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左右,车子就到家了。
刘瑜感觉还行,不是特别累,中途,刘瑾替换他几个小时。虽然他没有驾照,但是,高速上也没人查不是?
刘母张罗了一桌子好菜,给刘父接风洗尘。车上还有李佑富送得好酒,搬过来放到了桌边。
临近中秋佳节,像李佑富这么活络的人,准备了大量的礼品要送人,拉拢关系,刘家是个意外,本不在名单上,后来添加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父有了醉意,开始吐露心扉,开心地说想在家办个面粉厂,不用兄弟俩出钱,他要贷款。
当初他在家搞个小磨坊,就是贷款买的机器,国家在扶持农村经济这块是有政策的。现在不知道了。
刘瑜听了,摇头叹息,道:“爸,贷款是不可能的了,银行只贷给有钱人。亲戚有去走银行门路贷款的,没走通。”
刘父听了,心里一颤,这就完了?
刘瑾笑了笑,说道:“这话说的没错,银行不会贷给穷人钱,担心偿还能力。但是,你们没摆正自己的位置。”
“咱现在也是有钱人,几百万都存进银行了,它早把咱列为高端客户了。所以,想贷款不难,下个月,我找银行谈谈,贷款几十万,不难。”
两人听了,有些恍然。
顿了顿,继续说道:“其实,我更看好房地产业,这也是国家未来主导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压舱石的地位。干好了,挣得财富三代都挥霍不完!”
就像许某人,三十九亿的注册资本,贷款可以做到两万亿,公司倒闭了,就用这三十九亿,填两万亿的窟窿,挣个一万亿,不是问题。
两人听了,十分震惊。虽然他们还不知道房地产是个什么东西,但是,他们相信刘瑾的话,知道它是个好东西。
于是,刘瑜劝道:“爸,这年头什么赚钱就搞什么,要不你搞房地产吧?”
刘父很有主见,回道:“我又不懂那个玩意,搞起来也是瞎搞!做面粉厂就挺好的,民以食为天,这行什么时候都不会失业。”
刘瑜还要再劝,他不认为面粉厂能有什么作为。
甚至,他不认为农村能有什么作为,现在的农村,落后,贫穷,没有条件成事。
这么想也没错,他只是拿不出数据罢了。
社会发展三十年,粮食价格从五毛涨到了一块,翻了一倍;工人工资翻了十倍,物价翻了二十倍。
农民可以养活整个社会,却养不活自己,只能兼@职外出打工。
这时,刘瑾却说道:“就面粉厂吧,房地产涉及面太广,关系又复杂,不昧着良心干不了这行,我会找个合适的人选的。”
躺着就把钱挣了的行业,刘瑾都想涉足,即便插不进去脚,也要把钱插进去。
比如:玻尿酸,化妆品,矿泉水,婚庆,婴儿用品,眼镜,连锁超市,房地产,游戏,医美等等。
“千万别干违法的事情。”刘父有些担心,不禁提醒道。
“放心,不违法,违法的事,我不会干的。”刘瑾哈哈一笑,自信的回道。
......
次日,村民早早地在刘家门前排起了长队,他们问过了,今天上午,刘瑜在,下午,就不一定了。
到点开门,刘瑜看到这么些人,得有四五十号,这一上午估计是办不完的。
于是,他又转头回屋,拿着喇叭出来了,打开扩音模式。
“诸位,人太多了,上午办不了这么些人,最多三十个,我建议后面的人,看看队伍前面有没有熟人,几家合一起。”
这话一出,村民都蒙了。
有机灵点,说道:“不是,你们家缺钱,我们来借钱,怎么还摆布上我们了?”
刘瑜瞥了他一眼,回道:“要不你跟他们换换?我这是为他们考虑,排了一上午队,还轮不上,不如回家歇着去。”
“那你搞快点,可以搞完的;或者你延长时间。”
刘瑜听了,懒得搭理他了,只回道:“你们听我的,就赶紧找人,不听我的,我无所谓,你们办不上,就别怪别人。”
说完,他转身就走了,留下一群震惊的村民。
“现在借钱的都这么横了吗?爱借不借啊!”有人拱火道。
“照这个趋势,以后借钱,说不到还要给他送礼啊!”有人继续拱火。
“那我们到底还要不要借钱给他们?好像是他们家缺钱的。”有人开始组织退场了。
众人一阵沉默,借还是不借,这是一个问题。
“你们说,有没有可能是他不缺钱了?”有人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分析。
“怎么可能?前两天还缺钱,现在又不缺了,这变得也太快了。”有人表示不认同。
“我听说刘家亲戚都在替他集资,可能是刘家需要的钱不多吧,现在差不多够了。”有人说出了一个事实。
“真的假的?”有人还不知道这个消息。
“真的。”很多人都表示知道。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那可能是真够了,刘家能需要多少资金!
