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诚意伯府,刘伯温笑眯眯的招呼自己孙女,和他一起前去双水村。

看着出落的越发水灵的孙女刘秋烟,刘伯温心里满满的都是感慨。

自己家孙女,也长大成人了,到了说门亲事的时候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刘伯温觉得这梅殷就很不错。

只可惜,自己以往没有发现,梅小友居然如此优秀。

没能提前下手。

让皇上那里给抢了个先,把公主嫁给了梅小友。

自己这个时候再出手,只能是让自己家孙女做小的。

说出去他诚意伯的孙女给人做小,确实是有些不好听。

多少让人觉得委屈了。

可若是这个人乃是大明的驸马,所娶的又是大明的嫡长公主。

那这事儿,多少又有些不太一样。

当然,最关键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刘伯温是真看中了梅殷。

觉得这梅殷梅小友人很可以,很有才华,本事也大。

关键是对于朝廷,对于天下局势,乃至于皇帝的心思,他都能看得很透。

不少事儿,就连自己都看的不太清楚,他都能看出来。

别的不说,就这一次胡惟庸李善长等人那边,给自己弄下了必杀之局。

自己都以为在劫难逃。

可梅殷小友却能够给自己指点一番,让自己死中求活。

不仅破了胡惟庸等人中的必杀之局,还反过去插了他们一刀,把他们的脸打的啪啪响!

还让自己和皇帝之间隔阂尽去。

看起来,他只是轻飘飘的说了句话。

用的办法也平平无奇。

可所起到的,却是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所带来的结果,简直好的不能再好!

不说别的,就这一点儿,就值得刘伯温费一些心思,把自己孙女给嫁过去。

若是给别的人做小,刘伯温绝对不同意。

他堂堂诚意伯,还是有些面子的,孙女没有那么不值钱。

可是这人若换成梅殷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刘伯温不仅不会觉得自己家孙女受委屈,相反还准备舍下面皮,亲自来促成这事儿。

梅小友这次的救命之恩,以及让他们刘家避免倾覆之恩,先放在一边儿。

仅仅是梅殷小友,所展现出来的这些才能,就值得刘伯温如此去做。

刘伯温看得很清楚,自己两个儿子都不是做官的料。

和他这个当爹的比起来差的太远,人过于实诚。

有些方正古板。

官场很复杂,不是他们能玩的转的。

这也是为什么,刘伯温一直不赞同自己儿子做官,不让他们入官场的原因。

但是现在,刘伯温想明白了一些事儿。

有句话叫做树欲静而风不止。

有他刘伯温这么大一块招牌在,他们刘家想要过上安生的日子,那是不可能的。

李善长胡惟庸等人,总会把主意打到自己家来。

现在自己侥幸逃过了一劫,还能继续给子孙们遮风挡雨。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可是,自己现在年纪已经大了,黄土都埋到脖子里了,又能再撑多少年?

他这个当爹的若是没了,就凭借这些儿子们的本事。

今后李善长,胡惟庸等这些人再发难,他们躲不过去。

一不留神,就会死的很凄惨。

所以思来想去,刘伯温还是觉得给他们家再找一棵能遮风避雨的树比较好。

以往他没有太好的人选,现在他已经找到了,这棵树就是梅殷梅小友!

梅小友不论是身份,还是本事,那都非同一般。

尤其是他的本事,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

自己孙女在她身边当个妾室,那也是结成了亲家。

自己儿子会变成他的爹。

自己家的事,他肯定要照拂一下。

不说多的,只要这照拂一下也就够了。

自己的儿子,刘伯温看的很透彻。

都不是惹事的主。

他主要是担心有别人会来主动害他们。

那要是有梅殷这个驸马在,那些人想要动手,就需要先掂量掂量。

真的动手了,依照梅小友的心性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凭借着他的本事,能够把这事儿给管下来的可能,还是非常大的……

为了这个家,还有子孙后代,刘伯温可谓是操碎了心。

“去,肯定去!”

