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接受了于观心的提议,但高雪彬还是再次和寄宿在构成力场或者说暂留于高雪彬流连之地的卡戎求证。
“这是真的吗?卡戎。”
“我只能判断那个叫于观心的人刚才的言行中没有谎言的成分,但我不是很了解人类世界,我无法判断她所描述的可能性有没有变为现实的机会。”
“那我可不可以把家人接到图书馆之类的地方去。”
“恐怕不行,我们可以涉足的那位大人的国度中,遍布着防御措施,它们只是不会攻击有信标的人。其次天阶一的使徒们皆有在幽界要镇守的世界,他们的职责也不允许让任何生命在没有那位大人许可的情况下通行,而且他们中的一些对他者有很强的敌意,你恐怕无法从他们的力量下保护任何事物。”
“那灾厄星他们就没有家人吗?”
“他们已经自发的和他们的过去断缘,对于现世大多了无牵挂。灾厄星为首的一众使徒或是对现世有所留恋,或是无法融入上层。故没有留在那位大人的国度,但他们仍可以随时随地的前往。”
对啊,高雪彬一度忘记了,虽然都有信标,但自己和灾厄星、北极星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高雪彬不知道他们的所求故没法同路。现在,她只有靠自己努力了。巨大的威胁对于个人总是那么的不真实,但它们若是真的到来,仅仅是一个角落的一粒沙就可以碾死高雪彬和她的所爱。
高雪彬害怕陷入幻想的焦虑,但不会蒙蔽自我。她仔细想了下近期所获的信息来源。首先是寄宿在自己构成力中的卡戎,然后是灾厄星一众,还有于观心,最后就是图书馆的岁饥。据卡戎所说,以信标的契的使徒们大致分了三个团体,岁饥并不和灾厄星一众人有密切交往,所以高雪彬觉得他那里一定有其他途径没有的信息。
高雪彬之所以会和于观心继续交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和自己一样,某种程度上都是“正常世界”的人。高雪彬需要有这种特性的交际,不论是基于理性还是情感。
女孩隔天便开始了全力的积攒积分。学习之余的时间,她前往遗忘边界开采卡西米尔晶体。在卡戎的帮助下,她学会了自如的进出自己构成力内部的流连之地,精神进入幽界不再需要设备和药物的辅助。甚至是身体也可以自如的前往。
虽然特地去图书馆找了构造分类学的书籍,但已高雪彬目前的实力仅能看懂浅层的书。构造可以分为现实构造、超现实构造、幻想构造、超限构造,目前高雪彬只接触了前三种。但在异常事业部过去的所学中将超现实构造和幻想构造统称为超现实构造,因为几乎所有的学员都还停留在现实构造的阶段。
仿照现实物体的构造即是现实构造。对现实构造进行属性改造后就是超现实构造,比如不改变质量的情况下减少惯性或是不改变形态的情况下移动重心。而幻想构造则是功能不取决于现实结构的构造,它们可以达成物理量代换上的虚数解效果。
而超限构造描述了两种构造,主要特征是脱离了构造者的构成力支持,其自身和超自然属性仍可以永久存在。一种是超限现实构造,比如不改变质量完全消除惯性或使之为无穷大,另一种是超限幻想构造,即输出功率没有理论上限的幻想构造。
但这都只是依据功能和属性给出的称呼,还有一种更普适的分类就是四界分类。那个就和异常事业部的东西差不多了。
高雪彬还在北极星他们的推荐下还有卡戎的推荐下找到了几类教授关键技巧的书,比如如何回收构造用的构成力,如何用构成力去吸收动能、存储能量并使用的,还有怎样用构成力场去接触力场来飞行。
构成力回收不难,只要没和构造彻底切断联系就可以在构造崩解,构成力回归自然的时候抽回一定的量,稍加练习都可以达到不错的回收率,但回收仅能发生在构造者的构造控制范围,也就是远小于感知范围,略小于构成力控制范围。
