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感觉自己很可怜,事实上也是如此,如今他困守一郡之地,毫无作为,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一边是扬州牧刘繇,这个人是汉室宗亲,还是别惹,惹了容易引起公愤。
另一边是徐州,有点远,不过那是左将军的盟友,也不能得罪。
至于陈留的曹操,若是十万大军还在,袁术还有机会一争高下,现在直接没有了心思。
至于豫州,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机会,如果十万大军还在,豫州又算的了什么?
想到这里,袁术再次痛彻心扉。
明明只是借兵,大军还能跟人家跑,颠覆了袁术的三观。
袁绍知道此事后,特地发文嘲笑袁术,你看看,我谋划得了冀州,你谋划却失了十万兵马,这就是智慧的不同!
看了之后,袁术直接哭晕在厕所。
……
荆州的事穿得沸沸扬扬,对王山褒贬不一。
赞赏的人占绝大多数,当然反对的人也不少。
比如说董卓,自从退到了长安,他感觉自己越来越没有存在感了,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以前在洛阳的时候,还有诸侯觐见献帝,过年过节送点礼物什么的。
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连正常的书信都没有了。
董卓上一次活跃,还是狐假虎威一把,借了汉室的皮,调停袁绍和公孙瓒。
但是这不一样,这是他主动参与的。
所以现在的他,除了享乐,就是痛恨公孙瓒和王山。
就是因为幽州联军,否则他也不会狼狈地逃到长安。
如今公孙瓒死了,最讨厌的人当然是王山了。
长安虽好,可是比起洛阳,还是少了许多繁华。
这一次,王山冒天下之大不韪断绝与荆州的关系,真是让人大快人心啊。
至于董卓认为是这样的,幽州又少了一个羽翼,诸侯之间更加分裂。
“哈哈!今晚给将士们加餐,如此幸事,怎么能不庆祝呢?”
董卓高座太师椅上,激情澎湃地道。
手一抬起,就露出白白胖胖的手臂。
现在的他,足足两百多斤,走路都快走不动了,以前的铠甲也没法穿了。
但是,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高兴。
王山倒霉,董卓就高兴。
“恭喜主公!”
李儒拱手道。
“同喜同喜!”
董卓高兴得连架子都不摆了。
大家都用崇拜的眼神望着他。
“主公,这一次您要不要再恶心一下王山?”
李儒道,以前他出的计谋都很爽快,可是现在对于王山,他一点信心都没有了。
所以,他用了征询的语气,态度很柔和,很诚恳。
董卓狐疑地看了李儒一眼,最终还是敌不过好奇心,决定听一听,这一次他一定要慎重决定!
“主公,王山不是和刘表敌对吗?
我们可以给刘表加官晋爵啊!”
李儒道,这个主意很稳妥,至少不会让王山获益。
董卓得意地摸摸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他引以为豪的胡子,道:“感觉不错的样子,那么加封什么好呢?”
“依臣看,宗正就不错,您想想看,宗正相当于刘氏的族长,王山和皇家族长交恶,会怎么样?”
李儒道。
刘焉当过宗正,刘虞也当过,现在这两个老油条都退了下来,刘表也当一当,也说得过去,不会太突兀。
然后董卓又想了一下,王山会不会因此获益,答案是:没有可能!
“这个主意不错!”
董卓拍板道。
就这样,李儒立刻拟旨,任命刘表为宗正。
使者带着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前往荆州,排面十足。
刘表很快就得到了消息,此刻的他犹豫万分,董卓不安好心啊。
左将军前脚刚走,献帝的加封旨意就下来了。
蒯良建议道:“主公,此举能够振奋人心,应该尽快迎接圣使。”
蔡瑁也跟着拍马屁道:“幽州失了人心,主公崛起指日可待!”
崛起?
荆州都丢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还有孙策虎视眈眈!
刘表叹了一口气,道:“圣使远道而来,确实应该迎接,到了襄阳再说吧!”
“主公,这怎么行?
圣使代表着皇上,我们应该直奔江面迎接才是,这样才显得隆重。”
“是啊是啊!”
蔡瑁附和道。
真的要去迎接?
刘表惊疑不定,不过文武两边都说去了,那就去吧!
于是,刘表准备车架,前往迎接圣使。
然而,令人心酸的是,迎面而来的,是“董”字大旗。
这是圣使?
还是董卓的使者?
不过既然已经出来了,刘表直接硬着头皮上了。
还好,两边相处还算融洽,最终刘表被任命为宗正。
使者笑道:“您现在是宗正了,汉室宗亲的代表,小小幽州牧在您的面前,肯定蹦哒不起来了!”
蔡瑁和蒯良脸色都一喜,差一点笑出花来。
幽州肯定翻腾不出浪花来了!
本来刘表也挺高兴的,可是镇守荆州北方的大将文聘突然道:“主公,万万不可!这是董卓的奸计啊!这是要离间诸侯!”
文聘是镇守荆州北边的大将,这一次圣使就是路过他的辖区,于是他也过来了。
“什么离间?
主公已经给左将军面子了,是他不领情!”
蔡瑁冷笑道。
“虽然主公现在成为宗正,但是益州的刘焉会听吗?
兖州的刘岱、扬州的刘繇会听吗?”
文聘据理力争道。
刘表猛然醒悟,匆匆送走圣使,回到自己的老巢,仔细思考着文聘的话。
还是静观其变为好!
然而刘表迎接董卓使者这一幕,早就被祢衡看到了,他是一个大嘴巴,到处宣扬此事。
挂着董卓大旗的圣使,刘表也敢迎接!
顿时,整个荆州群情激愤,没想到自家州牧竟然这么没节操。
刘表知道后,恨不得砍了祢衡,但是又不敢。
人家年纪轻轻,就是天下名士,骂人从不嘴软。
更何况是,人家不怕死!
蒯良连忙发表声明,他们迎接的是汉使,绝非董卓的使者。
不过,当人们知道刘表的官位后,更是嗤笑不已,什么时候董卓能够任命宗正了?
一个大家族,竟然任由一个外性任命你们的族长,不觉得丢人吗?
更何况,这个家族还是天下第一家,帝王之家!
刘表沉溺在流言蜚语中,不可自拔。
宗正之位,反而成为了烫手的山芋!
刘表只好问计文聘,文聘道:“既然是烫手的山芋,丢给别人不就好了?
我感觉刘焉就不错,而且与我们相邻,还可以借此建立友好关系。”
不得不服,文聘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遭到了蔡瑁和蒯良的坚决反对,这两个人以死相逼,保住了刘表了宗正之位。
而后文聘嘲讽了一句,道:“就这个官印,你盖下去,看有人执行不!”
蔡瑁和蒯良不说话了,不过这是用来装逼的,怎么能说丢就丢呢?
就在刘表因为信誉大跌,吵吵嚷嚷的时候。
孙策默默地发展着四郡,他坚定地认为,一年内他就会成功夺取荆州,然后利用四年的时间发展军政。
第一个对手是刘表,第二个对手的是刘繇!
对此,孙策坚信不疑。
而周瑜这个好基友,也有默默地支持他。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