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看八百里洞庭,那景色煞是美丽,只可惜人烟稀少。修蛇出没,渔人怎敢捕鱼?忽见前面一路风尘并起,一干人马拦着道路,为首一人道:“何人来此?”
羿拱手道:“我乃是大羿,这个是我徒弟逢蒙,请问来者何人?那修蛇作恶多端,吃人不吐骨,百姓受苦已久了,为你等除去这恶蛇。”
那人道:“我乃是驩兜,那神蛇是我等的保护神,你赶快回去,否则后果自负。”说完驩兜及从人把羿和逢蒙团团围住。
羿听了驩兜的话,大怒道:“天下人人尽知修蛇作恶,你却奉为神明,可知你与修蛇是一路货色,都是残害民众的家伙。我奉尧帝之令除妖去魔,若不是看在你是尧帝的子民,我不会放过你。”
羿搭弓射箭,一箭正中驩兜头顶的盘蛇束发。驩兜一干人等惊得一身冷汗。旋即散开。羿道:“我本不想射杀你等,如与修蛇一般在世上作恶,此箭不是射在你的束发上而是心窝处。”说完羿大步走去,那些从人连忙闪开一条道路,逢蒙紧随而过。
驩兜知道羿的名声,那敢造次,只得眼睁睁看着羿和逢蒙走开。
两人信步走在湖边,走了数十里路,于僻静之处找到一户人家,破落的草棚之中两位渔人。那渔人见羿和逢蒙一身猎人打扮,忙施礼道:“请问足下可是英雄大羿和逢蒙?”
羿道:“你怎知我们到来?”
渔人道:“大羿英雄和逢蒙的英名传遍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修蛇在洞庭作怪,八百里方圆民众深受其害,我等诉求尧帝,尧帝召告英雄前来,我等日盼夜望,终于等到了。”
羿安慰道:“你等放心,不杀修蛇不离洞庭。”
渔人大喜道:“洞庭只有修蛇作怪,英雄若是降服便是大功之极了。我等立祠为英雄传颂。”
羿道:“我非好大喜功之人,名声有何用处?只为天下百姓寻得一处活命之所。”
渔人道:“无以为报,此亦是我等心意,切莫推辞。”
羿道:“此事再讲,先除修蛇为上,那修蛇何时出入?”
渔人道:“十日出来之时,日光曝晒之下,水如汤煮,修蛇那堪炎热,蛰居湖底,但那修蛇又不能长潜水中,需要出来换气,只与夜半月明之时出得水底,闻得生人气息吞食,这湖边方圆数十里已无人烟,我等还强撑着白天寻在这里打鱼养家糊口,准备日落就赶回去,再不走,修蛇可要寻到这里了。”
逢蒙问道:“那修蛇只是食人,其它不顾?”
渔人道:“何止是食人,豺狼虎豹豕象鱼龙都吃,只是食人之后越发厉害。”
羿道:“今夜我们在你这儿住宿,等那修蛇上岸,寻个机会捕杀与它。”
渔人道:“那修蛇体形巨大,行动却异常迅捷,上岸之后一行就是数十里,我等两条腿跑不过这无脚的凶物。”
逢蒙道:“有我师徒再此还惧什么修蛇?”
