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朱允炆当皇帝?就他?他必败无疑!
“爹,啥办法?”
刘琏听了刘伯温的话后,顿时变得激动起来。
连忙望着刘伯温询问。
这简直是他听到的最好消息了!
刘伯温迟疑了一下,缓缓的开口道:“这个办法就是,我亲自去见上位。
和上位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告诉上位那些事儿,我没有干过。
解除上位对我的猜疑。”
刘琏在听了自己爹的话后,原本满是兴奋的脸庞,神色微微僵了一下。
这个主意,着实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原本以为自己父亲想的是什么神策,可结果,说出来的竟然是这个……
“爹,这办法好像……好像和让人上表,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而且…您过去了,陛下真的会见您吗?
您过去给陛下说了这事儿,进行解释,陛下真的就会相信吗?”
刘琏缓缓的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若是有可能,那他自然是想看到自己爹出的主意是有效的。
可事实情况就摆在这里,怎么看,自己爹的这个主意,也没有什么高明之处。
并不怎么靠谱。
刘伯温闻言,跟着叹了口气:“这些我也不知道。”
刘琏的担忧,也同样是刘伯温的担忧。
这件事,他也觉得能成的可能性不大。
上位乃是疑心病极重的人。
现在这事,所涉及的又是他最在乎的东西,是他心中一个解不开的疙瘩。
他一早就开始怀疑自己了。
如今李善长,胡惟庸这些人又开始朝着这方面使劲儿。
显然是有备而来。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令得皇帝更为确信,这件事就是自己做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自己去见上位,向他解释一番,说不是自己干的,上位真的就会相信吗?
刘伯温坐在这里思索了一会儿,缓缓的开口道:“我……试一下吧,万一成了……”
纵然是聪明如他,在面对这等局面之时,也没了太好的主意。
声音落下了,便忍不住咳嗽起来。
他这是染风寒了,这几天身子骨不太利索。
结果偏偏胡惟庸,李善长等人又选择在这个时候出招。
导致他的状态更加的不好了。
刘琏道:“爹,您就试试吧。”
在如今这个时候,尝试一些办法,总比坐在家里面不动等死来的好。
虽然刘琏心里面,对于这个办法并不太看好。
倒不是说他不想让他爹落一个好,他比谁都想。
可事实就是事实,这个办法想要起到奇效,不说让爹全身而退,就连保住命,基本上难以做到……
……
武英殿内,朱元璋坐在这里。
亲军都尉府右都尉曹秀,以及其他一些人,已经将一箱箱封存好的东西,给抬了进来。
其中最为醒目的,便是那把雕了龙的椅子。
在看到这椅子后,朱元璋的瞳孔都不由的缩了缩!
紧接着怒火上涌。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这小廖,还真的是狼子野心,真的是无法无天了!
居然敢打造龙椅!
他这是想要干什么?
若廖永忠只是用了一些酒盏什么违制物品,那也就算了。
结果他却弄了个龙椅!
虽然这龙椅,和朱元璋所坐的龙椅还有不同。
但是这椅子上面雕刻的龙,却是不可否认的!
任何一个皇帝,对于自己统治之内,有人想要谋反,那都是绝对不能容忍!
更不要说廖永忠,还是朱元璋的手下大将,手里也有着一杆子卖命的兄弟。
再加上廖永忠之前,所说的那些话,还有廖永忠指使巢湖水师的很多人,到处去贩卖私盐捞钱的事儿。
朱元璋的面色变得阴沉的吓人。
一阵阵的怒火翻涌,填满了胸膛。
几乎快要压制不住了!
他动手把一个箱子打开,露出了明黄色、有着龙形的酒杯酒壶,还有其余的一些雕有龙凤,或者是刻画有龙凤的东西。
足足有几十件之多。
都是从廖永忠府上搜出来的。
其中,还有一些碎片,有的则是被烧毁了不少。
“这些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看着那些碎片,和那些被毁坏的东西询问。
曹秀连忙道:“上位,这是廖永忠的儿子廖权动手毁掉的。
在他爹廖永忠被上位召集过来后,廖权就开始动手处理这些东西。
好在上位您下令下的快,属下等人赶去之时,他只来得及毁坏了一部分。”
朱元璋点了点头,又打开一个箱子。
这里面满满当当都是书信……
“把太子,还有胡惟庸给咱叫来。”
朱元璋拿起书信翻看了两封后出声下令。
没过多久,胡惟庸和朱标两人便先后赶到了这里。
看着那被抄家抄来的众多东西,尤其是那把龙椅,朱标的目光也是为之一凝。
这下子廖永忠死定了!
