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电影里的几首歌除了销量暴增之外,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歌曲下方的评论区了。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年》热销榜才第四,在热度榜能排第二的原因,热度榜是由歌曲销量、歌曲评论数和评论质量、分享次数等各项数据综合评定的。

在此之前,所有人都觉得这场大战的最大赢家肯定是星泽。

富天的两首新歌因为首映礼提前发布,被消耗了不少的销量;天睿的歌肯定不差,但由于临时改档期提前发布,在宣发上也比不过星泽。

但结果,似乎和很多人的预料完全不一样。

最让人意外的不是程雪,而是张子明这个连三线都算不上的小透明歌手。

这个热销榜第四的含金量实在太高了,看看排在他前面可都是天王天后,不少二线歌手都被踩在了身下。

凭什么啊?

《那些年》这架势,不知道的以为张子明是个一线歌手呢。

某个业内资深音乐制作人在微客发文,感慨道:“什么叫教科书级的曲爹带飞啊?看看《那些年》吧,这就是为什么作曲在业内地位崇高的原因!”

没错,这就是曲爹带飞。

虽说电影大火在这中间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不能否认,歌曲的优秀才是这首歌最终爆发的核心原因。

这一点,圈内人士都看得很清楚。

实力强悍的作曲人就是有这样的能力。

近几个月火爆的歌曲,都绕不开一个名字:耳东。

又是耳东,还是耳东,总是耳东!

一个月一首好歌。

这真是一个新人?

八月份刚过了一半,御三家的二打一之战就已经胜负已分。

吃瓜的业内人士以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收尾了时候,星泽和天睿打起来了!

《后来》榜首的位置无可撼动,第四名的《那些年》和二三名的差距肉眼可见。

按理说这两家不应该继续花这么多钱全网宣发了,在排名几乎已成定势的情况下,开源节流才是明智之选。

星泽娱乐确实是这么想的,没曾想天睿文化翻脸不认人,不仅没停止,反而加大了投入。

蔡雨溪和陈黎明都是当下最顶级的歌手,这次出的单曲都是由公司的金牌作曲人量身打造的。

歌曲质量差不多,演唱的歌手几乎没有差距,那就是拼宣传力度了。

天睿突然来这么一手,销量差距不大的两首歌瞬间排名互换,天睿的排名来到第二。

“皮总,这一招实在是高!”

“虽然这次没能成功狙击富天,但是我们好歹是第二,星泽才是最大的输家。”

“......”

天睿文化的会议室里,一群人正在开会,脸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