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成华元年七月,元妙依年满十六,冯广在冯府给其举行及笄之礼。钦州各有名人士皆纷纷上府提亲,冯广与元遇殊通通谢绝。

七月中,冯广与元遇殊兄嫂曾氏商议,在冯广赐婚之下,元妙依与李敢在钦州举办大婚。

成华元年八月,余顺天已占据祁州、钦州、襄州、沧州,割据江东一带。

本自封为昭武将军,现又加封其为天下bin马大元帅,在襄州开始修筑宫殿,广招豪杰谋士。并且命冯广拱卫于钦州、陈辉典拱卫于祁州、刘武争拱卫于沧州。各持五万bin马。襄州余顺天自掌十万bin马。

这其中燕军势力不断向南扩张,受谋士张从谏的建议,打着寻秦室正统太子顾蚀,光复秦室,除去奸佞庄纪的旗号。仍有许多愚忠朝廷之人及废太子的班底残余势力投身于燕军。

燕wang顾渊凭借其高超的军事才能将各地方残余势力打的服服帖帖,其陆陆续续吞并北方一带农民起义势力邹林之流、以及世家大族陈世荣。

而温军势力不断被南下的燕军与向西行军的余军蚕食,屡失数城。

因温符此人虽勇猛却无谋,一介武夫,且刚愎自负,一言不合便斩首军民,是为残暴。温子尧多次劝阻其行径,被温符以满嘴圣人之道如何成就大事给驳回。有失军心,但迫于淫威。温子尧屡次重要关头出谋划策皆未被采用,叔侄之间多有分歧,遂内部分为两派,一为温子尧为首的儒派、二为温符为首,崇尚武力的武派,为抢夺领导权至内部dongluan不已。

京州都城长安皇城之内,庄纪见各地烽烟四地,集结周边藩wangbin力及京州bin力平叛,但朝廷武将之列已无可用之人。万不得已,庄纪只得派人向燕wang顾渊求和。

成华二年三月,庄纪派遣使者邀燕wang入京面圣,燕wang当即斩杀使者,扬言当今陛下血统不正,要为废太子顾蚀平反。

庄纪对此怀恨在心,转头盯上仅此于燕、温、余三大势力的徐州欧阳劫,称朝廷愿出bin助其清扫其他势力,并送去数之不尽的金银财宝与美人玉器。欧阳劫本就贫农出生,摇摆不定之人,从未见过如此丰厚的财宝,又受被庄纪贿赂的军师所劝,授封朝廷的征讨大将军,蟒袍加身,虎符在手,接管朝廷十五万bin马。

成华二年四月,余顺天命拱卫三州的三大将军入襄州议事。冯广携上元遇殊入襄州顺天府邸。只见府邸素简低调,除去门口的重bin把守几乎与寻常大户人家无异,不由得由衷敬佩余顺天,当世豪杰皆知余顺天行事低调,且仁义慈厚,对待将士百姓如同对待自己孩子般,正因如此,有许多能人志士愿意追随其左右。

正当元遇殊一人在庭院中细细观察着风景竟撞着了府中的石狮子,边上一着装素朴却气质端庄,似是婢女之人见状走了出去,元遇殊正叫嚷着其奇怪时,婢女又从另一门中走来,递了一盒膏药给元遇殊。元遇殊除了与家中兄嫂和幼妹接触过外,并无接触过其他女性,当即红了脸,支支吾吾不敢受,婢女只得将膏药塞与他手,转身便朝着荷花池走去。留元遇殊一人呆呆的站在原地望着膏药愣神。

众将齐聚在大堂之中,余顺天身居高位,元遇殊见其眉目宽厚,头戴束发嵌宝紫发冠,坐定时浑如虎相。

而余顺天早早便听闻冯广早年收一义子之骁勇,有万夫难敌之威风,原本想的像冯广那般高大勇武的形象,竟没成想这一见本人是贵气难言,脱下了战袍一袭白色锦袍,腰束月白祥云纹的宽腰带,上挂玉质极佳的墨玉,看起来古朴沉郁,乌发用一根丝带随意绑着,显得颇为轻盈。明明十九上下,眸中已然有了宏图之志与江山夙愿。余顺天知其并非池中之物,日后定贵不可言,当即拍案决定将其女许配给元遇殊。

