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原本朱元璋对于梅殷,提起来就有一些吹胡子瞪眼。

实在是上一次的时候,他这边通过观看老四的人生,见到了梅殷这混账小子的一些未来后。

被这小子在未来做的事儿,给感动到了。

怀着满腔的心情,前去双水村去见自己好女婿。

结果它娘的,到了那里之后,梅殷这个混账小子,就给自己来了那么一出!

可谓是给自己弄了一个当头棒喝!

这让朱元璋的心情,特别的难受。

他可一直记着仇呢!

并且在不久之前,他也下定了决心。

决定自己这辈子,都不再去水村了。

可是现在,在这红薯带来的巨大冲击之下,朱元璋内心深处的想法。一下子就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梅殷这个他嘴里面的混账玩意儿,狗屁不通的的东西,现在直接变成了他的好女婿。

至于不久之前,他才在心里面说过的,这辈子都不再去双水村的话,更是直接被他给抛到了九霄云外去。

这话他有说过吗?

他怎么不记得?

可以说红薯的巨大产量,一下子就将朱元璋内心中的很多东西,都给冲击的一点儿不剩了。

而朱标,还有马皇后二人,在听到了朱元璋所说出来的话后,都是不由的愣了一下。

母子二人,对视一眼,皆是看到了一些不可置信。

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毛病,听错了。

话说这么长时间下来,他们早就已经是习惯了朱元璋提起梅殷之时,就左一句混账东西,右一句倒楣玩意儿。

像今天这样,直接称呼梅殷为好女婿的事儿,可是头一次听到。

这简直是离了大谱,太过于令人吃惊!

不过在吃惊之后,再想一想,这一次梅殷,都干出来了什么样的事儿之后,就也都释然了。

红薯这东西,马皇后此时也已经是知道了事情的全部原委。

可以说红薯这等神作物,是凭借着梅殷的一己之力,才能保存下来。

当时很多人家地里,都有这种野草出现。

只有他将只给保存了下来。

李景隆也见到了梅殷没有拔,他也将其给留了下来。

这才有了今天,这等令人震动的景象出现!

若非是梅殷这孩子,留了个心眼儿,有些好奇把这红薯苗给留下来。

那自己大明就真的痛失一件,特别好特别好的作物了!

而重八,对于这粮食上面,有多大的执念,马皇后自然也是清楚。

那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重八一反常态,称呼上梅殷一句好女婿。

倒也在情理之中,并不让人觉得有那么的意外了。

不过看着那兴冲冲,就要往外赶的朱元璋。

马皇后还是伸手拉住了他道:“重八,别去了。”

朱元璋听到马皇后的这句话后,显得有些意外。

“妹子,怎么就不让我去了?

这可是红薯!

咱不亲自过去看看,它在田里面长什么样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子,是真的放心不下。

好女婿这次,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咱也要过去看上一看。”

朱元璋这个时候,可谓是一颗心全都放在了红薯上。

根本不愿意再去多想别的。

马皇后点了点头道:“这是应该的,我也理解重八你的心情。

发生了这样的事,确实要赶紧到双水村那边走一趟。

看看梅殷那孩子,再看看红薯。”

朱元璋听了马皇后的话后,显得更加奇怪了。

“妹子你都知道,那为啥这时候,还要拉着不让我去?”

马皇后有些哭笑不得的伸手,指了指外面道:“你看看现在的天色,这都到了傍晚时分了。

你这个时候出发,到那里都半夜了。

梅殷他们肯定睡觉了。

你还能连夜到田里去看那些红薯不成?”

被马皇后这么一说,朱元璋这才一下子反应过来。

可不是嘛!

