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受招安上天,自然走的南天门,因为南天门离开下界近嘛。他已经在森罗殿销了自己的档案,现在天宫里又给他准备了一个新的档案,名字叫仙箓,也叫宝箓。有两句诗形容他,高迁上品天仙位,名列云班宝箓中。猴王成了天仙。
有条成语叫美若天仙,其实天仙并非个个都很美。看看孙悟空,菩提祖师说他身躯鄙陋,孤拐面,凹脸尖嘴。混世魔王说他身不满四尺。后面驼罗庄的老者形容得最生动,骨挝脸磕额头,塌鼻子凹颉腮,毛眼毛睛痨病鬼,不知高低尖着个嘴。一点也不美。电影电视剧里把他美化得太多了。
玉帝封孙悟空做弼马温,实际就是个马夫,说得好听一些是马夫的头。让他管马,就是要惹他不高兴。但是孙悟空的弼马温做得欢欢喜喜,那些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都养得肉肥膘满。
天宫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天马?也没看见有谁骑马。等到唐僧从两界山下救出孙悟空时,有一句话解释了,弼马温是在天上看养龙马的。原来这些天马是龙变化的。玉帝不是有龙车嘛,应该就是这些天马也就是龙马来拉的。
孙悟空在天上高高兴兴地养马,不符合既定的计划。于是御马监的众监官安排酒席,明着告诉猴王,这弼马温是个未入流的官,做的是下贱之役。就是要逼着他反出天宫。
猴王果然心头火起,咬牙大怒,打出南天门去了。南天门的众天丁不是不敢阻当,而是一切都事先安排好了。后面猴王对前来挑战的巨灵神说,老孙有无穷的本事,为何教我替他养马。可见人尽其才很重要,不然容易出乱子。但是出乱子也是计划好的事情,孙悟空现在回到计划中来了。
好面子的孙悟空在上界做了十数年的马夫,太丢脸了,少说几天面子上好看些。所以弼马温逃官回花果山后对众猴说,我才半月有馀,那里有十数年?众猴会推理,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哩。
花果山的众猴这么说,自然是为了奉承猴王。但是他们有句话说得很对,你在天上,不觉时辰。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地球自转才有昼夜交替。没听说天宫也会自转,所以那里应该只有白昼,没有黑夜。如果有需要,天宫可以借用下界的历法。
但是众猴不懂现代科学啊,没有办法用自转来解释天上的不觉时辰。也没关系,还是可以从古人的角度来解释。孙悟空上天受招安时,有一大段话形容天宫。其中有两句,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这里的金光瑞气同日月光没有关系,是天宫自带的。所以天宫是没有黑夜的。
两个不明来历的独角鬼王献上赭黄袍,黄袍加身,孙悟空想不造反都不行。八百多年后,赵匡胤不也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了宋太祖嘛。这赭黄袍是鬼王早已准备好的,就等着弼马温反回花果山。鬼王还撺掇孙悟空做齐天大圣,这个名号有深意,后面慢慢说。
孙悟空的黄袍加身,事先并不知情。赵匡胤嘛,明摆着就是做秀。我可不想做皇帝啊,是大家伙儿逼着我做的,我是顺应民意。看看他上台后做的两件事。一件是取消了他原来在后周的殿前都点检这个官职,生怕别人也造他的反。一件是杯酒释兵权,针对的正是把黄袍加在他身上的那些人。
玉帝次日设朝,差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兴师下界捉拿弼马温。如果真的是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那么天宫的次日就是下界的次年。等弼马温在花果山做了一年的齐天大圣后,天宫才去追逃,这效率也太低了点。
巨灵神和哪吒都打不过悟空,李天王父子兵败回师,启奏玉帝添兵剿除。其实所谓的兵败,也就是一对一同大圣单挑了两次,有一万天兵和有十万天兵好像没什么区别。也许后援团的人多一点,赌斗的人底气就足一点,水平就能多发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