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阳从东方扶桑升起,在西方落下。扶桑在那东海的碧波之上,若隐若现,世间之人难以窥察,每日只见得浩淼无边的大海。太阳从东海出得水面的时候,一轮红日映照着无边无际的海平面,如诗如画。
更为神奇的是在渤海的东面,不知有几万里远的地方,有一个大墟,那大墟是个无底之谷,天下所有的水,八纮九野之水,天汉的水流,都流向那大墟,那大墟的水位却不显增减高低。那大墟名叫归墟。万水流向归墟,气势磅渤,永无止境。
却说世间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名叫女娃,她生性好玩,活泼好动,整日里东走西逛看那繁华的大地,一刻不得静心。那一日,闻得世人说起那东海是碧波荡漾,仙山林立,美景喜不厌收。有心去东海岸边玩耍,这一去可就惊呆了。看那东海之上,海平面之初,一轮红日正在冉冉升起,太阳出来,光照天空大海,天空经过女娲娘娘的五色石补过之后,五彩缤纷,绚丽异常。
女娃看得发呆,再看那海水,万川奔腾流向东海,东海之水又汇集起来直入归墟。气势磅礴。共工撞塌不周山之后,天塌西北,地陷东南,万川便流向东海,由东海流到归墟,归墟将这天水收纳并存。
女娃要看这东方日出之处究竟是何神圣之处,好奇心顿时被撩拔起来,便思量着到海上一观。
这一日,女娃得了空闲,看看东海风平浪静,就独自一人划着一条独木船在海上漂流过去,穿梭在东海之中,瞅那远处的仙山缥缈,仙乐时而听闻,海面平复如镜子一般,一时向往不已,划着船儿向着大海的深处而去探究一下。
女娃正在卖力地划向大海深处,那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海上一时的风平浪静,并不是时时如此。突然间狂风并起,浪涛如堵,排山倒海般扑过来。女娃一见风云突变,赶忙划着独木舟往着岸上赶去,怎么来得及,那独木舟怎能抗得住海上的风暴,独木舟倾刻之间翻到海里,女娃掉进了海里,被汹涌的波涛卷到海底,哪有生还之际。
天吴正在东方之门守着,忽然见着东海风云变化,巨浪拍空。天吴久不戏水了,如何不高兴,一时兴起,跃进水中推波助澜,尽情地戏耍,那天吴由海底冒出海面,一路逐浪到海边,突然看见东海岸边一个女娃与独木舟在海边的浪涛里翻滚,不一会儿就沉到了水底,天吴猛然惊醒,那个独木舟之人如何能承得住大风大浪,急忙飞身过去来救。
你道那女娃是谁?乃是炎帝的幼女,得到神通驻颜还身是个小女孩的模样,不然有何本领和胆量一个人敢去汹涌澎湃的险恶海上。
那天吴赶到东海之滨,却已迟了。那女娃已被淹死了,精魂离海而起,怨声载道直上苍穹,化成一鸟,飞奔而走,天吴追赶不及。只得任它而去了。
女娃化身为鸟,名叫精卫。那精卫鸟长得怎样?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精卫鸟拍翅飞到发鸠山,藏身在浓密的柘树之中,哀怨鸣叫,常恨那东海淹死了她。
精卫鸟日日怨恨着东海,一日,精卫飞过西山到东海,看那东海怒涛涌立,想起被淹之事,愤怒不已,但也无可奈何,为人之时不能镇压住东海的咆哮,化为鸟时更不能胜过东海的怒涛了。但也要报得被淹死的仇恨。只可惜体小力微无计可使,只恨那水深浪猛,要是填得大海心里才安了。于是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日复一日,投入东海之中,发誓要把东海填平。
这日,衔着一颗石子正飞往东海,却遇到了海燕,海燕是海上的娇子,风暴来了不惧,浪涛扑来不怕。
海燕不解道:“精卫精卫,为何每日不辞劳苦地衔枝叨石投向东海?”
精卫道:“你有所不知,我本是炎帝的幼女,看到东海光离十色风景优美,便去游玩,不想东海汹涌可怕,把我淹死了,我只得化成精卫鸟,日思夜想心里不平,誓将东海填平,以泄我恨。”
海燕失笑道:“东海广大无边深不见底,你衔的树枝石块重量轻体积小,只是沧海一粟般填了进去,凭你今生的力量,就是一条小河也填不平,何年何月才能填平东海?”