刘秋烟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梅殷驸马可是咱们家的大恩人,爷爷去见他,孙女肯定也要去当面感谢一下驸马爷。”

对于这次事情的前因后果,刘伯温都给他孙女刘秋烟给讲了一个明白。

本来梅殷在这里面,发挥的作用就很大。

而刘伯温为了让自己家孙女,能够对梅殷心存好感。

在讲述的时候,还特意把事情讲述的,更加凶险了三分。

而梅殷在里面所起到的作用,也同样夸大了三分。

在他这种有意的讲述下,那梅殷的形象,在他孙女刘秋烟的心目当中,就变得就越发高大了起来。

这个时候,得知自己爷爷前去感谢恩人,还是要去双水村那边。

刘秋烟自然而然要跟着他去见一见。

听到自己家孙女一口就把这事给答应了下来,刘伯温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加的慈祥了。

“好好,真是爷爷的好孙女。”

他笑着说道。

觉得自己之前的,那一番苦心孤诣没有白费。

至少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爹走吧,咱们一起去双水村那边见见驸马爷。”

刘秋烟又转头,望向站在一旁的刘琏出声招呼。

“不去了,我还有一些别的事要忙。

你和你爷爷两个人一起去吧。”

听到自己家女儿的招呼,刘琏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去。

“爹,去吧,梅先生可是咱们家的大恩人。

什么事儿能比过去见他重要?”

刘秋烟笑着对他爹说道。

刘琏还是摇头道:“不去了,我是真有些重要的事要忙。

你爷爷两个人去吧。”

刘琏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说着,就从这边快步而走。

一副着急去做事的样子。

他在这里待下去了。

怕自己女儿过来,用手拉着他强行让他去。

也怕自己爹开口下了命令,一定要让自己跟着去。

那这事情可就有些不好了。

其实刘琏也是想要去双水村那边的。

对于梅殷,他同样心存感激。

只是在想到自己爹此番,要带着秋烟前去做什么后。

他是真抹不开脸跟着过去。

历来这婚配之事,都是男方那边托人到女方这边来问。

可结果现在倒好,自己父亲居然要把秋烟直接带到双水村那边去。

这……不是妥妥的倒贴吗?

若是正经的嫁女儿又好说一点。

可偏偏不是。

自己爹带着秋烟去那边,是要准备把秋烟说给别人做小的。

这等事儿,他这个当爹的又怎么好跟着去?

这事想想就让人觉得羞耻。

今后事情一旦传出去,还不知道别人会怎么说他们诚意伯府。

自己诚意伯府,非得让人戳脊梁骨。

关键是自己家的这傻丫头,到现在还不知道他爷爷的安排。

都要被他爷爷卖了,这个时候还要帮着他爷爷数钱呢!

刘琏暗自叹口气,越发觉得自己爹不靠谱起来。

原本自己的父亲在逃过了一劫之后。

与自己说,想把秋烟给说到梅殷身边去。

他还只以为自己爹是一时间的心血来潮,突发奇想。

后面仔细想想,也就不会再在这个事上多费心思了。

可哪能想到,自己爹居然是认真的!

还真的要付诸行动!

这事儿,想想刘琏就觉得不靠谱,臊得慌。

哪有自己爹如此做的?

堂堂诚意伯的孙女,去送给人家做小,这事也亏自己爹能想得出来!

关键是自己爹这个诚意伯,还要亲自送过去!

越想刘琏就越觉得难受。

脸都有些红。

同时,对于自己父亲也是越发的看不透,不理解了。

话说,自己爹在此之前,虽然有些时候出的计谋,做的事儿也比较灵活一些。

可自己爹,也是个很要脸面的人。

在很多事情上,都不会轻易的舍下脸面。

怎么现在,却像是变了一个人?

连这等事儿都能做出来了??

“爹,您……”

刘秋烟张口还想再说些什么。

刘伯温却开口道:“算了秋烟,伱爹不愿意去那就不让他去。

咱们两个去就行。”

刘秋烟闻言便闭了口。

但一双妙目之中,却多少带着一些不解。

觉得自己爹这次的反应,有些怪怪的。

按说,自己爹一向是方正古板。

对于在礼仪上面要求很高。

梅驸马帮了自己家这么大的忙,这个时候前去感谢一番,那也是应该的。

自己爹肯定不会缺席。

他怎么这次,却一反常态,喊都喊不过去?

