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终究还有一些忠臣孝子!
历史上崇祯殉国的消息传出后,两京十三省数千臣民赴死,更有甚者举家殉死。
纵有迂腐愚忠之嫌,却也可敬可叹!
“诸卿,谁领直隶总督,谁领兵部尚书?”
崇祯喘息半晌,终于嘶哑开口,看向仅余的几位臣子,但眼角余光全在周显身上。
周显常年习武,五感灵敏异于常人,自然能察觉到崇祯的窥探。
他以为是自己打爆魏藻德脑袋,让崇祯心中犯了嘀咕,便将沾满红白之物的门闩,不着痕迹藏到身后……
然后,佯装不知被窥探,扭头也看向那几位大臣。
他对明末历史,其实一知半解,可自穿越重生后,冥冥中却仿佛开了窍。
许多人许多事,虽未见过听过,却早已了然于胸!
比如,现任的兵部尚书张缙彦,其乃大大的误国罪臣,他明知李自成打来京师,竟隐匿军情不报,也不号召天下兵马勤王,城破后立即投降李自成,后又投降满清……
但此时,他就在崇祯脚下躺着呢,半边脑袋被整齐削去,确实该找个继任者!
又比如,眼前这几位大臣。
周显从来没有见过他们,但此刻一眼看过去,却能一一说出他们名号,以及他们在史书上的功绩美名!
【看来老丈人手下,也并非没有能臣,只是独喜夸夸其谈之辈,便如那魏藻德,考中状元不过四年,却被提拔为内阁首辅,能有什么为政经验……】
【说是勤政十七载,反而搞得大明越发拉胯,实在是可怜又可恨!】
周显的腹诽,让崇祯脸色一干,又羞又愧。
但与此同时,几位大臣的功绩美名,也经由周显的心声,被崇祯全盘接受。
“左都御史李邦华,擢为武英殿大学士,兼摄直隶总督,居中调度军政诸事!”
“兵部右侍郎王家彦,擢为东阁大学士,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守城事宜!”
崇祯仍是那么急功近利,给予两位臣子职权的同时,竟还直接提拔为阁臣。
不过,这两人确实也足堪重任!
李邦华清廉刚正,乃是四朝老臣,曾历任南北两京兵部,精简空饷操练军士,让两京兵马战力大增,但因触犯太多利益,屡遭攻讦罢免,崇祯十五年才启复,任二品左都御史,官阶虽高却无实权。
王家彦资历也不弱,更是个身体力行的实干派,崇祯十五年冬天,满清入关劫掠,他受命协理京营,夜宿城头巡查防务,整整半年风雪无阻,将士们皆敬服,任他差遣赏罚,论功早该升任兵部尚书。
“臣,领旨!”
李邦华和王家彦,双双长揖受命。
崇祯转而又看向旁边的太监们,点名道:“王德化,你为监军,好生协助两位阁老。”
“奴婢遵命。”
王德化战战兢兢出列跪倒。
周显在旁看的吐槽无能,不禁同情两位新晋阁老。
【这位东厂督公王德化,可不是什么硬骨头,农民军攻城时,数千宦官守城战死,唯独他得知城破后,不但开门投降,还摆出忠义嘴脸,怒骂同样投降的魏藻德等人……】
【而且太监监军,总要干预指挥权,搞出点幺蛾子,这李邦华和王家彦,原本的命运就……】
【一个身为左都御史,想登城杀贼,却被太监驱赶,只能夜宿在城墙下的文天祥庙里,一个身为兵部侍郎,想要巡查防务,也被太监辖制,连城墙都很难上去……】
【两人这一遭,恐怕难逃城破殉国的命运!】
……
崇祯没想到自己又好心办了坏事,但旨意已下不可收回,便顺势道:“朕也会出宫,亲自登城,与军民共同御贼。”
“陛下……”
几位大臣一惊,当即就要劝阻,可不等他们把话说出口,李邦华和王家彦却齐齐道:“陛下英明~!”
周显也是眼前一亮,心道:【可算是英明一次了,只要你这皇帝肯亲上城头,太监就不敢瞎捣乱,更能提振军民士气,大有可为啊!】
崇祯彻底下定决心,肃然道:“朕意已决,诸卿各司其职,无需多言。”
“李爱卿、王爱卿,速去接手城防,朕稍后便到。”
“王德化调遣厂卫兵马,随朕去取粮饷。”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周显身上,不容置疑道:“贤婿颇具勇力,便护朕左右吧。”
周显扭头看了老爹一眼,见他点头赞同,立即道:“臣遵旨!”
……
……
崇祯亲手斩杀大臣后,彻底觉醒了老朱家骨子里的狠辣,不但指挥厂卫兵分数路,去查抄那些被杀大臣的府邸,竟还亲自上阵,专找重臣府邸下手。
他想亲眼看看,平日满口忠君仁义的臣子们,是否真有那么不堪?
