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看在你是一军主将的份上,直接说吧!是乱箭射死,还是直接把你扔进火里?”

高一功面如死灰,自己费尽口舌,结果还是被杀的结局。不由的喃喃自语:“直接火烧,会不会很痛?还是乱箭射死吧!”

最后这一下,这高一功倒是显得有些从容。

周显离开原地,已经有一排明军将士的燧发枪对准了高一功!铁力一挥手,那如蝗虫般的枪口,就向高一功射去。一时间,天地静默。农民军东路军全部被周显歼灭。

远处,那些农民军留下的大营,被二蛋等人组织士兵全部清理出来。慢慢的,明军士兵向农民军的火葬之地集结。

铁力屁颠屁颠的跑到周显身边:“驸马爷,现在三千农民军,已经被全部消灭!是否可以火葬?”

周显点头。当最后一个火堆熄灭之后,铁力快步跑到周显面前:“驸马爷!接下来我们怎么做?”

周显看着那数以千计的灰烬:“马上组织人,把农民军的骨灰清理出来。我们的将士阵亡的马上就地掩埋,登记造册,记住了绝不能出错。不能让我们自己的弟兄,走的时候都还不安心!此战过后,一定要把所有的抚恤分发到位!”

大战难免有死伤,而周显要做的,就是让那些为国征战的将士,走的安心!让家属,得到最好的补偿!

“诺!”铁力郑重应诺,然后向大队跑去。

很快,明军将士就分成两拨,一波处理农民军的骨灰,一波找到一个相对较好的地方,挖出大坑,把自己同袍的尸体。一具一具整齐的摆放在合葬大坑里面!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死去的弟兄,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还能抱团,不至于被别人欺负!

最后,周显带领全军剩下的将士,向合葬墓鞠躬之后,便折回京城。原本防守的死死的城池,此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崇祯更是站在南门等待周显的大军回来,见他们队伍一现身,登时便是礼炮齐鸣,城墙上的将士摇旗呐喊,欢迎他们的归来。

崇祯经历了亡国的危机,更是深知这场胜利对于大明,对于他们朱家的意义是什么?

待将士呼喊完毕,崇祯便让身边的太监王承恩下旨,封周显为定国公,而后犒赏三军,所有参与这场京城保卫战的都另有赏赐。

一时之间君臣的感情升温,达到历史新的高度。

已经腐败不堪的大明,又看到了希望的萌芽。

周显对崇祯这次举动表示十分的满意。只有先稳定军心,安抚民心,才能民心向上,团结一致,才有战胜外敌的希望。

崇祯看着意气风发的臣民,心里也是暗爽不已,看来自己还是很有能耐的,不然怎么会让天下百姓如此高兴。

又看了城池下的周显,心道:“这次驸马爷立下万世之功,必须加快与吾儿晚婚,只有牢牢绑在一起,才不会起了二心。”

周显却不知道崇祯的心思,而是看着眼前的局面,陷入了沉思。现在只是逆转的第一步,离胜利还差不知道多远。

眼下强敌环绕,莫说李自成的余党未清楚,还有山海关守将吴三桂为了跟李自成抢夺绝世美女,准备引清兵入关,铲除异己。

虽然对手是李自成,但清兵乃虎狼之辈,入关中原,大明岂有安宁之日。

满清乃是后金余孽,自完颜阿骨打以来一直骁勇善战,虽然被大元蒙古镇压多年,但不但没有被灭,经过几百年的修生养息,到了努尔哈赤这一代,早已超过大宋时期,比李自成、高迎祥这些草寇流民兵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再加上各地的难民起兵造反,还有台湾郑成功后代现在见大明风雨飘摇,随时叛变。

眼下不趁机整顿军队,改善兵器,还有加大粮食生产,保证民生和军队粮草供应,随时都又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周显的心声再次一字不落的传到崇祯心中,崇祯吓了一跳,知道自己得意过头了,当下把周显召到身边问道:

“这次显胜李贼,爱卿固然有万世之功,但经过你改造的红夷大炮和燧发枪也有十分大的威力,朕想是不是拔出一批军费,重新改良和制造出更多的红夷大炮和燧发枪,加强军队的作战能力?”

周显见崇祯总算上道了,点点头说道:“陛下英明,能以国家社稷江山考虑,我们大明江山有救了!”

在场的将领无不以周显为首,见周显吹捧崇祯,个个都跟着大喊:“陛下英明,陛下英明!”

