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羿射九日之后,黎民众生欢喜不尽,地上万物也是如此,还有一个神兽更是出了一口恶气。那个神兽是谁?乃是阴山天狗。上次去女和月母国之地,被九日驾起金光差点烧死,浑身烧得漆黑麻乌,灰头土脸的,那有什么神兽光辉形象。幸而常羲仁慈留它一命,不然就成烧烤了。天狗见九日被杀,心里大喜,这次可以有机会报仇一解心头之恨。
这日天狗正在守夜,见月儿升起,光亮皎洁,忽思上次所遭之事,浑身火热气愤难平,便思没有十日作了帮手,这下可以到那女和月母之国出一口恶气。天狗乃是急性子,想到就做,四爪腾空向女和月母国而来。
不一时到达女和月母国的城门,那大门敞开,天狗正欲进去,守门之人上前拦住道:“哪里来的野狗,不准入内。”
天狗不解道:“为何不准我进去?”守门之人对着城门上呶呶嘴,天狗抬头看去,只见上书“严禁犬入”几个大字。
天狗怒道:“其他万物不禁为何只是禁止犬进入。”
守门人哂笑道:“女和月母国只是禁止犬类进入,只因上次有只狂犬大闹女和宫,常羲大怒,自此之后便令国中不得有犬,故而书写这几个字,教得我等一律不放家犬野犬大犬小犬等犬类入内。”
天狗一听怒向胆边生,张嘴便向守门人咬去。那守门人早有防备,各各拿起棍子赶来,一起架住天狗,喝道:“常羲早就得知这等野犬不听教诲,野性难改,教我等拿棒子防备,果然如此,若再不走开,乱棒打死。”
天狗一见棍棒,心里掂量掂量了一下,若是声张起来,必引来众怒,这棒子是实木的,实打实的,敲在头上是很痛的。况且女和月母国乃是人仙杂居,惹人倒是无恙,惹仙倒也不怕,就怕仙神相通搬来救兵,就不好对付了。
天狗抑制着怒气离开城门,转念一思:如此欺我太甚,就这么一走了之岂无颜面,十日兄弟已经去了九日,帮手少了许多,既然来了何不再闹一场,好让这些女人知道我的厉害。天狗思定摇头一变,变成了一个黑衣人,摇摇晃晃走入城门,守门之人见是黑衣人也不阻拦。
天狗直奔女和宫,见宫内光亮通明,人声鼎沸。原来这女和月母国常羲专司月亮,白天休眠夜晚活动,直到日上扶桑才息。那宫内歌舞不息,天狗便在人群之中寻找十一个月女,天狗东看西嗅,不知不觉露出了本来面目。
月女正在舞得兴志正浓,忽见一犬在宫内左右瞻顾,大惊道:“何处而来野犬擅入女和宫?”天狗见行迹败露,不管三七二十一,向月女咬去,月女慌忙躲闪乱成一团。
常羲在内庭闻得叫声,赶了出来,见是天狗,喝令道:“你这畜牲,不在地下守夜却来女和月母国捣乱,天帝知道定不饶恕,还不快快滚走。”
天狗道:“上次欺我太甚,今天不咬一口不会善罢甘休。咬一口就走。”
常羲道:“上次饶你一命,你不思悔过,又来行凶,女和月母国乃是天帝钦点行日月之道,不容邪魔恶兽撒野,东皇早知你狗性不改,特赐予女和月母国打狗之棒。”说罢侍女捧上青木棒,常羲抡起木棒就打。
天狗在十二地支中为戍,戍在那五行之中属土,木克土,天狗一见青木棒,魂飞魄散,哪敢咬去,被青木棒几下敲打,顿觉头痛欲裂,腾开四爪嚎叫而逃。
天狗行至空中犹觉头皮发麻,那狗气愤不过,见望舒驾月车与月女行在高空,一跃向月亮而去。望舒女见天狗挡道,叱道:“你是何方怪物,竞敢阻挡明月行驶,可知此月是盘古大帝右目所化,为天地增光所用。”
