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不出去的话,就让能得到信息的人进来。
脑中突然闪过这个念头,毕世贞“哈哈”大笑起来,是了,壶关被围,王师必来救援,不过一天,消息必能传到朝廷手中,所以,守好壶关,做好本职工作,就是目前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其他的,只能做等待了。
之前自己一直没有想到这一层,实在是事急从权,不能通过自己将消息送达总是觉得不妥,如今无计可施了,反而能够想通,实在是有趣得紧。
有趣?虎力这边可就不觉得有什么有趣的,据探报,天齐军今日出城,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壶关扑来,凭自己这点人马,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除了退却,他还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可是一旦退却,壶关的消息传入天京,就当前这个关头,大统领的计策肯定就要失败!失败只有一个结果,胡狼这个民族从此从大陆消失!
那末,只有一个选择了,一生善于躲藏,被人称为老狐狸的虎力,却决意绽放生命最后的光彩,三千对十万,他要以攻对攻!以命搏命!拼命拖住天齐军!
话分两头,当元汉、胡狼围绕着小小的壶关进行着赌上各自国运的争战之际,手握可以改变局势的重兵的刘瓒,正率领着这支军队以每天三十里的行军速度缓缓向天京开拨。
以神策军的这个速度,待得他们到了天京城下,指不定天京已经归属于谁了!
刘瓒难道没有收到来自天京的告急文书?他难道不知道目前正是帝国最为危险地时刻?
这些事情,他当然是都知道的。不过,在刘瓒的考虑中这些根本都不成问题。因为现在的他,满脑子已经被元汉帝国皇位这个看来威凛天下的位置给占满了!说实话,当他听说攻天军团被全歼,胡狼一路打到皇恩桥的消息时,在帝国使者的面前他都不禁想跳起来仰天大笑,百年不遇的好时机竟然让他就这么碰上了。
刘瓒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奔着皇位去的,如果刘瓒想要登基为帝,有三个最大的阻碍:祖制,文官,天刑监!
当今皇后刘氏育有一子刘琰,自出身即被封为太子,可以说不出意外,太子刘琰将会成为未来的元汉大帝刘琰。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只要大权在握,任何时候刘瓒都能除掉太子,但是,即使除掉了刘琰,刘瓒依然很难顺理成章地登上宝座,因为这时,他将遇到称帝的第二个阻碍,文官集团。
元汉的朝政,军、政两分,朝政不设相、宰,建有左右内阁及军部处理国家朝政,左内阁共有三位股肱重臣,分别称为太宰(主政)、太常(主礼)、太卿(主军事),皆是德高望重,为帝国立下过汗马功劳的重将巨丞,只不过,没有任何实权。原因很简单,当你为国做出巨大贡献,桃李满天下之后,党羽遍朝廷之前,未免功高震主,国家给你一个帝国最高荣誉替你养老,至于其他的,你就不用管了,你还是处于半退休的情况,舒舒服服地把这一辈子过完吧。但是,左内阁的诸位虽说不必做什么实际事情,却又都是在朝廷里打个喷嚏能抖三抖的人物,所以,元汉的帝王实际上也想利用他们的这种威望,设置左内阁并称其为元汉帝国最高的官衔机构,而不是直接送这些功高德望的家伙回家种田。
再来是右内阁,这是元汉真正的最高权力机关,主管了除军事外的一切农、林、牧、渔等等日常政务,在某些年代,右内阁甚至拥有批红权(也就是加盖玉玺),任何圣旨,没有批红之前始终只是一张废纸,这一直是皇帝和非皇帝的根本区别所在!由此可见,右内阁的权力之大,气焰之盛!
不过,右内阁人数一向不定且官职不大,不过,宁愿降职也要入右的一直是大有人在,入右就意味着掌控一切,入右就意味着天下尽在我手的感觉,官混一生,不就都是为了这个崇高的目标而来的吗!
