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混沌元灵化太一,盘开天地孕万物,女娲造人衍生死,三生魔石缔姻缘,五彩灵石补苍数,三千大道补天道,天道无常也有常,大道成空亦不空,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日月星辰转轮回,五行阴阳窥一线,天机命数掌乾坤,灵魔合一执天命。——太上卷一

太初时代,混沌未分,先天一炁始元灵,分太始元灵,混沌元灵,先天元灵。

其混沌元灵九窍通玄,渐具灵智,称作“混沌九窍元灵真圣”,掌天地之玄妙,演造化之万千,蕴涅槃之真火,浩如烟海,渺若沧粟。

混沌时代,鸿蒙紫气,妙用无穷,混沌元灵化太一,太一生水,水反哺太一。

太一者,道也,道行周始,浑圆为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因鸿蒙紫气能量太过淳厚庞大,凝聚少许就可以形成混沌元液,这也就是太一生水的根基,水反哺太一助混沌元灵修炼,此为道,远非道。

太始元灵混沌青莲落其根,共三十六品,叶五片,开花二十四瓣,周身玄黄二气相缠绕,内蕴大道法则相呼应。

洪荒太古时代,混沌不知更年,岁月尤在更替,混沌青莲孕育出了混沌魔神盘古,同时大道法则借玄黄二气逃遁而出,化成掌握三千大道法则的大魔神,其中就有虚空大帝,混沌始祖、时辰老人,扬眉道人,魔祖罗睺、命运女神,轮回女帝等。

为抛弃黑暗创造光明,神魔对立,盘古以力证道,太古魔神大战一触即发。

盘古手握伴生混沌至宝开天斧斩杀无数魔神后,大道法则相融合,他的另一伴生混沌至宝造化玉碟铭篆道纹。

除了被盘古斩杀的神魔外,另有一部分魔神十分幸运,他们逃出洪荒后不知所踪,也有一部分湮灭于时间长河中,化作一片归墟。

天命:天性所受,各有本分,不可逃,亦不可加。

本就力战魔神而疲惫不堪的盘古秉承天命,他再次手持巨斧向前一挥,天地即分,清者为天,浊者为地,头顶天,脚踏地,身化擎天柱。

天地每分开一丈,他的身体就会长高一丈,直至天地分明,乾坤清朗。

此时的盘古开天斧也因承受不住开天的劫力而破碎,化作三大先天至宝,其斧头化成了太极图,斧刃化成了盘古幡,斧柄化成了混沌钟。

于是盘古左手拿着太极图,用力向上一挥,便有一股玄之又玄的力量降临,把混乱不堪的混沌之气一一抚平,右手执混沌钟轻轻一晃,霎时铛铛铛的钟声轰鸣不断,定住地风水火以及剩余的的混沌之气,最后他双目中赫然射出风雷操控盘古幡一摇一摆,无数混沌剑气瞬间激射而出,将所有的混沌之气,地风水火斩灭破碎。

盘开天地孕万物,玄黄二气生天地,混沌阴阳化日月星辰,映照大罗梵天,包罗万象,道蕴天机。

盘古元神化三清,十二道精血化祖巫,肉身变成了山川河木,心念化作鸟兽虫鱼等生灵遍布四海八荒……

为了更加稳定洪荒大世界,他的气息又化作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了一头头洪荒异兽,主宰了整个洪荒大世界。

万物生灵欣欣向荣,福泽大地,盘古因开天无量功德被天道敕封为至高创世神。

有得必有失,有舍才有得!

混沌元灵因天地初开而无家可归,还蒙受了开天斧重创,再加上鸿蒙紫气的消失,他已无力再行修炼,其元神恍惚,气息衰弱,最终选择了兵解沉睡,等待机缘到来。

渐渐的混沌元灵在吸收了鸿蒙紫气,玄黄二气,混沌元气后化作混沌石,又因这块石头是被三种气所生,遂改名为三生石。

三千大道补天道,后天一气化鸿钧。

天道无常也有常,大道成空亦不空!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洪荒天地降下可以遮掩天机自成一界的混沌珠,为混沌始祖伴生至宝。