说完挥起天鞭打向天狗。那天鞭专打妖孽。天狗在女和月母国挨了打,正在气头之上,它怕青木棒却不惧天鞭,见望舒女居然甩起天鞭,恼羞成怒,动了嗔气,张开大嘴扑了下去。
这天狗也是神物,能上能下,能大能小,大嘴一张,那月亮在狗嘴面前,像个汤圆般大小,便一口把月亮吞下。
此时天上人间正在享用轮明月光亮,那地上多少闲人正在望月愁思,却被天狗吞月打断,慌乱惊措,不知如何是好。月亮被天狗所吞,天地顿时一片黑暗,人间慌乱不说,天神一时并不知晓何故,只道是妖魔当道出来扰攘天下,纷纷向着紫宫而去。
东皇太一定睛一看,早知前因后,对前来的众神道:“此是阴山天狗所为,那天狗与月女有所龃龉,故而上得青天对着月亮泄愤,你等不要惊慌。天狗乃是天地所生,天上星宿所罩,那星宿的余光如烛照天似为流星,长数十丈之远,如风般的迅捷,声响如雷,光亮如闪电,那物得以成神,遂被女娲娘娘所钦差。只因天上的日、月、金星、木星、火星比它亮堂,尤其日月它有所不及,故而其心不服而酿成纠纷。念它为天地护卫守夜御凶,今犯过错派遣雷神小罚即可。”
勾陈大帝道:“天狗惊扰人间骚扰月亮,人间的妇人月事与月有关,至使妇女月事不调,多有不孕,且食人间小儿,宜将鞭笞警告。”
东皇太一道:“此事不难,可传之人间对策,教他们仿效即可应对。”
即唤上雷公道:“你可速去,以鼓雷的响声震它,它便可知错,倘若不改再报与我。”
雷公领命,急急来到空中,祭起悬鼓,一雷震耳二雷眩目三雷乱智,月儿在口中如同炭烧一般,天狗摇头晃脑只得张开嘴巴将月儿吐了出来,天地又亮堂起来。
雷公道:“日月乃是盘古大帝双目所化,光明照天地,沐恩临万物,你不知深浅乱发性子,今次饶恕与你,下次再犯雷电可是长着眼睛。”
天狗听得此言,呜呜叫唤哪敢放肆,夹着尾巴逃回阴山。
却说尧帝治理天下有声有色,万民皆安,却不想天降大灾,先是十日临空,把大地晒得像火盆,接着又有诛凿、九婴、大风、猰貐、修蛇、封豨兴风作浪,搅得大地乌烟瘴气,幸亏有着神射手羿神勇出现,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大地才得安宁。尧帝丰功伟业,不逾前人却压后人。那尧帝见民众安居乐业,便思年岁已高,顿生让贤之意。
这日,尧帝召令四方众臣于宫中,商议让贤之事。一干人等鲧、挚、弃、契、台玺、義仲、義叔、和仲、和叔、四岳、驩兜、南蛮蛮头及丹朱等赶来聚会一起。议论纷纷,道:“如今天下太平,黎众安居乐业,未有天灾地祸,尧帝召集我等却为何事?”众人皆摇头不知。
尧帝见众人聚齐,道:“自从炎黄之后,颛顼大帝和帝喾皆是天下明主。黄帝之时虽遭大乱,幸亏力挽狂澜,才使我等没有沦陷蚩尤等魔手之下,颛顼大帝和帝喾在位之时则是天和地顺,乃继黄帝之后英明神武,逮至我唐尧继位,天下有幸不辱黄帝开创的帝业,虽有十日作乱,六凶猖狂,有大羿力挽狂澜平复妖孽。今岁我已经老朽了,不复有才干引领众生,万民还需要明君,在座各位均是天下才俊,我欲众人推举一个贤才代我之位,不知各位有何良言?”
众人道:“尧帝的丰功伟绩不输黄帝、颛顼大帝及帝喾,我等万民皆仰仗尧帝来活命,尧帝正当壮年,必会长命天地,何来让位之说?”