左右内阁,即是整个朝廷文官集团的扛旗人物,终元汉一代,皇帝始终与文官集团们做着妥协与斗争,其实,不论任何时间,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与通街之上混混们的斗殴相比,朝廷内里的斗争只不过更加残酷与血腥,也更见不得光。
太子死后,若刘瓒要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帝,除非天殇帝的子嗣死绝,否则在文官集团那一群前赴后继不怕死的老顽固们手中,这是不可能的。
最后,便是天刑监,在刘瓒的计划中,天刑监一直是他最头痛的问题,因为它的神秘!人类总是对神秘的事物抱有最大的恐惧,刘瓒并不害怕挑战,可是一个让你感觉有力无处使的对手相信谁都不希望面对,并且,这个对手在历代元汉皇位的继承上都是或多或少地插过手的。
走一步,算一步。即使不能永垂史册,也要遗臭万年。这是之前刘瓒的想法,他知道,即使天殇帝已死,自己兵权在握,可是要想谋逆成功,自己面临的依然是条九死一生的道路。
可是如今不同了,胡狼一战陷攻天军团,天齐军被迫出天京应战,神策军俨然成为主宰北方的最为有力的军事力量,最好等胡狼攻灭天齐军围天京城,自己像救世主一般神兵天降,成为救国功勋,顺手在入京之日除掉几个文官集团的眼中钉,到时,自己在朝政之上就是一呼百应,然后一言九鼎,后面,暗地里除掉天殇帝的那三个儿子自己就可以“勉为其难”地登基为帝了!
所以,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给胡狼时间!天齐一定要亡!可是神策军现在军心也是十分不稳,毕竟神策的军士多是京畿人士,家小都在那一带,现在一路上无数小道消息流传,甚至有传言天京城已被破!可是刘瓒却勒令军队驻足不前,军心向背,已经有好几个将领级别的人物在公共场合表达了不满了,虽然都被刘瓒以天殇帝的名义镇压了下去,可是,愤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不是那么容易泯灭的了。刘瓒也深知自己现在是如履薄冰,他只能尽自己所能稳住局势拖延时间,只希望,壶关的虎力能够成功狙击孔毕吧。
时间,决定着胡狼一族的生死!
时间,决定着元汉帝国的国运!
时间,决定着无数文臣将佐的命运!
整个元汉,整个大陆,目光都集中在了壶关。
时光流转,此时,位于风暴中心的交战双方对此浑然不觉,而且,不仅是他们,整个大陆的人当时也没有意识到,从虎力与孔毕的壶关合战开始,后面的五十年被后世史学家赋予了“大时代”的称号,因为没有任何时代能与这一时代的光辉灿烂相比较,没有任何时代能替代这一时代在大陆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一时代,虽然英雄辈出,虽然争战不休,但是却一反历史规律地文化璀璨,文明发生了巨大的进步!
对此,所有的史学家都只能选择一个原因来解释这不寻常的五十年:泱泱人才,尽付此间!
出天京第一日入夜,孔毕驻军于啸龙野,此地地势极平,甚合胡狼战术,根据历年与胡狼对峙的经验,以胡狼的精骑骑术,只需一万大军便能搅得孔毕军队不得安宁。
但孔毕何人,天齐军又是什么部队,他敢扎营以待,就必有把握让胡狼有来无回,莫说一万,就是十万胡狼铁骑亲至,孔毕自信也能大败之。更何况,通过连日哨骑小队的试探,孔毕可以肯定虎力的军队绝不会超过五千众。
但是,战争没有大小,战争就是战争。孔毕绝不会轻视任何一个对手,即使对方只有数千人,即使自己占据了天时与人和,可是,不顾一切地将大军压上去那才真是蠢材的行径。
所以,孔毕的战术很简单,包围,包围,再包围!前有天齐,后有壶关,谅虎力就是有通天之能也难以全身而退!