这会儿天都快要黑了,自己这会儿前去,确实不行。

路途有些远。

这种低级的错误,自己平日里肯定不会犯的。

这个时候,之所以忽略了。

都是因为红薯这事儿太过于震撼人心,过于让自己激动。

只顾着想这些,却忽略了这最为基础的东西。

它娘的,早知道会这样,之前就把梅殷这好女婿,给弄到应天府城外边去喂猪了。

这样的话,一来一回间走去一趟,也要不了多长时间。

朱元璋这个时候,倒是有些后悔,自己之前一杆子,把梅殷捅那么远了

朱元璋都有些想要,再更改命令,把梅殷给弄到应天府城的边缘处了。

今后出了应天府城,就能到梅殷那边去。

不过这样的想法,在脑海当中持续了一阵之后。

朱元璋最终还是放弃了。

主要是梅殷已经在双水村那边住了这么长时间了,周遭已经弄出了太多的东西。

这个时候再把梅殷得换地方,实在是有些不太合适。

“父皇,二妹夫这次又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

父皇可要好好想想,怎么奖励二妹夫才好。”

太子朱标见到自己父皇的情绪稍微平静了一些之后,就望着朱元璋出声说道。

原本朱标就想着,给自己家二妹夫好好邀一邀功。

这一次,二妹夫立下的功劳是真不小。

不好好的奖励一下,是真说不过去。

不说解决藩王分封的大难题。

以及说出了至关重要的、王朝三百年魔咒,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只说二妹夫弄出来了红薯,就足够让人为之激动。

需要好好的对其奖励一番了。

不对他奖励,朱标都觉得特别过分。

会为自己二妹夫鸣不平。

这时候见到自己父皇情绪如此高昂。

因为红薯这事,都已经直接当着自己和母后的面,喊上了好女婿。

那在这种情况之下,朱标自然不会错过这个特别好的时机。

此时不说,更待何时?

如若不然,在别的那时候说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起这个事儿,自己父皇八成还会在二妹夫这件事情,口是心非的。

指不定又会怎么用什么样的借口,来进行推三阻四。

还是这个时候提出一些条件比较好。

“好!好!”

听到朱标的话后,朱元璋一口就把这事给答应了下来。

“标儿,你这个提议不错。

梅殷这小子,最近表现确实特别亮眼。

不说别的,仅仅只是这红薯,就值得咱好好的赏赐他一番!”

朱元璋心情大好之下,一口就答应了朱标的提议。

“只是……咱该赏赐他些什么好呢?”

说过这话后,朱元璋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开始在想如何赏赐梅殷。

一番思索后,他还真的是没有想出,什么太好的赏赐。

钱财这东西,不用再提了。

毕竟梅殷这好女婿,可真的能称得上一声,生财有道。

每日都有大把的银钱入账。

钱不知道多到什么程度了。

日子过的那叫一个逍遥。

土地这些也不能再赏赐了,只给一个庄子就够可以了。

再多的话,有些不太好。

其实再多给一些土地,梅殷那边也是能承受得起。

但是朱元璋就怕后世的一些当了皇帝的子孙,不看梅殷立下的功劳。

只他娘的,盯着给梅殷的赏赐。

从而以此为例,给其余的人进行大肆的封赏土地。

这可不行。

有违抑制土地兼并的初衷。

至于给美人的话……

这他娘的,自己之前就通过一些办法,把刘伯温的孙女,都给弄到梅殷那边去当妾了。

虽然还没有纳妾,可这事儿也已经是定下了。

就差最后一哆嗦而已。

别管这次的把刘伯温的孙女刘秋烟,弄到梅殷身边,里面都有多少的弯弯绕。

刘伯温在里面又有多少的打算。

自己在这件事情里,又有多少打算。

但不可否认的是,自己这里就是破格给他弄了一个侍妾。

这倒是让朱元璋,一时之间有些犯难了。

该赏赐的都赏赐过了。

这……自己还怎么赏赐这孩子

如此为难了一阵儿后,朱元璋眼前一亮,想到一些事儿。

忘了朱标道:“标儿,要不……咱给梅殷孩子,弄个官让他当当,你觉得如何?”

