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同志,你知道津门的玉器雕刻厂在什么地方吗?”

郭大炮停车,问一个骑自行车的路人,

不过此刻的郭大炮,

已经戴上了李怀德面具,

这样就算有人查也查不到他身上。

对方看郭大炮开车,以为是大领导的司机,不敢怠慢给郭大炮指了方向。

郭大炮开车过去,

骑车在玉器厂门口停了一下,

现在的企业名称都那么朴实无华,

京城的玉器雕刻厂,就叫京城玉器雕刻厂,

津门的也一样,

就叫津门玉器雕刻厂,

郭大炮找了一圈,

发现津门玉器厂更直接,

厂子后门就是一片荒地,

杂草丛生,

厂里不要的玉器碎片、锅炉灰渣全都倒在这里,垃圾堆老高一大片。

郭大炮观察了一会儿后,

周围根本没人,

决定晚上过来收走,

骑自行车来到市里,郭大炮转了转这边的商业街,此时的津门其实不比京城差,各种商业产品也有自己的特色。

不过郭大炮不打算在商店买,

在商店门口不远处等了好一会儿,见一个穿着工人服的年轻人出来,

“同志,请您等一下,我想打听点事。”

“敢骂?”

对方拖着一口浓重的津腔问道。

郭大炮地上一根烟,

对方一看是大前门,

高兴的接过,

“油嘛似儿兄嘚泥梭。”

对方语气明显好了许多,

郭大炮压低声音,“我刚来这边,晚上想转转黑市买点东西,不知道门道,希望兄弟指点一下。”

“嗨~,我当似嘛四呢。”

随后告诉了郭大炮黑市的地址。

郭大炮感谢之后,

骑车找到了黑市地点,记住路线准备晚上过来。

现在时间还早,

郭大炮问了问路人,最大的废品收购站在哪,

路人接了郭大炮递过去的烟,详细告诉了他废品收购站地址。

吃过午饭,

郭大炮来到废品收购站,

整个下午,

郭大炮就泡在了废品站,挑挑拣拣。

临走时,

买了几本书。

不过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趟收了多少东西进空间。

这次因为带了面具,

只要是觉得稍微有些价值的东西,他全都收走。

堆放书籍的地方,都被他收下去一层。

傍晚时分,

找了家清镇饭店,

郭大炮要了两个菜一瓶酒,有滋有味的吃起来,

吃完饭还不忘打包几个菜带走。

晚上八点多,

郭大炮来到玉器厂后身的荒地,

空间划分出一块单独的区域,开始收灰渣和废玉混合的渣堆。

整整忙活了两个小时,

终于全部收走,

随后在空间里,郭大炮又利用空间能力,把所有玉石留下,又把那些灰土渣全部丢出来。

顺便把之前空间里存下的一些垃圾也丢在这里。

这次收获的玉石数量也不少,

因为没细看,不知道价值多少,

但放在后世卖个几百万轻轻松松。

晚上11点多,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大炮骑车来到黑市附近,把自行车收进空间,穿上绿色军用大棉袄,脸上是李怀德面具,走着到了入口。

有把门的看了看郭大炮,

看他拿着一个空麻袋,

连问都没问,

走进黑市,

郭大炮发现这边卖的东西和京城的黑市还是有些区别的。

这也算地域特色吧。

粮食区不看,

直接往里走,

“这种袜子多少钱一双?”

“一块钱一双。”

“兄弟便宜点我来十双。”

“那八毛一双。”

最后郭大炮挑选了5双黑色男袜和5双粉色女袜。

“这女士大衣多少钱一件?”

“85一件。”

“够贵的,”

老板呵呵笑,“兄弟,看看这里面的料子,小羊羔皮的,穿着又暖和又柔软,看看这面料这样式,告诉你,这些都是用来出口的,国内根本找不到这样的衣服。”

棕色,半大衣,

毛毛领,

有些掐腰,

作为后世来的穿越客,

这样的衣服自然看不上,

但他必须承认,在这个时代这些衣服的设计已经很好了。

双方商量价格,

最后郭大炮以80元买了一件。

继续往里走,

又看到不少卖服装的,

有棉衣也有围巾帽子。

郭大炮知道,

此时的津门,是北方纺织服装业的龙头。

纺织厂多服装厂更多。

给小媳妇买了一件,是不是给于莉也买一件,毕竟怀着自己的崽呢。

又挑选了一番,

郭大炮看中一件紫红色的棉衣。

就是一件纯棉衣,很厚实,唯一的亮点就是紫红色的。

要价35,

除了纺织品,郭大炮还看到不少卖海鲜的。

皮皮虾,

梭子蟹,

还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多宝鱼、大对虾、鱿鱼、八爪鱼、海参等等。

还有好多鱼郭大炮根本不知道叫什么。

郭大炮问一个卖梭子蟹的,

“冬天还这么多海鲜?”

