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泽下乾上,是天下有泽之表象。

全卦的意思:象征小心行动,跟在老虎尾巴后面走路老虎却没有回头咬人,当然亨通顺利。心地纯朴品行端正,处处小心行事,那么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没有灾祸。小心行走在平坦宽广的大道上,幽居的人闲逸恬静的生活,结果是吉祥的。眼睛快要瞎了,但勉强看到一点点,腿跛了,但勉强能走几步,不小心踩在老虎尾巴上,老回头就咬人,凶险,勇敢的武士要竭力为君主效劳。跟在老虎尾巴后面走路,感到恐惧害怕,但谨慎小心,终于得到吉祥。刚毅并善于作出决断,小心行动,要提防危险。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详细擦看一下吉凶祸福,转身来顺应阴柔之道这是吉祥的。

认识体会

此卦应该心存忧,伴君跟在老虎后。艰苦奋斗为出头,几经风霜慎行走。等到运转喜悠悠,好来好去又好收。门前红灯高高挂,一切烦恼从此休。万般通达皆如意,抱虎睡觉可有忧。品行端正免灾祸,提放危险度春秋。虚怀若谷讲信用,进退自如不用愁。

做人几点要牢记:

见了高位你别争,见了金钱别眼红。见了财务你别贪,见了工程你别拦。见了美女你别抱,请客送礼你别要。见了困难留自己,见了光荣让荣誉。小题大做非好汉,莫道群众好欺骗。见了酒店你别馋,心为百姓解疑难。不是你的你别争,可别害个红眼病。现在啥都很方便,天高不会皇帝远。

预测占卜:

预测家宅:家宅安稳。

事业运势:

刚开始不是很顺利,后则称心如意,如伴虎之象,可想而知。心理受到压抑,提心吊胆。务必谨慎小心,应对当前的局势,不要过于冒险,否则成功失败只在瞬息之间。由于自己的艰苦奋斗而获得成功,成功之后须防微杜渐,居安思危,稳定中求发展。

求取功名:

要具有水滴穿石精神,刀锋需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胜不骄败不馁,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就可以心满意足,大功告成取得成功。

婚姻感情:

婚姻吉利,可相互了解,应门当户对,方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可和睦相处,若贫富差距大,可能婚姻不稳有婚变。

生意求财:

顺心顺意,要遵纪守法,不可因小失大,观察行情,抓好机遇以求两全其美。

出行办事:

出行顺快,亦可出行,出行谋事不可冒险投机。时机不成熟可择吉而行。

为人谋略:

虽然对自己要求很高,常有激烈竞争引起别人的嫉妒与反感,受小人说三道四,须谨慎小心,时刻警惕不利的因素发生。要慎重处理,不可意气用事,化敌为友,定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这样就可以水到渠成,达到理想的效果。

预测疾病:疾病易安。

预测失物:物不失也。贼必有制公安办案有力。

预测行人:行人办完事,不日即归。

预测官讼:必有和合之意。有耗费钱财之象。

卦例

一个村里选村长,一位村民他相当。最后找到算命先生,谦虚地问:“你看我是否可以竞选?”算命先生起了一卦,履卦。算命先生分析说:“此卦一阴五阳,下中可有离,离为光明、为火。上中可为巽,巽为风、为木生火之象。从总的来看,其位不当,只能当上副的。因履卦中有,小心行动跟在老虎尾巴后面。从卦中看选举的结果,村内只选出你一个副村长就不在选了。但你选上以后,要稳重做事,卦中有烧底火现象,千万不要听小人言,其结果是很危险的。”

最后果然验证,他真的当上副的,根据实际情况,不再选正的。当上以后,有人多次找他,跑到他家说没有正的你就是正的。他思想有些动摇,就问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说:“我说这话你要牢记,别听小人暗来欺,千方百计捉弄你。当面对你说好话,你上房来他抽梯。不要听他们说,你要真的听他们说,大祸就临身了。你会身落陷坑不堪言,前进后退两为难。谋望不随自己便,才知受到小人骗。只有坚守正道,必有好的结果。”他很听话,一切服从上级领导,听从支书的安排,没有产生不愉快的矛盾。安安稳稳干一任,受到群总的好评。

事例

刘伯温功成名退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意思是: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详细擦看一下吉凶祸福,转身来顺应阴柔之道这是吉祥的。)

为朱元璋平天下,治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伯温在功成之后,多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其原因亦是主动与被动两种因素相撞促成的结果。洪武三年朱元璋授予刘伯温弘文馆学士,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诚意伯。

刘伯温为了免遭朝廷官场斗争的不测之祸,随即上书明太祖,要求辞仕过隐居生活。原因有二:一是青少年立下的报国志得以实现,位至开国功臣之列。二是他生就这豪爽刚正、嫉恶如仇的思想性格,在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时曾得罪过不少人,像宰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就是对明太祖朱元璋,他也常常直谏不讳。因此,他想尽早从官场的旋涡中抽出身来,激流勇退。