这后两种技能,高雪彬在图书馆研究了数十天也只是粗略的掌握,知道怎么做,但做不到或做不好。因为这些实用的技能都是很多技术的综合。
身体接触到的能量可以传递到构成力,这种方式一般是动能。而构成力能直接吸收存储的就多了,动能最为简单,而光能、电能、热能需要较高技巧,构造者需要专门调整构成力流动方式。化学能或者原子核的结合能则只能用类似的构造存储不在此技巧的适用范围中。而它们在构成力当中可以转换,只不过和正常物理能量间转换一样,需要一定的代价,构造者需要消耗构成力,而且转化会有损耗故有效比率恒小于100%。
而有趣的是转换的有效比率恰等于该构造者的构造崩解时能从中回收的构成力比率,因为它们都取决于构成力控制水平。
构成力吸收能量后,存贮着额外能量的构成力会变得难以操控。但最难的还是怎么把吸收的能量按照需求使用,不仅可以用身体承接还可以用构成力接触而释放,精于此道的构造者可以做到好似蜻蜓点水四两拨千斤,好像传说中的“收,化,发”,只要指尖轻轻接触就可以让巨大的能量传递到受攻击对象。好像武侠小说常见的“内力”之说。
与直接的物理打击不同,被打击对象不会因为力的扩散而只受到局部破坏,构成力可以让吸收的能量均匀的扩散作用于物体内部,即便动能传导也不减力道。这一技巧可以施加于爆炸物的构造中,爆炸的冲击不会因为范围扩大而削减。但这些还不到最难,最难的是用构成力场来投射吸收的能量。
用构成力飞行有很多中实现方式,用构成力当做工质消耗,反向推动的方法谁都可以想到,首先赋予构成力动量,有充足的构成力储量的时候稍加练习是个构造者都可以飞一段。
或者是用构成力形成涡轮推动空气,这样几乎不用担心构成力消耗,但对构成力控制的能力要求甚高。
但这两种方法在高速飞行时候都对构造者的身体产生负担,比如过载的重力加速度,过强的气压挤压。要么同时用构成力强化身体,或是形成一个球形的仓来保护身体,当然也可以对身体进行属性改造,减少惯性,增加强度和韧性什么的。
但最好的方式是用自己构成力场去干涉自然立场,比如电磁场、引力场,甚至是自然的构成力场。就好像在纸船尾部放上一小块肥皂,溶解的肥皂减少了船后方水面的张力,让水面的张力拉着船走。这样的方式不会有过载因为构造者是被均匀的被自己的构成力拉扯。
借助任何力场飞行都是这样的原理。而自然的构成力场在现实物质世界几乎无处不在,换个方式描述,它就是渊洋的洋流,是量子尺度下发生的虚粒子涨落。
但这对构成力吸收和使用能量的技术又有要求,因为构造者使用构成力场干涉力场只是第一步,用构成力场吸收力场势差的能量是第二步,然后借由构成力将吸收的能量作用于自身是第三步。这三个步骤一气呵成才是凭借力场飞行。
而且这种飞行方式在强大构成力场的干扰下不易实现,幽界深层的洋流过于诡秘无法操纵等情况下无法飞行。
书中还提到了冲出大气的具体飞行操作,借助引力场和自然构成力场冲到大气边缘,之后进入轨道的过程引力场过于稀微而不能提供足够的力来对抗重力,只能使用构成能力来做。而后轨道的细微调整则可以借助地球磁场,因为它最为细微平稳。而自然构成力场则是“幽界”本身,拉扯它不用担心什么损耗和反作用,因为它虽然像是物理的力场一样存在但性质完全不同。
不过想要干涉引力和电磁力,以高雪彬的控制精度还达不到。她学完仅仅是掌握了几十米高度的构成力场飞行,和竖直最高百米的爬升,速度最快只有一般轿车在市区的速度,而且只能缓慢加速减速。她这才明白,当初弄伤北极星的时候灾厄星那么自如的带着自己飞行是多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