压下心中疑惑,帮助爷爷刘伯温在这边一番收拾。

很快就让老仆赶着牛车,晃晃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悠悠的出了诚意伯府。

走过刘军师桥,一路朝着双水村这边儿来……

想一下自己儿子的反应,以及在这事情上的态度。

刘伯温忍不住暗自摇摇头。

自己儿子这性格,还是有些不成。

把脸面看得太重要了。

虽然他刘伯温也是个要脸面的人,但是那也得分情况。

平日可以要脸面的,但是在一些关键的时刻,脸面需要舍弃就得舍弃。

让别人在背后说上几句,嘲笑两声,又不会掉几块肉。

能有自己这边的身家性命来的重要?

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把孙女送到梅殷这里做小的念头。

就自己儿子的性格,自己没了之后,要没有梅殷照顾一二,他被别人坑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至于自己孙女,能不能成功的到梅殷那边去做小。

刘伯温还是挺有信心的。

毕竟他孙女人长的是真可以。

身份上,做小也绰绰有余。

再由他亲自出谋划策,来操持这事儿,应该问题不大。

有句话叫娶妻娶贤,纳妾纳色。

虽然这公主殿下本身人长得很美,身边跟着的那陪嫁侍女也蛮可以。

但自己家孙女,也很符合纳妾纳色这个标准。

男人嘛,刘伯温还是挺懂的。

面对自己这送上门去的孙女,梅小友肯定是没有办法拒绝。

当然,这件事儿梅殷小友那边,倒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还是公主殿下,以及公主殿下背后所站着的陛下这关可能不太好过。

尤其是上位,更不好对付。

梅小友娶的人,终究和一般人不太一样。

乃是上位的嫡长女,他是上位的女婿。

虽然梅殷是娶了公主,皇后娘娘那边是嫁的女儿,而并非是招的驸马。

这里面有着根本上的差距,从根本上来论,梅小友纳妾绝对没问题。

但多少还是有些难办。

但这事儿,就算是再难办,他也必须要将之给办了!

梅小友这个孙女婿,他刘伯温要定了!

……

双水村,梅殷和宁国公主,小婵,李景隆几人在这里看他新建的房子。

到了此时,梅殷这新建的二层小别墅,已经是大变样了。

主体已经建成,同时外墙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原本的砖石,已经看不到。

被水泥还有用一些别的材料,做出来的造型给取代。

看起来风格有些现代化。

但同时,又有着这个时代的古典元素。

这些古典元素自然是梅殷根据神手赵,给的一些参考性的建议而加进去的。

不得不说,这神手赵是真的有两把刷子。

不愧据说祖上是给宋朝修过皇宫的人。

确实很可以。

有了他的这些建议后,弄出来的外墙,看起来真好看。

有种现代和古典相结合的感觉。

给人耳目一新,赏心悦目的感受,又不会觉得太突兀……

除了外墙之外,排水系统也同样有做。

用了专门烧制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出来的瓷管,各处连通,埋在地下,把水排到后面挖的一个大池子里。

这是室内的排水。

室外的排水也没有落下。

这些排水的办法,古来有之。

神手赵本身就会。

梅殷又根据后世的一些经验,以及他从喂猪就能变强,这项奖励所获得的建筑上面的一些知识,提出了一些建议。

不少都令的神手赵有种耳目一新,长了见识的感觉。

至于室内,也同样是出现了不少的变化。

对于内墙的装修,也已经是完成了大半。

同样是古典和现在风格的相结合。

有不少开创性的建议和设计,都让神手赵这个在建筑行业,挺有本事的人为之惊喜。

只觉得这前来给梅先生造房子,那当真是撞了天大的大运!

不仅仅修着修着,原本的梅先生变成了现在的驸马爷。

让自己有机会和这等大人物攀上一定的交情,混个脸熟。

还能够从这里赚到不少的钱。

最为重要的是,还能够从梅先生这里,见识到梅先生的各种奇思妙想,让自己的技艺和见识,有了一个极大的提升。

自己这次,可当真是赚大了!