咱思来想去,发觉还没有给他封官。

这孩子,等于说还是一介白身。

这多少是有些不好。

还是给他弄个官身才行。

需要有实权的那种,能让他做事,不至于让这小子天天偷懒。”

朱标听到朱元璋的话后,忙道:“父皇,还是别了。

您给他封个官,还得让他做事儿。

这对二妹夫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奖赏,而是惩罚。

二妹夫我算是看出来了,他志不在此,根本就没想着当官。

只想着在那边守着二妹,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不时考虑一下家国大事。

至于让他真的出来当官做事,那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煎熬。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不仅不是什么奖励,相反还会让他无比的难受。

还是让二妹夫如同闲云野鹤一般的,在那边过日子吧。

咱大明这里,当官的人多了。

不缺二妹夫这一个。”

朱标确实是对梅殷了解的很深。

经过这些时间的接触,他是发现二妹夫,是真的很喜欢那种在乡下悠然过日子的生活。

别说二妹夫了,就是自己看到二妹夫的日子,也同样是觉得无比的羡慕。

又怎么能破坏二妹夫的好日子?

朱标也基本上能够确定,依照二妹夫的性子,自己父皇真的要对他封官的话。

二妹夫十有八九,能做出来当场拒绝的事,

那这事情,反而会闹的很不好看。

“它娘的,咱大明的官,多少人哭着求着想要做,求都求不来!

这家伙反倒是嫌嫌弃上了。

还不想当官!

他不想当,咱还不想给呢”

朱元璋有下意识的骂骂咧咧。

不过这话,说出来之后,忽然间意识到自己家好女婿,不久之前做出来了这么多的大事儿。

尤其是这红薯,那是真好,马上又闭了嘴。

不在这件事情上多说。

“那行,他不想当官的话,那就不让他当官。

那你说……这除了让他当官外,还能给他什么奖励?

咱是真想不出来有什么好的奖励了。

朱标对此,显然是已经有了打算。

当下就望着朱元璋道:“父皇,那……不如给他封个侯好了。

只封侯,不给官职,这样的话二妹夫相应的地位也有了。

却依旧不影响他继续在乡下种地喂猪,过现在的日子。

封侯?

朱元璋闻言愣了一下,显然是没有想到,自己家标儿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要知道,他这个时候的爵位,那可是很值钱的。

能够封侯拜相的人,哪一个都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都是拿命搏出来的!

这爵位当真是一点儿都不虚。

朱元璋想了片刻后,点了点头道:“标儿,你说的倒是不错。

确实可以从这方面,给他进行一些奖励。

在咱看来,不说别的,仅凭这个红薯,别说封侯了,封国公他都配得上!

这功劳,可一点都不比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拼杀得来的小!”

听到自己父皇的话,朱标的眼睛都亮了。

他没有想到自己父皇,对这件事情的评价竟是如此之高。

竟是把国公都拿出来说事儿了。

如此想着,朱元璋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封侯的话,凭借他立下的功劳是绰绰有余。

但是再仔细想想的话,这个时候给他封侯,还是有些太扎眼。

他立下了的一些功劳,不适合对外说。”

一听自己家父皇这的话,朱标就了然了。

知道自己父皇所说的,二妹夫立下的、不适合对外说的功劳是什么。

就比如二妹夫,对父皇进行的那几次死谏。

父皇就肯定不准备,将之往外说。

“当然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孩子年纪太小了。

现在差不多十八岁。

十八岁就封侯,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后,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

会将他给推到众矢之的!

会给他惹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堤高于岸,浪必摧之。

虽然他是咱的女婿,倒不太担心这些事。

也没有哪个人敢真正的去伤害他。

但这推到风口浪尖的感觉,还是不太好的。

一旦把他给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今后他的一举一动,诸多事情都会有很多人会死死的盯着。

咬文嚼字,抠细节,没有的事儿,也能被那些人给弄得有鼻子有眼。

这对于梅殷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正如标儿你说的那样,那小子的性格,是一个喜欢清闲的。

如果在这个时候,把他给推到了风口浪尖,这小子心里,肯定会不痛快!”

听到自己父皇的话,朱标点了点头。

父皇所想的这些,他都知道。

“所以咱觉得,还是给他封个伯爵吧!

