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鹿将豆浆吸得震天响,笑了笑,说,“还能为什么不就是太喜欢你哥哥了嘛,不忍心当下放弃那时候想,至多不过是最终失去,又有什么可怕呢”
周岭泉出神,姚鹿伸出手指在他面前晃了晃说:“对了,今晚你要在这儿等着吗。”
“大哥和你在就行。”
“行,你也几天几夜没休息了,回去吧。等事情安排好了,明早我再给你打电话。”
周岭泉答了声好,起身离开。
背影萧索。
令姚鹿想起一零年她初来港城,见到周岭泉,后者还在高中,只给她留下了清瘦,寡言的印象。
细算一算,他那时也不过刚来港几年。
她当时算是为爱走天涯,来港之初与周绪涟关系并不受祝福,人际关系上也多有不适应。
在周家这屋檐底下,周岭泉总给她一种同在异乡为异客的亲近感。
她不记得这想法平白从何而来,也不知为何此刻忽又有这种荒谬的感觉。
落地港城,正是华灯初上时分。想起上次来,还是半年前,潮热难捱的夏季,拥抱稍久就是一身汗气。
车开入隧道,她在后座将车窗稍降下来些,风尖叫着灌进来。焦躁,不安。她极少冲动行事,因此难免有这种感受。
虽是即兴行程,但可以免掉在楼下苦等的桥段——她打电话给周岭泉。
无人接听。
这些日子零星微信都没有回音,她却一直未尝试过电话联系他,也是给他留足思考空间。
可是感情不能总是悬置,她相信他也不是优柔寡断的人。
车驶过中环,霓虹一处比一处更亮,人一个比一个迷你,像乐高积木里的方块小人,盲目地笑着,几乎融化进城市背景。
说白了,爱一个人这件事情,又能有多稀奇重要呢。
六月离开时她曾想,他们从此一南一北,各有各的营生,早晚都能释怀。
生活多的是琐碎,枯燥,失意,足够消磨任何柔软浪漫的情绪。
就像都市里下一场雪,一时幻景,天地温柔,但早晚消融。何况南边并不下雪。
她并不觉得自己在做什么勇气之举,要带来什么故事的既定高潮。
她只是个迷你的都市里的人,恰巧碰上一场生命里的大雪,想要尽力留住,哪怕注定徒劳无果。
落车,保安自然仔细盘问。
她来过这里几次,但解释无果,何况她也没有钥匙,进去了也是空等。拖着行李箱,再次拨打他的电话。依然无人接听。她未多想,只拜托保安帮她叫车,准备回中环歇脚。
已过晚间九点,上山的车道静寂得很,忽听一阵机车马达声,由远及近,惊飞几只路边灌木里的鹧鸪。
保安比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她先有反应,用撇脚的普通话说:“是周先生回来了。”
拐个缓坡,人到了眼前。
周岭泉见了她,刹车,单腿撑地,取了头盔,愣愣看了她一晌,才说:“来了怎么也不提前说。站在这里吹风。”
梁倾穿件黑色风衣,马丁靴,白衬衫和同色针织马甲,做旧金属纽扣,很随性的一身,像来观光。对他笑笑,说,“那时候你说我要是来港城玩,你做东,还算不算数?”
公寓陈设未变,有人长期维护,干净整洁。
但大概是冬季,背山而建,走进去时有些潮冷。好在暖气一开,片刻也就暖和起来。
“你几天没回来了。”梁倾问。
“从你那儿直接去的医院,这也是第一次回。”
“我看到新闻了。节哀。”
梁倾立在门口对他说。
周岭泉推着她的箱子往里走,闻言停了脚步,侧过头却没与她对视,只平淡说:“谢谢。”
她跟着走了进去,周岭泉在岛台冲洗杯子,问她,“喝点茶么?”
梁倾点头,光脚走过去,坐在他对面仔细看他沏水煮茶,动作有种诗性,复又抬头看他的脸。他们在某些方面简直是一模一样,不擅长袒露悲喜。
周岭泉知道她在看他,将台面上的水渍擦净,这才抬头温和说:“看什么呢。”
“看你难不难过,需不需要我哄哄你。”梁倾拖着腮说。
周岭泉隔着岛台伸手,摸了摸她额头,倒像在哄她,说:“这么晚过来,万一我不在怎么办。”
“周岭泉,我好歹也是现代独立女性,有钱也有手机本来也猜今晚碰不上你,酒店我都订好了的。”
周岭泉将茶杯推给她,顿了顿说:“抱歉,这几天没回你消息。”
梁倾抿一口茶,摇摇头。
中途周岭泉接了一个电话,放任梁倾在家中闲逛。
电话结束,周岭泉走到书房门口,见梁倾坐在落地窗前的榻榻米上望着窗外出神。
听到动静,她转过身,曲起双膝,定定地在黑暗里看他。
周岭泉倚着门,也看她那小小的一团影子。
房间里未开灯,两人都不说话,沉默掷地有声。
起了风,岑寂的夜,远处流光溢彩的迷你都市,看起来不过是一张小小的网,网住里头的男男女女。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