到了这个时候,神手赵在梅殷这里一下,哪里还有在别处做工的半分傲气?

在别的地方做活,神手赵那向来是说一不二,最烦别人在这里给他瞎指挥。

而在梅殷这里做东西,处处他都要找梅殷商议。

甚至于还想着能让这梅先生,多多的说上几句。

毕竟梅先生懂的是真多。

虽然很多看起来很新奇,给人的冲击不小。

但是很多细细思索,却有着道理。

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屋子里面的地板,也已经是铺设好了。

原本按照神手赵的建议,那自然是整个屋子都用木板来铺设。

梅殷不差钱儿

而这个时代只要不差钱,那是真的能弄到好料子。

铺出来的地板很美观。

不过梅殷并没有完全按照神手赵所说的做,只把卧室等房间,给铺成了木板的。

客厅,以及下面的大厅,则专门找人定制了大块大块的,方方正正的瓷砖。

先用水泥和砂浆这些进行铺平,再铺地板砖。

包括卫生间,以及厨房间的地面以及墙壁,都用瓷砖来铺设。

铺设出来的瓷砖平整,而且还具备防水的作用。

擦拭之后,地面光洁平整,看着就让人觉得特别的上档次。

毕竟在如今这个年代,瓷可是好东西。

属于寻常人家都用不起的存在。

结果现在,梅殷却用来铺地,想想就奢侈。

而这所出现的效果,也令得神手赵敬佩不已,开了眼界。

要知道,梅殷此时让人烧瓷砖来铺地面,和贴墙壁。

这等做法那是空前绝后的。

这个时候,谁能想到用瓷做成砖,往地面上铺?

可偏偏梅先生就想到了!

而且铺在地面后,效果还是如此之好,不仅仅美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观,而且还特别的实用。

这当真是一个巨大的创举。

瓷砖这东西出现的年代,还是挺靠后的。

明朝的洪武年间,绝对没有。

明朝后期也出现的一些初期的瓷砖,就是所谓的金砖。

皇宫之中有铺设。

只不过这种瓷砖,和后世所见的那种方方正正的大瓷砖,差的太远。

梅殷的这个举动,一不小心就又在大明这边创造了历史。

开了历史先河。

而李景隆在见了梅殷这新建的房子里,地面上铺了瓷砖后,都是为之惊叹。

他这种身份的人,甚至于一开始时都有些不太敢下脚往里面走。

担心把这精美的东西给踩坏了。

李景隆这等身份的人,都会被震惊成这个样子。

那就更不要说别的了!

到了这个时候,原本意志非常坚定,觉得自己二姑父设计出来的房子怪模怪样,坚决不修建这种房子的李景隆。

此时已经是有些动摇了。

不过,又想起自己之前产生的那些想法。

以及在二姑父问自己要不要修房子的事,自己说出来的极其坚决、进行拒绝的话。

李景隆又将心中的这些想法,给压了下去。

不就是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房子吗?

他李景隆才不会羡慕!

更不会修建!

他李景隆说话算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说了不修建,就绝对不修建!

绝对不会让二姑父,在这件事情上笑话自己。

李景隆再次坚定自己的道心,态度看起来异常的坚决。

只是……只是二姑父的这房子了,装修起来看着是真不错。

这还只是半成品,要是彻底修好,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只要一想,李景隆就觉得自己家那种房子不太香了……

“景隆,咋样?要不要修一座我这样的宅子?

就修在隔壁。

咱们两家今后做邻居。

我这边也出一些钱财,给边上的李叔他们两家商量一下,把他们家的地和宅子买下来。

给他们家再选新的地盖房子。

你觉得如何?”

梅殷望着身边李景隆,笑着询问。

李景隆闻言,那是真的心动。

差点就要忍不住一口答应了下来。

还好及时忍住,话到嘴边又改了口。

摇头道:“不了,二姑父,我不喜欢这样的房子,我还是喜欢家里面的那种。”

李景隆这话刚出口,其实就已经后悔了。

只想动手抽自己两巴掌。

李景隆啊李景隆,你这个时候咋就变得这么嘴硬了呢?