哪怕他手里面有免死铁券,也不行,保不住他的命!
免死铁卷可不是万能的,并不是说什么都能免死。
像这种意图谋反,打造龙椅的罪责,就不在这免死之内。
胡惟庸也同样是满脸的震动之色。
也不知道他的震动,是真的,还是说装出来的。
“和咱一起看看这些信吧!”
朱元璋说着,就又拿起一封信进行观看。
这书信,大多数都是廖永忠和巢湖水师里面的将领所写。
巢湖水师乃是廖永忠的根基,都是他的老兄弟。
彼此之间写书信,还是这种私下的信,自然不会多注意言辞。
大多都是真性情显露。
巢湖水师前身,便是私盐贩子,后面聚众起义。
都是厮杀了半辈子的人。
在这些书信里,说起话来自然是更不客气。
甚至于都说过小明王之事,还有说朱元璋处事不公,不给廖永忠封公的。
该说的,不该说的,里面都有。
看的朱元璋呼吸都变得粗重了
朱标也同样是看的目瞪口呆。
这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些开国的诸多将领,他很清楚都是个什么脾气。
乱世里走出来的人,好多都是百无禁忌。
可此时在看了廖永忠,和其麾下的巢湖水师中的很多人的书信来往后,还是止不住的心中为之震动。
这些人的胆子,是当真太大了!
至于胡惟庸,心里面早已是乐开了花。
对于会出现这样的一个结果,他是丝毫都不意外。
他敢对廖永忠下手,通过廖永忠来搬倒刘伯温,并不是胡乱下手的。
廖永忠是真的不干净,屁股下面一堆屎。
正如他之前和商暠所说那般,对廖永忠动手,可不是在陷害他。
而是廖永忠自己不行。
看过了一阵书信后,朱元璋又找出来了厚厚的账目。
是廖永忠这里,让人贩卖私盐的诸多账目。
数额巨大,足足有好几十万两白银之多!
看的朱元璋怒从心头起!
砰的一巴掌就拍在了桌案上。
双目之中,杀意止不住的涌动。
这狗东西,它娘的当真太过分了!
竟然胆大包天,肆意妄为到了这种程度!
当真该死!
他这个当皇帝的,平日里还节俭的不得了。
最近一两年里,在自己身上花钱最奢侈的一笔,便是咬牙花钱买了几块儿梅殷弄出来的香皂。
结果这些人倒好,一个个疯狂的从大明身上攫取利益。
当真该死!
“这些书信是怎么回事?”
如此过了好一阵儿后,朱元璋终于是放下了令他杀心四溢的账目。
又留意到新打开的一个箱子里面的情况,忍不住出声询问。
只见这些这个箱子里面,装的东西,都是显得焦黑。
很多都是残片,被烧的窟窿隆隆。
有的只剩下了一角。
“回禀上位,属下等人赶过去时,廖永忠之子廖权正在那里焚烧东西。
这是属下等人将火扑灭,所抢救出来的。”
朱元璋闻言,便蹲下身子,不顾那烧黑的痕迹,将这里面的残片给一一的拿了出来,进行辨认。
这么多的东西,廖永忠的儿子都不烧,偏偏就烧这些。
尤其是他爹和巢湖水师里面的不少人的书信来往,里面有不少的惊天言论。
他都没有烧,或者是没有在第一时间去烧那些。
是不是也意味着,这些被烧的书信,要比那些留下的书信价值更大?
更为石破天惊?
这倒不是朱元璋多疑,而是大多数的人在这个时候,面对这种情况,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朱元璋拿起仔细观看。
因为有很多都被烧了,得到的大多都是只言片语。
如此看了一阵后,朱元璋的目光不由的缩了缩。
将一封被烧了大半的书信,给拿在手中仔细观看。
朱标看到自己父皇神情的异样,便也凑过来看。
看清楚了是什么后,神色也变了。
这封书信,居然是刘伯温给廖永忠写的!
