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诗歌精选集,收录有朱自清最具代表性的散文杰作《背影》《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以及难得一见的诗歌名篇《毁灭》《不足之感》等,让你一次收藏一个最完整的朱自清。
612人
阅读过
17.5万字
完结
恒昔时梦
· 评论文集
梁启超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从一个人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四十年,这样的人物无论如何都应该被重视和铭记。 《李鸿章传》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镇压太平天国,创办洋务运动使其声望达到顶点,再到甲午战争撞碎其强国梦,迅速由盛而衰,最后只能周旋于列强的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悲壮一生。 甲午年洋务运动的破产,让人感到“以一人而敌一国”的无望与悲恸,梁启超也由此发出“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叹。 梁启超把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加富尔、伊藤博文等人做了比较,指出李鸿章是怀着忍辱负重、死而后已之心为清政府“修修补补”的,只不过他缺少长远的政治眼光,不懂得为后世立百年计。 李鸿章不懂得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国民的地位、国民在现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因此在国际竞争中处处落于下风。处处受制。总之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
· 评论文集
这个作者很懒
· 评论文集
什么是哲学?是对世界根本问题的解析,这个世界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呢?是私欲,这个是大多数哲学家都普遍公认的。老子提出的办法是“知足寡欲”,来对抗这个私欲,这就是道家思想的源泉,提倡清静,顺其自然。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就是克制私欲,让行为满足礼法的要求,终身希望恢复周礼。几乎所有的哲学都是在提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解决方案。什么是“二元哲学”,就是把世间的问题分为“利己和利他”,从而构建了完整的哲学体系,参看拙作《道善文化》,和孔子、老子不同,二元哲学是把方案定义为人类逐步建立“利他型社会”,建立利他规则是根本的办法,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超越了孔子和老子的学说。
· 评论文集
本书收作者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三二年的散文二十四篇。这些散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他的散文与小说一样,字里行间感觉到淡淡的忧伤,感受到一种悲凉甚至令人窒息的心情。作家的写作风格与自身的身世命运以及受此潜移默化影响的性格情趣有着密切的联系,郁达夫是一个忧国忧民又无可奈何的悲情作家,受此影响他的作品就带有忧伤感。
· 评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