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红泥沟高岭土矿上,一台挖掘机正在挖着土,挖出来的土,堆成一座小山。

远处的山坡上,一片一片的庄稼出了苗,几座塑料大棚,鼓着半圆的顶,像一座座战士的营房。

这些地被划分成一畦一畦的,从半分到二分不等,每一畦代表着一户人家。

地里种的都是本地人常吃的蔬菜,茄子、西红柿、青椒、尖椒、黄瓜、豆角、甘蓝、小白菜、蜜瓜等,都是不用农药和化肥的纯绿色蔬菜。

大棚里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只是托管价格要略高一些。

今天是周日,来了一些“地主”(赵小禹对客户的称呼),带着孩子,在地里劳作。

孩子们的农具都是特制的,小小的,也不锋利,更像是玩具。

农田的不远处,是猪舍。

猪舍就显得比较冷清了,主家最多来看一眼,就离开了。

不过,猪崽子们跑得很欢,全然不知道他们只能享年一到两岁。

下面是水库,几个山沟的豁口处筑了混凝土坝,一根碗口粗的管子,从地里伸出来,往水库里注着水。

水库的前面是农庄,一个四五亩大的四合院,正房略高一些,是起脊顶;东西房和南房是平顶,做了些镂空的造型。

正房没有门牌,是办公和赵小禹的家人住的地方。

东西房是客房,用定东市各县名命名,比如黄水、双家等。

南房挂着一个大招牌,写着“咱们家大食堂”。

如果走进四合院,就会发现,正房的中间有个门洞,从门洞进去,里面是个小小的庭院,花花草草中间,簇拥着一幢南方复古风格的小二楼。

白斌和吴小异把整个农庄参观完,进了四合院,进了后面的那个小庭院,却进不了小二楼,因为上着锁。

透过擦得透亮的玻璃,看到里面的陈设古朴精致。

吴小异说:“这一定是小舅给许主任盖的,他们好浪漫啊!”

白斌说:“是啊,真希望吃到他们的喜糖。”

吴小异嘻嘻一笑:“你这么年轻,应该能吃到。”

白斌屈起手指,在吴小异的额头上弹了一下,吴小异叫了一声:“肺!”

这是方言,有知道意思的大大们解释一下。

两人又去了南房大食堂,坐下来,白斌让服务员炖了十斤羊肉。

他来之前给赵小禹打过电话,确定他们是六个人,加上他和吴小异,是八个人,本地人吃炖羊肉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人头一斤。

前面说过,白斌开了一家羊绒衫网店,自己的品牌,由一家小工厂代生产。

做了两年,挣到一些钱,网店的等级也在提高,销量日渐增大,他就想自己开个工厂,一来可以多挣些钱,二来可以生产更多的品种,自由度更高一些。

这段时间,白斌和赵小禹商量,他想向赵小禹买块地,盖个小车间,这样一次性投资,省得出房租。

毕竟这里偏远,地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