而且上面还提了廖永忠送的金银之类的话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
虽然看不到这封信的全貌,但从留下的这只言片语里,也能看得出来。
是廖永忠给刘伯温送去了金银财宝。
刘伯温收到后,向廖永忠回了书信。
朱元璋看了一阵儿,将这残缺的书信单独放到了一边。
然后接着在这个箱子里面进行观看。
等到把这些残片都给看完后,又从里面找到了三封残缺的书信。
都是刘伯温写给廖永忠的。
几封信,大体上的内容都差不多,都是提及了廖永忠送的金银什么的。
这让朱元璋杀意涌动。
目光阴沉到了极致。
这还只是从烧毁的书信里,找出来的残片,便足足有四封之多。
而按照那曹秀的说法,他们过去时,已经有不少的信件被廖权给付之一炬。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还有更多刘伯温和廖永忠之间的书信来往被烧没了,他没有看到呢?
这种事不能想,越想朱元璋就越觉得很有可能。
越想越觉得这事儿就是真的。
这里面的猫腻,实在是太多了!
廖永忠果然和刘伯温很熟悉啊!
私下里信件来往,竟然如此之频繁!
表面看起来清廉的刘伯温,私下里竟然也会收廖永忠的金银财宝。
若非两人的关系,达到了一定的地步。
刘伯温真的会收廖永忠的金银吗?
越想,朱元璋就越生气。
再想想之前胡惟庸给自己所说的,小明王之死背后还有其余人。
杨宪只是被推到表面上的人的话,就越发的肯定起来。
觉得胡庸说的都是真的。
而自己在此之前的一些猜测,也都是真的!
小明王之死了,果然不简单!
果然和刘伯温有着极大的联系!
甚至于可以说,就是刘伯温让杨宪给廖永忠传达的意思!
若非如此,刘伯温这样一个清高的人,又怎么会和廖永忠之间有这么多的联系?
这家伙,可是元朝时的进士!
身份地位高的很!
还是江南这一大片有名的才子。
刘伯温参加科考的那一年,韩国公李善长同样也参与了科考。
最终的结果是刘伯温高中进士,李善长啥也没捞到。
在这种情况下,就连李善长面对刘伯温时,都多少觉得有些气短,有点抬不起头来。
就更不要说廖永忠这等人了。
更入不得刘伯温的眼才对。
可结果现在,偏偏就是两人书信来往很频繁!
事出反常必有妖。
而这里面的妖,八成就是当年瓜步沉船,小明王之死建立起来的!
除了两人当年干过一些比较私密的大事儿,能够让他们维持住这种联系。
根本没有别的理由!
朱元璋的拳头死死攥住,手面上青筋爆起!
人已经是愤怒到了极点。
一向装的如此好的刘伯温,竟然还有这样的面目!
廖永忠该死!
刘伯温也该杀!
一时间,武英殿内杀意弥漫!
就连不少亲军都尉府里面的人,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也同样是被震慑的大气都不敢出。
胡惟庸将这些都给收入眼中,心里面已经是得意到了极点。
成了!
这一次的事儿,算是彻底的成了!
刘伯温必死无疑!
这次谁也救不了他!
他除了死,没有别的路好选!
在大明,皇帝想让你死了,那你必须要死,不死都不成!
除去了刘伯温这样的一个大麻烦,今后自己的日子就好过的太多了。
刘伯温太危险了,不能留!
让他继续活着,自己寝食难安!
自己这一次,可谓是一箭三雕!
不仅仅按照李善长的要求,把刘伯温给弄死了,赢得了李善长的信任。
会让李善长觉得,自己还是当年的那个小胡,非常听他的话。
不对自己起什么疑心。
同时还把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给做了。
剪除了最大的威胁。
更为重要的是,还通过这件事儿,证明了自己所说的话都是真的。
自己确确实实,一直在为朱元璋这个当皇帝的考虑。
赢得皇帝的信任。
自己这次,当真是赢麻了!
这种把所有人,都玩弄于鼓掌之间,稳赚不赔的感觉是真好。
想想就让人觉得无比的痛快!
解决了刘伯温,李善长又明显不被朱元璋所信任。
今后自己这个丞相的位置,就坐的安稳了。
没有谁能和自己争抢。
也没有人是自己的对手!
