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件一件,千丝万缕,与这里的人关联牵扯着

岱钦最终去送了沈祁。沈祁的大军将撤出京都,沈祁本人也将回到扬州。

淮南王与淮南王妃再次与沈鸢挥泪告别,只上一次,是因和亲送别的悲伤之泪,而这一次,泪中亦有欣慰。

沈鸢拉着他们的手:放心,女儿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生活好。

淮南王妃笑着落泪:那就好,我知道我们的鸢鸢一向能把自己照顾好。

说完,又叫人抬了好几大箱子过来。

淮南王道:你母妃在家就准备的,都是你爱吃爱玩的,北方没有这些,怕你想家。还给你做了好几件衣服,也给你的儿子也做了几件。

沈鸢含泪:太辛苦了。

王妃嗔丈夫:叫你多嘴。

话别多时。

沈祁走出军队,看到向他这里走来的岱钦。

沈祁道:听说你想迁都

岱钦道:京都不合适了,毕竟太靠南,还是得往北去一去。

太靠南的意思就是太靠边界线,沈祁会意地笑了一笑。

所以,以后我们两边要怎样?他问。

什么意思

沈祁望向天:古往今来,天下总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今日是分,但总有一天还会合。

岱钦却很有信心:到时是我合你还是你合我,还不一定。我做皇帝,不比你们沈家人差。

沈祁又垂首释怀:也是。

岱钦忽道:不过,这些事情还是等百年之后再考虑吧,好不容易天下安定,让百姓们休息休息吧。他伸出手:你愿不愿意和我立誓,三代之内,不会再起战乱。

沈祁不解。

岱钦道:这不是两国的约定,只是你我的约定,我会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会教我的孙子,不起战乱。

三代啊,那应有一百年吧。

那百年之后呢?沈祁问。

岱钦道:看天意。

尽人事,听天命。

沈祁朗声一笑。

击掌三声,就此约定。沈祁道:还有,记住你上次说的话,好好对我的妹妹,否则我可不管什么约定不约定,照样要率兵给我妹妹讨回公道。

岱钦笑道:好。

大周与朔北达成和约的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点燃了整个京都城。百姓与士兵举城庆祝,街道上住家里到处都张灯结彩,放鞭炮放孔明灯,庆祝天下安定再无战乱。

正值春季,大地回暖、万物复苏,细绵春雨,整座京都城雾蒙蒙的,与烟花红灯相映,如天上仙境。

岱钦的登基大典也在筹备当中,只草原人没有太多繁文缛节,一切从简,与沈鸢的封后典礼一起举行了。

岱钦还问过沈鸢会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不会太寒酸了点。沈鸢却笑:寒酸什么?我就喜欢简单的

不过她想了想,又说:对啦,你是不是忘了还在草原的那三个姑娘啊

岱钦说:什么姑娘

沈鸢道:竟珠她们呀

岱钦长长地哦了一声。

沈鸢道:我想好啦,她们想留在草原的话,就给她们一块沃地和几千只羊,如果想来这边,就给些良田。总之,让她们能有好生活过,以后若想再嫁也有丰厚嫁妆。

岱钦瞥眼看她:你倒是一早安排好了。

沈鸢理直气壮:是你说只有我的啊,那我当真了,就不能再变了。而且,谁叫我是你的皇后呢?这点权力还有的吧

岱钦又笑。

后来沈鸢又叫来了苏木尔。

苏木尔,草原还需要有人守卫,我和汗王商量过了,就由你掌兵守北境。

苏木尔惊诧:真的

真的呀。沈鸢眨眨眼:而且,喀其和诺敏太妃也留在草原不是吗?喀其小王爷坐镇北疆,但年纪毕竟小,还是得有人辅佐的。

苏木尔感激跪谢。

一切安排妥当。

典礼当日,百官朝拜。

颁诏令、定年号。朔北取朔一字定国号,是以朔国。定年号,为平统。

平统盛世,就此开启。

朔国开国皇帝与皇后共治天下四十余载,重用以杨清元为首的多位名家汉臣,尊重汉文化开化朔北民族,与民休养国泰民安。帝后二人共育三子一女,携手一生再无旁人,传为佳话。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大典过后,迁都的事情也被提上日程。南边的周国定都建邺,北边的朔国最终定都幽州大兴。

都城皇宫很快新修完毕,沈鸢站在大殿下,不禁感叹。

撒吉,玉姿的骨灰带来了吗

撒吉道:带着。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