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他说:“我估摸着就是,要是在北方的话,我们就不能根本就没听过”.我停顿了一下:“自从终南山归来,我就变得有些小心起来,万一被人家设局引着我们到广州去,直走岂不是很被动吗?索性让她到北方去,先救她到幻境再走吧。虽然我们曾家本来就是南方人,但毕竟到北方已经上百年了,到北方办点事更得势些”。

““那你为什么不去西京呢,去西京做事是不是比较得势呢?老黑头说:“你看那山啊!”“那是我的家乡。”“那叫啥山名?”老黑回答道。“那当然是我们村里的名字啦!老黑很不理解:“那啥玉莲啥社人来了,我们都是地头蛇啊!到了那啥山,我们在地方上就没啥可信赖的朋友了,怕被发现怎么办?”

我笑着说:“西京在哪里呢?这个机构自宋朝以来就存在了,至今依然存在着,人的实力盘根错节。西京岂能没有自己的感情呢?到了秦皇岛那个小庙,那个小区里连人都很少见了,我们没有实力,她们也不是更没有实力了吗?况且这是先小人后的君子啊,我想吧她们和我没有冤仇,不会设下坑害我们的局。是坑害了我们,想必坑害了李玄婷这个人,只为了做事,多留一点心总是无妨的。”

““哼,有理!我一边吃着饭,一边用眼睛打量着老黑,他正盯着前方。“老黑,你看前面是什么?”我问道。“当然是终南山了!老黑拍着我的肩说:“行得通呀曾爷终南山不白,始有些老奸巨猾。”

““滚边儿去吧,说得不正经点吗,看你们用这个字!他对着我说,“我就是你的老师,叫我滚吧!”“好,滚就滚,滚到哪儿算哪里!”我生气地打断了他的话。“你是什么意思?我睁大了眼睛。

老黑完全不把我放在眼里,捻转下额头,作深思状:“南方人算李玄婷。这究竟是何原因?一僧、一禅、一顿教...都有几分含义,很值得推敲推敲...唉曾爷!顿教何意?”

我喝了口茶水,几乎吐了出来:“丫摇头看还真有那么回事。情不知顿教为何物?”

老黑满脸无辜地望着我:“不知呀,能怪我们吗?我们大爷从没有讲过和尚尼姑这回事呀!”

我擦了擦嘴巴:“您甭知道!”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说干就干呗!给我们普及普及”,那头老黑抓起一把瓜子就往我眼前一放:“来吧,这瓜子来啦,嘻嘻!”

我的心动了一下,忽然有了预感,掐一掐,情感这回老黑可帮得上忙了,使我省下了不少事儿。于是,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他听后,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说:"我知道你想问的问题是什么。既然这样,就应该跟他单纯地谈谈,况且只是没有向他普及一下我暂时还不想出门去迎战隋明。

“这禅宗呀,南北朝就传到我们中国来了。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生前曾到灵鹫山讲经,大梵天王带领众人听佛法,献了一枝金婆罗花。”

“哎等一下...”老黑摆摆手:“曾爷!这大梵天王在干什么呢?”

“你们听听故事、看看道理就可以了。较什麽是真的呀?”他的爸爸对我说。“那就听吧!”我笑着回答。他说:“听不听?”“听不听呀!”“怎么会呢?”他问。我睁着眼睛说:“你听到没?没听到没说!”

“听着!”老黑连忙坐下来:“接着接着接着!”

我清了清嗓子,呷了一口茶:“佛祖接过此花,看着底下的众门徒,笑容可掬,一语不发。大家并没有明白其中的含义,只有大迦叶尊者颔首一笑。佛陀便道:"吾有正法眼臧、以心印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功,今传摩诃迦叶尊者,言毕便传袈裟、钵盂给大迦叶尊者为信物,此乃衣钵传承之由来,大迦叶尊者成为禅宗第一代祖师"。

老黑庄严地点了点头:“还不明白!”

“所谓禅者,梵语称禅那,意为静思。今禅者有二说,一曰明心见性成佛,谓之祖师禅,一曰如来禅,谓之止观修行,合称四禅八定,四禅指、初、二、三、四、八、八、四、四、八。”

““初定、二定、三定...一直到八定呢?老黑问道。

我摇了摇头:“四禅外加空无边的处、识无边的出、没有一切的处、非思量非思量的处,合称四禅八定"!

老黑拍拍头:“真他妈妈缠着人啊,听不清啊!我是曾爷啊,你说这事是可以的,咋也说去学校呢?”

我很无奈:“丫的啥也问过,说得再细一点就说我跑偏了...行行好吧,我们就不是瞎扯,直截了当地说出这事儿来吧,达摩祖师您认识么?”

“知道吗?武侠小说里不都是老说的吗?”老黑说:“你看我,都是些什么人呀?”“什么人呢?”老黑说,“那就是少林派的传人!”“怎么会有少林寺的弟子?老黑来了劲儿:“少林武功开创者何在?留着《易筋经》、《洗髓经》呢?”

“嗯!在历史上达摩祖师不懂武术,是印国禅宗第32代祖,到我们中国传法。初到南朝时,却被南朝梁武帝老和尚看中,便渡江北走,到少林寺去。

“留下《易筋经》,《洗髓经》吗?”老黑连忙问道。

“滚边儿吧!”我起身说:“不要告诉你!”

老黑连忙拉着我说:"我们一定不会插嘴的吧?行吗?”

我不得不再坐起来:“简单地说,达摩祖师为中国禅宗第一代始祖,至第五代弘忍禅师时,已有二徒。一曰神秀,传渐悟之法而称为渐教,一曰慧能,留顿悟之法而称为顿教"。

“明白了”,老黑子点了点头:“情那何为玉莲何为社,慧能禅师继承人在哪里!只是渐而顿生,何异?”

“渐教如同上学一样,适用于某些根基普通者,使自己稍加悟道;顿教则注重禅机,以为人们只需点拨得法,机缘一到,便可眼前顿悟、明心见性、悟道了。

我见老黑不语,接着道:"起初吧,两教旗鼓相当,女皇武则天崇尚神秀之教。因此长江以北大盛。但顿教却崛起于南方,鼎盛一时。南、北二教在历史上曾多次论战,皆欲压服对方。后经慧能禅师弟子菏泽神会禅之努力,南禅终于打败北禅,成了世界禅门正宗"。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