精卫道:“只要我在一日,便永不停息,纵使风高浪急,也要誓填东海。”
海燕钦佩道:“虽然这是近无可能的,但你的精神可嘉。我在海空的上面经常遇到大风大浪,危险可恶之极,既然你有怨情,我也助你衔石填海。”
精卫道:“有你相助填海,如此甚好,也是有伴而行。”
那海燕遂与精卫结伴而行,共同填海,却说日久天长,海燕便与精卫相爱并结合了,生下雌的如同精卫,生下雄的如同海燕。精卫誓不饮其东海之水。后人被精卫填海精神所感动,称精卫名叫鸟誓,又叫冤禽、志鸟,俗呼帝女雀。
不言精卫填海,水神玄冥这日携着据比路过北山,见发鸠山上那精卫夜以继日填海,北海之神听闻此事,大怒道:“东海乃是句芒的管辖之地,句芒看管不严,至使海浪乱涌,误伤天下黎众,我要替精卫鸣不平,助它一臂之力。”
那北方位天神据比道:“大神掌管天下之水,水到之处无不是摧枯拉朽,若是为精卫仗义执言,大神可大发洪水,冲击高山大地,直把泥沙冲入东海,就可移山填海来帮助精卫鸟了。”
玄冥欣喜道:“此言甚好,不费吹灰之力就会填满东海,好替精卫复仇。”
那玄冥也不道据比的话是好是坏,只是一股怒气要替精卫来出,遂发起大水从高地把泥沙冲向东海,大水挟着泥沙俱下,东海岸边直向海中深处推进。河水裹着泥沙呈黄浊色,一路奔泻而下。
海边被填,早有鱼虾鳖龟报告给天吴和句芒,句芒大惊失色,东海一旦被填,天下之水何处而去,那归墟可是容纳天下之水,涝灾不满,旱灾不降。
句芒忙令天吴推起海浪,阻上泥沙入海,那些泥沙在潮汐推动之下沉积在岸边。总算阻止了泥沙填允东海。
句芒大怒,上得紫宫太微庭向东皇太一告道:“北海之神听从据比谗言,擅发大水,想欲填平东海,致使河水沿途两岸受灾,黎众流离失所,山川变道,请东皇治罪。”
玄冥听闻句芒之言,忙赶到太微庭向东皇呈道:“此事皆由句芒引起,句芒离开东海,天吴守责不力,乱起风浪,东海沿岸深受其害,淹死炎帝的幼女女娃,那女娃精魂化成精卫鸟,居在北山发鸠山上,痛恨东海浪涛的淫威,每日衔石填海,我等深受她的感动,想欲帮助精卫鸟,故而发水来填东海。”
东皇太一道:“此事我已尽知,据比有错,你是事出有因,幸亏北方之地人烟稀少,尚未酿成大过。天吴担有大责,理当进行处罚。令据比禁足一年,不出北门之外。”
又道:“天吴为东海水伯,入得深海,兴风起浪,东方不守,凡众恐惧,天长日久,东方必然生事,东方为五方之首,不可有着差错,令天吴除去东门之守,放逐在东海之中。若是兴风作浪残害黎甿众生,定加惩处不可饶恕。此事玄冥和句芒皆有错念,念叨两位大神守土有功,暂不追究,记在汝等的头上,需时刻反醒。”
句芒和玄冥谢过道:“东皇处置稳妥,调度有方,我等皆是臣服”。
那句芒转而询问道:“今日除去天吴方位天神,何神可以担任东方位天神?”
勾陈君道:“东方乃是五方之首,东方在五行之中属木,那天吴是水中巨神,东海水势磅礴,一发便不可收拾,日后不免不甘,需有一个神兽切乎东方才能压制和引领五方。”
东皇太一道:“汝看是何神兽可以担当?”
勾陈君远望天下,道:“往昔天皇伏羲的手下有青龙拐杖,得到灵性化为青龙,五行之中属木,青龙亦是水中骄物,那青龙得到天皇伏羲提点,已练就真身,若隐若现,世间万物皆是惧为天神,可以担当此重任。”
东皇太一道:“青龙得天皇的灵气,可镇鬼魔,就依你所说,可着青龙为东方位天神,镇守东方,永不出现祸患。”
勾陈君奉着东皇太一的旨意,带着勾陈六将来到都陈,六将叫道:“青龙快快现身,来接东皇的旨意。”
那青龙一直盘居在都陈之中,潜心修炼,忽然见到天空之上祥云凝聚,见勾陈君和勾陈六将驾临都陈,听到勾陈君宣旨,连忙伏下听宣。
勾陈君宣道:“东皇念东方位天位难守,需重兽把管,今特封青龙为东方位天神,取代天吴之位,镇守东门,汝需尽心尽职,不可擅离职守。”
青龙盘居都陈多年,早有出世建立功业的想法,听罢东皇太一的旨意,感激不尽,长嘶一声,龙吟虎啸,离开都陈,自去东方。从此之后,东方位天神是青龙,盘居在东方门柱之上,有着东方青龙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