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八月十四中秋前夕,高泰云赶到了大理。

他要到威楚城,因为快马先行报信的剑童返回,说是鄯阐侯和世子等他前去,还有各位公子,都在威楚城。

威楚城连同周边,共有五百里,是高氏封地。

这座城,背山面水,仿大理国建造,扼控鄯阐城要道。

城分三重,外城、内城、叶榆城,建筑是仿唐制,石基木墙,瓦房或草庐顶。

城内,引莎涧清溪,接城内各处湖泊,汇入水门闸口,流入城外护城河,再通至龙川江。

城外江水,西合诸水,至俄碌川,又东合诸水,经定边境,下流入金沙江。

威楚城,驻精兵两万,拱卫大理国京畿苴咩城。

高氏世袭清平官,祭由高氏,政由高氏。

蛮夷子民,只听闻高国主。

波斯和西域各国使者,也会先拜见高氏。

在大理国的高氏子侄,分封八府四郡,掌兵控粮,声威显赫。

进得城来,上到大殿。

见高升泰头戴镶翡鎏金冠,正坐殿上,含笑看着他进来,阶下有七人衣着紫红锦袍。

“见过父亲大人,秋露天寒,多保重身体啊”看见高升泰,其面带病晕,高泰云上前行礼道。

“泰云归来啦,来,这是你的七个兄长,你先见过。”高升泰指了指阶下边七个人。

“云见过各位兄长。”高泰云低头抱拳行礼。

“八弟不必多礼。”众人回礼。

“我儿此行中原如何?”高升泰问。

“孩儿已经拜得名师紫*阳真人,获得悟真篇真经一部,同门师兄代师传道,以后会相助孩儿,在天南和中原开宗立派。”高泰云回答。

“嗯,不错,得师门助力传道,高氏可有缓气之机了。老八,你准备立什么宗门?”高升泰问。

“回禀父亲大人,泰云准备在天南,开玄门一派,大理三十七部,乌蛮和四郡八府四镇,均开设道坛,每年九月九日,在仙都宫传道授篆。”高泰云答到。

“这么急?仙都宫才只建山门。而道院,估计要八月底,才能完工。你的道家字号呢,是什么?”高升泰问。

“我离开大理之前,仙都宫的山门和凌云阁传道洞府已经做好了,九月九时间够的。小道字号‘凌云子’,不知父亲大人以为如何?”高泰云含笑,调皮的眨眼,望着高升泰。

“哈哈哈,好个凌云子,好个我高氏的凌云志。不错,你们几兄弟要切记,老八泰云对外的身世,切忌讳密。这是我高氏全族,日后保命之退路。除了你们,就算旁支和皇城的姑姑,也不可知晓,而且,你们日后,需要鼎力支持老八。在天南和中原传道。”高泰云看着其余诸子道。

“诺,父亲大人。”殿中高氏诸子答到。

八月十五,月圆之夜。

灵鹫山仙都宫,在那山道上,从山门到山顶,每隔一段距离,就站着一名提剑少年道童,警惕的看着周围。

在洞口凌云阁前,石桌空地上,正有一个少年道人,姿势古怪。

只见他不丁不八,站立着,右手举剑朝月。左手三指捏法诀。指向南斗。

他正前方,那刻太极阴阳鱼图的石桌,已经摆着供品。

此人,正是高泰云,他选定月圆之夜,在灵鹫山玄门洞府,开始筑基。

为什么他首次筑基,要摆下如临大敌的阵势。

实在是因为,筑基有风险。

道基成,则能在世间为人。

筑基不成,则百脉具毁,废人成仙。

筑基,对于玄门来说,每人一生最多两次。禀赋差的人,只有一次机会。

此刻是月圆之夜,高泰云选取了安全的玄门秘法——离宫拜月。

常言道,北斗主杀,南斗主生。

依据堪舆之术,夏夜晚间十点,月华最盛。

西北方天空。可以看到大的北斗。

而朝中天偏南的位置。看去有六颗星,看似像个倒扣的勺子,那就是南斗。

当此时,如果没有顶过这筑基第一关,就会出现“北斗九星不畅,人体九窍不通。”

所以,筑基甚是凶险。

当北斗九星隐去,阴气最盛,正是百鬼横行之时。

此时,是万千生灵拜月,玄门也会有拜月祭科。

北斗九星,是包含了肉眼常见北斗七星和左辅、右弼这两颗星。

左辅、右弼,是不太明显的,世人一般只看到有亮度的七颗星。

能见度不好的情况下,堪舆是需要用经验,去感知这北斗九星的方位的。

据《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载,“南北二斗,共同陶铸,万品生成,万物注拟,天人之爵秩增减,士庶之禄俸延促,年龄去留,灾福莫不由其予夺,受性水火,禀质阴阳,助天地而育物,体道德而垂光。”

而紫*阳真人的《悟真篇》,已经很明确指出,筑基选“八月十五玩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到一阳来起复,便堪进火莫延迟。”