但是,如何包围地滴水不漏,争取一战定乾坤,对于孔毕而言,这才是这一战的关键所在,至于时间,哼,孔毕才不会在乎,在他看来,一个优秀的都军和一个普通的都军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战果!只有战果才能说明问题!更何况,这虎力,不过胡狼区区一支先锋之师,若为消灭它死伤过多,待得面对胡狼主力之时,胜算又要少去几分了。基于此,孔毕下令天齐军堵住虎力南下天京之路,放开东边往祁阳险道去的小路,步步推进,力图活活推死虎力。
“哼哼,这孔毕,倒有几分本事···”虎力在接到第七批胡狼飞骑的探报后,分析出了孔毕的战略部署,不过,这个部署却是甚合他意,因为,他本来就没打算活着返回草原。
“留下了东边一条通路,打得真是如意算盘。”虎力“哈哈”一笑,捡了两块羊肉烤上了火炉,火炉“嗞”地一声腾起一股火苗,火苗熊熊地炙烤着肥嫩的鲜羊肉,汩汩地流出一层鲜亮的油汁。
“大都统,敌人放开了一条道路,为什么我们不趁机逃走呢?”按照一般剧本的发展,为了体现出领导的英明性,总有一个诸如此类的人物突然跳出来问这种完全没有经过大脑的话语。
可是,虎力军中不会有这种人,因为虎力的三千精骑,是他一手带大的,没错,是一手带大的而不是一手带出来的,三千精骑,就是虎力的三千儿郎,全是草原上居无定所,无家可归的孤儿,是虎力,捡来了他们,是虎力,一手抚养了他们,是虎力,倾心培养了他们!对于他们来说,虎力就是他们的天,谁敢动虎力大统领,就是要和他们玩命!
他们对虎力就是绝对的服从!所以,虎力讲的每一句话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执行。
也正因如此,虎力,这个胡狼之中少有的眼光独到的战略家,才会被伟大的狼汗----也就是大统领----赋予大军先锋这一艰巨的重任。这一次倾巢而出,胡狼先锋,可以说任重而道远,因为它不仅要起到震慑元汉帝国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需要灵活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为胡狼一族的大计斟酌。
要处理突发事件就得有足够的资本,虎力手下的三千“儿郎军”数量少,机动力强,战力惊人,最关键的是绝对服从于虎力!这正是作为先锋军团的最好的一项选择。
比如今次,若不是虎力坐镇,当机立断切断壶关与外界的联系,难保毕世贞的奏章不会直达天焱殿,那末,胡狼全族一百万众尽皆会死无葬身之地!
羊肉上的油汁落到了火中,激起一股巨焰,瞬间,鲜羊肉上飘起了一层乌黑。“孔毕!哼哼哼~哈哈哈~~若不是你,今次我还真是难做了!放开小道让我骑兵走那绵延几十里的山路,不就会被你趁势诛灭吗?”
虎力眼中蓦地精光一现:“更何况,我还不能放你见那毕都检,哼哼。不过,你不在乎的,正是我最在意的,我在乎的,却是你不屑一顾的!我与儿郎们,今次就放了血陪你玩玩!看最后,玩死的到底是谁?哈哈哈···”
慢慢悠悠地,虎力翻过了羊肉,让它的另一面着火,看着火苗不断舔着肉的表层,虎力轻轻将叉子插入了肉中,轻轻呢喃道:“烤焦的肉,撕掉了外层,里层才是最鲜美的。”
······
对很多人来说,一如往常的一夜过去了。
“今日,是第五日了。想是大统领应该都布置好了罢。”虎力默默地推算了一会:“不过四天时间,依孔毕这小子的性子,应是探清了我的一切底细了,他布置好了所有的口袋等着我往里钻,打算一举歼灭我了罢···哈哈哈···你算计着我,我又怎会教你称心呢?”虎力微微一笑,劲装素裹,走出大帐。
帐外,除了部分哨骑,全部的儿郎军都集中了起来,每个人手中都牵着他们珍愈性命的两匹战马。
大军肃杀。
虎力凛冽的目光扫过这三千人的脸庞,每一个,他都记得捡来他们时的一分一毫,每一个,他都曾解衣喂食,真心以待,每一个,都是他值得骄傲的好儿子。虎力缓缓拔出胡刀,接着“刷”得一声割破了手臂,他高举这流血的手臂,对着三千人一字一顿。
“我要你们,陪我去死!”
······
“巡都检大人!胡狼已退!”
