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秦歌、刘纯在听风寺停留七天。在这段宝贵的日子里,他们不仅领教了星月大师追魂指的神奇,也对善恶、是非有了更深参悟。

七天之后,二人可以自己走出小屋,来到茂密的竹林,呼吸新鲜的空气,对追魂指的学习也算告一段落。寺外一片翠竹绿意盎然,将古朴、肃穆的听风寺,突显得更加静谧、庄严。

二人舒展一下筋骨,感觉自己似乎经过涅槃,一切都重生了。刘纯身上的轻浮、急躁之气日渐减少,整个人的筋骨似乎也更加强壮,立于一片葱翠之中,越发显得英姿勃勃、气度不凡。

秦歌暗暗打量这位三皇子,百感交集。那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宫中宠儿,经历了饥寒交迫,经历了生别死离,身上的娇气、傲气日渐减少,如今像是一位纵横武林的大侠,不言自威,从内到外,散溢着绵绵不断的阳刚之气。

星月大师带着他们向竹林深处走去,轻松地转悠着,同时解答他们的种种困惑。阿狸、福临和小乖也兴奋地跟在后面。

突然,三只猫像离弦的箭,向远方猛冲,同时胡须快速抖动,嘴里发出一阵奇异的声音。秦歌、刘纯都立即停下脚步,星月大师见状,笑着说:“它们发现了秘密。”

三人赶到之时,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在竹林中搭建着一个简陋竹棚,棚里有二三十只猫,有的酣睡,有的静卧,有的嬉闹,更多的猫则在一只胖猫的带领下,将阿狸、福临、小乖团团围住,用吓人的声音恐吓突然而至的外来猫。

阿狸、福临吓得瑟瑟发抖,缩成一团,蹲在原地不动。小乖则开始逃窜,它的行为,引起群猫疯狂追逐。尤其是胖猫一马当先,追得小乖嗷嗷直叫。胖猫体形虽胖,但行动并不迟缓,加上其他猫的围追堵截,迫使小乖要么乖乖就范、俯首称臣,要么被群猫撕打得体无完肤。

情急之下,小乖扭身窜上一根高耸的竹子。胖猫抬头看看,似乎没有信心攀爬,就示意几个身形矫健的猫,一个接着一个向上爬去。小乖越爬越高,竹子也越来越细。竹子在几只猫的晃动下,发出咔咔响声。这是一支根部已经腐烂的竹子,此次承受的重量已让它不堪重负,它摇摇晃晃开始倾斜,吓得秦歌、刘纯同时张开嘴巴,却不敢大喊,担心一喊会加重小乖的惊恐,直接从竹子顶部摔下来。

小乖爬得太高了,要是掉下来,很难安然无恙。民间常说猫有九条命,可在现实生活中,秦歌目睹过很多只猫在一瞬间就被摔死、压死或淹死。此时,看见小乖危在旦夕,自己却无能为力,秦歌急得眼泪都涌在眼圈里。

只听哗啦一声响,小乖从竹子顶部直直摔下。伴着小乖的哀嚎,刘纯不忍心地闭上眼睛,秦歌则冲上前去,想做点什么,但内心也知道自己出手已经没有一点作用,只是出于自己的本能。她明显地感到自己出手的速度非常迟缓,动作极其僵硬,惨剧即将发生,自己却无可奈何。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道黑影纵身而起,直冲高空,弹指间,其力道之强,速度之快,让人难以计量更难以想象。此人在高空之间,急速调整身形,用厚实的双手,将小乖稳稳接住,借用巧劲,将小乖不断增强的下坠之力轻松卸掉。整个过程比闪电还快,待刘纯睁开眼睛时,小乖已经随同那道黑影悄然落地,没有任何突兀之声,几片竹叶随着他们,飘然而落,整个竹林一下子变得沉寂。

秦歌目瞪口呆之时,星月大师已将恐惧渐减的小乖,送到眼前。

“多谢大师!”秦歌看着已过天命之年的星月大师,无法想象他的轻功竟如此出神入化。

“让施主受惊了。”

“它们是寺里养的吗?”秦歌惊魂未定地看向那群猫。

“它们原都是流浪猫。有的找不到主人,有的被人遗弃。小寺便把它们收留了。不冷的时候它们就在这个竹棚里歇息、玩耍;冬天它们就会回到寺里专为它们准备的小屋里。”

刘纯也过来抚慰小乖,顺手一指:“那个大肥猫是它们的头儿吗?”刘纯对星月大师的轻功充满崇拜与好奇,此时却不好意思询问。

“它叫胖虎。说不上是它们的头儿,只是它喜欢欺负新来的,不少的猫还是畏它三分。它的主人离世后,它就一直留在小寺。或许是突然失去主人的缘故,刚来时它的性情极为暴躁,经常与其它猫厮打在一起,以致其它的猫避而远之。现在,它变得合群不少。”

接着,星月大师发出一声吆喝,声音不大,却在竹林里听的得非常响亮,那些猫听了,都肃然起敬,连追逐打闹的胖虎,也静下来,蹲在原地看向这边,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

星月大师抱着小乖,带着阿狸和福临,来到群猫中间。

“它们是你们的新朋友,希望你们友好相处。”说完把小乖放在地上。

秦歌、刘纯被星月大师的言行逗乐了。

那些猫似乎听懂星月大师的话,慢慢围拢过来,动作及声响都没有了刚才那么强烈的敌视,反而是转为友好。不一会儿,小乖带着阿狸、福临便和它们玩耍起来。整个竹棚,热闹而不吵闹,星月大师面带微笑,陪着秦歌、刘纯静静地欣赏着群猫共处的壮观景致。

刘纯突然向秦歌提出建议:“我们路上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要不把三只猫留在听风寺吧,等我们以后回来再把它们取回。”

秦歌没有马上回应,留下哪一只她都不肯。想了半天,她想到一个拒绝的理由:“寺内已经收留这么多只猫,食宿都很不易,不要再给大师添麻烦。”

星月大师说:“如果两位施主愿意,小寺绝不会拒绝,无非是听风寺的红薯地再扩大些。无妨无妨。”

秦歌无奈,对刘纯说:“把福临留下吧。”刘纯也看出秦歌的真实想法,便把福临托付给星月大师。

第二天,二人辞行。福临偎依在星月大师的怀里,用催人泪下的叫声向秦歌、刘纯告别。

刘纯向星月大师致谢:“大师,福临就托付给你了,给贵寺增加了负累。”

星月大师淡然一笑:“怎能说是负累?我又多了一个小友,听风寺又多了一份欢喜。”说完星月大师将一首偈诗交给刘纯,“你们路上要多加留心,不可莽撞行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福临在这里等着你们完好地回来。施主遇到困惑时,可以参看这个。”

那偈诗只有二十个字:小寺翠竹中,心静可听风。二人与猫行,歌罢万山青。

二人带着阿狸、小乖及星月大师亲手装好的一袋沉甸甸的红薯,慢慢向山下移动。此情此景,使他们不禁想到在净心寺与觉明分别的画面,竟有很多相似,只是此次,福临却被暂留在这里。他们不忍回头观望,担心一回头,就丧失离去的勇气。

星月大师依然布衣布鞋,满面慈祥,怀抱福临,在五颜六色的群猫簇拥下,伫立于听风寺门前,任山间微风轻拂脸颊、撩起衣角,目送秦歌、刘纯的背影渐行渐远,消失于目光尽头,才翩然转身,带着争先恐后的猫,向茂密的竹林深处走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