为了躲避盘古大神的追杀,和混沌始祖交好的几位混沌魔神藏在了混沌珠里面,其中除了混沌始祖外,还有实力排名靠前的虚空大帝、时辰老人、杨眉道人、阴阳道人、五行道人、生命女帝以及命运女神。

万仙之祖鸿钧老祖凭借造化玉蝶设计将混沌始祖手中的混沌珠抢了去,却不知虚空大帝的儿子叶虚空刚刚诞生于混沌珠,说是混沌珠的第一个生灵也不为过,而其他混沌魔神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陷入了深深的沉睡当中。

三十六品混沌青莲撑不住开天辟地的冲击而破碎,化作先天法宝洒落天地。

它结出的五颗莲子中,一颗半熟的莲子化作二十四品造化青莲落于不周山,得土之祖源滋养,却不被天道所容,破碎后成为太乙拂尘、三宝玉如意和青萍剑,被三清所得。

剩余的四颗不成熟的莲子分别化为十二品功德金莲,后被蚊道人吸食了三品,变成了九品莲台以及十二品业火红莲、十二品灭世黑莲、十二品净世白莲,纷纷坠落于西方八德池、冥河血海、黑暗之渊和三千弱水池,除净世白莲外,皆被接引道人、冥河老祖和魔祖罗睺所取。

其莲蓬吸收本愿之力而掉落,化作乾坤鼎,返本归元,炼化万物,莲茎吸收先天杀戮之气化作弑神枪,莲花的花瓣又化作天书封神榜、地书、人书(生死簿和轮回笔)、姻缘簿、红线、山河社稷图、红绣球、河图洛书、七宝妙树、二十四颗定海珠等。五片莲叶化作戊己杏黄旗、离地焰火旗、青莲宝色旗、素色云界旗和玄元控水旗先天五方旗。

哪怕连它所在的莲土都化成了九天息壤,可谓是全身上下无一不是宝啊!

洪荒大世界陆续又出现了昊天、东皇太一、伏羲、女娲、应龙、三清、四象、犼等先天元灵修道成圣,后因功德无量被天道敕封为至高创世神。

天道化身鸿钧收三清、女娲、盘古、接引、准提七人为徒,开讲大道,梵音靡耳,其意作“道,不同,不相为谋。”

鸿钧老祖语落便赐下鸿蒙紫气,助众弟子悟道,自此出现了七大天道圣人。

三清尊天道分掌人教、阐教和截教,女娲、盘古主人道,管四方生灵命运,接引、准提入佛道后共创佛界西方教,度化众生脱离苦海,不受轮回苦果。

神界在宇宙苍穹之上创立,又称“天外天”,归天道所生之神灵昊天大帝主宰,掌管天地秩序,笼罩九天十地,周伺日月星辰风雷水火七大天神作使者,五方天帝辅佐,更有诸多天神各司其职,镇守八方,成为永恒守护!

心魔始祖吴天怂恿魔祖罗睺“天之道,畏魔不畏仙,汝为万魔之祖,岂能屈居于天道之下,与仙平齐,当吞噬天道,镇压诸天万界,兴我魔门之正统!”

罗睺深深望了一眼吴天,吐出五个字“吾愿唯卿耳!”

不久魔祖罗睺与鸿钧老祖在天道之争中陨落,混沌珠破碎成一方世界,称其为仙界,又作“虚仙界”。

盖因虚仙界有缺,一角落入凡尘,鸿钧留言道“仙道有缺遁一补,凡人修仙得长生。”

三清道祖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通天教主)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被鸿钧老祖亲赐掌管虚仙界,传承天道教义。

女娲造人之后太上老君化身老子遂在人间创下人教,也被传为道教,以无为而治为人族留下道种,并落下追求大道本源的足迹。

元始天尊的阐教则是顺天而为,阐明天道,把世间万物分为三六九等,因才施教。

通天教主的截教教义却恰恰相反,有教无类,触类旁通,凡有向道之心皆可入教,为万物截取一线天道生机。

三教之中属元始天尊的阐教和通天教主的截教发展的最好,虽然势力没有人教那么庞大,但实力却是天差地别。

后来因教义不同,阐、截二教并肩两立,分别传道授法教仙术,给予众生追求天道长生之先念。

魔界则隐遁到了灵山之下的九幽魔土中,又称“幽冥外的阿修罗界,为罗睺所创。”

因魔祖罗睺身死,万魔尽归吴天旗下,他于十二品灭世黑莲中建立了心魔海。

吴天积妖魔鬼怪万恶于一体,合世间七情六欲于一身,修成一朵元神黑莲。

他扬言道“道魔本一家,相煎何取义?善不从善,恶不掌恶,众生唯二,唯天无心,辖领众界,二心归一,魔临天下!”

