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夏桀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壮志饥饮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
这首豪气冲天,杀气腾腾的诗句依旧在她的脑海中,不时徘徊。
壮志饥饮胡卤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
这诗句不恰逢迎合了陛下与大商此时的情况么?
先有东夷族入侵,豪气冲天的他,御驾亲征,收服东夷族,扩大大商版图。
后有她的父亲苏护造反,杀伐果断的他如天神降临一般,一日破敌,瞬间便斩破了她父亲的美梦。
她也是在那个时候再一次见到了他。
后来在那危急时刻,突然出现的那位神秘女子听懂了她的浮游之志。
并且给她谋划了一个办法。
用她的命以命换命。
她也如实照做了。
后来她似乎成功了……陛下放过了她,也放过了她那十恶不赦的父亲。
或许正是那个时候,陛下才对她彻底心灰意冷吧?
她知道她对不起陛下。
陛下明明对她极其赏识,但自己却偏偏一次又一次的让他失望。
不说别人,即便是她自己都瞧不上自己……
她也明白陛下对她愤怒的原因……
她知道,她利用了他的善心,也利用了他色心。
是她把他的弱点暴露出来公布于众……
难怪他会对自己视而不见,或许他是真的不喜自己吧?
苏妲己泣血一笑,痛不欲生。
然而现在他又御驾亲征北伐七十二路诸侯去了。
那句直插她心底的话,再次浮现了出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苏妲己只感觉浑身冰凉,犹如陷入了冰窖一般。
她不知自己是怎样离开的,浑浑噩噩的她,只感觉到了刺骨的寒意。
……
此刻,钢铁洪流一路向北流淌,苏长空骑着紫玉麒麟,静静的想着事情。
九儿也不敢随便打扰,只是跟在他的身后。
这时,骑着独角乌烟兽的张奎却来到了苏长空的身边,轻轻喊了一声,等着苏长空回复。
苏长空这才从深思中惊醒,看着身边的张奎:“将军,可是有事?”
张奎与苏长空也是很熟,作为武将的他少了几分礼节,多了几分豪爽。
听见苏长空询问嘿嘿的笑着。
“陛下,请恕末将多嘴,前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昼夜驰援,后有末将夫妇在此,再加上北海的闻太师,足以一举击溃七十二路诸侯!
陛下应该听从那些文臣的话,坐镇朝歌即可!”苏长空一听顿时乐了,都到了半路了,这家伙还在纠结此事。
随后他语气郑重的说道:
“爱卿不可轻敌,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那七十二路诸侯本就在苦寒之地,寡人实行的诸侯轮换制在那里也没有推行开来,并且他们尽皆实力强大,民风彪悍,既然能够一举击溃北伯侯崇侯虎,还把把闻太师困在了兽骨山,就足以说明他们的厉害之处了!
将军如此轻敌,可是要吃大亏的!”
作为现代人,他对历史是了如指掌的。
七十二路诸侯大多都是蛮族异类,本就实力强大,再加上他们那里是苦寒之地,背靠北海,又有西伯侯姬昌的暗中援助。
历史上直接把闻仲困在北海十五年!
彻底拖垮了大商最后的底蕴以及气运,更是导致年轻的纣王无人监管,落入了满天神佛的圈套,变成残害忠良的暴君,致使诸多忠良背叛,再无一线生机。
因此他对这次北伐极其重视,不惜御驾亲征。
张奎一听顿时满脸羞愧之色:“末将知错!”
随后左右看了看:“陛下这次凯旋而归后,恳请陛下为末将做主,末将想在纳一侍妾!”
说着便嘿嘿的笑了,起来满面通红。
听到这话,苏长空顿时愕然。
他还没发现张奎这家伙居然是个好色之徒?
他知道张奎是个妻管严,在高兰英面前敢怒不敢言。
没想到却居然如此好色,美貌的高兰英还满足不了他?
看着嘿嘿笑着的张奎,苏长空似笑非笑。
“高将军极其美貌,还满足不了张将军吗?”
听到这话,张奎嘿嘿一笑:
“哪里哪里,与九娘娘相比,小巫见大巫尔!”
听到这话,苏长空面色一黑。
“给老子滚蛋!”
说着一脚踢在张奎的屁股上。
张奎惨叫一声,从独角乌烟兽上跌落下去。
身后的九儿看到这般场景,嘿嘿一笑。
却说朝歌距离北海兽骨山路途极其遥远。
足有七千万里之遥!
原本这么遥远的距离,十几万大军即便是全力赶路,最少也要一个月时间。
可如今迫不得已,必须昼夜赶路。
好在队伍中有张奎,高兰英夫妇,方弼,方相两位兄弟,还有其他十几位有法力的将军,以及九儿等高手。
因此各种符录,功法,宝物全力施展。
倒是保证了这只大军行军速度极快。
浩浩荡荡的大军以极快的速度往北海而去。
整个北伐部队正在有朝不稳的向北方开进。
最前方乃是镇国将军黄飞虎,带领天象骑兵以及普通骑兵共四万昼夜奔袭,星夜驰援闻太师。
后面苏长空带领十六万大军,同样快速行军。
再后面则是比干押运粮草的队伍。
而朝歌城这边依旧在紧张的准备着战疫工作。
此时的商父商容代为主持朝歌,杨任辅助。
一把年纪的他此时也在抱怨:“陛下登基也有数年之久了,怎么还是如此莽撞?东夷族入侵他要御驾亲征,冀州苏沪造反他也御驾亲征,如今北海七十二路诸侯造反,他又要御驾亲征,实在是鲁莽!”
商容是看着帝辛长大的,帝辛登基也是他一手扶持的。
帝辛昏庸无道时,他曾数十次冒死进谏。
如今帝辛英明神武,作为三朝老臣自然是极其欣慰的。
只是对陛下那莽撞的性格依旧有些不满。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