渔人道:“正是有着两位英雄在此,所以我还没有离开,否则早已跑得比兔子还快,奔得不见踪影了。”
渔人道:“我这里有些鱼与黍,在此烧与两位英雄吃罢好杀修蛇。”
羿道:“有烦两位了。”
渔人道:“这是自然,只是烟火一烧,夜晚必引得修蛇到此,不过有英雄在这,我等胆子也壮了。”
渔人安排炊食,四人吃罢不提。那夜明月如昼,光照四野。羿信步出得草棚,远处洞庭波光潋滟千万里,浮天无岸,团团白玉盘照得湖水银光一片。羿望月长思,忽然想起姮娥,却不知姮娥亦在月桂树下,也在望月思羿,就此种下别离之恨。
夜深宁静月上高空月色宜人之时,羿见洞庭湖水翻滚如同水煮一般,波涛汹涌澎湃。
渔人道:“英雄小心,那修蛇出来了。”话音刚落,湖中窜出一条巨首,分波而上岸,草树随风分开一路。修蛇左闻右嗅,闻得人烟,直接扑来。
只见那修蛇:
巨口黑渊深无底,獠牙白坚赛银枪。
万年幽冥寒风迫,千里湖泊怪兽狂。
尾大横扫鞭长及,舌嘶哑吼鬼魂丧。
入水似鳌游四海,出洞成龙翔九光。
天神不敢轻易惹,坐镇洞庭霸一方。
羿看得真切,挽弓射箭,一箭正中蛇头,那修蛇一惊,停下道:“何人大胆,竞敢射我。”
羿上前道:“大羿在此,何不自缚首尾与我请罪。”
修蛇道:“原来是大羿,早有所闻尧帝唤你来洞庭,刚才一箭果不虚言,只可惜你神箭已尽,这箭只是嵌入皮表而已,何谈擒拿与我?快快让开,念你还是个人物,不想惹得尧帝与你。”
羿道:“你惹众人,我岂能不管?”
修蛇道:“你出道几年?敢抛出海口。我自鸿蒙之时就已出现,历经岁月,天往地来多少仙神生灭,俱被我看在眼里。只是我一心无用,不曾巴结大神,故而不为天神所眷顾,只在此自由自在。”
羿听修蛇之言,斥责道:“你在此地修炼多年,并未成仙成神,可知劣性不改。倘若有心向善,天帝慧眼岂能不识?”
修蛇大笑道:“若拿天帝说话,那就羞杀人了,连天帝都自身难保,被刑天神魂所弑,神魂离散,不知所终,当今乃是东皇太一在位,清静无为而作,我等也落得各显身手。”
羿道:“东皇太一顺其自然,对天地不横加干涉,但你等肆意妄为,不遭神谴,终遇人灭,凿齿、九婴、大风、九日、䝟貐、封豨等便是先例。”
修蛇道:“如今世上已无人可敌我,你无神箭,休要白白送命。”
羿大怒道:“孽障执迷不悟,看你如何送命。”挥剑砍向修蛇蛇头。修蛇见羿的剑砍来,长尾横扫过去,尾梢似神鞭,横扫一大遍,羿见蛇尾袭来,忙砍向蛇尾,那修蛇见剑转向尾巴,扭头张开巨口扑来。修蛇首尾兼顾,尾扫却似秋风扫落叶,口吞恰如鲸鱼吸游鱼,招招险恶,层层紧逼,直把羿围在中间,逢蒙和渔人惊倒在地,腿不能行,耳不能闻,口不敢言,眼不见物,哪里靠前助他?