一语言罢,一朵黑莲遁出幽冥。

远古时代的洪荒天地中,因混沌魔神死后怨念不灭,化作了一个个凶兽作乱八荒,当时龙族战神应龙诞下凤凰和麒麟,祖龙、元凤和始麒麟亲率三族合力镇压凶兽,平定了洪荒大世界。

后来龙族居四海,为鳞甲之首,凤凰翱翔九天,为飞禽之首,麒麟居大地,为走兽之首!

黑莲初现,便以魔音贯地耳,其意作“天道,气运也!顺则长盛不衰,逆则败衰而亡!气运观威势,势强则运深,势微则运浅。”

名为论气运,实则言争势。

黑莲借魔祖罗睺之名成功还暗中挑拨三族为争夺气运而大打出手,龙凤两族联手将麒麟族灭掉后却因领地不公打得两败俱伤。

洪荒先天百族趁机消灭龙凤,三足鼎立统治时代宣告结束,史称龙汉大劫。

龙汉大劫结束后,妖帝帝俊、东皇太一两大金乌凭借一手金乌虚炎统一了整个洪荒众妖族,建立了妖族天庭。

十二祖巫带领的巫族也不甘落后,据守不周山后,迅速将势力蔓延到了整片洪荒大地,成为洪荒霸主,和妖族分庭抗礼。

黑莲再现,故技重施诱惑巫妖两族道“天地共主顺其道,怎使二日耀星辰?得其位而合天道!岂不心所畅然乎?”

刹那间巫妖两族因这两问产生隔阂,掀起无尽波澜,借此发动了巫妖大战,一直打到日月无光,昏天黑地,整个洪荒大陆破裂成了四大部洲,而其他大陆碎片分散到海外,变成了十三岛。

大战过后,两败俱伤,双方死伤无数,十二祖巫中的后土娘娘应感召天道,心怀慈悲,不愿再造杀孽,遂舍身化作六道轮回补齐天道。

巫族也因此获得一线生机,仅仅剩下了大巫蚩尤,而妖族中还剩下大道化身三足金乌陆压道人不欲再问尘世,逍遥于天地之间,于昆仑山修道。

后来巫族渐渐退隐到幽冥地府,初建鬼界,妖族在妖师鲲鹏带领下退守北俱芦洲苦寒之地,成立一方妖界。

上古时代,女娲娘娘抟土造人,三生石缔结姻缘,人族在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和北俱芦洲迅速崛起,开始了漫长的繁衍后代之路,生死轮回,生生不息,天命所定,人类在神的守护下成为整个洪荒大陆的主人。

身处阿修罗界的吴天微微一笑“时机到,厄运降,众神灭,万魔临!”

“冥界已开,众魔听令,命黑袍护法,黑莲圣使率万魔速去人间寻找“遁一”,尔等皆为天地使者,随行乃有助天道矣,当载世千秋!”

心魔入人间,地狱空荡荡!

邪魔祸乱人间,人类祭祀神灵祈求保佑,诸神纷纷各显神通,诛杀邪魔,倍受尊崇,一时间香火鼎盛。

唯独没有注意到一朵黑莲来到人间后吸收人间罪火恶念,一切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色欲都能助其修炼化为天魔道果。

当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才会呈现本心,而这才是最纯正的人道力量!同样也是黑莲最美味的食物!!

天地之道,极相反,盈则损。

吴天失策了,那朵元神黑莲因为吸收了过多的私心杂念,脱离了他的控制,有了自主意识,渐渐孕生出一丝魔念来。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