对方翻了个白眼,“大海又不冻。”

津门人怼人绝对天下无敌。

至于为什么海鲜多,郭大炮也能猜出点什么,渔船出海,打多少鱼回来谁也不知道,随便剩一些,晚上就可以拿到这里卖,船上几个人一分当做外块,日子就能滋润许多。

这就是所谓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郭大炮问了问价格,

现在的海鱼比河鱼还便宜。

其实津门这边,

出产的海产品质量非常不错,

清朝时期,

津门就是宫廷御膳海鲜品供应地之一。

郭大炮比较喜欢吃海鲜,

他决定多买点,

过年还可以用来送人,

随后他扛着麻袋一个摊位一个摊位的买,

买了就往大麻袋里一放,

等下一个摊位时,麻袋已经空了,继续往里装。

最后他也不知道买了多少,

每样几十斤总有的,尤其是皮皮虾和梭子蟹买的最多。

反正放在空间能保鲜,

在黑市最里面,郭大炮看到有卖自行车的,这东西不用猜,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十有八九是盗窃的赃物。

在一个角落,

郭大炮终于看到了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卖古董的。

不过只有可怜的一个摊位。

郭大炮走过去蹲下,

摊位不大,

一块布单子铺在地上,

上面摆着各种玩意,

瓷碗,

瓷枕,

瓶子罐子,

香炉,

青铜器,

宝物箱,

紫砂壶,

印章,

唐三彩等等。

郭大炮看过之后,最少有一多半是民国时期仿的,但也有几件好东西。

郭大炮没有出手,而是和摊主聊了起来,

“兄弟,商量个事。”

“什么事?”

摊主疑惑的看着郭大炮。

“我在京城那边,也是做这个生意的,这次过来,是想看看咱们津门这边有没有好货,如果合适,我准备进一批去京城那边卖。”

摊主认真看看郭大炮,

心说这是遇到同行了。

“就这些,没有别的了。”

郭大炮无奈摇摇头站起来。

转身准备离开,

摊主眼珠转了转,

“兄弟等下,”

郭大炮转身看向摊主,

“怎么了?”

“我摊上这些都看不上?”

郭大炮又扫了一眼摊位,

“有几件真东西,但价值一般,而且量少,我想要多些。”

其实刚刚摊主就是在试验郭大炮,

看他是不是来忽悠的,

见郭大炮要走,已经相信了一半。

“这样,我带你去个地方,兄弟去不去?”

“可以啊。”

摊主开始收拾东西,

郭大炮还动手帮忙,

东西收好摊主挑着一个担子两人离开黑市,

在黑暗里穿街过巷走了好半天,终于来到一处房子门口,摊主敲敲门,不多时一个妇女开门,看着郭大炮有些紧张的问,

“你怎么带人回来了?”

“大客户。”

几人进屋,

摊主带着郭大炮来到南房,掀开床铺下面放着很多过古董。

“兄弟自己挑吧,挑好了咱们算账。”

郭大炮却没动,

“老哥咱先说好,我也是做这行的,也是想着在这上面赚钱,你价格高了我没赚利可不要。”

“行,咱看着来。”

瓷碗,郭大炮挑选了十七八只,

瓶子挑选了十来个,

罐子挑选了五个,

香炉挑选四个,虽然下面都落着宣德款,但郭大炮可以肯定其中有三个是乾隆仿宣德,不过即便是乾隆仿的,现代也价值不菲。

而另一个,是真正的宣德炉,这价值可就高了。

青铜器看过,

挑选了三件,

其实还有几十件,不过全都是假的。

紫砂壶五把,全都是清朝名家作品。

玉器十几件,

有玉璧玉佩玉蝉等等。

这些古董里,

还有一堆卷轴,有字有画。

郭大炮挑选了三幅字两幅画。

全部挑选好后,

摊主对着郭大炮挑挑大拇指,

“兄弟是行家,”

“好眼力,挑的都是我这里的好东西。”

“没办法,靠这个吃饭,错一次就亏不少。”

随后两人商量价格,

这些东西,

一件一件的商量,

有几块钱的也有十几块几十块的,

最后这些东西,郭大炮一共花了700多。

摊主把自己的担子送给了郭大炮,让他可以挑着走。

临走前,

郭大炮道:

“大哥,我还会收货,有没有兴趣帮我做个介绍人,不让你白忙活,每次成交价的10%做介绍费。”

摊主一想,

今天郭大炮一次买了七百多的东西,

如果下次也有这个成交额,

那他就能赚70块。

这个生意可以啊。

“没问题,我可以帮你介绍。”

“行,您家我记住地方了,下个月有时间我再来找你。”

郭大炮说完,挑着担子离开,很快没入黑暗。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