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香依旧不满地说:“开春后,面馆生意刚刚好转,这时怎么能走呢,你不想赚钱了?”
唐周虎着脸,威胁说:“此事性命攸关,由不得你,不走也得走,官我都辞了,还在乎你那点小钱!”
“什么!官帽你都不要了?”王元香吃惊道。
“对!洛阳南部尉的脑袋被皇帝给咔嚓了,我这个北部尉也好不到哪去,还是命要紧。”唐周瞪着眼睛说。
王元香见唐周态度如此坚决,只好叹了一口气,嫁鸡随鸡地勉强同意了。
几天后,唐周辞去洛阳北部尉的官职。王元香收拾好家当,恋恋不舍地瞅了几眼兖州面馆的招牌,跟着唐周出了京城。一家三口扮成农民赶着驴车,朝琅琊驶去。
一路上,唐周只走官道,白天随着人流小心翼翼朝前赶路。晚上则找人多的客栈歇息,三十多天后,总算到了琅琊。
与此同时,侍中董扶私下悄悄对太常刘焉说:“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
刘焉早知董扶的名气,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于是,刘焉上书汉灵帝请求做益州牧。刘焉是鲁恭王的后代,正宗的汉室宗亲,这次只要求到偏远的益州做个州牧,要求不高,汉灵帝想都没多想地就恩准了。
董扶于是跟着刘焉到了益州,做了蜀郡属国都尉,也逃离了京城。
唐周买的宅院在胶南县城内,算是个中等宅院。府宅内有个大院,院墙边有个葡萄架,院中还有一棵参天的大柳树,夏天足不出户就可以纳凉。
王元香抱着三岁的儿子进了院子,四下瞅了一圈,发现比京城的面馆可宽敞多了,不禁由忧转喜道:“没想到这里竟如此敞亮,花草也这么喜人。”
唐周得意地说:“京城寸土寸金,挤得要命,这里安静舒适,才是好地方!”
王元香却面露忧虑地说:“可离开了面馆,靠什么赚钱呀?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唐周拉着王元香的手,走到厢房,用手一指说:“看,那是什么?”
王元香见一台织布机摆放在地当间。
“你想累死我呀,总不能靠我一个人织布过活吧?”王元香不满地说。
“城外还有二十几亩好田,我去种,肯定饿不着你。你织的布只要够咱一家三口穿衣就成。”唐周笑着说。
王元香是农民出身,看到熟悉的农家小院,很快就安静下来。
唐周的祖上也是农民,这回唐周又做回了农民,每天都乐呵呵地扛着锄头到地里刨食。
转眼间,夫妻二人就过起了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
唐周每天累得一身臭汗,可他却吃得下,睡得香,再也不担心脑袋会搬家了。也许,这才是唐周想过的日子。
唐周把父亲的牌位在堂屋里供了起来。
唐周他爹名叫唐千代,光冲这个名字唐周就不能让他爹断了香火。
唐周抱着儿子,来给他爹上香,嘴里念叨:“爹,你死的早,我娘要我活下去,给你续香火,我给你上香了。”
随后,又让儿子给他爹上香。
唐周给儿子取名唐遥,字逍遥。三岁的唐遥用小嫩手拿过一支香,插上,然后跪下来,给爷爷的灵位叩了三个响头。
唐周对儿子说:“让你爷爷的在天之灵保佑咱们平平安安。”
过有吃、有穿、平平安安的太平日子,就是唐周最大的追求。
胶南县靠近黄海,与崂山隔着一道崂山海峡,四季风景如画。唐周和王元香从没见过大海,此时,当然不能错过看海的机会。
这天,一家三口来到海边。
蔚蓝色的大海一望无际,海面上波涛汹涌,发出哗哗的响声,成群的海鸟在海面上飞舞盘旋。唐周顿觉心胸开阔。
唐周一屁股坐到沙滩上,把鞋子脱掉,然后朝后一躺。哇!真舒坦呀!来个日光浴,那就更爽了。
“儿子坐爹腿上”唐周说着把唐遥抱在自己大腿上。而他则把头枕在王元香的大腿上。
唐周一家三口,躺在沙滩上享受起天伦之乐来。
“元香,这种日子多惬意,我一点都不后悔离开京城。”唐周舒心地说。
“这里是比京城舒坦,可就是荒凉了些。”王元香四下望了望说。
“京城那就是个是非之地,稍不留神脑袋就保不住了,现在多好,睡觉睡得都舒坦。”唐周一脸得意地说。
“周围要是有几个亲朋好友就好了,人生地不熟的总象缺点什么似的。”王元香不无遗憾地说。
“没人认识更好,记住跟谁都说咱俩是在京城开面馆的。别说我当过洛阳北部尉,现在我叫唐隐,不叫唐客了。”唐周再次嘱咐王元香说。
“记住了,唐隐,唐掌柜的。”王元香调笑着说。
“还有你唐遥,你爹我叫唐隐,从前是个面馆掌柜,记住了吗?”唐周又叮嘱了儿子一句。
唐遥才三岁,傻愣愣地瞅着唐周,不明所以。
“儿子,快点下头儿。”王元香教导儿子说。
唐遥听娘的话,懵懵懂懂地点了一下头。
“乖儿子,你爹原先是个面馆掌柜,记住了啊。”王元香又重复了一遍。
“前面不远有座崂山,听说那里有高人,等一切都安顿好后,我到那里寻访高人习长生不老之术,那时我就要悟道修仙喽……”唐周一脸神气地说。
“只要不愁吃喝,有衣穿,有房住,平平安安就成。”王元香知足地说。
“我不求功名利禄,但求长生不老。我叫唐隐,我儿子叫唐遥,字逍遥,我们只追求逍遥快活的生活,不跟这乱世瞎掺和。哈哈哈……”唐周欢快地大笑说。
“老了你可不能嫌弃我。”王元香说。
“你就是我老婆,有钱我也不娶妾,就和你一个人好。”唐周望了王元香一眼说。
“算你还有良心。”王元香娇嗔地说。
“我唐隐本就是个穷人,差点饿死,能活到如今这样,我知足了。”唐周望着王元香说。
“你去修长生,我一个人在家不安全。”王元香担心地说。
“那就把你弟弟从兖州接来,这里的地多的是,种都种不过来,也省得没人照顾你。”唐周说。
“这事你想的倒挺合我心思。”王元香满意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