你刚才顺坡下驴多好?

在二姑父这里,还要什么面子?

当下,在后悔之中又做出了新的决定。

只要接下来二姑夫在再问自己,那自己肯定会顺水推舟,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

再也不会有任何的推辞!

“哦,那行吧。”

梅殷点了点头,不在这事情上多劝。

李景隆一听梅殷的话,瞬间就着急了。

这……这二姑父咋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就不说了呢?

你别‘那行吧’,你再问问我啊!

你再问问,我就答应了!

真的!

李景隆在心里面呐喊。

可梅殷哪里知道李景隆的想法?

只觉得李景隆对这些,是真的不太喜欢。

而且想想倒也能想通,李景隆作为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人。

自幼就受到各种环境的熏陶。

接受不了自己这种带着后世风格的宅子,那也很正常。

如此想着,梅殷便又在他在这房子里开始打量。

现在玻璃的事情克服了,要不了多久便可装上玻璃窗。

地板的事情也克服了。

还剩下一个,最让他感到头疼的事。

那就是如何制作马桶。

最好是后世的那种抽水马桶。

在这个时代,想要弄出抽水马桶,那叫一个难。

厕所的问题不太好办。

很多寻常百姓家,甚至于连个正经的方便之处都没有。

有不少人,都是到漫天地里去解决。

讲究一些的的人家,会弄一些柴草,或者弄点儿砖胚,弄一个小厕所。

而且,基本也都是旱厕。

一到夏天,味道还是挺大的。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蹲在那里时间久了腿是真麻。

所以在新修的房子这边,别管如何,梅殷都要弄个马桶出来。

只是这马桶真不好做。

虽然在后世很常见,但是真的动手去,做却需要解决诸多的事情。

马桶的外形梅殷自然是知道的。

但是内部构造,却不清楚。

真要画出外形,让那些烧瓷器的人,仔细研究研究也能烧制出来外形和后世差不多的马桶。

虽说上次自己这边让他们烧瓷砖,这些人就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后面又做了违背祖宗的决定。

自己若是再让他们烧制马桶,他们的反应肯定会更大。

这些倒也不必太担忧,金钱开道,又有身份加持,肯定还能让他们再一次的违背祖宗。

乖乖的给自己制作马桶。

可是马桶的内部构造这方面,真的是无解。

至少这涉及到了梅殷的知识盲区。

梅殷现在,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死谏系统。

希望下次自己再遇到死谏任务了。

失败之后,系统会给出制作马桶的办法。

只是这事情,怎么想都觉得有些不靠谱。

与其寄托于死谏朱元璋后,得到的奖励。

反倒不如期待通过喂猪就能变强,来获得这个奖励更为靠谱一些。

只是,想要通过喂猪就能变强,来获得马桶的制造之法。

也同样不太容易。

毕竟这猪又不用蹲马桶。

莫非……今后自己想要获得关于马桶的奖励,还要每天抱着猪上厕所?

通过这样的办法,让猪和马桶之间,产生强行的关联?

想想这种画面,梅殷自己都觉得有些没眼看了。

这画面,着实是太美了!

让人不能直视。

但别管通过什么办法,马桶他终究还是要弄出来的。

哪怕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做不出来后世的那种马桶,弄一个似是而非的,也要弄!

……

中书省,胡惟庸原本面上正满是笑容。

忽然间听得到有人来通禀,说皇帝要见他后,脸上的笑容顿时就没了。

伸手在脸上用力的搓了搓,他便神色恢复如常,跟随着前来的宦官,一起朝着武英殿而去的……

……

“臣胡惟庸拜见上位,问圣躬安。”

“拜见太子殿下。”

武英殿内,胡惟庸走进去之后,对着朱元璋还有太子朱标两人行礼。

很是恭敬。

朱元璋却根本没有理会他,只坐在那里低头批改奏章,似乎根本就没觉察到胡惟庸进来的动静。

更没有听到胡惟庸所说出来的话。

太子朱标在边上伺候着朱元璋批改奏章,同样没有抬头。

武英殿内,安静一片。

压抑的氛围一下子就上来了。

胡惟庸保持着行礼的姿势,一动不敢动。

老老实实的。

如此过了大约一刻钟,房间里的气氛几乎要凝滞了,胡惟庸额头上都有冷汗渗出。

朱元璋这才放下了手中的笔,抬起头来。

似乎是刚发现胡惟庸过来的样子。

望着他道:“胡相,你来了?”

