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震下乾上,好比在天的下面有雷在运行之象。

全卦的意思:象征不妄动妄求,极为亨通顺利,利于坚守正道。然而,如果不能坚守正道的话就回发生祸殃,因而也就不利于前去行事了。只要不妄动妄求的话,那么前去行事就一定获得吉祥。不在刚开始耕作时就期望立即获得丰收,不在荒地刚开垦一年时就期望它立即变成良田,能够这样,才是不妄动妄求,因而利于前去行事。无缘无故而遭受灾祸,好比有人把一头牛栓在村边的道路旁,路过的人顺手把牛牵走,同村的人却被怀疑为偷牛的人而蒙受不白之冤。能够坚守正道,所以没有灾祸。不妄动妄求却身染疾病,这种疾病不需用药医治,它会不用治疗便自行消除。虽然不妄动妄求,但是,任然不宜于行动,如果勉强地行动。就会遭受祸殃,得不到一点好处。

认识体会

鸟入牢笼不自由,时运不济难出头。谋财求望空瞎想,是进是退犯忧愁。败翎鹦鹉不如鸡,老虎下山狗都欺。马瘦毛长不显肥,人若贫穷语言低。坚持下去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胜利一种是失败。胜利是对问题的周密观察和详细分析,认真思考,加上正确的判断和美好的天时地利。失败是观察发生错觉,分析单一,判断有误,人不拥护,聪明变愚。

预测占卜:

预测家宅:家宅不吉。

事业运势:

暂时不宜,你做事积极主动,开诚布公,实实在在,实事求是,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因有时性情急躁,发生不必要的失误。应积极主动克服急躁情绪,一步一个脚印,事业定能成功。

求取功名:

有付出就有收获,只要勤奋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抓住机遇,必将成功。

婚姻感情:

且不可草率行事,唯我独尊,谨防再婚,应互敬互爱,相互了解,和睦相处,达到最终目的。

生意求财:

由于自己的性格须要在干中学,经验大师学问,经过探索努力,定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必定成功。

出行办事:

不能异想天开,心存邪念,实事求是,方可出行。否则极为不利。

为人谋略:

工作大胆,积极向上,事业心强,但考虑欠周,有始无终,有时后果不太理想。应戒骄戒躁,凡事多长一个心眼。要勤学苦练,发愤图强,克服私心杂念,专心致志,安守本分,不可异想天开,等待时机,一展宏图,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预测疾病:疾病见效不明。

预测失物:失物不可寻也。

预测行人:路途不通,行人未归。

预测官讼:官讼不利,官司打到中级法院以上。

卦例

唐代李冗《独异志》里记载:盲人葫芦生精通易经占卜。刘辟刚刚考中科举后,就找到葫芦生算卦,预测将来的官位如何。葫芦生起了一卦,名叫"无妄之随"。推断说:"从今天起至二十年后,你的官位在西南方。最后会不得好死。"

不久,刘辟跟随卫灵公来到西南的四川,在那里他担任朝廷和高级官员,并决心向上迈进。二十年后,卫灵公因病去世。刘辟呼吁皇帝取代卫灵公。皇帝拒绝了。刘辟伪装成一个普通人,骑着马去找葫芦,并要求计算他的未来。葫芦生来就有卦,并被赋予“无错追随”。然后他说,“二十年前我为一个人计算了一个卦。六芒星的名字是“不出意外”。今天我有同样的卦。你是二十年前为我计算卦的人吗?”刘辟一再声称确实如此。葫芦生说:“如果你是那个曾经报复我的人,那么灾难马上就会降临到你头上。”

入朝占卦无妄

周文王姬昌(周朝开国君主),约前1152年―约前1056年,岐周(今陕西岐山县)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古公亶父即姬亶)之孙,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之父。原为商朝的诸侯,封西伯侯。能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入朝事商纣王时占此卦。结果被商纣王无事加罪,囚于牢中。

事例

武则天

(初九,无妄,往吉。意思是:只要不妄动妄求的话,那么前去行事就一定获得吉祥。)

李世民晚年的时候,就听说有女人将大唐灭亡,并且童谣到处传唱。他的一个功臣曾经预言武则天将登上皇位,要李世民将武则天除掉。但当时李世民非常宠爱武则天,于是以诋毁皇妃的罪名,将那个功臣杀害了。后来李世民越来越恐惧武则天的强势,其在智谋以及能力方面几乎超过所有的男人。非但性格软弱的李治不是这个女人的对手,就是连老谋深算的长孙无忌都难以与武则天相抗衡。

有天,李世民想要武则天训练一匹烈马。武则天说,驯良这匹马,首先要用鞭子,如果不听话就鞭打它,其次用匕首,如果在不听话,就割断他的喉咙。李世民听到之后,大为震惊,一个女人心如此的狠,这是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见过堆积如山死人的李世民,听了武则天的话,背上也有一丝丝凉意。世民在临终之前,意识到武则天可能对于大唐将来不利。虽然唐朝没有殉葬制度,但是他希望在他临死之前除掉武则天。他对于武则天说,自己晚年一直宠爱她,他死后她应该怎么办。

皇帝在临终之前说这句话,就是希望自己妃子为他殉葬。武则天当然明白李世民的用意,但是她不想死。于是武则天跪下来,说陛下走后,自己就选择出家,一辈子为大唐祈福。李世民听了非常感动,再说武则天已经出家了,也不会对大唐带来什么危害。所以李世民就放过了武则天。但是他的儿子不争气,后来李治与出家为尼的武则天相遇,两人旧情复燃。李治冲破了种种障碍,将武则天接回而王皇后虽然出生名门世家,但是李治不喜欢她,且王皇后不会生育,善于权谋的武则天知道废除王皇后只是时间的问题。那么在王皇后被废除之后,是不是就由自己当皇后呢。未必,因为萧淑妃有儿子,而且地位仅次于皇后。武则天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不惜牺牲自己的女儿,够狠。武则天在登上皇后之位,仍然不满足。她首先铲除李世民老臣褚遂良等人,接着打击李唐皇族,再一步步的将李治架空,独揽大权。在李治被气死之后,武则天连续废除自己的儿子,最终在酷吏的帮助下登上皇位。李世民的担心最终还是发生了。

武则天称帝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凡能“治理国家”、“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比如,中唐名将郭子仪,就是“自武举异等出”。这样,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始终有一批“文似仁杰”,“武类休武”的能臣干将为其效命,有力地维护着武周的政权。

柳下惠坐怀不乱

(九四,可贞,无咎。意思是:能够坚守正道,所以没有灾祸。)

古时候的展沟西面有一片茂密的柳林,有一个深秋的夜晚,柳下惠路过柳林时,忽遇倾盆大雨。他急忙躲到一个破庙里避雨。恰在这时,一年轻女子也到此避雨,与他相对而坐。半夜时分,年轻女子被冻醒,便起身央求坐到柳下惠怀中,以温身驱寒。

柳下惠急忙推辞:“万万使不得,荒郊野外,孤男寡女处在一起本已不妥,你若再坐我怀,更是有伤风化。”女子道:“世人都知大夫圣贤,品德高尚,小女子虽坐在怀中,大人只要不生邪念,又有何妨?我若因寒冷病倒,家中老母便无人服侍,你救我就是救了我母女二人。”

柳下惠再无推托之词,只好让女子坐到自己怀中。如注暴雨,一夜未停。柳下惠怀抱女子,闭目塞听,丝纹不动,漫漫长夜竟不知温香在怀。天明,雨过天睛,得恩于柳下惠的女子不胜感激地说:“人言展大夫是正人君子,果然名不虚传。”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