乍听得这个消息,毕世贞的第一反应就是从椅子上弹了起来,没错,就是“弹”了起来,他第一时间跑到了内城(靠近帝都的被称为内城)的第一城墙上远眺,果然发现了胡狼的先锋军团变成了远方地平线上的一线烟尘。
“困住我五天,如今这么急切的遁逃,应是朝廷派出大军救援我们了,按这进军速度,统军者应是孔将军,不过,胡狼更要命的计划还得迅速通报给朝廷,否则,大汉危矣。”微微一思索,毕世贞迅捷地做好了一切安排,最关键的是派出了哨骑通与朝廷讯息。而且孔毕到时必会来壶关,但带来的大军如何安置这些琐碎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于是,毕巡都检大人又去忙于诸如此类事了,完全不知道一把利剑已经悬于其头上。
······
再来看孔毕这边,孔毕隐忍了足足四天,自认为做好了一切准备,终于开始发动对虎力的总攻势,从之前不断地数个哨骑营的摩擦、对撞中,孔毕充分认识到对方是一支战斗力超乎想象的军队,好在打探出对方军队人数不过三千左右,先前孔毕决意采取兵分三路,诱敌深入的作战,没想到,对方根本不为所动(虎力抱怨道,我倒是想动!动一下毕世贞就出来了!),孔毕只得将计就计,自己率领的中军为部,直接杀到胡狼跟前,两军为侧,打算和壶关一同围死虎力,这一次虎力果然坐不住了,率军直扑孔毕大帐!
眼见虎力就这么蛮蛮撞撞地冲了进来,孔毕也不用耍其他的什么花招了,一个大范围合围呈三角形完全包住了虎力,剩下的,就是歼灭早晚的问题。
当然,还有,损失大小的问题。
开战一日,儿郎军战死四十三名,战马死伤六白余匹,与之对应的,是孔毕的中军军团战死者达到七百,伤者近千的惨状!
这场可以载入史册的战斗是这样开始的,当孔毕的左右军尚未抵达战场之时,虎力先下手为强,令儿郎军蒙住马的眼,先纵马匹冲击孔毕军的枪阵,待得敌营前军被群马折腾地乱成一团之时,骑兵突击!斩杀无算!
一场教科书式的骑兵破枪阵!
孔毕面沉如水,今日被迫得鸣金收兵,大军躲入营寨不再出动,胡狼草狗却得以猖狂地在营寨外搦战不休,实在是大伤天齐军的锐气!
就一两场战斗来说,也并无什么关系,可是孔毕的目标是要紧接着出关去战胡狼主力的,自己耽误了整整四天时间,虽说其中有准备对毕世贞的一些动作,可是无论如何,大战之前,在虎力手中吃了这么大一个亏,一切似乎都有着不好的预示!
“先败一阵,不好的预示。哼哼,我天齐岂会因此小小挫折就畏缩不前,胜负不过常事,我所带的天齐精锐,士气又岂会因此尽泄,反倒应是激发了全军的愤慨之情,待得明日,虎力,我且教你看看元汉最为精锐的天齐军是何种阵仗!”
孔毕根本毫不在意今日之败,因为天齐军,成立之初,便是各营各军之中精中选精,抽调组建而成,日后扩建,选拔也远比神策严厉!所以论单兵作战实力,是绝对超过了神策军的实力的元汉最精锐的部队!这也就是为什么仅有十五万人,天齐军却能和另外四大军团并称的原因。
而正如孔毕所料,今日在元汉最擅长的枪阵之上输给了胡狼,天齐将士全都憋了一肚子的气,尤其是看得胡狼在营寨之外搦战不休,孔毕却勒令禁止私自出战,国仇家恨,今日之耻,一股脑的涌上了天齐将士的心头,整个天齐军,都是愤慨万分,恨不能将胡狼---这个打了一千年的世仇彻底抹杀掉!
事实上,今日之败,不仅没有促成天齐军的溃乱之像,反倒促使其同仇敌忾,而且一抛过去的骄大之情,成为一支精、气、神俱在的精锐之师!