真的说起来,就他的年纪,给他封个伯爵,都有些过于扎眼了。

不过就他立下的功劳,要是不给封些什么,对他而言倒是很是不公。

朱元璋思索了一会儿后,望着朱标如此说道。

朱标道:“还是父皇考虑的周到。

伯爵的话……按照二妹夫的年纪,确实已经挺可以了。

年轻一代里,除了几个父亲身死,继承父亲爵位的人。

还没有一个能有爵位的。

二妹夫现在就能有爵位,这已经是超越了许多的人。”

朱标出声对自己父皇恭维。

表示自己父皇考虑的周到。

其实心中对于这么个结果,是一点都不意外。

因为朱标原本想要给自己二妹夫做谋求的,就是伯爵这个爵位。

而不是什么侯爵。

朱标又岂能不知道,自己二妹夫现在的年纪,封个侯爵的话,确实太过于扎眼。

但他还是要给开口,向自己父皇提出要给二妹夫封侯。

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让父皇经历一个讨价还价。

先开出一个高的价格,这样的话,才更能实现自己真正的目的。

朱元璋想了一下又道:“既然他在双水村那边,日子过得挺不错,那就给他封个双水伯吧。”

双水伯?

听到自己父皇说出来这话后,朱标一时之间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爹才好。

自己父皇,真不愧是起名鬼才!

这名字起的,着实是让人有些出乎意料。

“父皇,要不……封他个汝南伯吧?”

朱标望着自己家父皇,给出了自己的提议。

朱元璋听了朱标这话,都不由的多看了自己家儿子两眼。

“老大,你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啊。

你这还不得把梅思祖这家伙,给活活的气死了?”

梅思祖的封号是汝南侯。

结果现在,自己这边要是给梅殷这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个被梅思祖逐出家门,族谱上除名的人,给封上个汝南伯。

那这才是正儿八经的直接打脸,给梅思祖处处添堵。

把他给刺激的简直别提了。

这……自己家标儿可不是个挑事的人。

一向做事儿,讲究一个和善。

很少真正的动怒。

像今天这种事儿,更是少见。

这怎么这次……自己家标儿却转性子了?

朱标道:“刺激刺激他也行,谁让那家伙在此之前,那般对待二妹夫呢?

这个时候给二妹夫封个汝南伯,最好不过!”

好家伙!

朱元璋闻言都有一些震惊了。

简直离了大谱!

梅殷这孩子,也不知道有多大的能耐。

竟然能让自己家老大,为了他说出这种话来。

这可当真少见。

不过朱标说是这么说,过了片刻后,还是认同了自己父皇的话。

觉得还是二妹夫的这个伯爵的爵位,惯上双水二字比较好。

一方面,他也觉得这汝南伯,确实挑衅意味十足。

朱标当然不是怕梅思祖大受刺激,而是说自己家二妹夫喜欢平平静静的过日子。

别人不招惹他,他也不去多招惹别人。

自己这个时候,要是坚持给二妹夫,弄个汝南伯出来,那等于算是主动为二妹夫挑事儿了。

这有违封赏二妹夫的初衷。

另外一方面,有些事情,朱标此时也想通了。

双水村这个地方并不出名,是个小地方

有些时候,有些人的封号,是要靠着知名的地方,来提高名头。

但对于二妹夫来说,或许是可以反着来。

可以借助着二妹夫的封号,来提升双水村那边的名头。

搞一个名头大的地方,作为封号很容易。

但是,能够将一个原本不知名的地方,因为某个人封的爵位,而变得异常出名,那才是真正的本事!

而朱标也相信,自己家的二妹夫有这么个本事。

二妹夫这样的人,若是被封为双水伯,那在今后,双水村肯定名声大噪!

这一次,二妹夫要变得大不一般了!

有了爵位,凭借着二妹夫的能力,及立下的功劳,有了这伯爵爵位之后。

今后封侯,那是板上钉钉之事!

话说,既是驸马,又能够身上有爵位。

有这种待遇的人,可真的不多。

二妹就是其中一个。

不过这些,都是自己家二妹夫应该得到的……

……

夜晚,坤宁宫中,朱元璋躺下后,并没有睡着,还在和马皇后说着事情。

对于红薯,朱元璋依旧抱有极大的热情。

只觉得这是天佑大明!

整个人的心情,那是前所未有的好!

