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第二天天明,八月初七,风急天高猿啸哀。

中原北方有五国,称为北方五国。

隔着大江和南方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五国实力中属大唐最强,占据中原部分地区和整个东土。

神州陆地上有九个地域,分别是中原,漠北,南荒,巫疆,虫谷,东土,西域,西土,北极。

五国中实力仅此于唐朝的是明朝,占据中原正中心的位置。

横跨漠北和中原的元朝在五国综合实力排在第三位。

而宋朝连接明朝和西域,北边是元朝,南边与荆国七府之一的南阳府接壤。

府是中原最高一级的行政单位,中原六国的区域划分从大到小是府,州,郡,县。

县下面设有村镇。

秦琅和秦九歌两人大清早就被秦淇猗派来接人了,睡都没睡多久。

按照府内人员的说法,秦淇猗昨天晚上等到了五更天,她压根不知道秦琅两人从狗洞偷摸摸的钻进了府中。

害得秦淇猗没有足够精力来接待宋朝使团,早上听府内人的禀报后才知道这两人已经回来了。

她也没有精力去训斥两人了,只能让两人来接待宋朝使团。

现在两人正在北城城墙上等人。

今天宋朝使团就会来到南阳城,会在南阳城驻扎几天,小做歇息。

南阳城内的驿站早已安排妥当,毕竟这消息前几天就传来了。

秦琅两人躺在太师椅上,懒洋洋的晒着太阳。

顺便补觉。

谁知道宋朝使团什么时候到来?

中午,下午,还是晚上?

北城城楼之上,向远望去一望无际的草地,再远之处便是南阳江。

从北城城门入城的人很多,作为荆州七大府城之一,南阳是极具繁华的大城。

不仅南阳府的各地商人,还有其它六府,北方五国许多商旅都会途径南阳,在南阳做贸易的人不计其数。

北城的城门都不止两三道门。

两人光是躺在城楼上的椅子上都能感受得到南阳的繁华。

闭眼休息了好一会,时间也不知过了多久,两人也都不想睁眼去看看天上的太阳。

秦九歌似乎是休息好了,从太师椅上起身,开始舒展筋骨,做起了锻炼。

“听说宋朝这次派使团前来和亲?”秦九歌不知从哪听到的小道消息,他觉得秦琅肯定知道更多的信息。

所以他就问了问秦琅。

此时秦琅还躺在太师椅上,已经在阳光下暴晒了那么久,也不怕晒黑。

皮肤白嫩也不能那么挥霍。

他没有睁开眼,只是动了动嘴,说道:“好像说是要把什么公主嫁给七皇子来着。”

秦九歌听后立马回应道:“皇帝老儿真能生啊,居然第七子都成年了,我都还没成年呢。”

荆国法律规定男女要年满二十成年了才能结婚,秦九歌才十五岁多一点,成年还早着呢。

他口无忌言,完全不把荆国皇帝当个数。

也就荆国百姓敢议论皇帝了,北方五国但凡有人敢随意议论皇帝,那都是要掉脑袋的。

秦九歌难以理解,他说道:“不是,这宋国来我荆国和亲干嘛?长期以来,他们不都是喜欢和元朝和漠北诸多部族联姻和亲嘛?怎么这次跑来咱们大荆了?”

他对中原各国的历史也是有所了解的,如今的宋朝积贫积弱,在神州上的名声越来越低,西域诸国都不再进贡宋朝,漠北诸多部族也多骚扰侵犯宋国边境。

南方的荆国从炎帝立国开始一直固守在大江之南,从未北伐,北方因为国家相对较多,战火也就多。

秦琅看得透彻,“我知道个大概,或许是清朝再过个几百年几千年就亡国了吧。”

“清朝前朝几位皇帝在位期间,荒废朝政,国力不断衰弱,已经成为垫底的大国了。”

“宋朝怎么了?他们实力很弱,被人们评为北方五国中倒数第二的强国,那又怎样,年年给人装孙子讨好,还能避免挨打。”

“清朝北边是元朝,西边是明,东边是大唐,南边又是咱们荆国,昏君辈出就算了,大臣们都还是奴才,没得啥智商和能力,只会一个劲的喊‘喳’。现在还出了个那拉太后。”

“如今清朝的那拉太后当政了几千年了,清朝更是乌烟瘴气的很了,对外年年割地赔款,我看过不了几千年这个国家就亡国了。”

讲着讲着秦琅就站了起来,打了个哈欠,显然还没睡好。

他又是对秦九歌说了一番话。

秦琅一番解释,秦九歌也是明白了宋国想要干嘛了。

拉拢荆国。

若是在不久的未来,清朝被灭国之后,其它国家会腾出手来对付宋国,柿子要挑软的捏。

两人在一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旁边站着的侍卫们都投来敬佩的目光,这两位公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识,不愧是秦府的公子,日后想必也是一位公侯。

秦琅幻想了一下公主的面容,“老实说我还有点期待宋国公主长什么样,听说公主都是那种比天上的仙女还漂亮的女子,从没见过公主长什么样。”

