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方卓微微一笑,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道:“大家的意见我都听到了,价格问题确实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我保证,新的进菜渠道会带来更合理的价格,让大家有更多的利润空间。”

“你说得好听,具体价格多少,你能不能给个准?”

方卓笑了笑,说道:“这样吧,咱们也不争具体价格,你们买菜的品种,卖了多少,每天都上报过来。每一个礼拜为一个周期。进菜价格毛利我给你们保证在6%左右。”

蔬菜的价格整个行业的利润在15%到40%。这些个利润,主要是菜农,渠道,加摊贩三者来分。因为镇上离农村近,运输渠道简单,综合利润只达到了21%。

方卓调查过,一块钱的菜能卖到一块二毛一。这个利润分摊给三者,其实是不怎么赚钱的,这个行业占用人力太多了,参与者太多,每个人分到的自然就少了。

21%的利润,之前沈华经营的时候,就占了15%到16%,这些摊主们拿4%左右,最吃亏的,还是种菜的。

渠道当然是大头,但吃掉了六七成,确实是吃相难看。过犹不及,如果渠道中利益分配不均,市场需求不变的话,渠道就容易内斗。

方卓的打算很简单,五三二分成,将渠道原有的两成利润拿出来,均摊到摊主和菜农身上。菜价便宜,镇上的需求就会迅速起来。大家也就愿意来买菜,虽然利润少了一些,但市场起来了,赚钱就会变得简单。

市场消费力原本有一万,但因为价格高,消费力只能到一千。哪怕你占了15%的利润,你也只能赚个150。

若是让出利润,只拿10%,菜价明显下降,消费力被释放到五千,那么10%的利润也会有500块,远远高于占比较多时期赚的钱。

这些道理,这个年代很少有人看得明白。方卓说着,拿出一份账单,说道:“各位摊主,每天的营收报上来,如果综合达不到6%的,进货价可以降低,也就是卖一块钱,赚不到六分的,亏的那部分,我们来补。”

“这么好?怕不是拿我们寻开心啊?”

“虚报账目,或者是恶意降价的行为,我们不提倡,别以为我发现不了。我们会根据进货的价格来确定每天的参考价格,你们可以在参考价格上来定价。让菜价变得更合理,也让利润变得更稳定。”方卓说道。

站在身后的沈华依稀听出一些门道来了,从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