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这一战,皇甫嵩是有备而来,整场战役打得有板有眼、进退自如,最后皇甫嵩使出撒手锏,派出三千精锐铁骑冲击张梁的中军阵线。黄巾军苦战一天,已经投入全部的兵力了,此时再也扛不住这最后的一击,终于溃败下来。

皇甫嵩见黄巾军开始逃窜,命汉军全线出击,几万汉军如下山的猛虎冲杀过去,奋力砍杀,共斩首级三万余,剩下的五万黄巾军有的逃进城去,有的逃到黄河边无路可走纷纷跳河逃命。

接下来,黄甫嵩又一鼓作气攻下广宗城。

黄甫嵩率兵进入广宗城,可怜张角刚刚入土,却被汉军挖开坟墓,取出尸体,用刀、枪刺戮,而后砍下首级,送往京师,报大捷。

汉灵帝一听张角死了,大喜,重赏皇甫嵩。而后命皇甫嵩与钜鹿太守冯翊、郭典合兵一处,兵发下曲阳。

张宝得知张角和张梁的死讯,悲痛万分,率兵出城与皇甫嵩激战。汉军此时兵力充足,气势如宏,张宝在混战中被人杀死。黄巾军无主,四下逃窜,皇甫嵩率军穷追猛砍,斩首十余万级,积尸封土筑“京观”于城南。

京观是中国古代得胜的将军为炫耀其战功,收集敌人尸首(一般为数万),封土建成高大的坟墓,称“京观”,用来显示自己的赫赫战功,并以此威吓敌胆。

此役后,黄巾军主力被剿灭。汉灵帝一高兴升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兼冀州牧,封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合八千户。

皇甫嵩不愧是名将出身,栋梁之材,升为冀州牧后,上任第一件事是上奏朝廷请求减免冀州一年田租,用来救济饥民,汉灵帝慷慨应允。为此,冀州的百姓唱道:“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黄巾军的主力被皇甫嵩消灭了,可黄巾军的余部却依然在战斗。

南阳黄巾军渠帅张曼成拥兵三万,自称‘神上使’,杀郡守褚贡,进驻宛城。

后荆州太守秦颉(jie二声)击杀张曼成,黄巾军又立赵弘为帅,收拢人马达五万余人,继续占据宛城。

朱儁与荆州刺史秦颉合兵一处,包围了赵弘,可连攻两个月都没有攻下来。

这时又有好事小人向汉灵帝汇报了此事,汉灵帝身为朝廷的大管家,心疼钱,又想像上次召回卢植那样召回朱儁。

这时,司空张温说:“从前秦国用白起,燕国任用乐毅,都经年累月,才能克敌。朱儁讨伐颍川贼兵已获成功,忠心可鉴。此时率师南征,计划已定,兵马已行,临战换将,这是兵家大忌,应当给朱儁一些时间。”

灵帝这才没有召回朱儁,而是下诏命他克敌。

朱儁因此率军狠狠攻打赵弘,终于把他杀了,可残余的黄巾军又立韩忠为帅,据守宛城继续抵抗。

朱儁兵少不能破敌,在城外垒起一座高过城墙的土山,朝城内放箭。韩忠把主力调往土山这边抵挡,而朱儁则率精兵五千,突击城东北处,朱儁手下别将孙坚奋勇当先,第一个登上城墙,率军杀入城中。韩忠迫不得已退守内城,惶恐中请求投降。

司马张超和荆州太守秦颉都愿接受韩忠投降,说:“贼兵肯降,事成矣。”

然而朱儁却说:“从前汉高祖与秦、项争天下时,百姓没有定主,所以奖赏前来归附的人,用以鼓励那些尚未归顺的人。可现在海内一统,只有黄巾作乱,接受投降却不能劝其为善,继续讨伐才可惩办恶人。贼兵认为有利时,就造反;不利时,就乞求投降,岂不是太便宜了他们吗?”

于是加紧进攻,可连战却不能取胜。

朱儁登上土山向内城了望,回过头对张超说:“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贼兵求降不得,万众一心,拼死抵抗。强攻的害处太大了,不如撤除包围,放贼人出来再战。”

于是,朱儁命部队后撤,主动放开包围。

韩忠见汉军解除包围,果然冲出内城出来决战。这时,朱儁率军进击,大获全胜,并乘胜追击数十里,斩敌首万余级。韩忠等人再次请降,而这次朱儁答应受降。

韩忠投降后,南阳太守秦颉因为恨透了韩忠,私自把他斩杀了。剩下的黄巾军见主帅被杀,都惶恐不安,偷偷立孙夏为帅,又聚集起来趁汉军不备杀进宛城。

朱儁下令紧急攻城,可孙夏等人此时已经成了亡命徒,拼死抵抗久攻不下。

朱儁对手下战将说,如果谁能第一个攻上城墙,我为他向朝廷请功,赏十万钱。

孙坚是员猛将,首先站出来说,末将愿率本部兵马率先攻城。朱儁知道孙坚一向勇猛,任命孙坚为先锋。

孙坚率领手下战将程普和三百敢死勇士冒死猛攻,首先登上城墙,率军冲进城中。

孙夏仓惶逃走,朱儁一直追到西鄂精山,并再次把孙夏击败,斩首万余级,这伙黄巾军才最终散去。

这一战中,孙坚表现出色,朱儁如实上报朝廷,加封孙坚为别部司马。这年孙坚与曹操同岁,为三十岁。

…………

在平息黄巾军的战役中,除了像皇甫嵩、朱儁、曹操、孙坚这样的战将凭军功获得升迁外。还有一位以卖草鞋为生的下层平民,也因小有战功从此崛起,开始了他不平凡的一生,此人便是年仅二十四岁的刘备。

刘备,字玄德,幽州涿郡涿县人。

因父早亡,少年时期的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艰苦。

刘备从小在田里锄地,在家中劈柴,每天挥动双臂从事重体力劳动,以至于成年后两臂垂下时可超过膝盖。

刘备家房屋东南角处有一棵桑树高有五丈,树冠张开远远看去就像华盖一般,来往的人都觉得这棵树长得不像凡间之物,认为此家必出贵人。

刘备小时候与同宗小孩在树下玩耍,指着桑树说:“我将来一定要乘坐这样的车子。”

刘备的叔父刘元起闻听此事,吓得脸色发白,对他说:“小兔崽子,这种话可不能乱讲,会招来灭门之祸。”

而刘备的母亲则是位要强的人,家里虽然不富裕,可却舍得花钱让刘备去读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