在朱元璋身侧不远的桌子上,放着天子诏书。

却原来是做事情雷厉风行的朱元璋,已经迫不及待、加班加点的就把封梅殷为双水伯的诏书给弄好了。

只待明天一早,他这边稍微处理一下事情后,就立刻前去双水村那边去,看看红薯。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再看看梅林这个好女婿。

一闭上眼,朱元璋满脑子都是红薯的超高产量在乱飞。

还有诸多的画面在闪过。

他仿佛看到了,红薯推广种植之后,无数原本因为饥荒,而应该去世的百姓。

这个时候,因为有了红薯的出现,而得到活命。

看到了自己大明江山稳固……

梅殷这女婿,是个有福运的人。

总是能够在不经意之间,给人带来这么大的惊喜!

对于明天的双水村之行,朱元璋那是从心里面感到期待。

“重八,你说这……这明天你前去给双水村那边,见梅殷那孩子时,这孩子会不会……会不会再次对你进行死谏?”

和朱元璋说了一阵儿话后,马皇后忽然间想起了什么似的。

转头望向朱元璋出声说道。

朱元璋听到马皇后所说的这话后,都不由的愣了一下。

而后用力的摇摇头道:“妹子,这种事情肯定不会再发生。

咱这段时间,是仔细想了又想,都没有觉得,这哪些地方,还有做的不合理之处。

没有了太多重大的缺陷。

咱也不可能做的那么差,各方面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大问题。

他都已经死谏了那么多次了。

而且每次死谏的,都是那些大事儿。

咱们大明,是真的没有那么多的重大错误,值得这家伙来进行死谏。”

不过说是这么说,朱元璋多少还是有些心虚。

因为在此之前,他也都是觉得,自己把各种方面,做得很不错了。

梅殷肯定找不到,别的事情来对自己进行死谏,

可最终的结果,却是梅殷这家伙总能够出人意料的,找到一些需要死谏的地方。

关键是那家伙死谏之后,自己再去想想,竟还觉得这家伙死谏的有理。

这让朱元璋,一时之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马皇后听了朱元璋所说的话后,仔细想了想。

点了点头道:“重八,你说的对,这些时间我也有在想。

咱大明还有什么重要的地方,做的不够好。

思来想去,也和重八一样,同样没有觉察到哪里不对。

在这种情况下,梅殷那孩子就算是想要再死谏。

也没有什么值得他死谏的地方。”

原本朱元璋对于这件事情,多少还是有些心虚的。

但在听了自己家妹子也这么说后,顿时就变的自信起来。

心里的那点心虚,也还消失不见啊。

“妹子,你有这个想法才对。

咱治国还是很有一套的,那也不能处处都弄得一塌糊涂。

这次梅殷那家伙,他就算是存心想要找咱的事,他也找不出来!”

况且,自己这次可是带着诏书,亲自前去要把这家伙给封为双水伯!

这是天大的荣耀!

这家伙就算是再混账,也肯定不敢在这个时候,对自己进行死谏……

第二天一早,朱元璋处理了一些事情之后,很快就带着人前去了双水村。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这次,马皇后和朱元璋一同前去。

一方面是马皇后也同样是想要亲眼过去看一看,产量能如此惊人的红薯,在田里究竟是长什么样子。

另外一方面,也想要过去看一看自己家女儿,看一看自己家女婿。

还别说,一段时间不见,还是挺想念的。

尤其是自己家女婿。

梅殷这孩子,这些时间下来,不知道为大明立下了多少功劳……

队伍前行,速度已经很快了,朱元璋还一个劲的催促人快点赶路。

因此上,远不到中午,马皇后和朱元璋一行人,就已经是来到了双水村这边。

让其余人都不用跟着过去,朱元璋和马皇后两人,亲自前去梅殷家的院落。

对于梅殷的院子,朱元璋马皇后都是轻车熟路。

毕竟都已经是过来了好几趟了。

对于自身在双水村这边的安全问题,朱元璋是从来都没有担心过。

一来他在这边安插的人数不少。

详细知道,双水村这边的情况。

二来也知道,现在这里可有着一个百户的太子亲军,在这边驻守着呢!

“父皇,母后?”