众将听闻皆讶异不已,元遇殊亦是不可置信。

余顺天有一嫡女唤为余姝,娴静温顺,至德十四年生,如今正值十五芳华。

自余顺天揭竿而起拼搏出一片天下之后便四处搜集经史子集供子女读书,以补当年家贫的遗憾。其中余顺天对长女余姝喜爱不已,更是命身边名士沐南教其念书,视为掌上之物。如今却将其爱女许配给元遇殊,包括冯广在内也是始料未及。

不待冯广商量,余顺天力排众议命冯广将元遇殊一家接至襄州另处府邸之内,并接见元遇殊兄嫂曾氏,便商议着择一吉日而婚。

起初,元遇殊并不同意此门婚事,意欲携兄嫂一家出走,冯广月下追回元遇殊,元遇殊称其一心只系天下苍生,无心儿女情长,冯广劝其大丈夫先成家后立业。

不得已之下元遇殊只得返回襄州,其中元遇殊多次打探其当日在余府所遇婢女,皆无所获。

成华二年六月十五日,二人于襄州大婚,婚后元遇殊见其妻竟为当日府中婢女,惊喜不已,却又疑惑为何其着装如此素朴,余姝早知父亲指婚的丈夫便是当日府中的痴傻少年还问父亲为何将其许配给痴傻之人,父亲称其为贵人,要多加辅助。余姝便答道其家上下皆爱素简,穿如此奢华也是伤财,要保持初心,从百姓出发。元遇殊闻言大喜,有如此贤妻,夫复何求。

婚后二人恩爱非常,元遇殊上战场,余姝便为其出谋划策,元遇殊在家,余姝便为其洗手羹汤。余姝认为元灶此名同躁、燥,寓意不好,于是余姝提议其更改其名,故由元灶之名更改为元遇殊。

成华三年五月、六月,余顺天击败温军,相继拿下衡州、豫州五城。

七月,各州将军纷纷派人前往尉迟庭府中商议登基之事,尉迟庭则上书余顺天劝其登基,余顺天多有推辞不受,称现在当以百姓民生为主,且要与百姓共天下。留襄州的将领便闯入府邸将黄袍披身于余顺天之上,齐齐跪地叩拜高呼万岁。

余顺天不得推脱,于是命尉迟庭、沐南入府准备登基事宜。

八月,余顺天于襄州新城登基称帝,定国号为舜,年号为顺德。正式搬入之前修的璋姝宫。

并大行册封,册封其正妻苏氏为皇后,封大公子余璋为太子,二公子余显为吴wang。嫡长女余姝为阳姝公主。封其弟余万应为顺wang。

封尉迟庭为丞相,沐南为太子太师。冯广为骠骑将军、刘武争为金吾将军、陈辉典为虎贲将军等一众功臣。

三年九月,欧阳劫降于顾渊,燕wang顾渊气势正盛,一路杀至京州皇城,生擒庄纪及其在朝中的党羽,下令诛其十族,长安被一片血雾笼罩,那几日城中血流染红了护城河。

顾禧被迫交出传国玉玺,顾渊将其囚于南宫。但顾渊仍有顾忌,顾渊乃秦世宗顾崇第五子,秦惠宗顾衡之庶弟,于嫡于长都不是顺位,如若此刻称帝定会遭史书唾骂,惹人非议,隐患无穷。

况且嫡太子顾蚀仍在民间,如若不找出废太子,那此位仍是名不正言不顺。于是顾渊大肆张贴皇榜搜寻废太子,且暗中派探子寻访人家。并让顾禧下旨封其为摄政wang,代理朝政。

三年十月,元遇殊屡屡带bin攻克数城,余顺天下旨晋其为从四品宣武将军。

成华四年三月,元遇殊于豫州之地替余顺天巡视之时,受无名道士引见,收名士白善谋,奉其为座上宾。

四年五月,余军势头正猛。温符决定与顾渊联手攻击余顺天,在沧州宣城岭河流域以水淹之计大败刘武争。

之后更是节节败退,燕wang顾渊亲自坐镇,刘武争不敌。沧州乃襄州之上,襄州bin力只余五万,bin力全集中于征西三十万之上。若是失守,则会被扼住咽喉。

余顺天拒绝调回征西之军来抵御燕、温军。其认为征西势力之猛。可扼住温军咽喉之地扬州、来个直捣黄龙。下令命刘武争守住沧州。

元遇殊知沧州难守,但又不敢违抗军令,只得速战速决,以闪电战击之,欲夺取扬州。

而扬州乃温子尧镇守,温子尧守的城固若金汤。元遇殊久攻不破,只得在城外先安营扎寨,以战养战。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