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段晓棠参照李君璞的时间线,“三到五年。”

吴岭早已看穿,这是别人做事的速度,段晓棠属于逼一逼能赶出东西来的人,“每三个月交一篇上来。”

从三年变成三个月,都不叫腰斩了。但对习惯快节奏的段晓棠而言,尚且充裕。面上装出勉强的样子,“属下遵命!”

吴岭简单翻过一遍,没发现大问题,“若照此练兵需注意何处?”

段晓棠老实应答:“花钱,”这个话题绝不是吴岭会喜欢的,“军士吃饱吃好,身体养好是训练的前提,否则只会自毁长城。”

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钱的问题。

段晓棠离开之后,吴岭召来吴越,将稿件交给他,“如何?”

吴越一看行文格式和内容,知道是段晓棠交上来的。“确是左厢军训练之法。”

吴越常驻右武卫,即使不和左厢军一起训练,但路过大校场时见过无数次,往日有些摸不着头脑的项目,如今一一罗列在上。

吴越心中盘算一番,“父王,不若寻几位资深的将军再看看。”一来透透风出去,二来看看其中有没有暗藏的“玄机”。

段晓棠在练兵一道上的确有天赋,可她不是大吴将门出身,想法异于常人。

不是说段晓棠藏私,她教人恨不得倾囊相授。而是路子一旦走歪,左厢军其他人眼界见识、话语权都不如她,未必能发现修正。

比如当初的大断头阵,比如左厢军在关中花超的伙食费……往事不堪回首。

段晓棠的“毛病”父子两心知肚明,吴岭召来亲卫,“让韩腾、范成达来一趟。”

一个右武卫大将军,左厢军真正的统帅,一个是范成明的亲兄长,他俩是对新练兵之法了解最多,接受度也最高的人。

半个时辰后,左右两卫大将军前后脚进了南衙。

吴岭将报告拆成两份,“这是段晓棠呈上的练兵之法,目前只有队列和体能两部分,你俩先看看。”

写的浅显易懂,对韩范两位大将军而言,阅读全无障碍。只要不停下来思考,一刻钟多一点,就能全部看完。

上头的东西,都是段晓棠经过半年多实践得来的,绝不会再出现大断头阵之类的乌龙。

让范成达来评价:范成明照着学,都能练兵。

唯有一点让范成达很是迟疑,“段二,花钱如流水。”自己都没混到穿金丝软甲的地步。

练兵的前提是军士身体素质有保障,范成达比其他人更清楚,范成明胜利归来,一文钱没给家里拿回来。

左厢军所有缴获归公,在座之人心知肚明。用战利养兵,当然是最合适的办法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