如今整个大明除了李善长和刘伯温之外,还有一个地位高的人。
这人就是宋濂。
不过宋濂这人,只是一个死板方正的老学究而已。
论起写文章,做学问,他这人很不错。
是真有两把刷子。
可论起做官,处理政务这些,宋濂差远了!
况且,宋濂年纪也大。
根本就威胁不到自己。
“刘伯温啊刘伯温!咱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你竟然是这样的一个人!”
朱元璋看着那些残缺的书信,过了很久,才终于说就来了这么一句话。
一开始时,声音显得萧索。
但说到后来,却已充满了强烈的杀意!
“陛下,这诚意伯有些事情,做的确实是不讲究。
谁能想到,堂堂诚意伯,竟然会做出这些事情来!”
胡惟庸在边上出声应和。
“上位,听说诚意伯这几日,身体有恙,他这种为国尽忠的老臣,不去看看他可不好。”
朱元璋缓缓的点了点头道:“胡相说的对,不去看看终究是不好的。
那就让胡相代劳吧。
带着御医去给诚意伯好好的诊治诊治。
可千万要把他的病给治好了。
大明用得着他的地方还多。”
一听朱元璋的话,胡维庸心中狂喜。
事情已成了定局!
刘伯温必死!
当下,面上平静的道:“臣谨遵陛下旨意!定然会好好的给诚意伯诊治!”
边上的朱标,此时心里已泛起了巨大波浪。
“父皇,这……”
他开口想要说上一些话,对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事情进行挽救。
不想眼睁睁的看着刘伯温,在自己的面前,被父皇和胡惟庸二人,彼此对答之间给判了死刑。
“标儿,这件事儿伱多看,少问,少说话。
你不适合参与进来,老一辈的事儿,就让老一辈的来解决吧。”
朱标刚开口,朱元璋就将之给打断了。
听了自己父皇的话,又感受到了自己父皇在这件事情上的不容置疑。
朱标最终还是闭了嘴,没再多言。
虽然他是太子,父皇很信他,可有些事儿父皇做决断了,他也拦不住。
只能尽可能的劝一劝。
胡惟庸对着朱元璋和朱标行了礼,就从这武英殿内离开。
心情愉悦的去执行朱元璋的命令了,要把刘伯温给弄死。
这事儿,需要尽可能快的进行。
不能耽搁。
胡惟庸深知夜长梦多,需要趁你病要你命的时候,就必须动手。
否则就刘伯温这家伙的能力,说不定还真的在今后让他翻盘。
把自己好不容易,才营造出来的必杀之局给破了!
这可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必须得赶紧抓住这个机会,把事情做死。
把刘伯温除掉。
这样事情才稳妥……
……
“四哥?!”
宁国公主头戴布巾,一副村姑打扮。
正在村头不远处的一片菜地里,和梅殷一起在这里种菜。
这块菜地,是梅殷所分得的菜地。
如今开了春,有不少的菜也都可以种了。
梅殷和宁国公主一起到县城里面买了菜种。
如今正在这里种韭菜。
和种别的菜不同,韭菜梅殷直接买的是韭菜根。
韭菜自然也是可以通过种韭菜籽获得。
只不过通过这样办法,种出来可以吃的韭菜,实在是太慢了。
春天种,差不多要到秋天之时,韭菜才能逐渐长得肥硕。
太耽搁吃了。
于是梅殷就多花了一些钱,买了韭菜根。
种韭菜根的话,便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只要多浇点水,施点肥,照顾好了,等到这些韭菜根发芽。
第一茬就是很肥硕的韭菜。
可以直接食用,不像种韭菜籽那样麻烦。
现在,梅殷已经把地给翻了一遍,平整好,并弄出了菜畦。
他用锄头弄出相应的沟,宁国公主和小婵两个人,则把这韭菜根,一颗一颗的都给栽种了下去。栽种的特别整齐。
明明是种菜,却偏偏让她俩给弄的,像是在做什么艺术品一样。
一看就是时间比较充裕,还没有生活压力的人。
不然的话,着急忙慌去干别的事,要为家里面挣一些钱,多挣口吃的。
就不会把这事,干的这么细了。
如此忙活一阵儿,快到中午时,韭菜已经基本上栽种好了。
听得远处有马蹄声响起,宁国公主抬起头望去,发现是十几个身穿甲胄的将士。
为首的则是一个,穿锦衣的青年人。
离得远倒还没有认出是谁,但片刻之后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宁国公主便已经从菜地里站了起来。
满是惊喜的出声喊了起来。
朱棣听到这声呼喊,遍寻声望来,看到一个村姑正在那里向自己招手。
不由的愣了一下。
显然也是没有想到,还没到村子,就遇到了自己二妹。
而且自己二妹子的造型,还真挺别致。
妥妥的村姑。
当下就加快速度,催马朝着这边而来。
而梅殷这个时候,也是停下了手中动作,拿着锄头和宁国公主一起向前迎去。
“四哥,你咋来了?”