洪武四年二月,刘伯温回到浙江,到青田南田山(今浙江省文成县)故里,在乡间每日读书吟诗,饮酒奔棋,谢绝同一切官府来往,静心修养,乐哉快哉。说刘伯温上书请求辞职含有被迫原因,还可以从他后来被朱元璋剥夺俸禄一事加以佐证。

公元1373年,胡惟庸当上了亟相,他对刘伯温曾经在明太祖面前不同意自己担任丞相一事,怀恨在心,故诬陷刘伯温在故里谋占有王气之地为自己墓地,图谋不轨。朱元璋因疑心极重,遂于第二年下旨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刘伯温被迫忍气吞声进京说明真情,不想在京积忧成疾,公元1375年3月他重病不起,被送回乡里,一月后逝世。

如果刘伯温在朱元璋登基称帝的前夕,不待封官列侯即隐退故里或山中寺院,恐怕也不至于后来遭到剥夺俸禄的冤屈。由此看来,功成名就以后急流勇退宜早不宜迟,否则,虽辞职也难保全终身。

范蠡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意思是: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详细擦看一下吉凶祸福,转身来顺应阴柔之道这是吉祥的。)

范蠡(lǐ)(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学者和经济学家。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著《范蠡》二篇,今佚。

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灭吴之后,勾践封范蠡为上将军,范蠡给勾践上书说:我听说主忧臣劳、主辱臣死。当年大王受辱于会稽,我之所以没死,只是为了今日。现在是我该为会稽之辱死的时候了。勾践对他说:我刚要把越国分一部分给你来酬答你的功劳,你如果不服从,我就杀了你。范蠡知道是急流勇退的时候了,他喟然叹息说:我从计然那里学到的本领,已经让越国富强了,我还是回我自己的家上吧。于是在一个深夜,范蠡携带金银细软、带领家属和手下,驾一叶扁舟泛于江湖,开始了经商致富之路。后来,他辗转来到齐国。范蠡跳出是非之地,又想到风雨同舟的同僚文种曾有知遇之恩,遂投书一封,劝说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富贵,你为何还不离去?”文种看到书信后,便称病不上朝。后来有人诬告文种要造反,勾践便赐剑一把,令其引颈自杀。勾践赐死的命令也堪称经典,他给文种下令说:当年你献给我七条计策,我只用了三条便灭掉了强吴,还有四条在你那里,你到地下我先王那里去试试那四条吧。文种便自杀了。

范蠡在齐,改姓换名,亲自率领儿子们耕作于海边,齐心合力,同治产业。由于经营有方,没有多久,产业竟然达数千万钱。齐国人听说范蠡的贤明,要请他作齐相。范蠡却喟然叹道:”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这都是布衣百姓能达到的极致了;久受尊名,终不是什么好事!“于是,他把家财都分给亲友乡邻,只带着最值钱的珠宝,从小道离开了齐国,来到了陶,变易姓名为陶朱公。由于陶的地理位置很好,往来贸易非常发达,范蠡便做起了买卖,没有几年,又置下了千金的产业。天下人都称赞陶朱公是最会作买卖的人。

由于范蠡的出色智慧造就了春秋晚期吴越争霸的传奇色彩,而范蠡本人也凭借自己的才能,适度掌握着进退之间的步伐,后人曾经有评论说:“文种善图始,范蠡能虑终”,相比起来,文种的结局就有些悲凄,如此更显示出范蠡的迷人智慧之光。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齐宣王建宫室

(九十三,履虎尾,愬愬终吉。意思是,跟在老虎尾巴后面走路,感到恐惧害怕,但谨慎小心,终于得到吉祥。)

这件事告诉我们,敢于劝谏的忠臣,也应该从适当的方法进谏,也应该顺势以谏,不可不谨慎,这是成败的根本啊。

齐宣王修建大宫室,规模之大超过了百亩,堂上设置了三百个门。凭齐国这么大,修建了三年都没有完成。臣子们没有敢劝谏的。春居向宣王问道:“楚王抛弃了先王的礼乐,因而音乐变得轻浮了,请问楚国能算是有贤明的君主吗?”宣王说:“没有贤明君主。”春居说:“所谓的贤臣有数以千计却没有人敢劝谏,请问楚国能算是有贤臣吗?”宣王说:“没有贤明的臣子。”春居说:“如今您修建大宫室,它规模之大超过了一百亩,堂上高设着三百个门。拿齐国这么大,修建了三年却不能完成。臣子们却没有人敢劝谏,请问您算是有贤臣吗?”宣王说:“没有贤臣。”春居说:“请允许我离去吧。”就快步走出去。宣王说:“春子、春子回!为什么这么晚才劝谏我呢?我立即停止它。”赶紧召来记事的官员说:“写上:‘我不贤德,喜好修建大宫室,春居阻止了我。’”对于劝谏不可不认真考虑。不敢劝谏的人不是不想劝谏。春居想要做的跟别人相同,而他采用的劝谏的方式跟别人不同。宣王没有春居,差点儿被天下人所讥笑。由此说来,亡国的君主大都像宣王一样,然而他们的祸患在于没有像春居一样的臣子。所以,敢于劝谏的忠臣,也应该从适当的方法进谏,也应该顺势加以劝谏,不可不谨慎,这是成败的根本啊!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