高泰云苦熬多日,终于等到了八月十五晚间筑基,但并不是采用普通功法。

其他普通各门派,修行内功法门都相差不多。

武林中各大门派,很多是马步站桩,引出内息气感,由口鼻入气于胃中或肺中。

玄门修行金丹,开始做筑基时,是另外有秘法。

那就是身中百穴,穴窍毛孔全身皆存神。

人在户外高处,面月而坐,沐月华。

主要将月之精华,吸入头顶百会穴,在上丹田成相,沿任脉降至丹田,再由督脉升至泥丸宫。

月为天地至阴之精,月光精华,照彻泥丸,下耀五脏,入于明堂,化生清,彻甘露,流入口中咽下,任满盈而明辉不溢,运润全身,何止康身健体。

吸气时,月华从全身的每一个毛孔吸进来。

呼气时,身上那些病气废气,不好的东西,全都被排出体外。

一吸一呼中,身体越来越亮,观想圆月,圣月照耀金庭,落入丹田,不着不迷,不执不有,导空静定。

通常道家筑基是循序渐进:筑基-炼己-调药-产药-采药-炼药-上督脉。

首先第一步,过三关,上百会,接着过鹊桥。

然后第二步,下任脉,再回丹田,

最后第三步,下会阴绕行,再循环小周天运转。

如果出玉液,玉液还丹,就气走大周天。

移丹,出金液,再

……

但是,高泰云却走的是前世师门心法,是玄门秘法顿进的路子。

他是让采集的月华,经眉心后,沿着任督二脉逆行。

这样的炼丹手法,快、准、狠。

别人百日筑基,他只需要月圆筑基。

成就行,不成就会被气血闭脉。

这个,也是需要一些易经堪舆之术,计算星宿方位,和以及血气运行方位。

每个时辰,应该让血气运行到那个穴位,为了这个准确到达存想的穴位经脉,有时候还得加快或者放慢血气运行节奏。

那是一套繁复凶险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如果有雷击,九死无生。

因为,人是在户外筑基,正举着剑,引雷了啊。

而且,在做拜月祭科,还得默念太阴星君咒语。

更得切忌,眉心印堂穴很脆弱,不能刻意采集月华。

印堂穴,若采集月华过多,会发生刺痛,致使心神俱散,前功尽弃,气血淤滞,五肢残废。

为啥五肢报废,因为月圆之夜拜月,主要是乘着月汐月潮变化,修行的就是那感受第五肢,不同其他各派功法。

武林各派运行内气,通常门派是从云门到少商,把气息在丹田积蓄存多。但是练习北冥神功,就得反其道而行之,让丹田之气散入百穴。

“……月府太阴,照澈光明,玄玄幽显,浩浩育阴,吾取真气,异之傍星,生之者吉,念之者昌,太阴帝君律令敕,愿降真气,助吾真人!月光朗朗普照乾坤,法界众生蒙恩佑,一轮映大千,性海澄清,道心永圆明!至心称念,宝光幽照妙果素月天尊,不可思议功德。愿四海道子,同沐月府星恩,增福添寿,阖家团圆!福生无量天尊!”这首玄门拜月筑基歌诀,讲求抑扬顿挫,平仄声韵激荡百穴。

俄倾,他脚踏天罡步,声音越来越大。

万籁寂静的灵鹫山,周围回荡着他的筑基颂歌之音。

玄门这歌诀,对外界宣称是拜月,积阴德祈福,其实就是给自己减少筑基危险罢了。

周围山径的持剑道童,以前从未见闻过这个玄门拜月阵势。

高泰云全身,沐浴月光,那剑也是快速的舞动了起来。

远看着,给人一种神秘,又带有远古的古朴气息。

他手指的法诀,已经变成了扣着四指,慢慢地遥遥指向西北,对准天际约二十度的位置。

那个位置,正是北斗九星之位。

此时,他手中的剑,舞动的快,已看不见影子。

只见一道白光,在洞口跳跃,细看正是他前世家传的昆吾剑法。

父亲在世的时候,说过这剑法,是千年以来最神秘的剑法。

是要配合昆吾剑,才能发挥出那招“剑影流金”的威力。

可是,他从没见过那招剑法,因为父亲也不会。

父亲传给他一百零八招,他以为就是最全的了。

父亲却说,这剑法是一百二十八招。

但是,千年以来,从没有人在世间,使出后面二十招。

高泰云琢磨这套剑法,已经很多年了,也演示给师公看过。

师公却说这剑法的节奏,还有那动作,适合玄门筑基。

可惜,门派只有合适的咒语,没有合适的歌诀。

这太阴星君神咒,还是高泰云师兄石泰,教会他的。

石泰说这个,同悟真篇的歌诀节奏,都差不多。

高泰云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

高泰云此时,已经进入一个神奇的状态,心中再无杂念。

他只想催动血气,跟上剑招动作的节奏。

“……唰唰唰……”

“……咻咻咻……”

突然,他感觉头脑中泥丸宫一震,一股气流不由自主冲口而出。

“……吼……”如同饿虎的一声长啸,响彻在灵鹫山周围。

“阿弥陀佛!看来,天南道门,又有人筑基成功了,不知道对佛家,是福还是祸!”崇圣寺一位老僧抬头,看向窗外圆月,喃喃自语。

高泰云感觉全身轻盈,浑身毛孔很舒服,微微张开的那种感觉。

依稀能听到,草丛里夜虫,在震动翅膀。

自己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甚至看到近处石径旁边,剑童面容也变得清晰可辨。

他怕这种感觉丢失,更怕是一种错觉。

收拾起喜悦心情,用五心朝岳的姿势,让腋窝空出,打坐了起来。

先默念一遍歌诀,是少阳三焦经的修习法门。其穴位“心包九穴天池近,天泉曲泽郄门认,间使内关输大陵,劳宫中冲中指尽头。”

重新存神,细思身中百穴,用心体察一遍,看是否有受损。

直到第二日,周天各循环,感觉到眉心印堂穴,有一粒砂状物滚动,只要意念一动,砂粒自行追随血气的脚步运行,才算松一口气。

总算没白费功夫,筑基成功了。

以后每日存神,打磨一下各处穴位,这筑基就稳固了。

修行玄门功法,好处就是,不必在意子午时辰,只要自己计算好血气运行时辰,找准地理磁场方位,随时随地,可以打坐练功。

如果印堂穴那里,能结成金丹,以后恢复精气神更快,可以睡走坐行自行练功。

不过,估计这个练成的时间,至少也要很多年,才能达成结丹的愿望。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