宁国公主望着朱棣笑吟吟的说道。
“四哥。”
梅殷也梅殷也上前笑着打招呼。
“这不是好久没见你们了,想得慌嘛。
而且,你们成亲我没赶上,这时候必须要过来看一看。”
说着,便已经走到了梅殷跟前,伸出右手握成拳,在梅殷右侧肩膀上捶了一拳。
“行啊,你小子!
以往的时候我还没看出来,你小子这么大本事。
竟然不知不觉的,把我二妹的心给拐走了。
还能让母后趁着父皇不在京,偷偷的把二妹嫁给你。
你这本事够可以啊!”
朱棣笑呵呵的说着,言语里倒是显得挺亲切。
梅殷笑道:“四哥,这个该怎么说呢,只能说是傻人有傻福。
这都是我的福气,竟能让有容这般倾心于我,还能让母后为我冒这么大的风险。
这些我都在心里记着……”
宁国公主脸蛋红红的。
听着自己四哥说的这话,她既是高兴,又觉得有些不太好意思。
“哈哈……”
朱棣笑了起来。
“你记着就行,今后只要你们把日子过得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本来我还挺担心有容你们两个,有情人成不了眷属。
现在看来,是我多想了,这个结果才好!”
说实话,对于梅殷能娶了自己二妹,成为二妹夫,朱棣还是挺高兴的。
他和梅殷之前便相识。
对于梅殷的印象挺好。
尤其是后面梅殷说出中都城的事,他和二哥,老三那个贱人,老五几个人,被父皇弄到凤阳老家去调查这事。
亲自看到了中都城是一个什么样子。
又有多少人因为中都城的事而惨死之后,对于梅殷就越发的看好起来。
若是没有梅殷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那等黑暗的事,还会在这光天化日之下,继续上演。
李善长等众多的人,还会继续采用手段,粉饰太平。
一想到中都城的种种悲惨景象,完全不把人当人的作为。
这样的一座,用无数人的血泪与尸骨筑成的城,成为大明今后的都城。
他就不寒而栗!
对于梅殷也就越发的看中了。
这事儿,幸亏有二妹夫仗义执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选择了在这件事情上,勇敢站出来的二妹夫,不应该遭受这等不公正的对待。
不仅不能受到处罚,还应该得到奖励。
最起码和自己二妹之间的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婚约,不能被废了。
还好母后圣明。
直接悄无声息,趁着父皇不在就把事给办了。
只能让父皇捏着鼻子认下来……
“走,四哥,咱们回家去。
刚好我这两天在田边上抓了一些黄鳝,还有些泥鳅。
有两条黄鳝是斤货,让你尝尝我的手艺。”
梅殷笑着向朱棣说道。
扛起锄头便要走。
朱棣目光在这菜园子里打量几眼后笑道:“先不着急,把还剩的这些菜给种好再说。”
说着,便蹲在地上动手帮忙,没有丝毫的架子。
梅殷看着朱棣在这里跟着忙活,心情多少有些不太一般。
毕竟他可是非常的清楚,眼前的这位青年,可不是一般的人。
目前虽然是亲王,可在原本的历史上,今后可是要成为皇帝的。
而且还是捶翻了他那胡乱搞的侄子,整个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藩王之身,成功捶翻皇帝,登上皇位的。
当上皇帝后,干的还特别的好。
人称永乐大帝的存在!