胡惟庸再次行礼。

朱元璋望着胡惟庸道:“咱等了这么久,胡相就没有什么想要和咱说的吗?”

声音不大,但这话出口后,压迫之感立刻就拉满了!

胡惟庸忙说出来几个政务上的事儿。

这些,他还是手到擒来的。

而朱元璋能留着胡惟庸,让他继续当丞相,可不仅仅是只看上了他的嚣张跋扈。

也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李善长推荐出来的。

而是因为胡惟庸年轻,且精力很好。

处理政务也很有手段。

胡惟庸快速的说了几个后,朱元璋都是不置可否。

就坐在那里看着他们。

把胡惟庸看得心里直发毛。

“上位,这……臣……臣确实确实没有别的事儿了。”

胡惟庸擦下头上的冷汗,望着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目光望着他,毫不客气的道:“你这是顾左右而言它?”

胡惟庸连忙摇头:“臣不敢。

上位,除了这些,臣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朱元璋点点头:“好!好!胡相你好的很!

你做事是越来越让咱放心了!”

一听朱元璋的话,胡惟庸二话不说,身子瞬间就出溜下去,给朱元璋跪了。

很是丝滑。

朱元璋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出声道:“既然胡相如此贵人多忘事,那咱就给胡相提个醒,北平粮草运转不及时。”

“北平粮草运转不及时?还有这事儿?”

胡惟庸听了朱元璋的话,整个人都显得很震惊。

头都猛然抬了起来。

“上位,这不应该啊。

各地都是安排好的,不应该会出现这种事情,

就算有一两处地方耽搁了,别的地方也不可能都耽搁。

必然能保证那边粮草充足的……”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大将军都给咱来信了,你说这事真不真?

你说这粮草有没有保证充足供应?”

胡惟庸听了朱元璋的话后,神色变得更加的震动了。

震动之中,又带着一些惶恐和迷茫。

“上位,这事儿中书省没有收到任何的奏报,一点点的消息都没有。”

“真没有?”

朱元璋望着他道,声音冷淡。

胡惟庸用力点头:“上位,真没有!”

朱元璋瞬间就怒了,啪的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把胡惟庸吓得身体猛地一哆嗦。

“这么大的事,你它娘的连个风声都没有收到?

你是把咱当成傻子来糊弄的?!

你这个宰相,当的是个屁!

火都它娘的烧到腚蛋子了,你还啥都不知道?

咱要你做什么!

中书省总领天下政务,是干什么吃的?!”

朱元璋一发火后,跪在地上的胡惟庸直接就趴在了地上。

“上位,臣等下就去严查!

必然把这事给弄清楚!”

“严查?你严查个屁!”

朱元璋出声怒骂。

“什么东西都晚了!这时候知道严查了?

你胡惟庸的宰相是怎么做的?

处处给咱捅篓子是吧!”

听了朱元璋的话,胡惟庸趴在地上。多少带着委屈的道:“回禀上位,这事儿……这事儿臣确实难辞其咎。

只是……只是臣也有苦难言啊!

臣虽然现在是丞相,握着中书省。

可实际上……实际上地方上的众多官员,并不听臣的。

很多事儿,臣说了并不算,想要办好,需要……需要韩国公点头才行。

若无韩国公首肯,那很多事儿,臣这个丞相都办不下去。

地方上的那些人,有很多都不听臣的。

臣通过中书省下达的命令,那些人,大多都是阳奉阴违。

而且那些人,一旦遇到了什么事了,都是先给韩国公说。

臣这个做丞相的,都要往后面靠。

这事儿,臣是真不知情!

上位,请您明察啊上位!”

一直不语的朱标听了这话,猛然抬头望向了胡惟庸!!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