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起兵十五万,号称三十万,直接杀向了襄阳。
刘表也不是吃素的,率领二十万大军迎战。
一开始,周瑜打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主力与刘表对峙,然后分兵把空虚的江夏郡拿下。
但是孙策却认为,只要击败了刘表的主力,那么整个荆州就任由他索取,何必分兵这么麻烦。
而且分兵以后还要担心刘表突然发疯进攻,这样主力部队根本无法抵挡。
“战争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拿下江夏,能够打击刘表军的士气,进一步瓦解他们的斗志。”
周瑜道。
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这样的大军团作战,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没有必要,只要摆好阵势,勇往直前,就可以获得胜利。”
孙策道,他完全没有把刘表放在眼里。
“公瑾,大哥说的对,如果战斗拖延太久了,先不说左将军会不会插手,袁术和刘焉恐怕会有行动。”
孙权分析道。
自从逃出生天后,孙权也渐渐成熟起来,深得孙策的喜爱。
这不,孙权马上跳出来为自己大哥说话了。
周瑜不可思议地发现,自己被孙权说服了。
他只是从战局来考虑,没有从整个天下形势考虑,不由得有些惭愧。
环顾四周,孙策官位低微,一个盟友也没有。
而刘表是荆州牧,代表着正统,周边的友好势力也非常多。
所以,这一场战斗必须速战速决。
黄盖、程普、韩当三名大将也同意了孙策的决定。
孙策一直以来都是刚愎自用的一个人,拿下荆南后,被王山称为“小霸王”。
这个称号与他的性格非常贴切,他自己也佩服项羽。
周瑜同意当然好,即使不同意孙策也会那样做。
孙策三十万大军压境,刘表早就有所准备。
“主公,孙策这娃娃号称三十万大军,我们干脆号称五十万吧!”
蔡瑁建议道。
然后刘表采纳了这个建议。
所以,众诸侯窃笑不已,小小的荆州,竟然有八十万大军在作战。
然而,战争一点也不好笑。
孙策先是破了蔡瑁的先锋部队,斩杀了三万人马。
蔡瑁惊惧万分,慌忙逃跑。
明明孙策军猛将无数,他却一个人也不用,自己为先锋,蔡瑁直接被他杀怕了。
刘表来不及责罚蔡瑁,孙策就率领大军来到了襄阳。
然而,刘表还在就出击还是坚守犹豫不已。
蔡瑁败得太快了,大军都没有来得及出动,就被困在了襄阳。
蒯良建议刘表请援军,刘表答应了,现在的他一点决断能力都没有。
只要是部下提出的建议,他都会点头。
蒯良不想亲自跑一趟扬州,就派了一个小喽喽去。
那个小喽喽脾气很大,口气很狂,直接喷刘繇道:
“我主乃是汉室宗正,现在主公遭逢大难,你却不去救援,一点良心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也没有吗?”
刘繇直接将他丢了出去,连他的名字都没有记住。
使者回到荆州,添油加醋一番,刘表只能叹息。
孙策胆子也肥,直接率军攻城,明明城里的士兵比攻城的还要多。
“刘荆州,你就这点胆子吗?”
孙策大声喊道。
说好一鼓作气,现在刘表却龟缩在襄阳中,让孙策无可奈何。
襄阳城中,刘表的大将除了蔡瑁,还有文聘和霍峻。
如今负责守城的就是霍峻,他道:“你们可以得到我的头颅,但是得不到这座城。”
孙策钦佩之余,更想除之而后快。
“大哥,不如派人假扮扬州援军,混入城中。”
孙权道。
这能行吗?
孙策虽然不太相信,但是还是决定试一试。
周瑜却阻止了他,补充道:“不可,我们假扮扬州军会露馅,但是袁术军就不同了!”
