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神机营称作冲天雷,是五斤,或者十斤的火药包裹,装有引火捻子和甩动的绳索,使用时用火绳点燃火捻,把绳索甩动起来,抛掷出去,大约能抛出20步远。一般用于守城近战。

据赵都督说,此物是近战的利器,防守遵化城,它可是有大功劳的。”

众人呆呆的听着讲解,半晌回不过神来。对拉火绳即可引燃不好理解,若果真如此,站在城墙上,往下摔手榴弹,这杀伤力也太大了,攻破城池可就难多了。

周延儒问:“此物价钱如何?”

周显答:“赵都督说,这是孙元化的家丁队送给他的,价钱多少不知道。遵化一战,用掉了大约1000枚,他手中还剩三00多枚,王都师手中也剩有三00多枚。”

周延儒说:“陛下,朱大典是我大明的臣子,朱大典有如此犀利之兵器就等于我大明有了作战的利器,此乃国之幸也。

内务府理应获得制作技法,以供朝廷大军使用。微臣以为朱大典会为朝廷效命的。”

其他几位也都点头附和,崇祯也微笑着,心情大好。

六百多枚手榴弹看上去很多,但光京城护卫队都不够,要部署整个大明,那更不切实际。

要想大力提高明军的作战能力,还是要生产制造更多的红夷大炮和燧发枪才行。

而制造这些武器,就需要大量的好钢,没有好的钢材,一切都是空谈。

周显正沉思着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却不料自己的想法已被崇祯所知。

崇祯当下止住笑容说道:“眼下闯贼虽平,却也给朕极大的教训。安抚民心固然重要,整顿军队更是重中之重。

虽然我们侥幸过了闯贼这一关,但各地流寇早已自立为王,不受朝廷管制,如不加以控制,难免出现第二个、第三个闯贼!

朕以为兵部应立即将各地炼钢厂,兵工局重新整顿,加大盔甲、兵器制造,更快的下发到各地守军之中。”

王家彦闻言神情一震,眼前的皇帝不再是之前那昏庸无能的状态,知道开始整顿三军,加强军队火器的部署,提升军队的作战能力,病危的大明有救了。

当下激动的拱手作揖说道:“微臣领旨!”

崇祯又的转头说道:“周爱卿,山西大同有一大型的炼钢厂,因闯贼一路烧杀抢掠的缘故,现在也不知道怎样了,朕令你带领军器局能工巧匠和神机营部将三千重新接管回来,为我朝廷所用。”

周显穿越回来,就是想大显身手,好好发挥发挥自己的治国能力。至于人在京城还在地方都没所谓,崇祯让他带领军器局的人到炼钢厂去制造兵器,那更是好事。

自己虽然学识粗浅,但最少还能研发调制出比现在更先进的武器出来。

至于跟长平公主阿九的婚事,不急。皇上赐婚的事,谁敢反悔。

当下领旨,带着神机营的老炮手赵老蔫去工部兵器局带了十多名能工巧匠,带领神机营三千人马浩浩荡荡的往几百里开外的山西大同奔赴而去。

长公主朱媺娖好奇周显的神威,想偷偷的跟着去,却被后宫拦住,缘由也很简单,唐唐一大明公主,尚未婚嫁的情况下,尾随准驸马而去,有辱大明脸面。

朱媺娖熬不过礼数,只得作罢。

到了山西大同和和盛炼钢厂,驻兵大同府外三十里外,让赵老蔫到府衙了解这和和盛炼钢厂的情况,得知李自成只是一介莽夫,对炼钢厂的认知度不高,并没对炼钢厂进行破坏。

不过炼钢厂附近的石猴山不知道啥时候驻扎了一伙土匪,时不时的要抢劫一下炼钢厂的钢铁,用来维持生计。

眼下大同驻兵策反的策反,逃跑的逃跑,地方知府无兵可用,根本奈何不了这些土匪,只能听之任之。

周显探听清楚了,便开始动手了,一番准备后,周显带着部队来到石猴山,这里还真是一个易守难攻,地方广大,是屯军的好地方。

周显和赵老蔫,李若琏最整个石猴山都侦查了一遍。决定先文后武,让铁力写一份招降信,大致意思是,上面的土匪听着,我们是和和盛炼钢厂的,要在石猴山扩大生产,再修一个原铁厂。

山上的不管是土匪还是平民,都有事情做,男的在铁厂里做事情,女的在被服厂上工。待遇和其他民工一样,否者就地歼灭。

土匪头目赵灵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还没找和盛炼钢厂的麻烦,和盛炼钢厂铁厂的人找上门来。