几人很快就把剩下的这些韭菜种好。
梅殷又弄了碎掉的干牛粪,用铁锹铲着,在上面铺了一层。
种植韭菜的事,这才算是完成。
这层干牛粪,既可以保暖,又可以保湿。
同时今后还可以给这些韭菜提供养分。
让韭菜更为茁壮的成长,今后好割来吃。
做完这些之后,梅殷,宁国公主,小婵和朱棣,以及随着朱棣来的那些甲士,来到了双水村梅殷家里。
众人走在路上时,不少双水村的人,都朝着这边看来。
可也只是看了几眼而已,并没有人觉得有太多的意外和稀奇。
毕竟自从梅先生这样一个天上的人物,来到了双水村之后,双水村就变得不一般了。
经常就有骑马的人往这边来。
听说前一段时间,连皇帝都悄悄的来了一趟!
双水村这边的人,对于这以往难得一见的骑马之人,都见多了,也见怪不怪了。
来到院落里,猪哼哼的声音响起。
凶猛的大黄,也屁颠屁颠的跑出来,围着梅殷,宁国公主还有小婵,连蹦带跳的转圈圈。
大水牛在阳光下,不紧不慢,一下一下的咀嚼,在那里反刍。
嘴角处都有了一些白沫,看起来很悠闲。
乌骓马则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像是入定的老僧一样,颇为高冷。
“这匹马真不错,只是……怎么看起来有些眼熟?”
朱棣看到了乌骓马,称赞了一声后,又觉得有些眼熟。
“这以往是梅义的马,现在归我了。”
说着,就简略的把事情的大概,给朱棣也说了一下。
朱棣闻言摇头道:“这梅义做事不地道,没他那样做事儿的。
不过二妹夫的处置办法倒是敞亮,也痛快。
对于这等人就该如此,不必留手,不必客气。
以后要是再遇到这些事了,只管下重手。
不用担心惹出什么乱子来。
也不用担心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别人会说什么。
那些人敢唧唧歪歪,四哥我上门找他去!”
不愧是未来的永乐帝,说出来的话就是霸气,让人心安。
“行,四哥,我记住了。
今后要是再有哪个不开眼的上门,我第一时间就报四哥你的名头。”
朱棣闻言笑道:“这就好,我还怕你和我客气。”
说完后又补充了一句:“要是报我的名头不好使,就把大哥的名头给报出来。”
朱棣能够对梅殷说出这样的话,就代表着,他是真将梅殷当成了自家人。
而梅殷能够得到朱棣这样的认可,他在中都城的事情上进行死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这事儿是梅殷的成名战。
虽然一开始时,看起来梅殷挺凄惨。
可是当中都城的事情反转之后,也给他带来了很多无形的好处。
“四表叔,你也来了?”
李景隆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些欣喜。
“哈哈,大侄子,来快点儿让四表叔我看看。
看看大侄子你有没有遭罪。”
朱棣转头看到李景隆,顿时脸上乐开了花,笑着招呼了起来。
虽然他们两个的年纪不相差多少,可朱棣这做表叔的架势,却拿得非常足。
“放心吧,四表叔。
我在双水村这边,有二姑父还有二姑照顾着,那是吃的好睡得好。
人不仅没有瘦,还胖了两斤。
感觉这日子,过得比之前还要充实,人都精神了不少。
不像之前在应天府那样,整天无精打采。
也绝对不会像四表叔你,一顿只吃两个黑窝窝头。
天天天不亮,鸡还没起,就要被人用鞭子抽着干活。
狗都睡了你还没睡,哈哈哈……”
“去你的!大侄子,一段没削你,你是胆子见长了!
竟敢揭你四表叔我的短了!
别以为有二妹夫和二妹他们撑腰,我就不敢动手揍你个兔崽子!”
朱棣望着李景隆笑骂起来。
李景隆不理会朱棣那粗声粗气的威胁,继续皮。
气氛很好。
看得出来,李景隆和朱棣二人相处的特别好。
这对年纪相近的表叔侄之间,有着很深的友谊。
李景隆面对朱棣时,要比面对大表叔朱标,更加的轻松随意。
看得出来,他和朱棣之间更相熟。
梅殷在这里看着朱棣,和李景隆二人相处的状态。
梅殷倒是忽然间有些理解,为什么历史上靖难之役,朱允炆这家伙,会败的那样凄惨了。
把一手的王炸打得稀烂,被朱棣逆风翻盘。
除了朱棣本身足够硬之外,也和李景隆统领大军和朱棣对战,送了一波又一波,有很大的关系。
不得不说,朱允炆还真的是慧眼识英雄。
也不知怎么想的,竟然让李景隆为统帅,带领大军和朱棣进行对峙。
从两个人现在的状态来看,都好的快穿一条裤子了。
可朱允炆,就是让李景隆带兵去打朱棣了。
这操作简直是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绝了!