首当其冲者,便是内阁首辅魏藻德家!
“尔等鹰犬之辈,竟敢来我魏府撒野,难道吃了熊心豹子胆……”
魏家小阁老晃着描金折扇,将一众厂卫阻挡于门前,鼻孔朝天高声斥骂,却是傲然不惧。
这得益于崇祯继位后,持续打击阉党,以至‘众正盈朝’,厂卫早无往昔之威名。
堂堂首辅公子,骂几个腌臜厂卫,自是理直气壮!
轰隆隆——
急促马蹄声骤起,迅速由远及近。
周显披挂铁甲疾驰在前,顺着厂卫们让出的通道,提马跃上魏府门前台阶。
小阁老大怒,将描金折扇一收,指挥身后凶神恶煞的家仆道:“好狗胆,给我狠狠的打……”
唰——
啪——
马鞭挥过,傲然不惧的小阁老,登时俊脸皮开肉绽,痛叫一声翻倒在地。
“拿下,敢有反抗者,杀!”
“喏~!!!”
众厂卫士气大振,高声应和。
哗铃铃——
数名力士抖甩出铁链,套住那些魏府恶仆的脖颈,拖死狗般将之拽下台阶。
噗噗噗——
其余厂卫一拥而上,刀枪起落间,带起蓬蓬血雨,转瞬诛杀个干净,蜂拥冲入魏家府内!
崇祯随后策马而至,眼见周显已然控制局面,不禁赞赏颔首。
周显拨马让开道路,把主场留给他。
那位小阁老似乎识得崇祯,突然奋力挣脱铁链,扑倒在崇祯马前,以头抢地痛哭道:“陛下……家父为大明兢兢业业……陛下何故如此啊?!”
崇祯看着他的凄惨模样,眸中闪过不忍之色,一时却是无言以对。
“陛下,府内发现一处地窖,藏有金银数十箱,约在五万两以上!”
“陛下,后院厢房搜出数名女童,询问后得知,乃魏家子自流民中抢来,用以亵玩……”
这时,冲入府内的厂卫们,竟已有了收获,接连出来禀报。
崇祯听得一愣,心中刚升起的怜悯,也被愤怒所取代,当即拔出宝剑,将那卖惨的小阁老钉在地上,切齿骂道:“戕民狗贼,安敢在朕面前狺狺狂吠?”
“陛下饶命……陛下……”
小阁老扑腾着四肢,凄厉泣血哀嚎。
崇祯任他惨叫,只是冷冷道:“传旨,魏氏父子,欺君枉法,藏污纳垢,诛灭三族,以儆效尤!”
他确实有理由愤怒。
抛开眼前这位戕害女童的小阁老不说。
单说他老子魏藻德,崇祯十三年考中状元,只在翰林院熬了三年资历,崇祯十六年便被破格提拔,进入内阁辅政,接着又被任命为内阁首辅。
这是何等的信重?
可魏藻德……脱离翰林院那个清水衙门,不过短短半年时间,已然聚敛五万两以上的金银。
如此敛财速度,属实让人汗颜。
而且,魏藻德倡议文武百官助饷,自己却只拿出五百两糊弄崇祯,装的仿佛绝世大清官,这让崇祯怎能不怒?
“喏。”
王德化领命入府,片刻后惨叫声四起。
厂卫联手效率不是一般的快,查抄任务很快完成,共抄得金银七万余两,珠宝珍玩字画等物,也装了几大车。
另外,竟还有粮米两千多石,让崇祯又喜又怒!
如今南北漕运断绝,京城又被农民军包围,导致捧着银子也买不到粮食,甚至连军粮都凑不齐,逃进城的百姓,更是大量饿死。
但另一方面,城中官员的家里,却是粮谷满仓。
崇祯并不蠢,他深知现阶段的京城,恐怕不是没有粮食,只是囤积居奇的粮商怕被查抄,都将粮食托庇在官员家中……因为所谓的粮商,本身就是官员推出来的代理人!
“陛下,成国公之弟朱元臣,率领家丁反抗查抄,还请速速增兵!”
街道上,一名浑身浴血的锦衣卫飞马而来,急声大呼道。
……
……
与此同时,成国公府门前。
朱元臣率领上百名家丁,正与前来查抄的厂卫交战,双方喊杀声震天。
成国公府之家丁,皆披挂精良棉甲,刀砍不烂枪刺不穿,兼又装备火铳大弩,厂卫已然落了下风,全靠一位锦衣卫悍将左突右杀,才勉强支撑!
“崇祯小儿,屠戮群臣,杀我兄长,如此倒行逆施,亡国只在今日……奋力冲杀出去,只要迎了大顺皇帝入城,尔等便全是开国功臣……”
朱元臣骑在马上,挥舞一柄镶金嵌玉的文士剑,扯着嗓子给家丁们画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