宁国公主看到门前的自己家父皇,还有母后二人,微愣了一下。

继而马上开心的喊了起来。

之所以微愣一下。

倒不是说,对自己家父皇和母后二人前来感到意外。

毕竟宁国公主早在此之前,便知道自己父皇肯定会过来。

之所以如此,是完全没有想到,他们来的居然这么快!

大哥昨天回去,结果今天这么早,父皇母后就已经来了。

一边说,一边赶紧把父皇母后二人,往院子里让。

梅殷这个时候也听到了动静,忙迎出来,对着朱元璋还有马皇后的人恭敬行礼,

“见过父皇,见过母后。”

礼仪上面很是周到。

朱元璋马皇后二人见此,对视一眼,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情。

就知道,这次过来会和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梅殷这孩子,也没有什么好死谏的地方了!

把朱元璋马皇后他们两个让进屋子之后,梅殷就从井里面拉出来了一个洗刷干净的罐子。

罐子里面,有着提前浸泡进去的瓜果。

此时用清凉水给冰镇一下,吃起来最是可口……

朱元璋在梅殷这边,端起茶盏喝茶。

又吃了两块梅殷洗过切好的瓜果后,心里面的感受,别提多复杂。

这样的待遇,可是朱元璋来到这边好多次之后,第一次享受到的。

真挺新鲜!

朱元璋和马皇后人,又一次忍不住对视一眼。

眼里都多少带了一些暗松一口气,放下心来的感觉。

知道这次,梅殷肯定不会再进行死谏了……

毕竟这一次重八来到这边后,得到的待遇怎,和之前有着天差地别。

有了一个全新的进展,是在此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而且以往重八来到这边,梅殷这孩子对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重八进行死谏,那都是开门见山。

说不上两句话就会进行死谏。

这一次却已经是喝上了茶,还吃上了瓜果。

朱元璋喝了一杯茶,又飞快的吃了两块甜瓜后便道:“茶这些等一下再喝,先带我去地里面看看那红薯去。”

梅殷对此从善如流。

带着朱元璋先去看红薯。

一番行走,来到了田里。

正是昨天梅殷和太子朱标在这边刨红薯的地方。

来到红薯田后,朱元璋便立刻下到田里,蹲下身子仔细的去看红薯叶子,红薯茎。

看的是那么认真。

不仅如此,还亲自把这田里种了多少红薯,都给数了一遍。

又仔细亲自迈着步子,丈量了一下这田到底有多少。

随后从这田里,亲自动手刨出了五株红薯。

看着这红薯,那惊人的产量,朱元璋是激动的眼眶都有些泛红。

虽然昨天,便已经从自己家标儿那里,得到了确切的消息。

知道这红薯的产量特别的大。

可是听说归听说,和这个时候自己亲手刨出来的,那自然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朱元璋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了!

只有亲眼见到这红薯的产量,才能够更为确切的感受到,这种强大的震撼!

朱元璋把这几株红薯,都给小心的收起来后,又在这田里待了很久。

一直过了中午,太阳都有些偏西了,这才有些依依不舍的从红薯里离去。

在这个过程里,他问了梅殷很多关于红薯的消息。

比如如何种植,都有什么特点之类的。

他问的很详细,用心将其给记住。

只听朱元璋所问的那些话,梅殷就能够确定,自己家老丈人对于这种庄稼上面,有着极深的了解。

不过想想也对,就老朱的出身,想要对种庄稼不了解都不可能……

如此过了一阵,返回家中,梅殷又弄了红薯,做了饭。

还弄出来一些别的食材,亲自下厨给老丈人和丈母娘二人做了一顿。

吃的朱元璋和马皇后儿人,是赞不绝口。

梅殷厨艺本就可以,而朱元璋马皇后,又是不挑食的人。

那这顿饭自然是宾主尽欢。

至此马皇后和朱元璋二人,彻底放下心来。

觉得梅殷这次,不会在如同之前那般死谏。

而朱元璋也准备开口,说出要给梅殷封双水伯之事。

结果却在此时,见到吃饱喝足的梅殷擦了一下嘴。

整理了一下衣衫,对着朱元璋拱手行礼道:“岳父大人,小婿死谏!”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