江山失而复得,崇祯心里十分高兴。不过还是按压住心里喜悦之情,伸手在半空中按了按说道:“今天京都城胜利是众爱卿的功劳,朕今晚设宴款待三军。”

在场的人又是欢欣鼓舞,什么尧舜禹汤,三皇五帝之类奉承的话都说了出来。

崇祯高兴得脸皮都快绷不住了。

周显可没他那么高兴,让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替他传令,加严京城一带的防御,一有风吹倒动立马汇报。

又另外派出三千将士追寻李自成的农民军,以绝后患。

一切准备妥当,这才松了口气。

傍晚时分,崇祯果然在皇宫中大摆筵席,周显成为了这次宴会的主角,可把老父亲高兴坏了。

也不顾年迈之躯,一口气喝了好几大碗烈酒,啥时候醉去也不知道。

第二天一早,崇祯便传周显到身边,他要试验下昨天周显改良的燧发枪的威力。

周显看崇祯的意思是想在皇宫之中试枪,当下说道:“陛下,如果在校场、野外,可以找来兵丁试一试,臣下是见识过了,百步穿杨,真不是吹嘘。”

崇祯高兴的说:“宫中也有宽阔之处,找来兵丁试试无妨。”

周延儒连忙说:“陛下,万万不可,这大内禁地岂可打燧发枪。”

周显拿起一个子弹,掰开,取出弹丸,呈到崇祯面前。说:“陛下请看这弹丸,铁珠居然如此精致。”

又圆,又亮的钢珠,在众人手中传看。

周显又说:“老式燧发枪每只内膛口径都不相同,弹丸,装药量也都不相同。新式燧发枪,一千支、一万支,口径完全相同,弹丸,装药也完全相同,弹药管理方便。弹丸制作统一。这是定装子弹的由来,不然怎么能用这样的子弹。”

“周爱卿,这新式燧发枪、刺刀、弹丸的价钱如何?如果造价太高,官军也无法大量装备呀!”

就是嘛,朝廷就是差钱!他们君臣心里清楚的很。

周显答道:“臣回陛下的话。左都督赵希龙告诉微臣,曹爱卿朱家的燧发枪不卖!

朱家赠送了100支燧发枪给赵都督,赵希龙说不够用,朱家说可以代为制造,赵都督出铁料和工匠费用。

铁料费用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工匠费用是:新式燧发枪每支五两白银,刺刀一两。定装子弹,包括钢珠和火药都包装在一起,一两白银一千个。

此外还有备用的燧石、引火的专用药捻、易损备件和修理工具,这些都是朱家送的。

训练教官每月饷银五两。一个月即可训练完毕。”

看着皇上心里高兴,站在一边的李邦华说话了:“启奏陛下,这价钱岂止是公道,微臣倒是觉得过于便宜了。

微臣不太懂兵器,但是,那把刺刀工匠费一两白银,是不是太便宜了,在市面上,恐怕十几两白银也不止吧。

如果微臣用五十两白银,雇佣工匠,照样做一把,恐怕没人敢应承。”

王家彦说:“陛下,也许赵都督与金华朱家交情深厚,半卖半送也不可知。这事情倒是不麻烦,问一下就可以了。但是,这价格倒是可以试一下朱大典对的朝廷的忠心。

这兵器非普通商品,是强兵拒敌,稳定疆界的根本。他朱大典食君之禄,理应为君分忧,如果他敢赚朝廷的银子,治他的罪也是可以的。说他私造军火,他这脑袋就保不住了。”

私造军火这个罪名可不小。王家彦这个人不怪别人说他,还真是不会当官,这样的话能随便说吗?皇帝会觉得你太冒失,不堪重用。如果传到朱大典的耳朵里,还有你的好吗?

朱家小心又小心,岂能让你抓这个要命的把柄?

金华的朱家是浙江护路队,是官府在册的民团,当然可以自己制造、使用燧发枪了。私造军火的罪名扣不到朱家的头上。

......

周显又命小太监用托盘,奉上一物,木柄铁头,就是一枚手榴弹。

周显说:“陛下,此物名为手榴弹,就是用手投掷的开花弹。”

周延儒大惊:“驸马爷胆子也太大了吧?开花弹怎能带入大内禁地?”

周显说:“周大人勿惊,这是个演练弹,内中没有火药。是兵丁演练所用之物。但是外形,重量与真的所差无几。陛下尽管拿起来观看无妨。”

这也不是什么新时代产物,周显也只是从兵部拿来,让崇祯看看,他既然有心整顿军队,自然让他配置多些比较实用的武器。

崇祯拿起这个教练弹把玩细看,又掂量一下份量。问道:“此物如何使用?”

周显说:“京城的神机营早就有此物,只是份量、外形、用法稍有差异。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