羿见修蛇的乌龙摆尾出神入化,心里暗暗叫奇,这般巨大体形却灵巧迅捷,便打起十般精神作战。羿并非天神,只不过是得道之神人,又无神箭,气势上已输一节,那修蛇深得寒气,久练成精,又是夜深凉爽之时,真是如鱼得水。要是在阳光正午,热驱寒,修蛇倒是酥软无力,不能发狂。羿如何敌得。
羿大战修蛇,早已惊动月女,月女驾驶月车临空而视,见羿力量渐渐不支,思道:大羿天下闻名,为民请命,现在危急,我须救他一命。又思道:大羿不顾亲情射杀九日兄弟,又何苦救他。正在左思又想之时,瞥见姮娥在月桂树下望月凝眉,不禁犹怜起来,想那大羿与姮娥是自古以来唯一的一对夫妻,从无二心,令人动容不已。
月女正在左思右想之际,月光忽明忽暗,早已惊动了承天效法后土大神,后土大神睁开双目,光运四极八荒,见大地修蛇作怪,思道:大羿乃是人神,修行哪有修蛇长久,今番为民为众射怪斩凶,运已牦尽,势不能克制修蛇。若不相助,那修蛇兴风作浪不知几时,大地又是涂毒。
后土大神思毕,抛出缚天绳化为一道金光,金光环绕修蛇蛇尾。修蛇的长尾正在横扫千钧眼看正要得手之际,忽遇缚天绳哪能动摆动,只能张口巨口扑向羿。羿见修蛇扭曲不安,千载机会怎能错过,挥剑刺向蛇尾,修蛇遭到一剑,疼痛难忍,情知情况险急,顾命要紧,急忙窜向洞庭。羿这时便使出平生之力,凌空跳起,一剑向修蛇中间斩去,可怜那修蛇在洞庭千万年生息,一朝显恶便遭剑劈,身首两端,神魂不守,飘荡不定。那正是午夜鬼泣出没之时,当即被小鬼收了。修蛇既失神魂,巨身化为一座山陵,修蛇又称为巴蛇,那个山陵便称之为巴陵。
羿杀掉修蛇,筋疲力尽地瘫坐地上,却见半空之中有一位天神,冉冉而来,对羿道:“大羿大功至伟,斩修蛇于八百里洞庭有功,若有所求所图,可至西方昆仑。”
羿忙连忙拜道:“刚才幸得大神相助才立此功,愿闻大神名号?好铭记在心,传于民众。”
天神道:“名利俱往,何必相问,无需挂念,缘由有时,望你切记。”说完便飘然而去。
羿目送天神而去许久,看看逢蒙与渔人,半天才从地上爬起来,见羿将修蛇杀死,这才战战兢兢地走到羿的身边,道喜道:“大羿果然是名不虚传,从此洞庭无害了。”
羿对逢蒙道:“我已力竭,不能再战,快扶我起来。”
逢蒙扶起羿道:“师傅此番作战,凶险难测,幸得宝剑灵通得以斩掉修蛇。”羿只是暗暗点头不再言语。四人在洞庭湖边稍稍休息。
羿杀死修蛇后离开到尧帝处覆命,却说羿到尧帝处,尧帝率众人在殿中接见。羿道:“不才之人羿受尧帝之命,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今已受令完毕,特向尧帝启明。”
尧帝道:“自从黄帝之后,虽然四海之内祸患不断,但皆有天神地仙佑荣,逮至我唐尧之时,妖魔并出,祸乱天下,我无功德,幸亏有着诸位和大羿,力挽狂澜,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大羿亘古未有,以人胜天,水怪山精业已除尽,真是天下万民的幸事。”
众人齐道:“全靠大羿英勇,我等才能脱得此劫。”
尧帝道:“大羿有功,逢蒙跟随大羿,亦有苦劳,逢蒙可和大羿随我享用天下太平。”
羿辞呈道:“多年出外征讨凶魔,与姮娥长别久离,于心不舍,羿乃是凡人,不求声名,只是希望与姮娥在一起,进山打猎采果而食就够了。况且天下已定,我已无所用于尧帝身边。”
尧帝欲再加劝阻,挚见羿意志坚定,上前进言道:“人各有志,羿既然不愿受封,就不可逆其心志。”
尧帝只好道:“羿有大功,却不受封赏,只愿逍遥在山野之中,我亦不勉为其难,可许大羿出入天地之间,魔障让路,仙神俱迎,万民称颂。”
羿谢过而退。尧帝问逢蒙道:“逢蒙亦是天下无双的射手,大羿不愿随我左右,你可愿意留下。”逢蒙踌躇再三,思道:羿不愿留下,我若留下,被众嗤笑,不留下,又违背初心本意,本愿靠射艺扬名天下,谋得一个好前程,但师傅羿不愿不想,做为徒弟怎好开口。此即徒生憎恨之心。
逢蒙思量再三,决定离去,乃道:“我射艺未至臻善,愿追随师傅,日后再来报效尧帝。”尧帝见二人言辞坚决,只得作罢。尧帝领众人送别羿与逢蒙师徒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