孔毕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在败后迅速收拢中军,传令左、右军按军不动,他要借虎力这几千人激发出天齐军的军魂,以便于将来与胡狼主力的交战占得士气的先机!
见微知著,窥斑见豹。小败之下,孔毕的反应尤然如此迅速,发现战机并予以把握,正是名将与庸将的一大区别!
当夜,月明,星稀。
望着天空中那如玉盘般大小的的月亮,胡狼先锋军团的决策者--虎力大统领面色凝重:“如此天象,袭营之事却不得不为之!可叹我儿郎性命了。”虎力劲装素裹,一身玄铁锲甲完美的包裹住各个重要部位,轻便、实用,这一身万里难得的战衣,还是诛灭西方翼人的残余部队后,先汗大喜赐予他的,据说是来自消失的部族“战甲界天”的神物。
今日早先一战,虎力军团士气高昂,大破天齐,端的是大涨胡狼一族威风,小胜之下,虎力却依然老成持重,瞧见孔毕收军回营,也便收拾战场,令军队修养生息,不过,胡狼天性使然,虽说为了拖延时间,最好是如钉子般拖住天齐军,眼见孔毕不打算再战,虎力还是派上一队兵士前往孔毕寨前搦战,意图赤裸裸地羞辱元汉军威。
待得入夜,虎力心中越发升腾起一股冲动,三千人!就这三千精兵!若是实行“斩首行动”,一举诛杀孔毕!敌酋伏诛,敌军避乱,我虎力甚至能写进胡狼一族的英雄碑中去!
不过,虎力毕竟沉稳,他强自按捺下这股冲动,冲动是魔鬼,但是思虑再三,又一个重要的理由浮现在了脑海之中:毕世贞!
想想毕世贞的使者此时也应该到了孔毕军中,若是孔毕反应迅速,他会不顾一切伤亡先灭了我先锋军团,再兵出壶关,算的日子,大统领的大计不知妥当没有,那末且让我最后再绽放一次光彩吧!今夜袭营,扰乱孔毕!赌上我先锋军团三千人的性命,这一把我要赢!
于是,虽然天时不利,虎力依然决意进行夜袭。
可能这是这只军队在世界上的最后一次战斗。
切到现场,三千将士,六千马匹,保持了一贯的沉默,除了几声马匹的响鼻之外,没有任何声音发出,他们都默默紧了紧手中的弯刀,目光看向虎力,坚定而有力。
蓦地,虎力并没有做过多的动作,只是举起了胡刀,向着元汉的大寨一指。
万马奔腾。
“敌袭!敌袭!”“当当当”的警报响彻整个元汉大营,与之对应的,是拧成一股绳的三千胡狼铁骑摧枯拉朽般的冲破外围防御工事,马蹄颤动,雷动九天!
反观天齐将士,却是不慌不忙,出营,列队。以儿郎军突破点为中心,渐渐呈扇形展开,慢慢构成一组合围之势。
“今日要糟!”眼瞅天齐军岿然不动,毫无一丝慌乱之态,虎力便知今日难以全身而退了,不过未战先怯,却是兵家大忌,虎力狠狠地抛开这些杂念,一刀斩杀了一个元汉甲士后,向着身后的儿郎军们振臂一呼:“一死!”
“吼!!!”三千人驰马猛冲,一路掠过无数营寨,数个天齐军小队被斩杀殆尽,三千骑兵,犹如三千嗜血狂魔,毫不顾忌自身的防御,完全的大开大合的进攻姿态!
“大帐!大帐!大帐在哪!”
虽说儿郎军英勇异常,不过毕竟数量不足以正面击溃天齐军一个整编军团,所以,虎力一直想也必须要实施的还是斩首行动,找到孔毕,杀之!这才是他们今夜袭营最大的目的!
即使以整个军团身死为代价,我也要你孔毕死于今日!
“大统领!在那!”
虎力策马回缰,睥睨四合,眼看着一个插着金顶的大帐横在左前方不足一百米处,这一百米的距离,中间却密密麻麻布满了天齐军的重装甲士。
虎力冷哼一声,刀身一晃。
“一死!”
