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每天早上抽出两个时辰,与我一起做基本训练,很快就可以脱胎换骨。”
不睡懒觉,从温暖被窝爬出来跟你个满身臭汗的臭男人操练?
洛千羽将木棍丢掉,“我突然想起还有更重要的事。”
阿大连忙道,“世子不可荒废天赋啊,你忘了那位前辈对你的期望?”
他蹉跎多少年都没有办法进入九品,世子居然想放弃?
这也太可惜了。
“除了练武,人生还有更重要的事。”洛千羽环视众人,“比如先带领王府走出困境,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阿大肃然起敬。
然后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洛千羽在心里补充。
第二天。
松江书院。
碧瓦朱甍,内墙走廊上挂着韵客联吟。
教室中,四角垂下遮挡寒风的帷幔,点着炭火,炙烤中带来暖人的热气。
刚刚从皇城调来,即将担任徐州按察使的严大人,今天来书院作客。
按察使,负责民生,朝廷四品大员。
这样一位大员过来书院,书院学子欢庆鼓舞,对于没有出仕的学子,如果能在这位大员面前留下好印象,以后仕途必然一片光明。
首座上,坐着两位老者,捧茶轻茗。
其中一位穿着淡青色的袍子,鬓发霜白,气质儒雅。
这次的主角,严松。
科举正途出身,国子监编撰诗集四年,又在六部历练,终于凭借资历外放成了一方大员。
此时他已经接近五十,有人说他太过迂腐,如果刚进学子监花点银两疏通,外放还能再早几年。
不过他依旧我行我素,特立独行。
坐对面那人,与他差不多年龄,玉簪束着头发,鬓角已经霜白,面有三缕长须。
慕白,松江书院教书先生,也是严松好友,同一科的举人,受不了官场排挤,怒回徐州城当起园丁,两人气节相投,成了莫逆好友。
底下一排排矮沿椅,二十多位面容稚嫩的男女摇头晃脑看书。
所有人心神都不在书本,窃窃私语不断传出。
“严大人此次过来书院,如能得到他赏识,以后仕途肯定一帆风顺。”
“废话,他可是本地按察使,他一封手书,可抵我们好几年磨砺。”
一位圆脸,模样可爱的女子悄悄问,“小瑶,你诗句准备好了吗?”
柔小瑶点了点头,心里已经揣着世子准备的诗句。
“没想到一向淡泊的柔小瑶也紧张起来。”圆脸女孩笑了一下,“可惜我们不是男身,就算真能做出好诗,受益也不大。”
柔小瑶摇摇头,“这次是磨砺,没有收益也要珍惜,大家肯定也是这么想,都会拿出真正水平。”
“可惜不用比,胜者肯定是黄越。”
圆脸女孩说的黄越,是一名坐在前排穿学子长袍,金冠束发的青年。
“我听说黄越已经准备好几天,早已经准备好诗句,准备一鸣惊人。”
“他不是一向说要走科举正途,不攀龙附凤?”柔小瑶奇怪问。
“这话你也信?”圆脸少女不屑摇头,“我可知道,他家中早就打点关系,出仕就会立马外放,这次如果能得到严松大人的举荐,仕途会更加顺利。”
首座上。
两位先生也在说话,但底下窃窃私语一字不漏落入耳里。
慕白先生叹了口气,“当年我们若有他们这帮活泛,不至于现在如此。”
“你也觉得我蹉跎了岁月?”严松微笑,“他人笑我看不穿,却不知就在几月前,我已经突破到了四品。”
慕白先生一惊,“君子境?”
儒道四品也叫君子境,一言一行以君子立。
“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费了这些年,总算将君子德行琢磨透彻,就在外放的第二天入了这个境界。”严松微笑。
“难怪,难怪,追逐名利如何能晋升此境,严兄,恭喜,多年坚持有了回报。”慕白拱手相贺。
“其实我还是想继续编书,三品立命境,命由我作,福己求,如果真能编撰出一本旷世之作,立命也就有了希望。可惜朝廷却已经没有了我容身之地。”严松喝了口茶,叹气。
慕白先生惊讶,“朝局已坏到如此?”
“陛下沉迷炼丹,那位国师妖言蛊惑,官员忙于阿谀奉承,结党营私,国体早就腐朽不堪。”严松摇头,沉痛不已。
慕白先生长叹一声,“儒道思想之核心,辅佐君王把控神器,天下盛则儒道昌,可现在妖孽作怪,我们却无可奈何,枉为儒道学子。”
“根本原因,还是没有一位二品。”严松目光一闪。
儒道学子人虽多,但高端力量却少,在各体系垫底。
流霜王朝第一人乃是道教国师,而道教修行人数不及儒道百分之一,这点着实尴尬。
“可惜离开帝都没有文气加持,想再上一层楼更加艰难。”慕白先生叹气道,“当年我是七品仁者境,现在才勉强进入六品。”
帝都是天下文气汇集之地,在那里修行事半功倍。
“我们垂垂老矣,未来在这些年轻人身上,陛下沉迷于炼丹,本末倒置,我看乾坤变动,日月更替就在眼前,我们这一代不行,下一代还有希望。”
“所以你想考察这些年轻人,我的学生?”
“没错,不是你亲自教导的学生,我还不屑考察呢。”
“如果当中真有一两个人才,我不介意提拔试试,也算是为未来朝局增加一些希望。”严松道。
“我的学生们,好了吗?严松大人已经等待许久,有没有上好诗句呈上来。”慕白先生放下茶杯,大声道。
严松微微一笑,也道,“巡抚大人过几日要为我接风,特意安排了一个接风会,我可以带一个人参加,这一次如果有人做出上好诗句,可以带他同去。”
底下的学子们眼睛亮了起来。
巡抚大人的接风宴,这是真正的上层酒宴,跟在严松的身边,意义自然不同,等同弟子身份。
有这位大佬庇护,又在大人物的面前露脸,以后仕途自然是一帆风顺。
底下的人跃跃欲试。
黄越越众而出,“我为先生准备了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