孙策眼睛一亮,这里就有很有袁术的本部人马,假扮起来毫不费力。
当天,刘表就收到了袁术的文书,大意就是长江以北的荆州地区归他,他立刻出兵。
被刘繇拒绝后的刘表正心灰意冷呢,袁术突然这么热情,终于感动了他。
于是,两天后,“袁术军”成功混入城中,一下子控制了城门。
早就准备着的孙策军立刻冲了进去。
整个襄阳城掀起一阵血雨腥风,三十多万大军厮杀在一起,打了整整三天三夜。
很难想象,巷战竟然也能打这么久。
最终孙策军技高一筹,夺取了襄阳,刘表主力损失殆尽。
刘表在逃跑中,死于乱箭之下。
荆州各郡纷纷挂起白旗投降,孙策成为了荆州的无冕之王。
为了收买荆州的人心,孙策下令厚葬刘表。
至此,诸侯中又少了一位汉室宗亲。
刘表死了,最伤心的当然是汉室宗亲。
其中刘焉就发表了悼文,夸大了刘表为汉室所做的贡献。
甚至,他派遣使者张松不辞辛苦,从交州乘坐海船抵达了幽州。
这是益州第一次派遣使者与幽州交谈,王山当然重视。
张松一见面就道:“拜见左将军,某乃张松,奉益州牧之命前来幽州,就是为了问左将军一句,为何没有援救荆州牧刘表?”
“刘表咎由自取,三年内我不入荆州。
。”
王山坚定地道。
当初与孙坚约战,如果输了王山就退出荆州。
可事实上呢?
王山都要赢了,刘表为了贪图功劳,竟然派兵袭击了孙坚,导致孙坚身死。
这是一笔烂账。
“难道荆州牧的生命,还比不上您的诺言吗?”
张松冷冷地道。
“刘表既然不尊重我,我为什么要尊重他?”
王山道。
“荆州牧已经道过歉了!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张松道。
张松这个人既丑陋,说话又不好听,怪不得屡次得不到重用。
“如果因为道歉就违背诺言,那么这个人的信誉,将一文不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值。”
王山道。
“传闻左将军只为了利益而行动,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张松叹息道,就好像他损失了一个亿一样。
“我幽州第一次救援刘表,有何利益?”
王山质问道。
张松哑口无言,掏空了脑袋,都不知道怎么反驳。
“益州牧刘焉动动嘴皮子就让人出兵,他自己在干什么?
我可没有听说,益州兵马有一丁点的调动。”
王山声势逼人地道。
张松欲言又止,他也看不惯刘焉站在制高点平叛别人,问题是他是益州使者啊,要站在主公这边。
“说句不中听的话,天下局势糜烂,刘焉负一半的责任,灵帝在位时,若是他身在洛阳,何人敢动少帝?”
王山道。
“我主正在平定益州,哪里有时间……”张松争辩道。
“此后的反董联合呢?
刘焉拒绝参加,这就是口口声声为了汉室?
皇帝的死活都不管,刘表何德何能,在刘焉眼中,比皇帝还要重要?”
王山道。
一连串的问责之下,张松已经懵逼了。
回到益州后,张松将王山的话转达了刘焉。
刘焉不由得叹息,对自己儿子刘璋道:“左将军值得信赖,但是太过于愚忠。”
刘璋不明白,追问道:“父亲,左将军身为诸侯楷模,怎么会……”
“原本,我、刘表、刘繇三人领地连成一片,默契地结盟,何人敢犯?
如今荆州换了一头饿狼,对于我们两家来说,都不是好事。”
刘焉解释道。
所以,刘焉生气的正是这一点,大家三方同盟,牢不可破,现在局势变得这么敏感,怪谁?
从关中进入蜀中,有无数的雄关阻挡。
但是从荆州进入蜀中,就简单太多了,所以刘焉才会这么担心,当初他自己,也是绕路从荆州进入益州。
可惜张松没有领悟刘焉的意思,就直接出使了,导致益州和幽州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密。
而刘繇和幽州关系非常亲密。
此消彼长。
这样的裂痕,恐怕会越来越大。另一边,孙策夺取了荆州,成为了荆州的主人,但是他的官位却不咋地,只继承了父亲乌程侯的爵位。
为此,周瑜建议上书朝廷,谋取一个职位。
在这个时候,还是讲究名正言顺的,即使是强盗,也要脸面的。
所以荆州一纸文书送到了陈留,最先审核的当然是曹操。
曹操接到文书,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驳回,开玩笑,孙策与刘繇、刘焉必有一战。
因此,曹操不打算与孙策走得太近。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