“吼~~~~~~~~!!!!”
孔毕抖了抖脚,看着帐外被他踹开的毕世贞的使者,面色极其凝重。胡狼···胡狼这些刀子比脑子快的混蛋们,上千年的争战也使他们进步了!居然想出了这等残酷的方法,今日之局,自己已耽误多时,须得尽快解决了这虎力!正好今日虎力前来劫营!那就···
捏死他。
不计代价捏死他!
正待此时,帐外的打杀声蓦地被一串惊天动地的吼叫震得一凉,孔毕一声冷哼:“困兽犹斗!”正待走出帐外,却被左右副将死死拉住了:“都军!胡狼善弓,听得这声响,怕是百米不到了!暂请都军退避,指挥我等歼其敌寇!”
孔毕不耐,甩开了二人,自取下那满月之弓,走出了帐外。他倒要亲眼看看,胡狼这支给了他如此麻烦的军队是如何灭亡的。
此时帐外,天齐军已呈合围之势,死死压制住了虎力的儿郎军,马匹失去了机动力,就是弓弩手们待宰的羔羊,一个又一个奋勇杀敌的儿郎被射杀下马,虎力看的眼睛一红,但是他被儿郎们死死包围在中央,不能成事。
眼瞅大帐近在眼前却不得寸步,反而因大群马匹挤入营寨失去了强大的机动力,儿郎军的人数不断减少着,虎力满心的愤怒、无奈都只能化为一声嘶吼:“一死!吼!!!!!!!”
“一死!吼!!!!”
这是这一只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军队战场之上最终的呐喊。
人···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但是,天齐军那密集的阵型始终无法突破,虎力无奈,一把撇开保护着他的众多将士:“去!冲上去!别管我了!今日若是杀不了孔毕,那末一切都白费了···额···”
“咻咻”,金箭银翎,精准无比。虎力喉头中了这一箭,他的视线渐渐模糊,口中喃喃却只能不断呕血,吐不出半个字儿,耳旁孩儿们“父统”的声音也渐渐听不太清了,听得比较清楚的,反而是狼嚎,没错,草原上血狼的孤嚎,胡狼一族的图腾神兽,它,在引领虎力的阴魂回家。
回家,回家吧,这三千儿郎,也请与我一同回家吧!
战争,终究是如此残酷呵,当年若不是厌弃战争,厌弃争斗,我也不会将大统领的位置给舒哥亚那小子的吧。
这,就是我的命吧,死于疆外,不得平复。
只是,死后,希望我这一群孩子能自由地在草原之上,翱翔。
虎力脖子一歪,断了气。
看着那处于包围圈中的敌酋已经伏诛,孔毕冷哼一声:“虎力已死!天齐将士,灭之!”收下弓弦,孔毕向着那处于包围圈中的儿郎军一指,抬手之间尽是睥睨天下!
“杀!!!!!”
······
是役,儿郎军尽数全灭。没有一人投降,没有一个活口。
战毕。打扫战场。
“都军,这便是那虎力的头颅。”
大战即胜,天齐的将士均是兴奋异常,胡狼的尸体被将士们大卸八块,若不是被军中将佐及时阻止,恐怕虎力的尸身已被碎尸万段!但尽管如此,虎力的一只手仍是不知所踪了。
“是么,行事果断,拖住我四日,封住一切消息,你们说我是该敬佩他呢,还是该将他挫骨扬灰!”
看也不看那头颅,孔毕慢慢走向大帐。
“下官···下官不敢谏言···”
“好一个儿郎军啊,断送在我手上,也算你们不冤吧。合上虎力的尸身,将他葬了。”
停了一下脚步,孔毕叹了口气,摆摆手,示意下官将佐们赶紧忙他们的去。
“是。”
“再者,传我令,打扫完毕,三军合拢,出壶关!”
目前这局势,若不出壶关,只怕元汉危矣。若真到危及之刻,怕是我少不得得沾上满手鲜血,做那千古的罪人吧···
可是,这又如何呢,只要···只要帝国国运永存!我别无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