这时,有些人恍然了,依着小农思维,他们以为现场的这些钱可能就有富裕,于是,把目光瞄准了前几名。
上午,果然如刘瑜说的那样,办了差不多三十人。不过,村民们最后还是听了他的话,找了熟人,合并在一起了,最终,还是给办完了,尤其是最后一个,合五人之财啊!
然而,人还没散,一张白纸就又糊在了外墙上,出乎意料,不是有事请假,而是公告:为了配合秋收,以后都是只有上午人在,下午人都不在。
卧槽,卧槽,卧槽。
村民被逗乐了,为了配合谁的秋收?村民都没说话,你就代表村民了啊!你这就是为偷懒找借口啊!还搞出一副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样子。
农民全年没有假期,你周六日要休息,农民全天二十四小时待机劳动,你下午也要休息。
你算是人吗?是猴子派过来刺激农民的吗?
恶心,恶心,真他么恶心!
村民很生气,这就像大家原本都穷得好好地,你为什么要富起来一样。
于是,大家就在村里散布消息,说刘家压根就不想好好集资,集资就是个噱头,为了博个好名声,带领大家发财了,实际上,大门天天关着,人他么的天天在水边钓鱼,想借钱,还得送礼......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出三天,村民就都知道这事了,背地里骂声一片,然而,身体很诚实,争先恐后地在刘家门前排队。
这个时候,村民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质疑刘家,转变成抢位了。
不止是在刘家门前,还有银行。
银行七天内被取空了四次,三次紧急运钞,流出五百万现金,还发生了严重的挤兑现象,造成了周边群众的恐慌,于是,挤兑现象更严重了。
这就好像岛国核辐射污染海盐事件,大部分群众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看到一些机灵鬼冲进超市,疯抢井盐,就也加入哄抢的队伍了。
你说你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抢个毛线啊!以致于井盐本来两块钱一袋,硬是被不良商家卖出了四十元的高价,涨了二十倍!亏心不亏心啊!不良商家,你还算是人吗!
其实,这种行为都源于一种潜意识,那就是人们都认为,有少数人是掌握内部消息的,宁跟错,勿错过。
结果,总跟错!
银行的事,刘家不管,但是,暴增的借款,让刘家寝食难安,几乎每天必跑一次银行。
前三天集资一百万,后四天每天集资一百万,共计五百万,平均每天集资七十多万,抵得上乡镇银行一周的流水了。
于是,刘瑾萌生了一个想法,在村里搞一个银行,这样搞来的钱直接在村里存进银行,避免来回折腾的同时,运输、储存风险也转移给了银行。
当然了,现在就去银行说这件事,人家只会说考虑考虑,一周的流水大,只是一周的事情,一年的流水大,那才是有刚需。
刘瑾肯定等不了一年,最多半年,那基本在一季之后,就会提出这个要求,容银行在下一季做成事。
一周过去了,刘家集资五百万,换成朱伟光,就算是赢了赌注了。然而,朱伟光暂时还没有消息,甚至新坝镇上都没有一点消息传出,这让刘瑾很费解,他究竟在搞什么名堂啊?
除了朱伟光,刘爱和也是没有消息传回来,想必不说毫无进展,也是进展缓慢,不好意思汇报。
与他们相比,小姑夫已经集资两百万,其它亲戚合力集资一百五十万,共计三百五十万,也是收获不菲。
不过,在刘瑾看来,除了小姑夫,都不及格的,一群人集资,还不如一人,这是这一个人太努力,还是一群人不上心呢?
这让刘瑾更加坚定培养朱伟光和刘爱和了。这正如曹操在官渡之战说的:兵在精,不在多,将在谋,不在勇。
当然了,亲戚们也不能抛弃,他们还有其它用处,但是,现在也不能让他们太随意了。
是时候给亲戚们一些压迫感了,施行末位淘汰制,奖功罚过,让其他人拼命地往前跑。
新一周的开始,刘家集资金额开始下降了,第一天,从一百万降到了五十万,几乎腰斩了,因为大家看到刘家好像喂不饱一样,或许可以等一等,观望一阵子。
这也是情理之事,有人冲动,有人冷静,现在冲动的人已经进去了,冷静的人尚需要一些时间。
第二天集资三十万,减少二十万。
第三天集资二十万,再减少十万。
第四天集资十五万,再减少五万。
或许再持续两天,集资金额会变成零,也说不定。
第四天下午,墙上再次多了一张公告;资金已满,集资结束。
这是刘家为了避免尴尬,紧急采取的措施。
不过,还是让村民们心里一慌,尤其是手里握着存款的人,本来想的是再等两天看看,结果等来了错过,这算什么事啊!
于是,有一些人不甘心,上门来问情况,却被一概拒绝。
此时,刘家已经累计集资近千万资金,刘瑾已全部买入股票,后面会加上五倍杠杆,多出来四千万资金,要把这些资金全部买入股票,不是三两天的事情,起码要半月时间。
所以,刘瑾准备缓一缓,一张一弛,给村民制造心理压力,攻破他们的心理防线,迫使他们放弃谨慎,走出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