这个时候梅殷再去想,那成就了李景隆战神之名的战斗,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和一路打出来,且被徐达调教过的朱棣相比,李景隆的水平那肯定是不够看的
但是他和朱棣的这种关系,在里面,只怕也多多少少会起到一些作用。
毕竟等到朱棣靖难成功之后,按功劳来赏赐众人,李景隆可是妥妥的靖难第一功臣!
“四表叔,你这次前来有什么事儿?”
说笑了一会儿后,李景隆望着朱棣出声询问。
朱棣笑道:“还确实是有点事儿,这事儿对于二妹和二妹夫来说,是个好事儿。”
他说着,就伸手从怀里掏出诏书。
李景隆看到这架势,脸上也露出了欣喜。
竟然来圣旨了?
还说是好事?这个好事肯定不小!
同时也满是期待,不知道舅爷会给二姑父二表姑他们,什么东西。
想来应该不会太差。
梅殷也同样有些意外。
没想到,朱元璋竟然会让朱棣传圣旨。
只是,什么事才值得朱元璋让朱棣走一趟,来圣旨呢?
意外之后,他心里面满是好奇……
……
武英殿内,气氛压抑的吓人。
这里摆放的,满满都是廖永忠,贪赃枉法的证据。
朱元璋坐在这里,双目紧闭。
这位似乎永远不知道疲倦,精力旺盛到吓人的帝王,这个时候看起来,也特别的疲惫。
不知道是因为廖永忠的事儿,还是因为刘伯温的事。
亦或者是二者兼有……
朱标站在边上,想要说些什么,对自己的父皇进行宽慰。
可是想了很久,却一句话没有说出来。
总觉得在这个时候,不论说什么都不合适。
也是在这个时候,刘伯温来到了皇城……
“上位,诚意伯刘伯温求见。”
有太监小心的来到武英殿,出声禀告。
朱元璋猛的睁开了眼。
像是一头,从沉睡当中忽然醒来的猛虎一样!
刘伯温?他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这是做贼心虚了?
知道要大难临头了?
呵呵,晚了!!
“不见!!”
朱元璋声音里面充斥着愤怒,一口就将之回绝了!
“让诚意伯过来吧。”
边上的朱标,对那宦官出声说道。
又转头望向朱元璋道:“父皇,总也得让人开口说句话不是?”
那宦官在朱标开口之后,就停下了脚步。
看了一眼朱元璋,小心的在这里微等了一下。
见上位没有再说话,便已经明白了该怎么做了。
忙退了出去,去请诚意伯刘伯温前来相见。
……
刘伯温拄着拐杖,心情显得复杂。
如此等待了一会儿后,那宦官来到刘伯温身边道:“诚意伯,陛下让您前去相见。”
心中有些忐忑的刘伯温,在听到这宦官的话后,多少有些惊喜。
上位还愿意见自己?
那这事儿,多少就还有一些转机。
当下就向这宦官道谢。
“诚意伯您谢错人了。
你应该谢的是太子殿下。”
一句话说出,刘伯温基本上就明白,这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太子殿下人真好!
大明有太子殿下,真乃大明的福分,也是他们这些人的福分。
这次,有着太子殿下在场,事情或许会好办一些……
当然虽说是好办,可实际上刘伯温心里面,还是没有一点底儿。
梅殷出的这个主意,他也觉得想要成功,基本上没有可能。
此番过来,也不过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仅此而已……
……
“什么?
刘伯温进宫求见上位了?
上位还见了他?!”
刚带着太医从太医院里出来,准备去给刘伯温诊治的胡惟庸,得到这个消息后愣了愣。
这刘伯温行动够快的!
他吃了一惊,旋即心头便浮出冷笑来。
这一次是必杀之局,就算是刘伯温的行动够快,来见了陛下又能如何?
一样逃不了一死!
这事是他说的,谁也改变不了!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