这书信上一点客气的味道都没有,就是纯碎的下命令,他哪里受的了啊?但事关大伙的生死福利,必须和那些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商量一下。

聚将鼓响了一通,各处做事情的人头目都放下手中的事情,来到山上黑龙潭边的聚义厅。

聚义厅是一座木头搭建的房子,没有选择更高的道观,是因为道观太小了。一会儿,三十号人坐的聚义厅满满当当的。

各人稀稀拉拉的闲谈着,也不知道什么事情,也没有把坐在上面的赵灵放在心上。

赵灵见人都倒了差不多,于是拿出周显写来的信,让身边的师爷念。师爷念的非常的有感情,本来下通牒式的信件,变成了规劝。

赵灵也没有办法,师爷念的一个字也没有错,这是语调上太丰富了点。

这师爷原来是山下一个私塾的先生,只是时运不济,妻子得了重病,借了一笔高利贷,结果,人没有救回来,整家人都坑了进去。

好在自己知道还不起钱,把儿子送给别人做小厮,女儿卖做童养媳,算是逃离了火坑,自己在家里等债主,结果等来一群强盗,回去也没有好结果,就留在山寨里了。

现在有脱离土匪窝,而且可以过正常人的日子,而且和盛炼钢厂的待遇是整个山西都是有名的,怎么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他知道大当家赵灵不乐意,但他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这里大部分人都不想当土匪,也都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师爷读完信,下面那些人都开始议论,而且大部分都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对一直颠沛流离的人,稳定有保障的生活的是多么的诱惑事情。

有人就喊:“这有什么好想的,我们多少年没有吃到白面馒头,一个月一两银子,虽然不多,但却一文都可克扣。这比九边是那些丘八好的不知道多少倍!”

另一个接口说道:”还有这一两都是那些没有出息的,听人说里面的大师傅一个月有三四十两呢。”

“不为生计愁,老婆孩子热炕头,神仙般的日子。”

赵灵也知道无法阻挡这些人,自己拦在前面,非但得不到好处,而且兄弟变仇人就在这一念之间。整理一下心绪说:“想去和盛炼钢厂的举一下手!”

下面说的人也不管赵灵的脸色是怎么样的,见师爷已经举起手,也跟着师爷也举起了手,只有几个不想去。赵灵问道:“罗三,你不去,这山也不能再呆了,你能去哪里?”

罗三说:“这几年攒了点钱,想回乡买块地,安安稳稳的过完下半辈子。”

赵灵看看老四:“老四你呢?”

老四说道:“大当家的想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你去和盛炼钢厂,我们就去和盛炼钢厂,你要守着这石猴山,我们就和你守这石猴山。反正就一句话,大哥你走哪里我们就跟哪里。”

赵灵站起来,来回渡步后,他想看看和盛炼钢厂都是些什么人,于是说道:“我下山看看和盛炼钢厂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赵灵披上战甲,带上弓,刀,枪,带着亲卫来到狮王岭边上的小坡,这里完全可以看见山脚的军阵。

赵灵如果没有看还好,一看绝对的头皮发麻,为什么?堵在狮王岭下面的是一个千人队。

头戴黑毡帽,感觉像是铁的,身上没有甲胄,却是一身花衣。那些军人在搭防御工事,有挖沟的,有砍树的,也有警戒的。

这是一支精锐部队,九边的军队都没有他们精锐。

赵灵回头对老四说道:“老四你去个和盛炼钢厂,看见过这支军队过没有?”

老四摇摇头:“看这士兵连甲胄也没有,弓箭手也没有,长枪手也没有,怎么打战的?难道燧发枪兵可以打完整场战?”

赵灵说道:“我听说,朝廷跟李闯王大战,用了那个叫做燧发枪的东西,那个东西射程非常远,百步之内种者必死。李闯王大败就是因为这个。”

老四看看下面士兵的枪械说道:“我在京城的火器营见过燧发枪,没有下面这个小。人手一把燧发枪,好大的排场,只是他们怎么不装备长枪,盾牌这些东西?”

赵灵也在想这个问题,突然有个庸懒,像刚睡醒的声音在松树上响起:“不用,那些东西根本没有用,一百步之内所有战阵都靠近不了,你说还要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做什么?”

老四喊道:“谁?谁在上面?”

赵灵立刻摘弓搭箭,嘭,弓臂断成两截,像被人拿刀砍了一下,弓弦带着一截断弓狠狠的抽在赵灵的背甲上。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