了出来。

“古师兄你是不是才从元江县回来?”

墨语没有直接把心中的事情说了出来,而是往元江县上说去。

说了半天的元江县风土人情和自己与师兄弟是怎么在一些看管不严的时候跑出去的。

“古师兄应该也见过元江县的县令了吧?”

墨语话题一转说到了官府的身上,吃着菜的古玉停下了手中的筷子,一脸深意的看着墨语。

“什么意思。”

“我知道有那化妖丹的人在哪。”

古玉听到这里也明白了许多,他又不是傻子,怪不得宗门离元江县还是比较近的,出去的修士怎么可能感应不到。

除非,宗门里面有人要保这妖人,大家看在那人的面子上也就睁一眼闭一眼。

古玉迟迟没有说话,一直等到离开了凡堂也没有在言语,这件事有些麻烦了。

“我能有什么好处?”

古玉最终还是开口了,帮人帮到底吧。

“妖人的住处有很多宝物,我们也不知道有什么,都可以给您但我们要将他背后的人公之于众。”

墨语将一份地图递给了古玉,上面标记着那妖人的藏身地点。

“古师兄请吧。”墨语笑着双手举着那地图。

“被当枪使了。”

古玉一语发出,墨语急忙解释师兄并没有,还将古玉抬到了圣人的地位。

“静等师兄的佳音。”

见古玉拿走了地图墨语赶紧奉承了几句,墨语已准备下场比赛离开了此地。

古玉没有直接打开地图,待回到屋内古玉才将地图展开,一个大红圈的标记率先进入古玉的视线,这就是那人的藏身之所了。

地图完整的看了一遍后将他放在了空间戒指中,他到没有急着出去立刻将妖人斩杀。

古玉相信既然墨语知道这妖人的所在地,拖住背后的人也应该是他们的工作。

四天过去外门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比试短暂的搁置了,古玉也进入了三点一线的生活,在确定了师叔们不会来后古玉就下山了。

元江县,衙门内。

刘县令批改着公文,连连叹息,提起的笔放下又拿起,拿起又放下,从古玉离开已经五天了,在第四天刘县令一直等到晚上古玉都未曾现身。

又从晚上一直等到了现在,先生不会遭遇了什么不测吧?刘县令无心批改在府内来回行走,拳头垂着手掌发出啪啪的声音,以此来让自己心安一些。

“大人,大人古先生回来了。”

一位冲进来的官兵向刘县令禀报道,刘县令听到后焦急的心情瞬间转为兴奋,也不顾上礼仪快步走出大声的叫道,好让古玉听见。

“古先生快进来,快进来。”

古玉没有第一时间去斩妖,而是来到了衙门,他原先的计划以为自己四天就可以回来的,结果有事耽搁了一日。

二人进门坐下,古玉告诉了刘县令不要急没有事后,刘县令的心态也终于回归到了平时,两人闲聊了一会。

古玉也给自己编了个来迟的理由后,他总不能说自己宗门有事耽搁了吧,自己在刘县令眼中一直是个散修而已。

午饭过后两人再次来到了刘县令家中。

“大哥哥你来了。”

刘县令在这几天告诉了女儿能帮助她的人,所以在古玉进来的时候刘县令的女儿就一直缠着古玉。

“你叫什么名字呀?”

古玉变出一块糖果递给刘县令的女儿蹲下摸着小孩子的头,灵气进入新的妖气与旧的妖气都汇聚到了丹田。

“我叫刘雨涵,大哥哥叫什么呀?”

古玉抱着刘县令的女儿一起走进了正堂的后面二堂,这一路上也把小女孩新的妖气汇聚完了。

“我叫古玉。”

古玉将小女孩放了下去,柔声说道:“好了。”

小女孩就在二堂里玩耍没有出去,古玉和刘县令说了一下接来抓妖人的事情,两人确认在明天早上进行。

第二日古玉带着刘县令来到一处河边,刘县令身旁还带着那两位兵家修士。

“大人,你来这不好吧?”

古玉是怕刘县令一个不小心就没了,这个妖人不一定很弱呀。

“先生不要怕,我这儒生可不是白当的。”

刘县令拿出一只毛笔,笔上有一丝淡金色的气息,古玉看到这就明白,这就是刘县令的本命之物。

只要是官员基本都是科举考上要不就是学院进入官场的,书上说最强的儒生可言出法随。

四人讨论着战略沿着河边一直向下走去,一直等到前面无法行走后才停了下来。

刘县令手中的毛笔抬起,在空中写出一个船字后,刘县令袖中飞出数张纸化作一艘纸船。

四人上去后,船随刘县令的心意向前方驶去,一路行驶直到撞到石岸边才停了下来。

四人下船刘县令一挥衣袖,纸船被他收入了袖中,古玉起先认为自己小看刘县令了,他可能不光是个儒生还可能是个修士。

这袖里乾坤的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学会的,在古玉第二次看后才明白,这根本不是什么袖里乾坤,而是袖中有一个小口袋,里面有一本空白的书。

用自己的笔在空中写出后袖中的白纸就会飞出,来形成一艘小船。

四人在这小山洞里找了半天,机关发动的声音响起突然响起,三人都齐刷刷的看向了宣壹。

宣壹不知所措的后退了一步,他双手离开表示自己可什么都知道啊,它自己开的。

石门因为机关的触发而打开,一条向下的道路出现在四人的面前。

四人互相点头后,由兵家的两位走在前面,古玉垫后,刘县令在中间,就按照这么一个站位四人走了下去。

向下的石路走完,平坦的石路出现在眼前,一根根不灭的火把照亮了里面。

四人走出不宽阔的隧道,站在平坦的石地上,四人向三面看去,分别有三个洞穴。

怎么走?这一问题同时出现在四人的脑中。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