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乾下坤上,地气上升乾气下降。

全卦的意思:象征通达,这时弱小者离去,强大者到来,吉祥,亨通。拔起了一把茅草,它们的根连在一起,真是物以类聚,所以找到它时要以其种类而识别,往前进是吉祥的。有包容大川似的宽广胸怀,可以徒步涉过大河急流,礼贤下士,对起远方的贤德之人也不移弃,不结成小集团,不结党营私,能够辅佐公正有道德的君主。没有平地不变为陡坡的,没有只出去不回来的,处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守正道就没有灾害,不要怕不能取信于人,安心享用自己的俸禄是很有福分的。象飞鸟连翩下降,虚怀若谷,这样与邻居相处,不互相戒备,彼此以诚相见,讲求信用。商代帝王帝乙嫁出自己的女儿,因此得到了福分,是十分吉祥的事。城墙倒塌在久已干凅的护城壕沟里,这时决不可进行战争,应减少繁琐的政令,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土崩瓦解的局面。

认识体会

若行好运运气红,犹如大海一条龙。今朝得势时运转,一步登高上天庭。卦象这时都不错,就是泥鳅也成龙。谋望做事皆如意,好比凤凰落梧桐。这时还要多注意,泰极否来运气底。一切早早准备好,这样才能把凶避。运好时,就好比汽车加满油,电瓶满负荷无忧无虑尽情地开了。人生在世历经沧桑,把握命运犹如红线串珠,穿的多少代表你的能量。奇珍异宝以命而得。财旺你则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官旺稳扎稳打步步高升威名远扬。会穿平民百姓也会变成摇钱树聚宝盆,百害不侵,荣华富贵享不尽。

预测占卜:

预测家宅:家宅有益或得财之喜。

事业运势:

具有谦让和柔顺的良好美德,反应敏捷,胸怀宽广。在社会上有好的名声,贵人提拔如登云梯,很容易在社会上有所成就。

求取功名:

不谋而成,能够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适应时代的变化,符合时代要求,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婚姻感情:

婚姻有成,有三心二意的倾向,须谨慎小心,具有理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生意求财:

求才有望,生意兴隆,要洞察市场行情,精益求精,作出合理的判断,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否则求财困难。

出行办事:

亨通顺利,财气旺,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为人谋略:

交际广泛,有开拓精神。性格开朗,大方而慷慨,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顺水推舟,见风使舵。与任何人交往都能成为知己,不会树敌。所以贵人很多,万事如意。各项事业都能独当一面成功。但谨防笑面虎,为自己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预测疾病:疾病即安,尽可放心。

预测失物:失物可寻。

预测行人:行人即归。

预测官讼:官讼有理有得。谨防耗费钱财。

卦例一

晋公子重耳,因太子申事件遭了难,就出外逃亡。秦穆公接纳了晋公子重耳,并表示愿意帮助他重返晋国。国家发生了变化,晋公子要回国。晋公子接见了迎接他的人董因,晋公子重耳问道:“我这次能回去吗?”迎接他的人董因说:“我给你占一卦吧!”就占了一卦得泰卦,迎接他的人董因说:“这一卦是天地相配得当,天在下面要升到上面去。地在上面要降下面来,这是说失去小的,得到大的,这是肯定能成功。”结果也与占的卦中所说的一样,他结束了逃亡生涯回到了晋国。

卦例二、李峤一生三度拜相

唐朝有一个宰相叫李峤。他早年丧父,家中兄弟有五人,都不过三十就死去了,和母亲相依为命。李峤母亲看着他一天天的长大,越来越担心,唯恐他早年夭折。当时,有一个很有名的相士叫袁天纲,李母特地请他过来给李峤看相。袁天纲看了就说:“李峤神清气朗,有才气,只恐寿不永。”李母心头镇恐,因为当时李峤已经有一定才名了,日日望子成龙呢,如果这个儿子还有什么三长两短的,那该怎么办?

李母强烈要求袁天纲仔细再看看,袁说:“命该如此,这是定数啊!”李母还是不甘心,把袁天纲留在家里,让其为孩子再看看,晚上还安排他和李峤一起睡觉。那一夜,李峤迟迟不睡,袁天纲耐不住,就先睡了。等他醒来的时候,看到李峤躺在一边,似死去了一样,袁把手放在其鼻孔处,发现已经没有呼吸。于是大惊,但是他觉得李峤并没有真的死去,观察了好久才发现他是用耳孔呼吸的!于是,他奔告李母:“你儿子必定大贵,还长寿。他用耳朵呼吸,是叫龟息,这种命大贵却不富有。”

后来,李峤在武后、中宗时期当上了宰相。那时候,皇帝也经常到李峤的相府去,看到李峤家贫,家里的蚊帐还破旧之极致,于是感叹说:“国家宰相都这样,有失国体啊!”于是,赐给了李峤一副御用的绣罗帐。当晚,李峤躺于罗帐中,久不能眠,次日一早,便生病了。于是跟皇上说:“小时候,相士说我贵而贫困,不能奢华,所以你赐的华帐,我命当不起啊。”皇帝听后,叹息不止。

李峤一生,三度拜相,并以诗闻名于天下,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死于七十岁。盲师一卦,二十年后竟无差。

事例

草船借箭

(泰:小往大来,吉,亨。意思是:全卦的意思:象征通达,这时弱小者离去,强大者到来,吉祥,亨通。)

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干,一直想找个机会报复他。

一天他找借十万支箭为借口为难诸葛亮,其实他是存心想陷害诸葛亮。结果诸葛亮就答应了,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你家都督知道,否则就不灵了。”鲁肃信以为真,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

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诸葛亮借箭成功,并如期交箭,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啊!

诸葛亮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意思是,有包容大川似的胸怀,可以徒步涉过大河急流,礼贤下士,对起远方的贤德之人也不移弃,不结成小集团,不结党营私,能够辅佐公正有道德的君主。)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生于公元181年,他三岁丧母,五岁丧父,之后由叔叔诸葛玄抚养。15岁那年,叔父诸葛玄带诸葛亮来到豫章以避战乱。哥哥诸葛谨留守家中,后于200年南下投靠孙权。但不幸的是,诸葛玄在两年后就病逝了,17岁的诸葛亮担起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在襄阳城西20里的隆中山里盖了几间茅屋,“躬耕于南阳”十载。10年之中,他躬耕苦读。逐渐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成长为一个能综观天下时事的俊杰,随时准备辅佐明君,治国安邦。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出山。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诸葛亮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公元208年。曹操趁刘表病重,荆州内乱之际,发兵30万南下,“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夺取了荆州。刘备无所依附,只好让出荆州,退往江陵。208年10月,孙、刘联军在赤壁采用火攻,大败曹操。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很快占据的荆、益两州,在汉中立稳了脚跟。

公元222年,刘备不听诸葛亮劝告,执意要攻打东吴。败退后,不久便在永安辞世,17岁的刘禅即位。刘禅听从父命,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委以重任,主理政事。227年,诸葛亮认为北伐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统帅三军征伐魏国,恢复汉室。

第一次北伐失败后,诸葛亮并没有灰心,他回到汉中后,总结经验,痛斩马谡,重新调整军队。之后,诸葛亮又先后率兵5次伐魏,但均未成功。234年,54岁的诸葛亮因日夜操劳,积劳成疾,在与魏将司马懿对峙渭南时,病倒在五丈原军中,临终遗命撤军。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