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婉儿虽然有时候爱耍大小姐脾气,但是冷静下来,也是个聪明伶俐的。
后知后觉就明白,刚才贝初夏一定是考虑到了什么,才会突然改变主意,说要教她。
“说说你的苦衷吧。”
程婉儿回过头来,脸色平静,恢复如常。
贝初夏微微松了口气:“知道你是个不傻的。”
程婉儿瞪她:“这还用你说!天底下人都知道太尉家的千金天资聪慧。”
“哈哈。”贝初夏笑了。
这种性格的千金小姐也是极品了,拿得起放得下,爽快人。
难怪能和她投缘。
“据我所知,孟大师是为情所苦,至于具体缘由和前因后果,我也不知。”
程婉儿眼眸瞪得老大,“难怪。你说他笔下那个美女,是不是他喜欢的人?”
应该是,不然为何落笔时那么专注那么动情,每落一笔,都能细细捕捉到最佳位置,体现人物最真实的样貌。
贝初夏没见过端木晴,但是却知道孟朝歌画中的女子,和上一次她领着木景焱拜会他时,画的是同一个人。
相同的神韵,灵动的眼眸,和活的一样。
孟朝歌一直没找到端木晴,那么他记忆中的端木晴应该就如画中女子一般,停留在豆蔻妙龄。
贝初夏还没说话,程婉儿已经自信点头:“一定是这样,我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用情至深的男人。十多年前我初见孟大师时,就被他的淡雅心性着迷。你知道吗?他在我家住了一个月,我隔一天见他一回,却从未见他笑过。当时年纪小,以为他清心寡欲不食人间烟火,才会如此出众。现在看来,这分明就是为情所困啊。”
所以那时候,他笔下的女子一定早已深深扎根在他的内心。
“初夏,你说孟大师既然这么喜欢她,为何多年来一直孑然一身?”
有缘千里一线牵,因为喜欢而在一起,绝对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幸福的事。
贝初夏抿唇,低声道:“听说他们早就阴阳两隔。”
端木晴十五年前就死了,而且牵扯的事情还轰动全国。但是这些话她不能细说。内幕太深,木景焱还未揭开真相,为母亲沉冤昭雪。
“原来如此。我看到了他两鬓白发。”程婉儿一双美眸中流露出惋惜之情,很真诚:“可惜了这对佳人才子。”
“如果他们能在一起,一定举案齐眉、比翼双飞,是让人羡慕的一对儿。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孟大师能落得今日这般一蹶不振,是爱屋及乌,曾经有多少爱,现在就有多少痛。可惜、可怜啊……”
她一脸悲恸动容,眼角处也泛起两朵泪花,贝初夏看了也心酸不已。
“解铃还须系铃人,你替他难过也没用,终得从源头解决。”
“谁说没用的?”程婉儿突然站起来,眼神坚定:“我要帮他!”
贝初夏吓了一跳:“婉儿,你该不是还对孟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大师有什么想法吧?他凡心已死,恐怕不会再轻易喜欢上别人的,你若是继续沉迷,受伤的只有你自己。这也是我为何拦着你的原因。”
程婉儿认真看着她的脸:“初夏,我现在明白了,刚才是我不对,误会你了。但是我程婉儿认准的事情还没有做不成的。孟大师这么有情有义,我愿意余生陪着他一起度过。”
“婉儿,你冷静一下,别一时头脑发热好吗?你这样做,就不怕你父亲会伤心?”
“不会的,我会说服父亲同意。再说了,我对孟大师的感情绝非一时头脑发热,从小就崇拜他,现在我能有机会接触,为什么不为自己争取?”
“……”
不管贝初夏怎么说,怎么劝,程婉儿都信心坚持自己的想法。
劝阻失败。
不知该怎么形容她现在的心情,心里头就像堵了两块巨石,上不去下不来。
一块来自程婉儿,另一块来自孟朝歌。
一个年方十六的妙龄少女,一个年逾四旬的中年大叔……天啊,越想心越乱。
程婉儿没多久就离开了,贝初夏送走她时一脸忧心,而程婉儿本人却如释重负。
她轻轻拍拍贝初夏的手,笑道:“你应该替我高兴才是。”
能高兴得起来就见鬼了。
贝初夏叹口气:“你是不见黄河心不死,一心只往南墙撞,我又能如何?将来可别在我怀里哭鼻子就好。”
“绝不会,”程婉儿嘻嘻一笑:“我会付出十二倍的努力,来打响这场硬仗。你等着吧,将来我一定要站在孟大师身旁,那个唱那个啥……”
她红着脸,没说完跺跺脚走了。
贝初夏望着离去的窈窕身影,脑子里在想程婉儿要说的那个词:夫唱妇随。
其实,或许孟朝歌生命中有了程婉儿的介入,心情会好些不再那么压抑?也说不定。
程婉儿本性不坏,玲珑剔透如花似玉又家境丰厚,典型的“白富美”啊,能让她这般执着,孟朝歌也不枉此生。
院里头,慕长生拿了材料和工具给到赵成讲解完之后,就让他自己琢磨着刻起来。
他自己继续去忙自己的。
等忙完一阵抬头看时,赵成手里的扇骨已经完成大半,走过去一看,脸色乍变。
“妙啊,夏丫头可真会挑人。”
他兴奋地抓过扇骨细细看了一圈,不住点头:“你这种雕刻手法很不错,省时省力,厉害!我这就去和夏丫头说,你可以留下来了。”
赵成憨厚一笑,手往裤腰上搓了两把:“谢谢慕先生,我乃粗人一个,和先生比不得。就是粗活做多了,找到捷径罢了。要说刻精致的活儿,还得是慕先生这种好手艺。”
“嗯。”
慕长生没反驳,这是实话,雕刻手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按需所求。
但是赵成的功底,是不低的。
贝初夏送走程婉儿刚回来,慕长生一头扎进铺子,举着扇骨像捡到宝一样兴奋:“夏丫头,你看。”
贝初夏的眼神果然亮了:“赵成大哥这主意好,两把刻刀并在一起使用,既加快效率节省了时间,而且这样刻出来的线条还美观,不错啊。”
虽然这种刻法只适用于简单的图案,却让人茅塞顿开。
继而会想到,如果在机器上调整刻刀的位置,或者增加刻刀的数量,那么是不是可以几把扇骨一起刻?效率可就提高太多了。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