荆国皇室都居住在荆都,七府内基本没有皇族的身影,只有些贵胄大臣会在七府居住。

“禀告两位公子,宋朝使团距离北门不到十里。”有士兵前来汇报工作。

秦九歌点了点头,“好,知道了。”

终于要来了,从早上八九点就等到现在,看这太阳在天空的位置,这都正午了。

再不来秦九歌都要带着秦琅去吃午饭了。

士兵汇报完后就退下了。

秦九歌正在城墙边上,双手撑在城墙上,眺望着远方,可也没有看到宋朝使团的旗帜。

秦琅走到了他的旁边,说道:“我们要去城外接客吗?我觉得我们堂堂的神州第一大国没必要去城外亲自迎接,在城门口等着就行了。”

在秦琅眼中,荆国就是神州第一大国,就连东土的大唐,也不能和他们大荆相提并论。

若是明朝,唐朝派遣使团前来,秦琅倒是觉得应该出远门迎接,可一个常年打败仗,经常送女儿送财宝苟延残喘的宋朝,他觉得无须给足面子。

毕竟,他们没有面子可言。

中原各国都注重礼仪,在其他地域的人们看来,中原各国向来都是礼仪之邦。

“不可失了礼仪。”秦九歌一脸严肃。

秦九歌认为别人远道而来是客人,派遣使团前来,哪怕是来和亲,又或是别的,那也是他们的客人。

今天是作为主人,该给的尊重和面子还是要给的。

在秦九歌的劝说下,秦琅跟着他下来城楼。

两人乘坐马车,带着迎接队伍出城。

南阳府的府主不在,他们两个作为官方代表,负责此次对宋朝使团的接待。

出城三里。

秦琅两人坐在马车前侧,等待着使团的到来。带来的迎接队伍,都是镇守北门多年的将士。

至少都有着不惑境的修为。

就连北门的将军他们也都请来了,这是一位上过战场的将军,据秦琅所知,这位将军至少也是一位贤者。

曾经在荆国和南荒边境磨炼多年,后来被调到南阳府担任守城将军。

作为七府之一的南阳府,他们两个虽然贵为府主之子,可是镇不住场面。

宋国使团必定有强者前来护送,秦琅早就想到了这一点,特地请了北门的守城将军马平山前来镇场子。

坐在马车前面驾车的位置,秦琅远远望去,已经可以看到了远方高处飘扬的旗帜。

随着时间的流逝,使团队伍距离他们越来越近。

前后蜿蜒如龙蛇般车队极长,两侧有宋国的银甲骑兵护送。

银甲铁骑在太阳的照射下亮光闪闪,秦琅看去如同一面面小镜子缝合在了那些,一直在那发光。

为首的一辆马车车顶上,有一面白色旗帜,用着黑色墨水斜写着“宋”这个大字。

似乎是苍天也不想照顾他们的面子,没有吹下风来让旗帜飘扬。

宋朝使团的车队五花十色的,宋国军事实力不强,但经济实力足以和大唐相比。马车的布料采用各色绫罗绸缎,马也都是西域的良马,制成车的木材更是生长多年的古木。

不少车马顶上和两侧都装饰着翠绿的琳琅玉石,还有翡翠玉等许多名贵的玉石,更用珍稀的禽类灵兽的羽毛横挂在车的两侧。

更有一辆马车,啊不,不是马车。

因为那辆车的坐骑不是马,而是独角兽。

两只高达一丈白色的独角兽拉动着一辆金光灿灿的金车,向秦琅等人徐徐而来。

这车似乎是用纯金打造而成。

就两个字,奢华,有钱!

浩浩荡荡的车队一路奔来,纵然荆国大多数地方都是草地,有许多植被覆盖,也不免激起一些尘土在风中飞扬。

车队在迎接队伍的前面停了下来。

有一名身穿大红色宋制莽龙服的中年男子从第一辆马车上走了下来。

头顶紫金冠,腰缠紫褐色玉带。

这是宋朝的亲王,这衣服一看就不是普通官员能穿的。

“宋国使臣赵乾戌奉命率领使团,特此见过府主秦大人。”他的声音洪亮,掷地有声。

荆国七府的府主的权力极大,是一方区域的最高长官,赵乾戌带领的使团此次前来荆国途径南阳,当然要先拜访南阳的府主。

他以为府主也来了,实则不然。

秦琅两人乘坐的是秦府的车马,头顶上也升起了“秦”字的黑金色盘龙旗帜,这个字都是用古老时期的文字来写的,这是秦府的显著象征。

周围还有重兵环绕,气势惊人。

也不免让赵乾戌认为是府主亲临了。

秦九歌带着秦琅下了车。

今天他们两个还是一身白衣,羽扇纶巾,书生相貌,意气风发,昨天实力又得到了飞一般的进步,今天更是气宇非凡。

两人被称为南阳最帅的少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秦九歌微微鞠躬,大声说道:“荆国南阳府府主之子秦九歌秦琅率南阳守军,代家父迎接亲王殿下。”

他自然知道这是个王爷,穿蟒袍,还姓赵,这是宋国的国姓,这必然是个亲王。

“怎么是两个毛头小子?”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