尧帝道:“我并非仙神哪得长生不死,为人活在世上,终有一日成为土灰,乘着我现在还有余力,择一个贤良之人,帮他匡扶天下,百年之后我也心安了。你等莫说好话,此乃关系万民安危的大事。”
众人听罢皆沉思不语,尧帝见众人惜言如金,只好道:“诸位不避贤愚,可以举荐一下,能得众人之意必是可造之才。”
尧帝良言苦语来劝说众人,众人情知尧帝不是虚言,四岳相顾拜道:“我等推举尧帝之子丹朱,丹朱跟随尧帝多年,深得尧帝真传,定能带领众生齐家乐业。”
尧帝不屑道:“我最谙熟丹朱,丹朱乃是不器之才,不堪大任,天下怎能由他掌管?”
驩兜、南蛮蛮头进言道:“吾等观看天下之人,除丹朱外尚未有他人有此能力,就让丹朱一试。”
尧帝道:“丹朱性格轻浮不定,一言不合就顶撞别人,不能虚心听取别人的谏言,这样之人怎能成大事?请勿再言了。”
義仲、義叔、和仲、和叔道:“鲧可以胜此大任。”
尧帝道:“鲧不可,鲧虽然出众,但是狂妄自大,不能兼顾天下。”
義仲、義叔、和仲、和叔道:“鲧能力出众,他不可以则天下没有能人了,天下英才俱聚在此处,鲧不行,我等四人更无资格,已经无人可以服众了。”
众人默然,丹朱不行,鲧不行,義仲、義叔、和仲、和叔、四岳更无可能,只能独挡一面,驩兜、南蛮蛮头只在南方声名显赫,其他地方的人皆不知其人。
四岳见众人无言,道:“在座均不能把持天下,我等认识一人,此人称号虞舜,他耕种于历山,制陶在河滨,渔猎于雷泽,此人甚有贤名,当地之人广为传颂,我等见过此人,贤名之下名符其实,尧帝可加以考察,或许可成为尧帝所望之人。”
驩兜道:“我听说此人,其父亲瞽叟及后母和后母所生之子象皆是小人,为祸乡里,虞舜是其父亲瞽叟所生,又能好到哪里?”
四岳道:“虞舜虽为瞽叟所生,其性情皆不同于瞽叟与象,能和善相对,孝敬父母,爱护异母弟弟象,故深得百姓赞誉。”
尧帝道:“虞舜的品行我也有所耳闻,只是不知真假虚实,我欲探测虞舜为人,若真是所传,天下有主了。”
虞舜得到四岳的推荐,尧帝便将娥皇女英嫁给舜,又遣派九才侍奉于舜的左右,以观看其德行。那虞舜乃是舜母因感应枢星之精而生舜重华,品德无量,尧帝观德行出众,派虞舜负责推行德教,虞舜便教导臣民以“五典”,五典是何说法,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臣民都乐意听从他的教诲,依照“五典”行事。尧又让虞舜总管百官,处理政务,百官都服从虞舜的指挥,百事振兴,无一荒废,井井有条。尧让虞舜在明堂的四门,负责接待四方前来朝见的诸侯。那诸候无不宾服。
尧帝安排完毕,却惹怒了一班人马,直教天灾人祸俱起。却说尧帝知闻虞舜有美德,便一心向他,驩兜和南蛮蛮头愤懑不已,气咻咻地回到南地。丹朱哪里甘心,见驩兜和南蛮蛮头向着自己,便思笼络他俩,寻找机会得到尧帝的欢心,本欲时间一长,自己会被尧帝放在百官之上,哪知虞舜深得尧帝之心,一路扶摇而上,三年之后,尧帝便将大事悉数交予虞舜,将丹朱置在丹水。丹朱自知无力争取,便思求救驩兜和南蛮蛮头。
那驩兜是谁?昔日蚩尤率九黎攻打黄帝,结果被黄帝所杀,九黎之族抵挡不住,又不愿归化,只得逃散而去,一部分逃到南地化为三苗,驩兜便在南方荒中领一部人马坐大。那驩兜生得人面鸟喙而有双翼,两手足扶翼而行,专食海中之鱼,不畏风雨和禽兽,凶猛勇武,犯死乃休,人人惧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